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七年谈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

时间:2021-08-05 09:07:10 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改七年谈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

自2004年至今,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程。在此,笔者结合实践,回首课改之路,反思对高效课堂的认识,重新审视加强高效课堂建设的“热潮”,以此来寻找加强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历程 课堂,作为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其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我们对课堂的认识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今天的高效课堂,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改革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课程改革前,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高中教学非常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人们对课堂的认识就是要“高效的教”。地理教学就是告诉学生“在哪里”和“有什么”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是在假设学生上课精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实现“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知识的快速记忆和强化训练。显而易见,这种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结果可想而知。 课程改革后,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我们忽然“发现”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能力”与“素养”,绝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知识硬塞给学生。于是,学生转身一变,在课堂上唱起了“独角戏”,课堂变得热闹、多彩。我们在地理课堂上看到了小品,听到了歌唱,体会到了丰富多彩,却感受不到地理味;学生则丢掉了课本,丢掉了地图,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中。 在经历了矫枉过正的时期后,高中教学改革陷入了一个短暂的迷茫期,正如黎明前的黑暗,我们茫然发问:怎样改,改成什么样?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到底应该如何教学?课本应该怎么用?地图与能力有什么关系?地理就是罗列空间知识吗?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失去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前后两种课堂的反差,激起了教学理念的斗争,让我们重新回到了课程改革的起点,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反思地图的应用,反思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回到起点,我们找到了课程标准,解决了什么是素质和能力等一系列的问题,认识到知识是承载素质和能力的“蹦床”,没有知识,素质无从“弹”起。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和“会学”。地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样”“为什么”“它意味着什么”。高效课堂必须舍去机械记忆的枯燥和表演的浮华。地理课堂必须注重地理决策能力的培养,回归到提高学生的素质,把知识与能力的自然获取过程浓缩成为课堂学习的过程,还原学习的真面目。 二、高效课堂建设的“热潮” 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 1.统一的模式课 模式课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对时间分配和知识获取方式作出规定。如“10+30+5”模式、“271”模式等,对时间的分配做出了规定;而“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测评反馈”模式、“独学—群学—达标”模式等,则主要定型知识的获取方式。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等变量组成的,每一个变量都有其稳定性和变化性。模式课把握住了变量的稳定性,但忽略了其变化性。正如工厂的生产车间,所有产品都采用相同的工艺加工,但我们的学生却并不是可复制的产品。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各具特点,从学情来看,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堂容量相对固定的模式课很难照顾到学科知识特点与学情的差异。因此,如果过度关注模式,本应该服务教学的模式很容易就会成为课堂的累赘和瓶颈。 2.花样的表演课 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学生的表演,都是在课堂上一分为二地划分出演员和观众,演员专注于表演,观众则看个热闹。其结果是课堂缺少了立足基础的思考与升华,学生也因为欠缺地理思维方式而未收获一丝地理素养。 3.关于精讲、少讲与不讲 教师的讲曾经“独霸”课堂。课改背景下,解决教师应该如何讲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讲的目的是什么。教师的讲是为了把握学习的方向,加速学生的理解,促进能力的提升,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与学生思考同步的精讲是必要的。不过,模块不同,特点不同,精讲也会存在差异,如“必修1”模块“地球运动”部分,精讲必须配合教具与多媒体的应用,重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必修2”模块“人口”部分,精讲是为了理清思路与理解基本概念,总结解题方法。关于多讲和少讲,则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特点,但前提是不要喧宾夺主,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教师明白了,并不代表学生也明白。如果某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不需要教师讲,那就完全可以放到课后让学生自学了。 三、如何加强高效课堂建设 关于高效课堂的概念,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其内涵做出了界定,理论性非常强。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们的认识是: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45分钟内,采用某种形式将学生原来不理解的知识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并内化为能力。因此,要实现高效,就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规律,合理取舍分配,实现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学目标的对接。 