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30 09:56:1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合7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今年我们这里出现了沙尘天气。连续几天的大风沙,孩子们只能躲在活动室里,失去了每天两个小时户外活动的快乐时光,孩子们沮丧极了。由于这种坏天气使孩子们有了切身体会,每天都在讨论着。我借此机会组织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认识"沙尘暴"这一天气现象,及对人类的危害。

  渗透目标:

  知道植树能控制风沙,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活动难点:

  植物能阻挡沙尘。

  活动准备:

  1、 在有"沙尘暴"天气的日子里,引导幼儿观察"沙尘暴"天气的特征。

  2、 收集"沙尘暴"天气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图片、及录相带,供幼儿了解。

  3、 一盘沙土、废旧轮胎中种植的小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说说沙尘暴

  1、 观看沙尘暴的录像,引出"沙尘暴"天气提问:

  1) 这是什么样的天气?

  2) 你是从哪儿听说的"沙尘暴"天气?

  二、 基本活动--知道"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及植物能阻挡沙尘

  1、 提问:"沙尘暴"天气的特征:

  风很猛,风中夹着很多的沙子,时间有时长,有时短。

  讨论:"沙尘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沙尘天气?沙子是从哪儿来的?了解"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1) 播放人为的砍伐树木、破坏草原,致使土地沙化的录像。

  2) 再提问:沙子是从哪儿来的?

  引导幼儿说出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

  3、 做小实验。

  1) 让小朋友想办法把一盘沙"吹"起来。

  2) 请幼儿把废旧轮胎中种植小麦中的土吹起来。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幼儿非常喜爱和熟悉的动画片。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优点和不足。比较全面的评价他人和自己,是大班孩子社会性发展中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幼儿期的孩子,对于他人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别人的不足;对于自己的评价,不少孩子不敢展示自己的优点,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本活动立足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力求在人物大讨论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引发幼儿关注评价,认识到谁都会有优缺点。并且迁移到自我及同伴的评价,给予幼儿认识自我和同伴的机会,学习正确地评价,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悦纳自己。

  二、活动目标

  1.讨论《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主要角色的特点,学习正确的评价他人和自己。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活动准备

  《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视频、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二)《喜羊羊与灰太狼》人物大讨论

  1.《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有谁?

  2.讨论部分角色的特点。

  (1)你最喜欢谁?给自己最喜欢的xx投票。

  (2)xxx是怎么样的羊?(用简单的话概括角色特点)

  喜羊羊:聪明、勇敢、做事动作快、乐观、羊村小英雄。(优点很多,缺点很少,被大多数人喜欢)

  美羊羊:爱美、会打扮、爱干净、手很巧,有时会臭美。(优点被大多女孩认同,有些人(特别是男孩)会有争议。)

  懒羊羊:贪吃贪睡、可爱、小聪明、胆小自私。(看起来缺点多于优点。)

  (3)PPT出现慢羊羊和沸羊羊局部特点,幼儿猜一猜。

  慢羊羊:很有学问,爱搞发明,但是说话做事都很慢。

  沸羊羊:长得健壮、爱运动,但是有点鲁莽。

  小结:羊村的每只羊都很特别,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有很棒的'地方,也有不够棒的地方,但是都很招人喜爱。

  (4)你喜欢灰太狼吗?

  灰太狼:贪婪、容易被喜羊羊捉弄、爱老婆、会想办法、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看起来很坏,其实也有不少优点)

  小结:《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有的角色看起来很坏,其实也有优点;有的角色看起来很棒,其实也会有不足。

  (三)迁移

  1.你最像《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谁?(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特点)

  2.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很棒?轮流自信大胆地表述。

  3.你能记住几个朋友的优点?(学着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那是一件快乐的事。)

  4.你愿意告诉大家你不够棒的地方吗?你想变得更棒吗?(朋友的优点可以帮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棒。)

  5.小结:相信自己一定有优点,也承认自己一定有缺点。互帮互助可以共同进步。

  (四)游戏:《我是灰太狼》

  运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主要角色的特点,快乐游戏,感受互帮互助。

  【游戏规则】幼儿做不同的羊,五人一组拉成圆圈。教师做灰太狼,“我是灰太狼,今天我抓羊,xxxxxxxxx(不同羊的特点),那是什么羊?”。被点到的羊赶紧躲进圆圈。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各色茶叶,杯子,碟子,水,林畲茶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

