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

时间:2021-11-12 15:36:44 范文 我要投稿

《苏东坡传》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东坡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1

  花了半个多月时间读完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最初的阅读动机无非是消遣下时光,至多见贤思齐而已,可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感到收获远不仅此:通过阅读,我看到了一个令人可敬、可爱又可亲的真实的伟人形象,看到了一段最纯粹文人在最复杂朝廷里的宦海沉浮史,看到了人性与命运的抗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看到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看到了至真至善的赤子之心。

  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序言,直接便可作为最好的散文去读: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利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建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苏东坡的一生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但在气势上,他确是地道的中国人气质…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以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可以维持众生万物…

  本书或许不是非常严谨考究的历史传记,因为其中有浓郁的文学成分,虽全书是按苏东坡一生的时间推进而演进,但某些事件和人物常会穿插出现,而且书中有不少一看就是逸事传说之类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书里面有讲苏东坡暗恋堂妹,这是令人感觉非常奇怪的事情,当时觉得不太可能,后来上网一查,发现有人对此大肆批评林语堂,我不懂历史,也不知这是否是林氏对苏东坡极具八卦色彩的独创观点。其实这样的书,对普通读者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其实苏东坡的一生本来就是一个传奇,这种浪漫的传记写法,非常适合写苏东坡这个人。

  苏东坡一生的关键词是:达观,刚毅,慈悲。这三者共存一体,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后人评他集儒、释、道于一身,这种评价是极高的,就是说他性情思想上,兼具了三教的精髓。他之伟大见于正史,见于他的文学,也见于民众间千载流传的故事之中,我想这是一个中国文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他的一生极其坎坷,但后人不太想用“悲惨”之类的词语去形容,这是因为不管在哪里,他似乎都是快乐的,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从繁华的杭州,到荒凉的岭南,一生之中,他最快乐的时候是在哪里?在我的`想象之中,朝云可能就常这么问他,他的回答自然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漂泊的一生中,有六个重要地方,我身在杭州,另有五个没去过,如果可能,我真想每个地方都去走一走:

  眉山——他出生的地方,一个人杰地灵的小城,蜀地古有有好学朴质之气,又无浮华虚饰之风。

  杭州——苏东坡最喜爱的地方,第一次来,他留下美丽的诗文,时而独自在山间寻僧访道,时而又与文人墨客泛舟西湖,正是才学风流最盛之时,他带走了朝云。第二次来,他当了一个很好的父母官,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展现了工程师的天赋,西湖因他的工程而秀美了千年。

  常州——他去世的地方,这也是他很喜爱的地方,每次南北流离,都要经过这里,而他唯一购置了田产准备养老的地方在宜兴(当年算常州府)

  黄冈——苏东坡被贬黄州,他在这里开荒种地,东坡居士的名字从此而出。在破破烂烂的居所,他吟出“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回”,他在大江之上思考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真谛,写下雄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空灵的前后《赤壁赋》

  惠州——中原人谈之畏惧的岭南蛮荒之地,其实也是物产丰饶,终年温暖的好去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惠州流放的岁月里,苏东坡在罗浮山求仙访道(或许他只是为了好玩,比如炼丹),他自己盖房,种果树,甚至学习酿酒…此时的苏东坡,只携一幼子,以及朝云,现在他的伴侣只剩朝云一人,他们的精神之爱升华到了极致,他叫她“天女”…

  儋州——千年以前,这里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吧…他在这里,依然达观快乐,他说饿了可以吃阳光…

  当年我对小鸥说我没偶像,不特别崇拜哪个人,现在想想,倘若真要树立一个偶像,那就是苏东坡了。

  《苏东坡传》读后感2

  他是宋代最可爱的奇人。他是苏东坡 。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没人能说清。

  有人说,他是一个诗人;有人说,他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他的职业多得像天上的繁星般,让人数不过来。但用林语堂先生的一番话来概括他这个人是最合适不过了:“我若说一提到苏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苏东坡的一切了。”不过,我又想起了自己的观点。

