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6-05 08:23:0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6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能跟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2、 掌握游戏中找朋友的节奏和动作,能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黑猪》

  二、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玩法

  提问: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

  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三、教师和一名幼儿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暗示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四、请一名老师做猫,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玩游戏。

  提问: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五、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

  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

  六、为游戏取名字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曲内容及大鞋与小鞋发出的不同声音,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唱歌曲《大鞋小鞋》,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2、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大鞋小鞋》、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大鞋小鞋》,进一步感受歌曲中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理解歌曲的内容。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演唱歌曲。

  师:“在上一次的歌唱中,小朋友都已经说了,在唱爸爸的鞋时,要唱得慢、声音要大声;而在唱娃娃的鞋时,要唱得快、声音要小声。那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好吗?”

  2、幼儿分组演唱,再次感受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自由表演。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前半部分内容的动作。

  师:“在上一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说了许多穿爸爸的鞋和穿娃娃的鞋的不同感觉。请你用有趣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好吗?”

  2、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师:请2―3个表演得较好的幼儿上前来表演。

  3、幼儿分组讨论、创编歌曲后半部分内容的动作。

  师:“在上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已经模仿过穿大鞋和穿小鞋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可是,应该用什么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呢?”

  “请你和周围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大鞋的声音应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小鞋的声音又应该用什么声音来表演?”

  4、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师:谁来表演穿大鞋(小鞋)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演。)

  5、教师口哼曲子,师幼共同表演。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吧。”

  (师观察幼儿的表演,灵活地抓住幼儿在表演中的闪光点。)

  6、教师示范表演。

  师:“小朋友都很棒,都想出了这么多的动作。老师也想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动作,想不想看?”

  7、师幼交流讨论教师的表演。

  师:老师的表演好吗?好在哪里,

  8、师幼共同表演2―3遍。

  三、幼儿分组边唱边表演。

  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表演第一段,一组表演第二段,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1、在自由活动时间可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

  2、把穿爸爸的鞋和穿娃娃的鞋的不同感觉画出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中班音乐游戏《拍蚊子》是一个以日常生活中拍蚊子这件小事演变而来的一个音乐游戏,音乐活泼又动感,还能让小朋友们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体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因此我开展了本次音乐游戏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激发幼儿听音乐做游戏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掌握"~~~x"节奏型,并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准确做相应的动作。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听音乐做游戏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蚊子道具.

  2、音乐《拍蚊子》。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掌握掌握"~~~x"节奏型,并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准确作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播放音乐《拍蚊子》,幼儿安静倾听。

  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意思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基本部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尝试各种游戏方法跟着音乐一起做拍蚊子的动作。

  1、教师出示蚊子道具,学习不同方位的拍蚊子动作。

  (1)师:刚才你们在这首音乐里面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蚊子是怎样叫的啊?如果有蚊子在你身边飞来飞去你会怎样?

  (2)教师初步引导幼儿感受~~~x节奏类型。

  师:李老师这里有一只蚊子,它马上要叮大家了,看看它会叮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师:刚才蚊子叮到你哪里了?它叮到你后你觉得身上怎么样?蚊子叮到你了,你是怎么做的?

  2、教师播放音乐,尝试游戏,引导幼儿发现音乐的节奏"~~~x"。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一听这首蚊子来了的音乐,听一听蚊子到底在什么时候来的?

  师:你们发现蚊子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3、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和这只蚊子玩一玩吧,小朋友们认真听它会在什么时候来叮你,叮你的时候要拍它哦。那你们现在先休息,蚊子等会儿会偷偷的来叮咬你们哦!

  4、教师带领幼儿当蚊子,继续玩游戏。

  (1)教师带领多只蚊子玩游戏。

  师:小朋友,刚刚你有被蚊子叮咬吗?它咬到你的时候准确的你准确拍到它了吗?刚才我被你们拍了好多次,头都被你们拍晕了,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当蚊子帮助我来叮你们,谁愿意来?

  (2)教师引导幼儿替换来当蚊子玩游戏。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现在我再请两个小朋友来当蚊子玩一次,其余的小朋友的就坐在椅子上休息,当听到嗡嗡嗡的音乐时,你们就做好准备去拍哦!

