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行为养成的工作心得

时间:2021-09-10 09:13:1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浅议幼儿行为养成的工作心得

  “人之初,性本善”,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孩子们一出生时,像一张白纸,为何在短短的几年里,行为习惯会如此迥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古语也反映了在幼儿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除了先天性的一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会。孩子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同时也是一个有爱模仿的个体,大人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就像一面镜子,显露无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将让他们受益终生。习惯是后天反复训练、强化的结果。需要人理性意志控制的行为,是在后天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作为幼儿老师,如何在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掌握好方向,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浅议幼儿行为养成的工作心得

  一、环境来影响幼儿的习惯

  我们成人都有一种感受,如在公园去玩时,看见草地上插着“严禁践踏草皮,否则罚款50元”的牌子。我们看了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很反感。如果换成“请留步,小草也有生命”,我们会很自然的接受。其实,孩子们跟我们一样,我们可以用孩子们能接受的表达方式“绘画”来表现。用图画把我们的要求表现出来,让孩子们一目了然,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而不是整天在孩子们的耳边说,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行。在孩子们的面前树立一个正确榜样,对孩子们潜移默化,正面引导。

  如在洗手间,孩子们喝水,我在墙上画了几个正在排队喝水的孩子。这样,每当孩子们喝水时,墙上的`画,对孩子们就有一个暗示作用,应该像这样才对。在孩子心中,会很乐意去接受,为自己会排队喝水的这种行为,感到高兴。因为这样,可以获得老师的表扬,孩子们下一次喝水时,为了再次获得这种愉快的体验,他们又会重复出现这种良好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养成了排队喝水的好习惯了。

  孩子们的习惯养成,并不是越强制,效果越好。老师抓住幼儿的特点,用一些办法,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那真的会事半功倍。如:孩子们在进餐后,有的孩子总是忘了擦嘴或不愿意擦,如何让老师的提醒变成幼儿的习惯呢?我想了一个办法,在墙上为幼儿贴了一面镜子,当孩子们一吃完饭,就会争着在镜子前,擦嘴巴,并且擦得很仔细,看镜子里的自己。这成了一面快乐的镜子,孩子们都乐意来,也是一面省心的镜子,让老师的提醒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饭后擦嘴,成了幼儿的一种习惯。同时孩子们比以前更注重仪表了,总爱在镜子前面来照照。这真是一面魔镜。

  孩子们的习惯养成,我们老师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自觉地遵守规则,并且要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乐意接受,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加强“第一次”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我们一生会发生很多事情,但令人记忆犹新的往往是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就象一个规则、一个模式,对人的影响很大。

  幼儿期是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会面临很多第一次,所以第一次对他们说尤为重要。第一次有良好的开端,将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反之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花很多的精力来纠正,并且效果不一定好。

  如:我带三岁的儿子上街去玩,他随手把糖纸扔在地上,我让他捡起来,他不捡,然后我说:“你一定要捡,扔在地上不对,应该扔在垃圾箱里,我们要爱干净,要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终于,他捡起糖纸扔进了垃圾箱,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直到如今,儿子不管在哪里,都会把垃圾扔进垃圾箱,然后说:“我要爱干净。”我对儿子的这一良好习惯感到高兴,如果第一次对他的行为置之不理,现在一定是一个到处扔垃圾的小家伙。可见,“第一次”的行为对他的影响有多大,第一次扔进垃圾让儿子是非分明,明白了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第一次,老师的要求要明确,要让孩子充分了解老师的意图。如:每学期幼儿的橡皮泥的收拾都会让我头疼。一学期下来,总有一些幼儿的橡皮泥弄得乱七八糟,我发现,第一次收拾好的幼儿,每次都收拾得好,第一次收拾得差的每次都差,越来越糟。后来,在下一学期开始时,我会专门讲解如何收拾橡皮泥,并且给幼儿示范,让幼儿在对橡皮泥的认识上,有一个正确的方式。让幼儿明白该怎样做是对的。

  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第一次时,老师一定要给幼儿示范,成一把标尺,让幼儿在面对“第一次”时,心中有一个概念。如果幼儿在第一次做得不对时,老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好让幼儿是非分明,朝好的方向发展。当他以后面对时,就有第一次来作为参照,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家园结合,和谐统一

  习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养成的,而是持久、反复多次才能养成。幼儿所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家长、老师。在幼儿的习惯养成关键期,老师和家长对行为规则的要求,都将直接影响幼儿的习惯的养成。如果家园对各种行为规则的尺度要求不一,幼儿就会不知所措。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在家如果不要求,就会让幼儿形成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孩子像一条变色龙,在幼儿园一个样,在家一个样,这样,不利于孩子习惯的养成。幼儿习惯的形成链,就会被家长的暗示、默许所打断,而没有形成一致性、一贯性、持续性。

  如:我们班的源源,她在幼儿园会自己脱衣、穿衣,但在家里,这一切都被家长包办代替了。家长的这一做法,人为地淡化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孩子心中会产生想法:有时我可以这样,有时我不必这样。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持续反复地强化,不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

  在幼儿习惯的培养中,老师和家长要紧密联系,相互了解,做到对行为要求的统一,有一个共同的准则、尺度。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会一个样。

【浅议幼儿行为养成的工作心得】相关文章:

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02-19

儿童行为养成教育心得08-17

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养成条件02-25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心得01-21

行为习惯的养成作文05-25

行为养成演讲稿12-01

行为养成倡议书06-26

浅议冒充注册商标行为03-22

浅议冒充注册商标行为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