  苏东坡是个很有趣的人,这却也导致了他的可怜。他几经入世却又几经出世。他渴望入世,又期盼出世。他既想为国家献上自己的力量,却又不得不糟人迫害,最终黯然隐退。也许,是他的本性导致了这一点。他就如同一个顽童,拥有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是他身上最神秘有趣的一点,也是他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使他的身上一直有着一种魔力,有着常人所没有的能使别人注意到他的能力。但,我不得不说,这也是他为何遭人迫害的最直接的原因。他天真淳朴,自然流露,写诗作赋随时随地,不拘束,且纯粹是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所感,但对于对自己的利害关系,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乌纱帽”,是从来不管的。正是因为他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一份真,使得如今人们也以读他的作品为乐。而对于世事,他始终都是亢言直论,从不避讳,“不吐不快也”。对于某官的看法与不满,都是当着人家面说。你说,这不使人家难堪吗?于是,他就得罪了某些人。与此,官,不是越做越大,而是越做越小了。可他的文章却越来越有名了。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该喜乎?该悲乎?也许这就是苏东坡最有趣也最过人的地方了罢。纵使贬到万里之外,我还是写我的诗,饮我的酒。虽然坎坷,但依旧乐观。这是他的本性。

  苏东坡也是个很纯粹的人。他的纯粹,在于他没有一点架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直到今日,我还是惊叹于他认识的人之多。简直包含了各种行业,各个部门。用有一次苏东坡对他子由弟说的话来形容他自己也恰当不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园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又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出他的纯真了。“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是啊,心中是佛,世间万物皆是佛。他和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好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能和他说上话,都能一起饮酒,一起畅谈。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他对美食也充满好奇。他将无人食用的猪肉烧烂,就成了至今都流行的一到美食——苏东坡肉。身处黄州那样的贫困小镇,依旧纯粹,依旧对什么都充满好奇,这也是他的本性。

  苏东坡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他也研究哲学,并从根本上悟透了生命。苏东坡混合了佛家、道家、儒家对生命的态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他认为,生命,不是苦难,而是福音。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也够长了。历代皇帝之所以追寻长生不老,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一切。于是他们劳民伤财,追求仙丹,追求不灭,将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殊不知,这样,他消失地更快。他的肉体虽然会死去,可他的精神会永远存在,时常给人以帮助与启迪。这就够了,不是么?这也是他是乐天派的原因了吧。这,照样是他的本性。

  在现在,某些人唯唯诺诺,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自己会跌入万丈深渊。所以,他戴上了面具,他掩盖了自己的本性,在违心地做事。相比较这些人而言,苏东坡无疑活得更加潇洒。

  虽糟迫害,却坚守本心,一直本色出演。

  这是我对苏东坡的诠释。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与充实,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像一汪清泉,洒脱豁达地度过了一生。

  我想的是,苏东坡的行动,当下有些人值得学习与借鉴。毕竟生活,最好还是要活得潇潇洒洒,本色出演。

  《苏东坡传》读后感3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古时一位伟大的诗人,当然他的才华还不仅限于此,可以说每每谈起苏轼,人们心中都会涌出一股对他个人钦羡。林语堂这样说到:“我若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我对苏轼开始的初步认识还是在初中;随后上了高中,由于陈校长对苏东坡的欣赏,使我对苏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苏轼其人有了细致彻底的品读和学习。

  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对苏轼敬佩有加,从他的言语中就能体现出来。“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便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

  苏轼作为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在文学方面作为中学生了解最多的还是他的诗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为豪放派词人。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这位大才人的波澜坎坷一生,苏东坡是一位敢于在官场上直言的人,为人坦诚直率,这也使他在官场上的跌宕起伏的根本所在。在王安石当政时期,苏轼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直言进谏,却遭贬职,不得重用;同时他又在肯定新法正确的部分,又得罪旧党,也遭到排挤贬谪。至于王安石,能成为宰相就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但是变法的失败既有其自身心胸狭隘,刚愎自用,王安石见不得有人说新政的问题,无法虚心纳谏有关,同时也与正如苏轼提出的新政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关。苏轼有着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波折坎坷的一生也更磨练了苏轼的性格。他做官实实在在的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干实事儿,无论到哪都深受百姓爱戴,这便是苏东坡正直爱民的体现。

  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我深入走进了一位伟大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使我对苏轼有了全新的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敬佩,也能使我在将来学习他的诗词时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

  《苏东坡传》读后感4

  终于断断续续读完了《苏东坡传》,既有荡气回肠的跌荡之感,又有始终让人安心的温暖之感。读到东坡死时,心里萦绕过无数次的伤感和遗憾,渐增至一种心碎。

  东坡弥留之际,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这是何等的坦荡!人生一世,谁能在死前说“我平生未尝为恶”?