  (3)教师一个人休息,所有小朋友当蚊子,再次游戏。师:大家都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哦,我一个人休息,请你们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当蚊子来叮我!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教师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这样蚊子才不会叮咬我们。

  师:哎,怎么这么多的蚊子在叮咬我呀?真讨厌!我昨天是不是没有洗澡啊?蚊子喜欢藏在很臭的地方,所以小朋友要讲卫生,每天洗澡,这样蚊子才不会叮咬我们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上的是小班音乐游戏《拍蚊子》。活动中,主要引导孩子学会拍蚊子、挠痒痒、擦药以及睡觉的动作。活动以完整欣赏音乐导入,老师在幼儿感知音乐的同时,配上了动作提示。活动中,我还借助儿歌帮助孩子记忆动作顺序,孩子们都能跟着音乐作出动作。但是活动中还是出现许多不足,以下是我作出的反思:

  1、活动目标一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动感,比较没有表现出来。活动的目标二:体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其中,合作的环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放在中班。

  2、活动的导入环节花费的时间较长。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详细的提示。活动中老师的语言及问题都比较多,让孩子说的机会比较少,抛出的问题也比较范,缺乏启发性的提问。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语言的简化,并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提问。

  3、活动缺少让孩子安静、完整倾听音乐的机会。应该先让孩子完整倾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再以动作提示。分段感受音乐时,蚊子的不同方位和节奏要重点体现出来,才不会导致幼儿乱拍。游戏后,缺乏有效性的评价。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能运用肢体动作表演雪花飘落的情景。

  活动准备:

  白纸撕成细小的纸片模仿雪花、白色颜料、蓝色纸板、记号笔、旧报纸

  活动过程:

  一、小雪花飘来了

  1.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吹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2.教师手捧"雪花",吹起来,模仿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请个别幼儿表演)

  4.雪花飘到树枝上、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飘到窗户上。它敲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沙沙沙沙沙)

  二、小雪花来做客

  1.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

  2.小雪花来做客是要告诉我们什么事呢?

  3.教师边有节奏的读歌词,一遍即兴以简笔画的方式表达歌词内容。到"我是小雪花"、"冬天来到了"处,用旧报纸粘上白色颜料粘在蓝色纸板表示雪花。

  4.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三、好听的歌曲《小雪花》

  1.小雪花为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小雪花》,我们一起来听听。

  2.教师边指图谱边逐句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进一步熟悉旋律。

  3.教师范唱歌曲第一句提问,幼儿看图谱唱回答部分。两至三遍以后互换,由幼儿先唱提问部分,教师唱回答部分,或者男孩女孩互为互答。

  4.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若干遍。

  四、北风和小雪花

  1.幼儿扮演小雪花,边唱边表演歌曲。唱完歌曲,若老师弹奏舒缓优美的旋律,就表示北风微微吹,"小雪花"做自由飘散的动作;若弹奏急促热烈的旋律,则表示北风猛烈地吹,"小雪花"必须找到好朋友抱在一起,不然就会被北风吹跑。

  2.游戏2-3遍。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AB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尝试用大象和小鸟的动作进行表现。

  2、在故事情境的帮助下学习创编相应的动作,并有节奏地表现。

  3、体验音乐游戏中角色扮演的乐趣。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大象与小鸟的手偶或毛绒玩具各一、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进入音乐情境。

  师根据图片一讲述故事: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调皮的小猴、美丽的长颈鹿、聪明的小花蛇、威武的大狮子、还有一头大大的大象和一只小小的小鸟,大象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俩经常在一起玩有趣的游戏。

  师:你知道大象喜欢干什么?小鸟又喜欢干什么呢?(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幼儿简单猜测后,师继续讲述故事)

  师:这只大象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它太重了,所以走起路来总是慢慢的。大象长长的鼻子会喷水,粗粗的尾巴还会甩来甩去赶蚊子呢。

  小鸟,它最喜欢在天上飞,有时候也会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唱唱歌。对了,小鸟还会捉虫子吃呢。

  二、初步感受音乐,在故事情节的`帮助下创编动作。

  1、分别倾听A段与B段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你们想和大象、小鸟一起玩吗?听,它们来了。

  播放A段,感知乐曲沉重、平稳的特点。

  师:谁来了?你怎么知道是大象呀?(幼儿回答)

  师:这段音乐声音很重很慢,很像大象走路(出示大象图谱),又重又慢,谁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师哼音乐)(师请2-3个幼儿)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现在我们的手是大象的脚,我们一起来学大象走路吧,记得要听好音乐哦!(播放音乐,在位置上模仿)

  师再次播放A段集体模仿大象走路:你们学的真好,重重地、慢慢得,非常的有节奏,那我们站起来学学大象走路吧!(教师哼唱音乐)

  师:大象们走的真棒,那让我们听着音乐再来走一走吧!

  播放B段,感知乐曲轻快、跳跃的特点。

  师:大象来了,小鸟也来了(出示小鸟图谱),你们听。

  小鸟是怎么来的呀?谁来学一学小鸟是怎么飞的?(师在幼儿做动作时哼唱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轻快的飞。(播放音乐)

  师播放AB段音乐:我们把大象走路和小鸟飞连起来做一做吧!要听好音乐哦!

