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事迹材料

时间:2022-11-06 23:19:28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事迹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写事迹材料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人物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1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顾诵芬先后担任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大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20xx年,他牵头论证并提交了《关于把发展大型飞机列为国家标志性重大专项工程的建议》。他基于对军用、民用航空技术相通的规律性认识,提出“军民统筹、大客大运并举”的大飞机发展思路,并得到采纳。20xx年,国家批准设立大飞机重大科技专项。20xx年,运20列装部队。20xx年,C919成功首飞。

  顾诵芬在航空事业耕耘70载,由于国防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直至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顾诵芬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带领的团队走出了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他主持编纂了70余部航空科技书籍,主编的《飞机总体设计》一书,已经成为我国航空院校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主编的《现代武器装备知识丛书——空军武器装备卷》《大飞机出版工程》等多个系列、数十种航空专著与图书也都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如今,年过九旬的顾诵芬仍不断思考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2

  xxx,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她只是默默地用心耕耘着,携一瓣爱的馨香,捧一颗真挚的`心。

  多年来,她一直用爱心关怀学生成长,用细心发现学生优点,遇到困惑时,她常对自己说:“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为了一个让父母束手无策的孩子,她花了整整一学期时间,经过无数次的交流和家访,把一个所谓的“坏孩子”转变成学习优秀、文明懂礼的优秀生,让她感受到了教师塑造人的艰辛与自豪;为了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她常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的良策,让她体会到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与依赖。

  为了迎接新生报名,她总提前打扫、布置教室,有时甚至是“全家总动员”,尽心地为孩子们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传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带着孩子们看望孤寡老人;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素质汇报演出,她全心投入,白天排练,晚上备课……

  教学之余,她常给自己压担子,“钻”心地追求着:暑假期间,她放弃了外出旅行的机会,认真学习新教学理念、苦练基本功。今年下半年,她参加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

  张老师常说,工作着是快乐的,工作着是幸福的。我们相信她会一如既往地用真诚的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全部的爱去滋润每一颗心灵。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3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xx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xx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4

  新疆戍边50年魏德友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工农红军王定国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儿童孤独症机构创办人田惠萍昆明爱心食堂创办人王兰兰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大国工匠李万君

  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

  航海家郭川

  抗癌女护士王威寻亲大姐吕顺芳

  维和士兵申亮亮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宁波守塔人一家五代守塔百年

  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xx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5

  自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以来,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他带着全国人民期待和重托,再次叩问苍穹!

  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是从我国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中选出的,但由于第一批航天员年龄较大,必须要提高系统训练的强度,以确保他们能适应太空环境。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聂海胜为祖国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仍然年轻!他知道每次载人飞行航天员乘组的选拔,都是“从零开始”,即使执行过航天任务,面对新一轮的航天员选拔,年龄最大的他更没有捷径可循!

  聂海胜顶住了压力,得益于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时刻以航天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很快适应了训练强度和节奏,表现优异,最终入选。

  聂海胜的履历十分光鲜,标签也很多,博士、少将、57岁、指令长……这些标签随便一个都可以“吹一辈子”,但聂海胜却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荣誉加身,他总是说:“航天员状态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飞天。”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6

  我和老毛是同事,是警队里的室友。在我眼中,老毛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尽己之力,用了整整12年,修筑起一条科学而有温度的涉艾病犯监管、维稳一方的平安路。

  老毛拥有的不仅仅是勇气,也拥有工作的智慧。患有艾滋病的罗某是涉嫌故意杀人的在押人员,从小习武,生性好斗,20xx年入监所时27岁,力壮身强,是个不服管的刺头,自然对老毛多有抵触。老毛想到个办法,先削掉这个刺头身上的尖刺,决定同他比赛体能。习武出身的罗某1分钟做了60个俯卧撑,而当时年近50岁的老毛却做了80个。经过这一回合,刺头彻底被征服。

  多年后,被判处死缓的罗某在狱中给老毛回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您在我最危难的时候帮助我、教育我、引导我,让我懂得了忏悔,懂得了反思,懂得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去面对今后的一切……”

  老毛还充满了对在押人员合情合理有分寸的人性关怀。一次,因为轮派任务的安排,我也亲历了老毛的工作。那是一次牢狱任务。犯人孙某身患艾滋病和肺结核重症,肺结核还在开放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4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了监狱,监狱却因担心孙某肺结核传染威胁而拒收。老毛再三协调,辗转联系上杭州一家医院,才算是解了困局。此时已是晌午,老毛领大家出了监狱,在山路岔口的一家牛肉面店歇下脚,老板吆喝:“上五碗面。”老毛立马严肃地提高嗓门:“不!是六碗!”老板看了看戴着手铐的孙某和五个民警,恍然道:“对对,六碗!”面端上来了,老毛分一碗给孙某,又给他松了松手铐,沉声道:“抓紧吃!”此时的'孙某,埋着头吃面,眼眶却是红的。