1.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来实现这个要求 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通过在济南市的调研和实践,我们发现教学活动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学会解读课标,分解课标,把握好分寸,掌握好方法。其次,结合课标的建议合理设计知识生成与能力培养策略。建设高效课堂就是要高效地实现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的要求。 课程标准一般比较抽象、概括,为了能够让目标更明确,让思路更清晰,让课堂更高效,我们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进行了分解,表1是以“地理3”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一内容标准为例进行的分解。 替代让教学目标更为具体,拆解让教学内容更加准确、清晰,组合则为提升做出了规定,起到了教学“瞄准镜”的作用。通过替代、拆解与组合,准确把握住“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一标准的教学方向、课堂结构和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程度,同时,也避免了迷茫与随意。 2.“教”与“学”都是过程,它们共同支撑起高效课堂 教是过程,设计要先于课堂,评估则应先于设计(分解课标先于评估)。在设计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生在结束时能做什么,并建立相应的判断标准。如果说评估相当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那么设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预案。在规划之前,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状态及评判标准,即最终的达成目标。尤其是在培养地理思维、提高决策能力的新背景下,先行评估的作用愈加突出。在此,我们仍然以“地理3”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一内容标准为例进行分析,如下页表2所示。 评估标准的建立,让我们形成了基本的教学思路,同时也让课堂检测与课后反思有了基本的依据,这不仅让教师能够立足课标展开教学,也让学生为了目标而努力,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种“分解课标—评估标准—教学设计—课堂授课—课后反思”的“教”的过程是高效的基本保证。 学习也是一个过程,“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就是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也是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自然规律。因此,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就要解决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任务,就让学生自主完成;能够在课前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放到课堂上;能够合作完成的任务,教师不要代劳。因此,课前让学生做好预习并梳理课堂上有可能用到的相关知识,可以让课堂更加顺畅,也是避免课堂枯燥无味的好办法。尤其是在“必修1”的教学过程中,预习的作用更为突出,例如,气压带、风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在设计预习环节时,如果能够让学生提前储备好与其相关的热力环流、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知识的话,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游刃有余。然后,通过课下的巩固与练习,就可以实现高效的学习过程。 3.高效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无聊和被动是高效课堂的“天敌”,其结果注定是沉闷、低效的课堂,造成知识与能力的脱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死记硬背、突击应付的恶性循环。如果地理课停留在罗列众多区域特征的`层面上,必然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如果自然地理教学停留在难点突破上,学生必然会消沉;如果人文地理教学停留在丰富多彩的资料上,学生必然会浮躁。真正的高效需要让学生的大脑处于主动的运转之中,贴近生活的自然地理与探寻内在规律的人文地理会让学生在出乎意料的过程中,把原材料——知识高效地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魅力,尤其是教学形式的吸引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学习。 4.落实知识,更要落实能力 知识的落实是所有教师的强项,然而能力的培养与落实却并不尽如人意。机械与重复的教学和作业会扼杀学生的激情,忽略能力的培养与落实。当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点透的时候,学生就会在应用中找到乐趣;当把问题和疑惑提出来的时候,学生就会在探索中找到成功。因此,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授之以渔的问题,更包含着无鱼而渔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重视能力的培养,就会发现能力的落实要比知识的落实容易得多。 地理学科综合性较强,是一门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课程,学科特点要求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体现阶段性和综合性。为此,我们在能力培养方面制定了相应的专项能力培养计划,如表3所示。 各学段的专项能力均与模块特点相结合,并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和能力发展的层次性。专项能力培养计划,是为了解决能力培养不到位与无序性的普遍问题而规划的,旨在让能力培养真正得到落实并得以强化。 七年的历程,使高效课堂进入了理性探索期。站在思想的路口,我们忽然发现,其实高效课堂也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为此,我们将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课改七年谈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相关文章:

英语高效课堂课改总结11-06

课改背景下微课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09-09

从教学设计谈课改07-26

谈课堂教学结课10-05

谈语文课改教学中的感动01-20

课改中各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表现出的共同点11-27

立足课改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01-20

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09-25

谈我对课改的认识英语教学反思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