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课《最后一分钟》听课心得

时间:2021-09-12 11:10:4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研课《最后一分钟》听课心得范文

  沈丹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小学语文教研课《最后一分钟》听课心得范文

  沈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把学生的感情一次次推向高潮。

  一、 在谈话中导情。

  你有过“最后一分钟”的经历吗?当老师这一问题问出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种情感被调动起来了。

  课题“最后一分钟”又意味着什么?人们又有怎样的感受?这种导课的形式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的迁移和铺垫。

  二、 利用多媒体感受情感。

  多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本堂课上,沈老师在上课伊始,让学生观看香港回归的现场录像资料,无形之中,把学生们带到了那庄严、盛大、激动的场面中,学生随着解说员那激情澎湃的演讲而情绪高涨。录像看完,学生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纷纷举手谈自己看了录像后的感受。

  三、 利用画面感受情感。

  老师在讲解诗的第二节时,很好地利用了书本上的'插图。这是被历史定格的记录,“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老师的这一问题让学生浮想联翩:红色的国旗、区旗,笔直的旗杆;庄严肃穆的场景……屈辱与自豪感不言而喻。

  四、 利用朗读表达情感。

  朗读是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作为诗歌更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沈老师对于这首诗的朗读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初步感知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在理解了某段文字后由学生们对比着读:老师与学生的对比,学生与学生的对比。课文最后是师生齐声的朗读,整个过程听到的是孩子们越来越精彩的朗读。老师没有过多技巧的指导,只有感情的渲染。

  五、 利用补白表达情感。

  老师在讲解最后一节时,让学生写写自己对香港的美好祝福。这种形式的展示,其实是学生对文本感情的升华。把百年的耻辱化作美好的祝愿,用孩子最朴实的语言写出来,更觉真挚。

  整堂课,学生的情绪高涨,每个人都能积极投入。略显不足之处是,老师如果能从诗句中抓住那最能表达情感的词语来切入,引领,可能学生的感触会更深刻。

【小学语文教研课《最后一分钟》听课心得】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01-17

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11-01

小学语文课听课心得体会08-17

教研交流课听课体会08-09

语文市优质课听课心得03-08

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11-03

小学语文教研听课活动总结01-01

小学体育课听课心得01-27

小学数学课的听课心得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