  2、在故事情节的帮助下创编动作。

  播放中间段音乐:想象大象和小鸟在干什么?

  师:大象和小鸟都来了(出示大象小鸟图谱),它们会干什么呢?(记号笔画出符号)请你听着音乐想一想。大象在干什么?小鸟在干什么?大象还会干什么呢?小鸟又会做什么呢?听完之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大象喜欢干什么呢?谁会做个动作给大家猜猜?(师帮助哼音乐)(提示幼儿左边甩一下,右边甩一下;左边捉捉虫,右边捉捉虫……)

  小鸟也来了,谁会把小鸟喜欢做的事情表演给大家看?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和谱。

  师幼听音乐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把大象和小鸟做的事情表演出来吧!

  三、进一步感受音乐,学习用动作进行表现。

  1、看图谱完整倾听音乐,并想象游戏情节。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来想一想大象和小鸟的故事吧!(师随音乐指图谱)

  师:咦,还有一段音乐呢!最后一段音乐在说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师:原来大象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唱着歌跳舞呢,它们玩的真开心。

  2、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整地进行动作表现。

  师:健壮的大象,可爱的小鸟,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玩吧。(站起来完成)

  3、教师选择其中一个角色,与幼儿分角色进行动作表现。

  师: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你们想做大象还是小鸟?(站起来)

  师:那我来做大象,你们和周老师一起做小鸟,大象做动作的时候小鸟在干什么?怎么静止?小鸟做动作时大象在干什么呢?大象准备好了,小鸟们准备好了吗?

  师:刚刚我看到大象做动作时,有一只小鸟做的静止动作非常的漂亮,请你来做给我们大家看一看。

  师: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游戏,这次,我们来换一下,我请几个小朋友跟我一起做小鸟,其他小朋友和周老师一起做大象,记得听好音乐。

  分组游戏。

  师:这次大象和小鸟的静止动作都做的非常漂亮,那现在我们分组来玩游戏,这边的小朋友你们来做大象,那边的小朋友做小鸟,准备好了吗?

  4、找好朋友游戏。

  师:你们完成的非常棒,那现在老师要加大游戏的难度了,我请你自己去找一个好朋友,你们自己商量一下,谁做小鸟,谁做大象,好吗?

  商量好了吗?大象准备!小鸟准备!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和大象小鸟玩的真开心,森林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呢,下次我们再和他们一起玩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第二议,经过更改,活动中更加体现出音乐游戏的规则性,配班老师的出现帮助了孩子们建立了规则,知道大象动的时候小鸟不动,小鸟动的时候大象不动,同时,孩子们对音乐的节奏也把握的较明确。但是仍有不少改进的地方,我的提问方式需要改变一下,如在明确游戏规则时,我用图谱来建立规则,这个时候如果能利用音乐(大象有音乐的时候,小鸟在干什么?怎么休息?小鸟又音乐的时候大象在干什么?怎么休息?)来建立规则的话则能让孩子们对规则更加明白,最后一次的游戏中,孩子们虽然能找到好朋友,但是仍是各规各的游戏,虽然我后来加入了教师的示范,但又把整个活动显得比较死板,如果我请孩子们找自己座位旁的好朋友讨论,摆好造型的话,活动可能会显的更为完整。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洒水车不仅会洒水,还会唱歌,圆鼓鼓的车身造型很特别,很容易引发小班幼儿的兴趣。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借助一段非常简洁、节奏分明的音乐,创设了“马路上的洒水车”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音乐欣赏、动作模仿、游戏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感知并了解洒水车的功能和特点,体验探索、表现的乐趣。

  目标:

  1.感知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感受乐曲欢快明朗的性质,借助图谱理解乐曲的乐句结构。

  2.理解游戏玩法,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探索、表现的乐趣。

  准备:

  1.观看过关于洒水车的小视频,感知并理解洒水车的功能和特点。

  2.《洒水车》PPT课件,《洒水车》MP3音乐,在活动室内创设“四季花园”的场景。

  过程:

  一、倾听与欣赏:感知乐曲的内容和性质

  1.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又有趣的音乐。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在这段音乐里面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我听到了自行车“叮铃铃”的声音。

  师:你们听得很仔细,听到了车子的铃声。那么,谁来说一说,我们经常会在什么地方听到车铃的声音呢?

  幼:大马路上总有车铃的声音。

  2.想象音乐内容。

  (1)认识马路上的洒水车。

  师:这段乐曲讲了一个关于“马路上的洒水车”的音乐故事。老师带来了一张洒水车的照片,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洒水车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幼:车上有个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水。

  幼:(车头)有个开关,一扭开关,水就喷出来了。

  师:洒水车有什么用呢?

