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

时间:2021-12-16 13:13:2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

【转】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作者:弱人自从他关博以后,他的东西一下子消失了,我凭着baidu上面各家对林大文章(时间不同内容也不同)的转载汇总以下文章,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不满,但我总觉得好东西应该拿出来共享才对.慢慢补充,仔细研读~

---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

心得在这里盖楼作者:林冉

2010/11/26

我知道很多朋友还没有一分稳定的工作,学习CG是出于爱好和兴趣,

这很宝贵,但生活总会给你压力,叫你对现实产生忧虑。

我们需要钱,既然这是客观事实,那就正视它,

怎样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当然是你要变强,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报个班跟从具体的

老师,学习已被总结的经验和技巧

因此,纯个人的,推荐几位能帮助大家提高的好老师,

他们是真正在做实事的人,对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表示敬意:

黄光剑:三名制-5:陈层:冯伟:-----

2010/11/21

简单的说一下空间感。

画场景时,会将空气透视的因素考虑进画面,以做最后的收尾。(图A)

按照一些朋友的做法,制造空气透视的方式是选定一种色彩,于远景处

扫上几笔,的确是将空间拉开了,却也丧失了远处的光感和物体的体积,

好不容易刻画精到的物件又归入迷雾,画面变得不给力。(图B)

不要高估空气的遮盖性,也不要低估光穿透粒子的能力。

我推荐在画空气时,新建图层,用变亮模式进行。

让闪光的继续闪光,

只让空气单纯的影响暗部。

空气的作用是让物体浸泡其中,

由此所有的调子才能被串起,

从高光到死缝,

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巨大的渐变,

调子的连续是根本,而空间只是它所呈现的结果。(图C)

-----

2010/11/15

超越世界-大卫艾克的精彩演讲(与画无关,个人推荐)

-----

2010/11/6

写实绘画中的造型意识,根本上是一种雕塑意识。

别去纠结光谱,就存在而言,空间中的型与光无关。

盲人也许无法凝视他的妻子,却还是能够触摸她的脸。

面对物体,审美趣味总不免说,去概括吧,让造型变得有力,

找到物体的面,让不同的面产生交界与碰撞,体感与力度便会产生。

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熟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不免遇见纠结。

我知道该遵照结构去分面,但貌似相同的结构可以有很多种理解,

所谓的解构也往往是仁者见仁的事,如何确保所要的面是"正确"的?

比如一个丰满的女人,她的脸是如此圆润,该怎样让面存在于那么光洁的脸上?

她的皮下的确是有隐含的解剖和骨骼,但她的脂肪呢?那厚度不容忽视啊!

在我眼前呈现的她是一种崭新的体积和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对不起我真没看见骨骼!

那面对这个崭新的形体,该怎么概括和表现?

点线面三者,似乎有着暧昧的裙带关系。

点,引发出线。

两点便可生成线,确切的说,是心线。

同样的,三个点就足以让面生成。

很有可能,获得"面"的'关键反在于对"点"的把握。

把对象理解为空间之中无数点的矩阵和组合,其中最外围的点你可根据它来得到线,得到面。

要在圆润暧昧的物体上找到面是很困难的事,但这困难的源头与面无关,而是对点的不确定。

缩小范围从思考面到单纯的对点进行取舍,也算是在庞杂的思考中,让步调有了些许的头绪。

线与面根本上,都需要首先对点确定,只是你的思维跳跃性的隐藏了这个过程而已。

席勒的线与乌格罗的面尽管使各自的风格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却在对点的锁定上具有谨慎与严格的统一。

-----2010/10/25

关于头像,貌似默记比例会比记忆解剖更重要,

解剖解说局部,比例锁定整体。

几乎无需过多的刻画,只要骨点的位置准确,头像便已提前成立。

有必要说明,个人比较反对三庭五眼的比例,

发迹--眉弓眉弓--鼻尖鼻尖--下颌一种基于皮肤的测量

方式,反应在个体差异中,因为发迹的高低,鼻尖的角度不同,将会产生

明显的误差和出入,并且因为面部的丰富结构,3等分的粗略分区也不能满足定位的需求,

因此我一直采用的是以骨点为基准的测量方式,并分为6份,4份居中,2份拆散分居两头。

以骨点为参照,个体之间的特征差异趋向减弱,人的头部尽管各不相同,却总能在比例上自我和谐,

正是骨点间的稳定比例维系着这种可能,而披上人皮之后的丰富变化便也因此被囊括其中。

-----

2010/10/21

平时有画素描或速写的朋友,面对白色或浅灰的固有色,

往往不敢把调子画深画重。这有可能是忽略了光感的需求。

用白纸作为媒介,在表现光感上有实际的困难。

纸并非是发光体,所以希望它传达"亮"的感觉,只能动用暗来进行对比。

在通常的写生中,假如能做到相当准确的照抄对象的调子,出来的作品已然十分漂亮

却总还是有些不给力,略显黯淡。

这时,与其提高受光的明度牺牲色阶,倒不如大胆的加深暗面,

由此获得的整体调子将会是沉稳给力的,既不会暴光过度丧失质感,也具有足够的对比来反衬光的戏剧性。

图123简单的再现了光感产生的方式,图4是门采尔的写生,

工人的衣服一眼便知是浅灰,可暗部依旧很敢压深。在真实中,暗部肯定没那么浓重,

他再现的显然不是对象局部的固有调子,而是光的强度给予他的真实感受,他需要这样的对比

来传达他的体验,有趣的是,多亏了这额外加深的调子,

物体才有了空前的体感,量感与质感,基于真实又高于真实,找对路子的特点就是如此,一顺百顺。

Fin

--

林冉的心得(一)

