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高中衔接教材 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1-12-16 14:05:2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化学初高中衔接教材 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位年轻的初三化学教师,本身对初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和体系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非常的明确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必须基本解决讲透,哪些知识点只需点到即止在高中继续拓宽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数。如何掌握这个“度”?如何才能让初中的学生更快的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走出化学学习困难的难题?读了这本《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短时间内了解了很多要去探究的知识,比如: 一,初高中共有的知识点: 物理变化:融化;凝固;汽化;液化或凝结;沸腾;升华;凝华;溶解;潮解; 化学变化: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 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中和反应;氧化反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着火点;自燃; 能量变化:吸热、放热; 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硬度;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酸性;碱性;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等;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元素;同位素;分子的热运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质量比; 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金属及非金属单质;有机及无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 分散系:溶液;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馏;蒸发;结晶; 指示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 简单有机物:甲烷;尿素;醋酸;酒精;乙酸乙酯;汽油;甲烷正四面体结构; 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陶瓷。玻璃);有机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如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新型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现金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等);纳米材料; 金属的锈蚀和防腐蚀(油漆、抹油、干燥剂); 实验安全:浓硫酸溅到皮肤;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腐蚀等; 实验技能操作:用Ph 试纸测物质的酸碱性和酸碱度;可燃性气体验纯;甲烷气体燃烧产物检验; 其他:晶体、非晶体;结晶水合物;结晶水;相似相溶;原子结构模型史;催化剂;触媒;湿法炼铜;物质转化规律图(八圈图);质量守恒;  二、高中教学中补充和强化在初中没有学习到位的知识:     1、酸、碱、盐的概念、分类、命名、通性以及相互转化;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3、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概念;     4、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有关知识;     5、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     6、离子反应的有关知识;     7、化合价的有关知识;     8、CO32- 、NH4+ 、Ag+ 、Ba+ 、Cl- 、SO42- 、H+ 、OH-  等离子的检验;     ……     还必须强化:     1、化学实验操作;     2、溶解度和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学生说图、用图及阅读能力;     4、化学符号的正确使用,规范书写;     5、学生的书面文字表达能力;     6、双基的掌握等等。   三、高中教学中加深和完善初中的某些知识: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这些内容在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要求掌握,在高中教材中又没有出现但要求掌握,此部分的知识内容在高中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割裂开来,使概念不完整,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使其概念完整,要求从化合价的角度去认识,进一步加深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即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完成一个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使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面。     3、电解质、非电解质:初三新教材删去,不作要求,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应在教学中注意弥补;     4、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这些概念范围将在高中进一步扩大,原概念就显得片面和狭隘,应适当地拓宽延伸这些概念和规律。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初中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只要求知道8种元素原子,高中要求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6、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及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在高中教学中要适当补充。     7、“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中阶段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8、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中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9、检查装置气密性气体制备、收集:初中只要求初步学会,高中则要求学会。     10、硫酸:初中仅要求理解,高中则要求掌握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跟铜、碳的反应)。 ……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让我明白作为一个初中化学老师明白: 一,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衔接无论初中、高中的学习都要求夯实基础知识,高中课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能力的培养来自于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细致的思维。所以在初中开始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我们应把知识要求到位,狠抓双基,将使他们在高中的学习中少出现一些低级的失误。如,(1)化学的好多用语在初中已出现,在进行元素符号的教学时,不能觉得简单只叫学生看,一定要在黑板上板书。而且要简单介绍元素符号字母的来历,对比拉丁文、英文,有的元素符号与拉丁文、英文的一个或两个字母一致,有的不同,可以请学生把氢、氧、碳、氮、铁、铜英文单词等读出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记住了元素符号;还要反复练习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如铜的“Cu”、铁的“Fe”等,学生易写成“CU”“Fe”。一些酸根离子的写法开始也要写到位,如“SO42-”、“CO32-”等,学生易写成“SO42-”、“CO32-”。强调用化学用语表达时要弄清楚是写元素名称还是写元素符号,写离子符号还是原子符号.写物质的名称还是写物质的化学式。初中能把这些化学用语严谨地表达出来,到高中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离子反应等化学用语时,学生就能够看清要求准确地表示出来。(2)初中活动与探究中要求“用PH试纸检验某种溶液的PH时,将玻璃棒蘸取的试样溶液沾在PH试纸(PH试纸不能预先用水润湿)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就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不仅要强调“蘸、沾”关键操作,而且要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当堂练习。初中有一个定量实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除了指导学生掌握固体配溶液、浓溶液配稀溶液配制步骤及操作过程外,还应该再深入提问“量筒、烧杯选用的规格”,这一部分知识在高中还要延续下去,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对仪器规格的选用要求较高,有些仪器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相同的。总之。只要初中老师在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适时地点拨,为高中的继续学习做好铺垫,那么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会学得轻松,老师教得愉快! 二.在认识学生学习状况下,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延伸     例如酸碱盐部分,初中新教材中对于“离子”的概念强调不多,并没有从结构上去强调酸性是由“H+”而碱性是由“OH-”决定的,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辨别酸和酸性物质,碱和碱性物质,初中新教材同时又删去了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而电离方程式又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这些无疑为化学教学由初中向高中的平稳过渡增加了难度,还有新教材利用活动探究的方式对酸的性质和碱的性质进行学习,但归纳总结不够,使用过初中新教材的高中的学生对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比较模糊,对什么样类别的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反应的认识不够透彻,出现部分学生写出“Cl2与盐酸的反应”及“CuO与烧碱溶液的反应”等不能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如不对酸、碱、盐等8种类别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知识加以巩固,无疑将会对高中教材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板块的教学造成影响。又如物质结构方面,新教材只提出了离子形成的过程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而却没有涉及到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这对于学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不利,并且在高中教材里将直接用到共价化合物和共用电子对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偏移情况,共价键等处),这时,若不对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将会对高中教学造成较大影响,类似的还有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等。     针对这种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位初中老师有必要对上述内容适当的加深,比如电离方程式虽然都删掉,但为了加深学生对酸、碱、盐概念的理解,应适当的补充回去,还有共价化合物,初中也删掉了,但为了让学生知道哪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哪些是由分

【化学初高中衔接教材 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心得体会03-16

漫谈初高中化学衔接论文09-19

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10-05

初高中衔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9篇)11-30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09-03

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论文09-13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建议10-04

浅谈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10-18

新课改初高中数学衔接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