  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三、体验了解:

  1、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

  2、教师与幼儿共同茶叶的'种类,形状。

  3、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

  1、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颜色。形状)

  2、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

  3、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教师与幼儿共同茶叶的功用。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专心倾听同伴的讲话。

  2、在迁移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说出喜欢爸爸妈妈的理由。

  3、主动关心自己的父母,逐步养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幼儿全家合影一张,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人手一张全家福照片,介绍家庭成员。

  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的照片,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引导幼儿讲述父母的主要特征。

  你喜欢你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

  二、与同伴自由交谈。

  向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

  你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爸爸、妈妈哪里?你为什么喜欢他们?

  鼓励幼儿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专心倾听同伴的谈话。

  三、启发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谈。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我喜欢的爸爸妈妈”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我喜欢的爸爸妈妈”

  鼓励幼儿按照教师提出的思路,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爸爸妈妈

  四、引导幼儿想象如何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师:爸爸妈妈很爱你们,那你们爱他们吗?你们有没有告诉爸爸妈妈很爱他们?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除了用语言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引导幼儿说一说想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什么事?你想怎么关心爸爸妈妈?

  五、师生演唱歌曲《画妈妈》。

  引导幼儿替换歌词仿编歌曲唱一唱歌曲《画爸爸》。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大胆地将自己的甜蜜与他人分享。

  【活动反思】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因此在活动中,我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教育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使幼儿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在制作宣传牌的过程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欣赏幼儿园的美丽景象。

  2、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各种图片(河流被污染、森林被砍伐、土地沙化等等大自然被破坏的图片;祖国各地自然风光的图片)。

  3、木牌、彩色卡纸若干张、剪刀、胶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布置参观环保图片展。

   1、“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了好多的图片,让我们一起办一个图片展吧。”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班里的墙上。

   2、一边布置一边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让幼儿自己介绍图片上有什么?这些地方美吗?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讨论:

   1、“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多么漂亮,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幼儿园的环境?让它变的更美丽?”引导幼儿说出保护环境的办法。

   2、怎么做是不对的?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如果碰到别人做破坏环境的事,你应该怎么办?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保护环境是大家的责任,不光自己要做到,还要提醒周围的人。

   3、怎么能让别人注意保护环境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宣传办法:观看环保画展、做宣传牌、提醒别人、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等等。

   4、师生小结。

   三、分小组制作宣传牌(共同讨论,自由分工)。

   1、自己设计宣传画。

   2、自编宣传标语。

   3、装饰宣传牌。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到户外安放宣传牌。

   五、小结:

   今天小朋友懂得了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不仅自己要做环保小卫士,还要提醒周围的人,让大家都做环保卫士。

   六、活动延伸:

   1、为班级和幼儿园打扫卫生。“我们的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想想为了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丽整洁我们能做些什么?”幼儿讨论分工。

   2、请家长和其他班的幼儿到我们班参观环保画展,由幼儿当讲解员。

  教学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由于幼儿经常从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听到、看到关于环境破坏的消息,同时又看到了关于环保的各种图片,因此,幼儿对这一活动很感兴趣,都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不足之处:过程进行的有点快,有的幼儿思路可能一时没跟上,所以制作宣传牌的过程中有的有点懈怠,不是很积极。还有细节方面老师说的有点多,以后要注意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相互交流中学习知识。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总是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乐观、开朗的人会受人欢迎。

  2.学习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寻找自己变快乐的方法。

  3.懂得要做个快乐的孩子,快乐的孩子朋友多。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快乐,知道要做个快乐的孩子。

  难点:学习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寻找自己变快乐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找朋友》音乐;化妆用的亮粉。

  活动过程

  环节设计设计意图活动分析

  (一)故事引出——理解故事内涵。

  1.(出示两棵树ppt)师:老师带来了两棵树,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一棵树长得粗大,一棵长得瘦小;一棵树是开心的,一棵树是哭泣的)

  2.一棵是开心树一棵是不开心树,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吧!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4.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开心树不管遇到谁都会笑容面对,但是不开心树总是皱着眉头使它失去了很多朋友。

  (二)实践体验——帮助不开心树变开心的办法。

  1.(出示ppt课件)后来,不开心树着急了,它也想拥有很多朋友,请你们想想办法帮助它开心起来吧!

