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我们需要包容的父爱!

时间:2021-12-10 09:17:14 倡议书 我要投稿

我们需要包容的父爱!

今天是这个女孩离开人世的220天,也许是这些话一直堵在心里想说出来;也许是昨天在写亲子关系工程的倡议书时,这个个案又激起了我内心的不安;也许是在每一次的讲座中,都有很多父母为自己平时无意中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而后悔、自责;也许……是啊!太多的也许……让我默许此生的心愿:为孩子的快乐自信而努力!为每一个人能拥有和谐幸福的家庭而奉献!  当13岁的徐远方选择在生日的前两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幼小的生命时,这个令人遗憾、捶胸顿足的事实让我再一次震惊!作为家长,我对徐远方的父亲中年丧女那无法用言语来承受的痛感到心酸;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徐远方的悲剧也让我在惋惜之余不禁思考,究竟要给孩子什么样的父爱?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父爱?         人说:父爱 就像一座大山, 坐在父亲的肩头总能看的很远、很远,父亲啊,是一首深沉的诗,孩儿默默的读,泪轻轻的流,父亲的爱总是那么深沉,父母之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了它太多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父亲在思考:“身为父亲,我要给予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爱呢?我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又有多少父亲会把塑造一个好父亲的形象做为追求呢?要知道在孩子6岁以前,敦厚的父爱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最简单的方法!父亲的赞赏和鼓励是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系统(自信心)最适用、最有效的技能!跟父亲能保持良好通畅的沟通渠道的人,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是没有“压力”、“自卑”、“自负”这些词的,有良好亲子关系的人,他们身上有的是“自信”、“动力”和不怕失败的精神! 我们不妨回顾一番身边的朋友,哪些与父亲沟通很好、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的特质是什么?而哪些不跟父亲沟通的朋友,甚至有的是看不起父亲的朋友,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而徐远方的个案,再一次向社会、向每个家庭、每个父亲鸣响了“亲子关系”的警钟!我们来看……  徐远方的父亲徐起堂在事后向媒体检讨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失误时说道:“我错了,我不应该培养女儿的独立人格,不应该教他和长辈沟通,如果她是一个老实木讷的孩子,起码不会去自杀……”这短短一段话里的两个“不应该”,让我感受到的不是自责和省悟,而是埋怨、指责、愤世嫉俗……埋怨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指责现在的学校教育体制!觉得自己应该随“世俗”的大流……    身为人母,我能体谅一个父亲丧女后的痛楚和无奈;身为教育者,我无法接受一个父亲用这种片面、肤浅的认知态度,来推卸育儿的责任!难道活着的人都没有“独立人格”?难道没有象徐远方一样选择自杀的那些同学都是不会和长辈沟通的孩子?难道没自杀的孩子都是“老实木讷”的?身为父亲、曾为教师,怎么可以说出如此概念模糊、不负责任的话呢?    徐起堂的“检讨”把天下的家长们弄得诚惶诚恐、忧心忡忡,尤其当大家看到徐起堂曾经作为一个成功教育孩子的父亲典型,在当时徐远方所在小学要求所写的题为《我怎样教育女儿》的发言稿中的一段话时——“家庭教育应当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家庭教育应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成长,不要成为父母和孩子的负担和痛苦……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助其全面发展。”让很多的父母困惑不解、陷入迷茫……看了这段话,没有理由不相信徐起堂是个尊重孩子个性、以孩子快乐成长为教育目标的好父亲!看了这段话,每个父母都坚信徐起堂的这个原则是对的!可结果呢?是小远方选择了世界上最勇敢的方式——自杀,终止了父亲为她“创造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成长”的家,带着委屈急促地为她的人生画上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句号。     在这里,绎霖有责任把大家从这个误区中领出来,绎霖有义务让天下的父母不再走进把“自由”等同于“自然”的教育态度的认知怪圈,这个怪圈严重混淆了“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的概念,以至于让很多的家长在生活中,错把自然教育演绎成了自由教育,从而导致这些孩子无法融入现实社会,在孩子的人生路上埋下了一个又一个地雷。绎霖今天此番言论,实为想唤起天下的父母正视并重视儿童的教育,大可理解为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