  当然,工作中的老毛不仅仅只是付出和辛苦,也有他的成就感和开心之事。一次,老毛把手机落在宿舍,突然频繁响起急促的微信提示音。事后,老毛告诉我,提示音来自一个他组建的微信群,取名叫“关爱会”,是为出了看守所、回归社会的艾滋病人组建的。手机频繁作响,是一名艾滋病人在长沙找到了工作,欣喜而迫切地想要第一个告知老毛。

  我看着老毛,常常会有些恍惚。这是一个平凡的同事,这又是一个了不起的榜样。他是千万监管人的典型代表,是艾滋病犯管教岗位上当之无愧的“拆弹专家”,更是初心永志、牢记使命、忠于职守的时代楷模。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7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1955年1月转业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4年12月离休。

  20xx年11月湖北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采集信息,一位退役老兵的`物品震惊了现场所有人,红布包裹一层层打开,人们发现94岁的退役军人张富清,竟然是一位战功显赫的人民功臣。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8

  有一种努力叫做坚持不懈,有一种态度叫做泰然自若,有一种人坚持着最初的梦想,永不言弃。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有着不一般的韧劲和拼劲,对事积极认真,脚踏实地。我一直是一个简单、干练、认真、踏实的女生。

  三岁时,在同龄的玩伴都在享受金色的童年的时候,我开始学习书法,一个三岁的小孩,结识了书法大家——王羲之。为了锻炼腕力,我开始学习乒乓球,从此与乒乓球结下不解之缘。大一时获廊坊师范学院书画大赛三等奖。

  大一时,我担任班中的文体委员。我积极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来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让大家在大学得到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的努力、成长,得到了老师们同学们的.肯定。我认为能力不是问题,真正重要的是做事的态度。

  在去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带着队友,穿城镇的大街小巷,不畏酷暑,在40多度的高温下坚持向市民发传单,得到当地政府和市民的好评。也因此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我撰写的调查报告获得“学院优秀调查报告”,我所带领的学院科学发展观服务团也获得“先进团队”。

  学习上,我严以律己。初进大学,当别人还沉浸在适应的懵懂阶段,我已做好了精细的人生规划,为自己的理想而艰苦奋斗。每天早上,天还不曾泛白,我已在教室里朗读英语了,并带领舍友坚持晨读。自习室、图书馆是我最常在的地方,畅游知识的海洋,感悟人生的真谛。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我自信的眼里流露的都是对知识永不止息的渴求。在日常学习中,我努力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都说鱼和熊掌往往不能兼得,我却努力在常人不能兼得的学习和工作中二者兼得,付出了成倍的付出汗水与努力。

  我在大一获得了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调查报告”荣誉称号。每次考试,我的成绩总在班上前几名,在年度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在大一的时候,我以612分的分数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如今的我,正在积极为20xx年的考研而努力筹备着。

  已经大二的她,依旧活跃在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以及各种比赛的场合中,我从没有停下她锻炼自己、向上攀登的脚。坚持最初的梦想,是我如今依旧坚持着前进步伐的原动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我如今坚持的人生态度,以泰然自若的心态面对人生一切

  未知的困难和挑战。

  我的人生,从这里起航,梦想正在飞翔。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9

  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

  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xx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她还推动立法和制定莫高窟总体保护规划,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来规范敦煌保护。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10

  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人,20xx届广西定向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本科就读于山西省长治学院。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20xx年3月26日,黄文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xx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黄文秀是20xx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硕士毕业生,面对精彩的世界,这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女孩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她决定回到家乡支援建设,20xx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xx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11

  张文杰:用坚强挑起神圣责任

  她的肩头,有家庭的重担;她的背后,有学生的期盼。虽有千斤重担,但她挺起胸膛,毅然挑起了家庭和事业这两份责任,用坚强和挚爱演绎了一个平凡教师感人至深的故事。她就是"感动枣庄教育"十大模范人物、滕州市洪绪镇中心小学教师---张文杰。

  1996年7月,天生瘦小的张文杰走上了三尺讲台,工作不到三年,她就凭着一种执著精神,获得了滕州市教学能手称号。20xx年,她和同样做教师的爱人步入婚姻殿堂,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他们在工作中比翼双飞。20xx年1月,正当她们工作、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爱人意外查出重病。晴天霹雳的打击,让张文杰几乎崩溃。怎么办?病重的丈夫需要救治、需要陪护,年已古稀的父母、公婆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学校的`工作还需要料理。放弃工作,专心照顾家庭?可两个人都领国家工资,都不上班,她确实又于心不忍。这时的张文杰心灰意冷,甚至想以死逃避。但生性不服输的张文杰,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她用自己柔弱的身体挑起了家庭和事业这两副重担。

