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持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1-07-15 17:00:0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戒持的心得体会

  戒持的过程

  ——戒律研究班“戒行功德”分享交流之五

戒持的心得体会

  核心提示:持戒背后的力量最主要的是皈信三宝,对三宝的功德的信仰,对业果的深信,对僧团的归属感和依止感,当然,这都需要恒常修习,不断辗转增上。

  贤甲法师分享:

  戒持的过程

    今天和大家分享持戒的一些要点,古德言:“修行是一人与万人战”,我自己的体会也是的确如此。我们无始的烦恼很深重,烦恼大敌是很狡猾的,处处找漏洞,劫我们的功德财。佛陀大悲而制戒,所以要生敬重心来护持。

    首先要有警觉心,不然就忘失自己所受戒,不见罪,不见堕,就会随流任心,烦恼当道。要有惭愧心,思维师恩、佛恩、众生恩还没有报,自己还是生死凡夫,恒怀惭愧,不然就我慢抬头,比较你我,分别外境。要提起心力,不然会任运在烦恼的等流相续中;要有智慧的力量来解脱烦恼的等流心相续。正知正念,当下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都要很清晰,所有的境界都要落实到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聚戒上,要保持内心的寂静,有了一定的定力,才能有智慧的观照能力,这样就持续安住戒善中。

    持戒背后的力量最主要的是皈信三宝,对三宝的功德的信仰,对业果的深信,对僧团的归属感和依止感,当然,这都需要恒常修习,不断辗转增上。

    警觉惭愧,提起心力,解脱等流,正念止作

    三聚发心,皈信三宝,定慧等持,安住戒善

  贤乙法师分享:

  正见作指导,持戒是捷径

    从凡夫到成佛,即是一个从现量境界到达圣言量的过程。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刻苦精进,即使如此,还是不能保证菩提路上的一帆风顺,比如修行的`中途退失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进入二乘,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达了。所以在修行道路上要找到一个稳久快好的方法。那么在道次第正见的指导下,戒律可谓最佳的选择。我们在持戒的过程中,要去体会佛陀大慈门中流露的特别密护内众弟子的戒法,去揣摩戒法在佛道修行中有何殊胜,及持戒成佛是怎样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比量的境界。

  贤丙师分享:

  什么是真正的法喜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心得,名为“真正的法喜是什么?”

    日常法师在讲解《南山律在家备览》时说:我们听完法师讲经说法,常常觉得“真好、法喜充满”,实际上这个法喜有几种差别:

    第一、讲的内涵与世间不同——新鲜。

    第二、讲出了自己的问题。

    第三、为你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痛苦如何解除、事情如何圆成?因此启发了你的希望。

    第四、讲的语言很好。

    但是这还不是真正的法喜。佛法的特征是解决我们的烦恼,烦恼是生死痛苦的根本,只有解决了生死痛苦的根本因以后,所有的痛苦才能如实尽除、彻底去掉。就我们来说,也许启发了希望,但离正式意义来说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往往觉得就是这样,这就很可惜!你听了以后,只是种下了一些善根,却没有正确的结果。

    真正的法喜充满应该是战胜烦恼,这才是究竟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听的相应。我们常常会得少为足。从此可以看出,战胜烦恼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那战胜烦恼与我们持戒有何关系呢?师父曾经讲过一句话:如何看一个人持戒是否清净?有三个衡量的标准,其中之一就是烦恼是否净除。我们持戒就是净除烦恼,所以每持得一戒,我们就应该感到法喜充满。

  

  贤丁师分享:

  仰瞻祖师行仪

    近阅祖师传记,从祖师大德的行宜和教化中,受益甚多,他们每一位都是完美僧格的的代表;是一个时代乃至整个佛教的辉煌;也是“如来使者”,以不同面貌示化济生;同时更是自己效学的典范和楷模。作为一个出家人,都有着义不容辞的弘法利生的责任和使命,自己的习气,常常是得少为足,在平庸中比较高下,自觉良好,格局狭小。如果不从这些祖师大德、大成就者身上去“挖宝”,怎么能够超越自我,有所作为?报答众恩啊?!!

  一、慧远大师的戒行

    慧远大师是莲宗开山祖师,《缁门警训》中说:“慧远慧远法师尝云:释氏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源,济俗亦为要务。窃寻此说有契理要,若使家家奉戒,则罪息刑清。”大师不仅建议他人奉持,自己亦是严持戒律,堪为一代楷模。

    大师一生开山、结社、诲人不倦;念佛化众、护法护教,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初,身体病疾,大德长老们稽首叩请大师饮豉酒以疗病疾,大师不饮;又请饮米汁,亦不饮;又请以蜜和水为浆,大师因众数请,这才让律师查询律藏,看是否可以饮用?还没等到律师查完,大师就圆寂了,春秋八十有三。

    大师戒行高远,操持冰洁,令人仰慕;宁弃性命,也毫不开违佛戒,高风亮节,行仪化世,僧格完备,赞叹不已,愿效学之,深勉勤策!!!

