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报告后感

时间:2021-12-10 08:45:3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报告后感

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报告后感正文:掌握一切不是一堂好课--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报告后感 4月7日下午,坐在实小报告厅内,聆听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关于《今天的课堂----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重新调整》的报告,收获匪浅。“用昨天的教材,在今天的课堂上培养未来的孩子。”这是贺老师报告的开篇导语。是啊,我们所用的教材是有严重的滞后性,虽我们无力改变我们的教材,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面向未来的,能成为社会栋梁的,推动中国进步的人才。这也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素养是什么呢?“能读会写,多情善感”这是贺老师对语文素养的界定。区区八个字,却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对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作出了精辟的解释。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贺老师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课堂目标的发展性,课堂结构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感悟的独特性开发。在此,只就课堂生成,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平时的阅读,发表一点拙见。说到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结合即定的教学目标而在课前充分进行预设的。一般而言,课前的预设越充分,课堂的教学流程也就越顺当。然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的情况已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趋势,这样,遏制了学生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得原本应该充满灵性和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了。而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然而,综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依然缺少生成。为何会这样呢,我以为,主要问题还是在我们老师身上,因为我们老师还是过分片面的在追求分数,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的发展。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有很多的生成点,但我们的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这节课预先设定的目标,而与之失之交臂了。就比如说吧,教师们在上课时,往往喜欢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有时学生提的问题可能还比较幼稚,但有的时候,学生的提问真的很出色,紧紧的扣住了文章的主题或中心内容。但很多教师只把这作为一种形式而已,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提问,学生的需求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而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就这样,本该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点,就被我们中国大学网(http://www.unj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