  2.幼儿讲出一种方法教师点击课件,直到变出整个开心树。

  3.教师小结:在我们小朋友们的帮助下,不开心树再也不皱着眉头板着脸了,它变成了开心树,每天开心快乐的生活着。

  (三)经验迁移——做个开心快乐的人。

  1.小朋友,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不开心的事情?

  2.教师抓住典型不开心事件,让幼儿讲述并尝试解决。

  ①出示典型事件,如:在商场看中自己喜欢的玩具可是爸爸不给买;同伴间争抢积木;父母吵架;爸爸妈妈很晚来接自己回家。

  ②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3.教师小结:只要我们把一件事换个方法去思考,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所有的不快乐也是会变成开心快乐的。

  (四)延伸活动——感知快乐可以传递。

  1.小朋友们,老师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开心快乐的人,请你们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吧!

  2.游戏《找朋友》。

  3.小结:我把快乐传给了你,快乐的孩子朋友多。

  第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两棵树的不同,初步理解不开心树由于皱着眉头使它失去了很多朋友的缺点。

  第二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故事学会帮助不开心树变开心的各种办法,让幼儿结合实际说说让不开心树变快乐的方法,既习得了一些自我调节的好方法,又体验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第三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难点,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生活中碰到的不开心的事,让文学作品和自身实际相连接。

  第四环节通过直观形象的游戏帮助幼儿感知快乐可以传递的道理。

  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仔细观察两棵树的外形特征。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及时丰富相关词语。在倾听故事环节,幼儿能听清楚故事主要内容,在幼儿回答时教师以课件图片形式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涵,从而理解总是皱着眉头摆着脸会失去很多朋友的道理。

  教师课件的设计十分巧妙,当幼儿说出一种方法,教师就点击ppt,直到变开心树为止,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很高,当一棵长得枝叶繁茂,笑得合不上嘴的.开心树全部出现时,幼儿开心地欢呼起来。

  这里的提问和幼儿的生活非常接近,幼儿的回答非常丰富。教师非常突出的展现了回应技巧,帮助幼儿提升认知。同时,教师出示的典型事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让幼儿切合实际,从自身出发,从中引导幼儿学会自己解决事情,学会寻找快乐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快乐可以传递是比较难的。教师通过这样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是最贴近幼儿认知水平的,效果比较好。

  活动总结

  1.教具设计巧妙

  为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幼儿对快乐的体验。在请小朋友们帮不开心小树寻找快乐的方法时,教师结合ppt,直到变开心树的过程,激励着幼儿努力为不开心树想办法。最后环节教师通过亮粉的自然传递让幼儿形象感知快乐可以传递的概念。

  2.活动注重体验

  心理健康活动非常注重体验。在该活动中,一开始教师通过故事引出快乐的重要性,让幼儿初步理解快乐;到后面为不开心树想出变快乐的办法;到最后的游戏环节,从亮粉的传递体验快乐的传递。整个活动贯穿在“体验快乐”的主题线上,帮助幼儿形成对快乐的正确认识,从而在体验中内化。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英雄纪念碑。

  2、认识清明节,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1、油画棒、电光纸、剪刀、胶水。

  2、教学挂图《鲜花送给谁》、《健康。社会》。

  教学过程:

  1、介绍清明节。

  告诉幼儿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是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的小知识。

  让幼儿了解清明节是人们为先人扫墓、寄托哀思的节日。

  询问幼儿是否见过家里的长辈在清明节时为先人扫墓。

  2、出示挂图,引出话题。

  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告诉幼儿纪念

  碑是为无数革命先烈建立的.。

  向幼儿简单介绍纪念碑上的浮雕的内容:"武昌起义"、"胜利渡江"等。

  3、介绍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

  教师简要讲述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和雷锋的故事。

  4、剪贴鲜花。

  引导幼儿在画册《鲜花送给谁》上,为革命烈士献上鲜花(剪贴鲜花)。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谷雨教案04-25

大班社会教案12-30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4-02

大班社会教案:设计生活标志_大班社会教案07-07

大班社会教案:各种各样的票_大班社会教案07-19

大班社会交通标识教案11-16

大班社会我的宝贝教案03-15

大班社会《多元文化》教案01-11

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01-10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