  二、义净三藏的遗嘱

    大师俗姓张,名文明,唐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地区)山庄人。十四岁出家,从小就仰慕法显、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高风。后来从慧智禅师受具足戒后,学习道宣律师、法砺律师两家律部的文疏五年,前往洛阳学《对法》、《摄论》,又往长安学《俱舍》、《唯识》。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他在长安和同学相约西行,但最终都未果。

    于是大师孤身泛海前行,于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到达东印耽摩梨底国,停留一年,学习梵语。其后,随商侣前往中印,瞻礼各处圣迹。往来各地参学,经历三十多个国家,留学那烂陀寺11年,亲近过那烂陀寺宝师子等当时著名大德长老,研究过瑜伽、中观、俱舍等各种著作,最后求得梵本三藏近四百部,合五十余万颂,方才东归。途中辗转数年,于证圣元年(695年),归抵洛阳,受到盛大的欢迎,住在佛授记寺。后组织译场,自主译事。

    到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止,译钞经典并撰述共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大师所译述虽然很多,但力行却专攻律部,译经之余,常细心地把日常重要律仪教授学徒,如漉囊护生、净瓶涤秽,严守规矩,树立新范,学僧传习,遍于京洛,为一时所称叹。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圆寂于长安大荐福寺翻经院,享年七十有九。

    师父在一次开示中说:义净三藏他非常的了不起,79岁的时候圆寂。他圆寂的当天他写了遗嘱给他的门徒,大师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们要好好持戒,好好照僧团里的规定去行事。如果我死了以后,你们照着这样子去做的话,哪怕我变成泥土、变成石头,我这个泥土石头都贡献出来给你们盖房子;我死了以后,如果变成松树、柏树,也会给你们遮荫蔽阳;变成药,变成花草,也会供你们欣赏,这个药可以治病。

    我死的时候,你们如果不能持戒的话,不能照这么办的话,那么今后你们死了,我这些泥土、这些石头,都不愿意给你们当坟墓;我这个松柏,不愿意给你们当棺材;我这个花草,以后也不让你们去欣赏,这个天神也不会护持。”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遗言说:要以戒为师。义净三藏也是一样,告诫后辈要以戒为师,好好持戒。

    师父说:“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戒法的一种精神,我们只有领会这种精神,把握这种精神,我们所有的行持才能正确。”“如何来成就僧团的清净和合增上,从戒法的精神跟实践,来看佛法的长久住世;来体现佛法的济世利人,都是需要这个戒法,不然都是不可能,都是会错乱,都是不能长久,都是容易支离破碎的,因为你无法总摄,把这个千差万别、零零总总的这些行为,把它分门别类、把它会归到我们的心。”

    所以需要以前辈祖师为榜样,深入不断的研阅、学修,真正如师父所说,把这种精神继承下来,敬戒、持戒、弘戒,令僧团和合,佛法久住,众生蒙福。这是我们出家人的责任和使命,是真正的报恩。

  贤戊师分享:

  恭敬三宝,感发戒体

    通过最近半月的学戒,体会到无作戒体的重要性。它就是佛陀通过历代的传承祖师,赐予佛子们的无上秘密武器。有了它,烦恼见了而丧胆;有了它,佛子利生无退怯;有了它,快速到达涅槃城。但是,得了无作戒体,也不等于就进了成佛的百宝箱。手中有了剑,如果平日不刻苦练习,临敌作战,不但不能很好杀敌,说不定,砍伤自己也是在所难免了。所以得戒之后,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珠一样。时时念之、持之、护之。这是讲戒体和随行的关系。

    进一步,对于我们沙弥,还未受大戒。那如何在现实缘起下造作随顺无作戒体和随行的业呢?无作戒体感发,自身方面需要注意两大要点,一个是要期,一个是情非情境。我的理解是常常发大愿。看过《灵峰宗论》,能看到蕅益大师发了很多的大愿,他要做事前几乎都会发愿。平时养成这个习惯,到时候,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前面是真对我们自身这方面,那受戒时还要种种的外缘,而这些外缘中我们自身能够把握的,也是最最关键的。比如受戒时面对三师和七位尊证师,那一刹那,才是最关键的时刻。所以在坛场上那几分钟就相当重要了。而那时对十师信不信,信到什么程度,是不是笃定他们就是佛陀的使者,信不信他们的清净?那时本来就很短,还要其他的观想,不允许一念跑神,那个心是相当虔诚、恳切、庄重、清净的。只有这样才能感到圆满戒体。可是这个虔诚的心、清净的心、恳切的心,它也不是无缘无故生起来的,它也需要平时的熏习。就在当下,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同行之间。总之平日多缘念祖师的功德,多发愿,多培养多三宝的虔诚心、恭敬心。

  贤己师分享:

  

【戒持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如何持咒?--持咒心得02-17

老戒,老戒白居易,老戒的意思,老戒赏析 -白居易的诗01-01

戒药,戒药白居易,戒药的意思,戒药赏析 -白居易的诗01-01

河东戒(河東戒)10-26

行持10-25

夜持10-26

持分10-27

持兵10-25

病戒,病戒陆游,病戒的意思,病戒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