  是的,东坡“居庙堂之高”则“忧一国百姓”,处“江湖之远”则“忧一方百姓”,无论政敌虐他多少遍,他始终以爱以仁回馈社会、报效国家。虽坎坷一生,却始终保有纯良、仁爱和责任感。为官为人,他对得起天下,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与他人格高尚相映衬的是他人格的魅力,高尚和魅力既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同的一面。高尚指其善,魅力是美,分属不同的范畴。东坡人格的魅力在于他对人间贴自肺腑的爱,在于他于任何处境都能以达观心态享受生活,在于他性情里的幽默风趣,在于他能与各阶层人民真诚相交,在于他因言获罪多次却始终不曾停笔,在于他……

  东坡既是那个在杭州城里为百姓生活用水殚精竭虑,为预防饥荒反复向朝廷上奏的深受人民爱戴的为官者;也是那个在松风亭里酣睡,等待一只乌鸦来将他唤醒的高雅之人;还是那个在东坡地里耕作麦苗的农夫,是那个喜爱研究做菜和酿酒的生活能手;读后感·更是那个在朋友间谈笑风生妙语连珠的饱学之士,是那个诗作书法绘画都绝天下的天才……

  苏东坡超脱旷达,可不似陶潜避世;

  苏东坡忧国忧民,可不似杜甫自苦;

  苏东坡喜酒喜醉,可不似李白狂傲;

  苏东坡不似任何人,苏东坡是说不尽的。

  我想起了雍正帝赞誉张鹏翮那句话:“卓然一代之完人”。

  是的,苏轼在我心中便是“卓然一代之完人”。

  林语堂说:“在读苏东坡的生平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形成,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我想说,千年之后,万年之后,你依然值得一读一读,一颂再颂。

  《苏东坡传》读后感5

  提起多面才子苏东坡,大家会冒出很多标签“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工程师”……而我最欣赏的就是他处事的态度,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对于一切无所无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快乐的一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诗便是他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少年的苏东坡,文章是如同野马脱缰般的豪迈,像长江三峡那势如奔马的狂波,水花飞溅,年纪轻轻,便闻名天下。他本来有顺畅的官途,可以名利双收,可是,他因为与当权者不和,受他人迫害,遭遇四次流放。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贬到那玩到哪里。他洋洋洒洒的写诗,热衷于酿酒、品酒,“酒勿嫌浊,人当取醇”,“湛若秋露,穆如春风”。对朝政的失望渐渐融入酒香之中,他并无遗憾,而是十分乐观的写诗,恍若还是当年那个文思泉涌的少年。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像苏东坡那样,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依然乐观。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先生,年纪轻轻便很有才华,对于数学和物理更是极具天赋,考上了牛津大学,研究宇宙学。可惜,意外总是潜伏于生活中。在研学途中,不幸染上了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名叫卢伽雷氏症,这种使霍金行动十分笨拙,并渐渐恶化,最终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在经过一场手术后,他彻底的失去了说话的功能,只能依靠语言合成器演讲。

  但是,他没有因为疾病踌躇不前,而是乐观的面对自己的疾病。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却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他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学说。霍金并没有止步于人生的不幸,而是克服了困难,创造了人类史上不朽的奇迹。

  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一味的逃避现实,要学会乐观的面对问题的根本,才能克服它,战胜它,将困难作为人生中的垫脚石,才可以一步步的登上人生的巅峰!一蓑烟雨任平生,微笑面对人生的沉浮。

  

【《苏东坡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东坡传》读后感02-09

苏东坡传读后感01-09

苏东坡传的读后感01-13

苏东坡传读后感12-10

《苏东坡传》读后感06-24

《苏东坡传》读后感07-09

苏东坡传读后感07-28

《苏东坡传》读后感04-05

《苏东坡传》读后感01-01

苏东坡传读后感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