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区研讨课的心得与反思(尹露)

时间:2021-12-16 15:28:4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第一次上区研讨课的心得与反思(尹露)

2010年下学期作为一名新教师上了我教学生涯的第一次区内研讨课,这个任务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成长的所有领导和老师们,也因为这次上课,我爱上了教学,喜欢上了研究,以及从一次次的研究中迸发出的教学智慧。以下是我上完这节课之后的当天晚上写出的关于这节课的教学反思,也是对我之后的教学工作的指导。

【片段与反思】

第一次上区研讨课的心得与反思(尹露)

学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也是数学知识本身的一个特点--应用的广泛性所决定的。学生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应该多从他们熟悉的情境或亲身体验中提炼出来,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才能牢固。

作为新老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根据教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将所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由于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机制的缺乏,很容易在课堂上重复学生的回答,重复强调知识点,忽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掌握,或者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这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集合圈又来自于生活。根据这节课的重难点及其性质,我在备课和教学预设时认真做好备学生、备学情的同时注重重要知识点的细节问题,在语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力求将这节课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感受数学的信息,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逐步完成数学化过程,帮助、引导学生建构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

一、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片段一】

课前老师和同学们玩了两个游戏,参加猜谜语的有9人,抢凳子的有8人,参加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

(17人)怎么算出来的?(9+8)(教师板书)

揭开表格的同时说:我们来看看参加猜谜语的是哪8个人,再看看参加抢凳子的是哪9个人。

仔细观察,是17人吗?

到底是多少人呢?

请参加游戏的同学都站到前面来,我们来数数吧

【反思】

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与他们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借助思维活动,他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掌握多种概念和理论,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知识体系,才能在生活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而且处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这一节课我以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的游戏导入,在课前和学生做好游戏,然后根据参加游戏人数和表格中的数据产生矛盾来引出我们的研究内容。由于是学生们都亲身经历的活动,这样学生学得感兴趣,而且明白原来数学知识还可以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会体会更深,掌握更牢。

在课中,由于考虑到作为新教师的教学经验还不丰富的我在课堂驾驭能力上比较有限,我没有按照案例集上面名师教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去产生问题的矛盾点:"参加猜谜语的有9人,抢凳子的有8人,参加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当学生得出17人的答案后,再揭示表格仔细观察。这样设疑不仅可以照顾到中低等成绩学生的思维,也让我对课堂掌握得很轻松。矛盾的激发也很清晰。接下来学生自然会全部都投入到探究中去。

再如本节课的第二部分的第二个环节,我增加了引导学生填集合圈的过程。因为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只看了一部分比较好的学生都会了,就将填集合圈的过程省略,而是直接拿出集合圈让学生认识,因为这是初次接触填集合圈,后来发现在练习中学生对集合圈的形成和各部分的意义都非常清楚,在填的过程中却会填错,或者不能很快地有序地填出来。

由此看来老师在课下除了认真研究怎样教外,还要认真备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的连续性,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二、注重教学中的着力点

【片段二】

(1)请参加游戏的同学都站到前面来,我们来数数吧,多少人?(14人)

怎么回事呢?

(2)请参加猜谜语的同学站到这边来,大家来数一数,是9人吗?(是的)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就用这个红圈把你们圈在一起。

再请参加抢凳子的同学站到这边边来,(其中3人过来了)

你们不是参加猜谜语的吗?怎么站过来了?(生:我们也参加了抢凳子)

那你们就站这吧!再数数!(8人)再用一个蓝圈把你们圈在一起。

(3)这样站就能把参加猜谜语和抢凳子的表示清楚了吗?怎样用两个圈就可以表示清楚呢?你们想想办法吧。

生:站中间,并引导学生得出交叉的圈。

【反思】

新教师必须清楚,对优秀教案的使用,不能是拿来主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推敲,否则得不到好的效果。要理解教案有些重要环节的设计意图,对重点环节教案中虽然只是一笔带过,但是我们在课堂上是要还原整个过程,所以重点地方要重点锤炼。

在数学中,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一种类型的题,老师讲了很多遍,可是还是会错,是什么原因?我想在数学课上,教师应该以核心知识、核心环节为着力点,才能把握数学教学的长效性。

站出这个集合圈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而且是让学生觉得必须要用集合圈的方法站才能表示清楚两部分,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老师的引导对学生思维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你们不是参加猜谜语的吗?怎么站过来了?"这一问让下面的学生想:他们过来,猜谜语的那边不是差3人,不过来,这边不又是差3人吗?到底怎么站呢?让这3个学生想:可是我两个都参加了,两边都要站,到底应该站哪边呢?两边的学生也在想,他们应该站我们这边。于是都有了矛盾。这时,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出怎样用两个圈就可以表示清楚。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努力践行,尤其是要抓住教学中的着力点,到底教师该怎样有效地适时地给予学生引导,才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三、注重数学教师语言的特点

【片段三】

3、计算

我们已经清楚了各部分的含义,现在谁能计算出参加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学生独立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法?

方法一:9+8-3=14(人);

方法二:6+3+5=14(人);

方法三:9+5=14(人);

方法四:8+6=14(人)。

都算出了是14人。算式中的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呢?想一想,先跟你的同位说一说。(学生讨论)谁说给大家听?(学生口答)

4、归纳小结。

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重复部分在计算当中只能算一次(同时鼠标点击中间部分)我们就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反思】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必须要反复锤炼。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1、知识传授语言要准确。因我们的数学是科学性的,不存在模棱两可,所以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课堂语言才能应对自如。2、引导的语言要精练。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表述困难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切入点,正确引导,且勿南辕北辙。3、评价的语言要真切、恰当。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出客观真实地评价。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说自己的想法时,可能有学生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就应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引导。如在第一节课时,出现下面的情况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想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8+9-3=14(人)

(学生准备说想法)

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把参加猜谜语和参加抢凳子的总人数加起来,再减去重复的3人。

(当时,我觉得第一句话有问题,也没给这个学生评价)

师:谁还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在第一节课中中我的语言非常重复,使得整个课堂节奏慢,学生的思维也慢,打断了学生的思维,数学课上的每个环节,教师的每一句问话对在这节课中应该是有着明确的目的的,还由于语言不精练,导致学生回答得也不是很清楚,对学生的不准确表达没有给出恰当的评价。

在这节课中,我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你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学生思维就很清晰了。在总结时,也是用最精辟的语言总结出重难点以及强调学生要注意的地方。"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重复部分在计算当中只能算一次。"在下面的练习中用这种思想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在计算时自然就会注意这一点。

MSN(中国大学网)

【第一次上区研讨课的心得与反思(尹露)】相关文章:

区研讨课教学反思11-04

淮上区10-26

研讨课《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08-03

作文 心语心露07-24

教育心得与反思02-17

研讨课总结12-12

研讨课教案03-04

观摩研讨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反思、研讨课记录10-15

听心露说话高中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