  幼:可以把脏马路冲干净。

  幼:我看到洒水车停在路边,一根长管子伸出来,给大树小花浇水呢!

  师:马路上的洒水车真有趣、真好玩,它能给马路洗澡,还能给大树小花浇水,马路会变得干净、美丽,大树小花会长得健康、漂亮。

  (2)想象洒水车的工作情境。

  师: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这段关于洒水车的音乐,请你们一边听,一边想:马路上的洒水车好像在干什么呢?

  幼:洒水车在一边开心地唱歌一边给马路洗澡。

  幼:马路这边、马路那边的小花都要浇浇水。

  师:洒水车本领大,开来开去真好玩,一会儿给马路洗洗澡,一会儿给花朵浇浇水。你们喜欢马路上的洒水车吗?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首先调动了幼儿有关洒水车的生活经验,然后鼓励幼儿想象洒水车的工作情境,萌发幼儿对洒水车的探究兴趣。)

  二、猜测与想象:感受乐曲的乐句结构

  1.熟悉乐曲的结构。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张图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能看懂这张图谱吗?如果你看瞳了,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幼:我看瞳了,有洒水车的照片,洒水车在马路上开。

  幼:有一些花朵,洒水车待会儿要给花朵浇浇水。

  幼:好像有2只小瓢虫。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是像瓢虫的小闹铃,意思是在这两个地方会有“叮铃铃”的声音出现。

  (小结:——洒水车会唱歌,“叮铃铃”的歌声真好听;洒水车在马路上开,有时候马路很长,洒水车要开很久,有时候马路很短,洒水车只要开一会儿;洒水车还要经过四个小花园,给美丽的花朵浇浇水;最后洒水车顺利完成任务,又开始唱起歌,“叮铃铃”的'歌声真好听。现在你们能看懂这张图谱了吗?)

  2.想象游戏的情境。

  师:我们班里也有马路和四个小花园。瞧,美丽的鲜花都藏在篱笆的后面了呢!待会儿我们一起来扮演马路上的洒水车,玩洒水、浇花的游戏。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观看图谱,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情境,为下一环节的游戏活动打下基础。)

  三、探索与表现:体验音乐游戏的趣味

  1.探索游戏的玩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音乐游戏。请大家一起来扮演马路上的洒水车。谁来说一说,开洒水车的动作是怎样的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幼儿跟着音乐自由探索“合拍、有节奏地开洒水车”的动作。)

  师:谁来做一做刚才开洒水车的动作?请大家一起来学一学他开洒水车的动作。

  师:刚才你们开着洒水车经过四个小花园的时候,是怎么给花朵浇水的呢?谁愿意把你的浇水动作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创编开洒水车、给花浇水的动作,并鼓励幼儿交流和分享自主创编动作的经验。同时,教师从中发现合拍且动作幅度大、节奏比较稳定的动作,并供幼儿模仿,以提升幼儿“互助学习”的技能和经验。)

  2.巩固游戏的规则。

  师: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们听到音乐中第一次出现“叮铃铃”的声音时,马上就把自己的洒水车开起来;经过四个小花园的时候,可以用各种方法给花朵浇浇水,注意浇水的动作要温柔,要跟着音乐来做动作,不能太用力哦;最后,当我们听到音乐中第二次出现“叮铃铃”的声音时,表示洒水车顺利完成了任务,这个音乐游戏就结束了。

  师:你们会玩这个游戏了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再来玩一遍。

  (小结:今天,我们玩了一个关于洒水车的音乐游戏,很有趣、也很好玩。洒水车还有其他本领呢,以后我们再来玩这个音乐游戏好吗?)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组织幼儿玩了2~3遍集体游戏,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有针对性、建设性的讲评,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和游戏经验。)

  活动延伸:

  在幼儿逐步熟悉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玩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逐步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组织幼儿自愿分组进行游戏,比如:第一组幼儿扮演洒水车,第二组幼儿根据人数再分成4个小组,分别扮演“四季花园”中的美丽花朵。

  当第一组幼儿扮演的洒水车经过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花园的时候,第二组幼儿扮演的花朵可在洒水车“浇花”之后轮流站起来表示花朵绽放,由此增加游戏的乐趣。两组幼儿可以互换角色,分组进行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9-13

中班音乐教案01-04

中班音乐教案:山上音乐家_中班艺术教案07-01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08-12

中班音乐摇篮教案10-26

中班音乐睡觉教案11-02

优秀中班音乐教案11-07

中班清明音乐教案03-26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1-06

中班音乐水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