  从此,她每天医院、家里、学校来回跑,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备课、作业完不成,就带到家里、医院里趁晚上处理,有时丈夫做理疗,她又必须彻夜陪护。疲惫、辛酸、泪水天天围绕着她,可她每天还是面带微笑走进学校、走上课堂。作为班主任的她,总是把班级、把课堂、把学生打理的有声有色。据学校统计,三年的时间,她仅请了1天零2节课的假。她常常说"自己的事要照顾,几十个孩子的成长更不能耽误"。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她作为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

  长时间超负荷的劳作,张文杰得了慢性胃炎,更加瘦弱和憔悴。然而,生活的磨砺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她渐渐感觉到生活的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和美丽。特别是看到丈夫一天一天的好起来,看到父母和公婆欣慰的笑容,听着学生们一声一声的叫着"老师",还有自己一次次激动地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她很庆幸自己当时选择了"坚强"。

  因为坚强,也因为有爱,张文杰被群众推选为镇人大代表,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还被授予枣庄市课改标兵、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12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13

  20xx年9月10日,第36个教师节到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闪亮的名字20xx寻找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公布了10位最美教师、1个最美教师团队的先进事迹。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教师刘秀祥就是其中一位“最美教师”。

  今年32岁的刘秀祥,是曾经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了无数人的中国孝子。他在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任教,如今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从20xx年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学生,他牵线“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开展公益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达上百万人。

  刘秀祥老师邓小艺摄9月7日,记者一行赴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采访刘秀祥老师的事迹。采访结束,我们和刘秀祥在校门口告别时,一名女孩挽着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来找刘秀祥报喜。女孩叫姚恩全,前一天刚收到大连财经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父母都在望谟县实验高中食堂工作。刘秀祥拿着录取通知书看了又看,高兴地说:“恭喜呀!你们在学校为学生们服务,自己的孩子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真是太好了,太好了!”从刘秀祥爽朗的'笑声中,我感受到了采访中人们的说法:“刘老师,他是光……”

  “他是光……”王代分深情地说起刘秀祥老师。

  王代分和妹妹王代美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的父亲身有残疾,精神也需要长期靠药物稳定,只靠母亲一人支撑一家5口人的生活。20xx年,在望谟县民中高一的一次历史课上,刘秀祥注意到了这对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却有些怯怯的双胞胎姐妹。在了解到了姐妹俩的家庭情况后,刘秀祥像哥哥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尽力帮助她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她们。

  “刘老师的经历和我们有些相似,我们会觉得很有共鸣。当时刘老师特意为我们俩姐妹写了一篇文章《同样的命运,同样的坚强》,鼓励我们。他是我们奋发读书,改变命运的精神动力!”说到这里,王代分有些激动。

  现在,王代分和王代美已经分别从贵州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姐妹俩都选择回到望谟建设家乡。妹妹王代美在望谟县政府工作,王代分则成为了刘秀祥工作室的一员,看到工作室筹备的消息时,她立刻联系刘秀祥表示自己希望加入。“刘老师改变了我们,我们也想回来改变更多的人。”王代分说。

  刘秀祥工作室是在宁波市教育局、黔西南州教育局和望谟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建设起来的。工作室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教师,帮助更多孩子,将刘秀祥的光和热辐射到更广的范围。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14

  气动力是飞机设计的灵魂,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推动了飞机的跨代发展。我国开始飞机设计之初,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完全空白。苏联在当时对我国进行的援助仅限于制造,关于设计方面的技术坚决不提供。

  顾诵芬参加工作后接受的第一项挑战,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他在大学学的'是螺旋桨飞机,现在需要设计喷气式飞机,而且徐舜寿提出要采取两侧进气,不能用机头进气,国内没有先例。

  当时听说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的国外文献,他便动身从沈阳来到北京,借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他潜心学习研究国外资料,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顾诵芬随后又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初教6飞行品质出色,为我军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

  一刻不停,顾诵芬转身又投入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研究。当时国内一无超音速风洞,二无工程适用的数值计算能力。他依靠扎实的理论功底,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15

  我与家长一起认真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笔耕写下不朽名篇获诺贝尔奖;有的人因前往灾区为孩子运送捐资丧失生命;有的人身残志坚,即便没有健全人的身体,依然顽强的.伫立在我们眼前,宣誓着他的存在,他的成功!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有林俊德;有陈斌强;有何玥,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他心系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努力地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尤其是涉及到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与用工方的纠纷,是如此的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勇于维权,肩负着身上的责任,从不放弃,从不退缩!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美丽的闪光灯遮不去他们夺目的光芒,他们不是巨星,不是领袖,但他们如宝石般璀璨的心灵会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支持与榜样,成为我们心中又一个伟大的巅峰!他们不是生来美丽的玫瑰,他们是那一朵朵默默地辛勤奉献的五月兰,素雅的外表无法抹去他们的内心闪耀,他们将会永远成为我们精神的桥梁!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模范人物典型事迹材料05-06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04-23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6篇)04-09

感动教育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6篇)09-2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04-25

感动校园人物作文02-17

感动校园人物作文11-07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材料08-21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材料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