前几天征得冉哥的同意,我将他博客删除的心得将陆续的在这里贴上,分享给各位朋友,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以下为原文:

欢迎来到小林主播的纸上谈兵时间。

这里,分享几条我认为重要的体会。

关于素描关系,怎样让作品有真实的分量感和光感。

关键就在用深色占据画面的大部分面积,而留下少量的灰白。

这样的对比下,光感才有可能产生。

因为一个很简洁的推理,现实世界最亮的不是白纸,是光。

绘画世界,最亮的是白纸。所以一切自然的景物在转移到胶片或

纸面上时都要变暗来维持光所需要的对比度。

为了表现光就不敢用深色而把东西画的很浅,这不仅让你失去了光,

也失去了物体。调子浓重是光线弱的情况,而自然中,强光是很难得

才有的,我们不是生活在光的超市或者天堂,除去疏落的灯光和偶尔

出面的太阳,我们更多的生活在由漫反射唱主角的弱光世界。

面对照片或写实绘画,我们不觉得他的调子深,是因为它们所营造的整体

真实性为我们的经验所认同,认为这种光才是真实的光,出于趋光的本能

当时我们更多的只注意到光。可一旦去色,颠倒了看,你能发现周围景物

为了这光的真实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它们的调子比你想象的要深。其实这

就是写实该有的色调。物体没有这么深,光就没有这么亮。说到底,光没

法画也不用画,因为一张空白的纸本身就是一张表现最强光源的作品,

吞噬了一切内容,这就是真正的强光。

所以口口声声说画光最后都是在画物体,物体真实了,光就附送了。

这里顺便要提到的是,最好不要用纯白或纯黑,这都不属于真实的空间。

黑个八分熟是最透气的,你不可能和对象之间不存在空间,有空间就有

亮度。白也是一样,明度略微降一些,沉稳一些,给色相的表现留点余地,

这比起盲目的让明度彪高音要来的有品。

关于画影子:

当然实际创作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到最后才把影子加上去,只是理论上来说,

影子是留出来的,不是画上去的。画上去的影子象是贴上去的,很不自然。

看起来不舒服是因为这有悖影子产生的原因。影子并不是物体投到地面的,

是地面原本该被照亮的地方正巧被挡住,所以边上的亮了而被挡住的那块

没亮,就成了影子。由于他的形状正好和物体吻合,所以人们误以为是物

体投在地面的,其实他和物体一点关系没有,物体最多只是蒙板。A片里

经常会出现一些喜欢做日光浴的美女,晒多了皮肤自然发黑,一脱光比基

尼黝黑的身上只有原本戴乳罩和穿内裤的地方是白的,谁都知道那白的本

应该也是黑的,只是因为蒙板而留了下来。这和影子是一个道理的两种反相。

关于色彩。

这个貌似很复杂,而说光可能会简单的多。

所以我们不说色彩,说光。

原色光只有三种,红绿蓝,由此产生可见的一切颜色。我们用PS画画有很大

的优势,做软件的那帮天才完全模拟了真实光线的混合行为,所以我们不仅

可以用它来画,还可以用它来认识光的规律。认识这规律最有用的不是拾色

器,是"颜色"工具(快捷键F6)。我现在只用这个工具来取色,用拾色器

或色板你还是用颜色在画,而用"颜色"工具(下面简称为F6)的话,你是

直接在用光来画。这不是哪一个更酷的问题,毕竟做画不是做秀,出来东西

是硬道理,只是,真的这个很好用,不用也可以了解一下,用F6作画的优点:

1原本每需要一种新颜色就必须开一次拾色器(我不知道PS版本一直更新却没

有改进这个是什么原因,让拾色器一直在就那么难啊)简直无法理解。大家都知

道这直接影响绘画情绪。所以有些朋友没办法也选用色板,可色板的颜色就那

么几样,感觉有限制,不爽,而F6可以在你作画时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并且

颜色无数,这都让人很爽。

2在拾色器中挑选颜色,因为选择余地太大,所以有很大的盲目性,到最后往往

是简单选几种颜色就开工了,并且,因为每次开关拾色器都很麻烦,就限制了色

彩的丰富性,差不多几种够用就懒得动了,绘画的过程其实没有太多的惊喜可言,

因为就这么几种颜色,自己都知道变不出什么花活,心里总不是个滋味,这没颜

色的还叫好画么。而当你用拾色器去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相关文章: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02-17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三)02-17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三)02-17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四)03-02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三)03-02

那些消失的虫鸣作文08-24

那些渐渐消失的东西_1200字01-25

林冉 微薄发的自己绘画的经验 -电脑资料01-01

qq签名非主流女生 那些消失了的曾经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