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29 16:15:5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吹来一缕春风,给莘莘学子降下一丝甘霖。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认为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中走过来的教师,若不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所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会真正焕发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因此,营造一种开放的、双向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教学情境,建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

  只要我们领悟了新课标的内涵、精髓、实质,然后在课堂中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那我们的语文课一定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适应现时代发展的课程!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2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各个国家的教材当中都会强化这一方面的教育内容。《20xx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集体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内容。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课程育人导向,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语文课程有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更加凸显出来。我又把眼光聚焦到了20xx版课标中新增的拓展型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课标中明确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学习之后,我就根据八年级教材,在教学中,运用教材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们这学期学生阅读的课外名著。我要求学生阅读,为了阅读的细致些,我要求学生做摘抄,在学生熟悉内容后,让他们思考:作品主人公保尔在成长过程中多次冲破“铁环”,让学生叙述保尔冲破“铁环”的经历,概括出作品中的情节。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待学生说完之后,让他们归纳主人公保尔在他们心中形象,最后我补充总结。让保尔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植根在他们心中。不少学生在作文“书香,伴我成长”中提到保尔对自己的影响,要以保尔为榜样,其中陈伟翔同学这样写到: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主人公保尔受朱赫来的影响,加入革命队伍,他在成长过程中时常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为了重返战斗行列,他多次冲破“铁环”,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书中写道“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他可以说:‘我已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世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这句话点醒了我,它让我明白,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并为此艰苦奋斗,不虚度光阴,不碌碌无为。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更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古诗词这种文学素养的提高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在教学中不仅古诗词要背,课本上的文言文都要背。我依据八年级文言教材,不仅教得细致,还做了一些拓展,比如:教韩愈的《马说》,我还让学生了解了韩愈的另一篇文章,《马说》的姊妹篇《龙说》,让学生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让学生从课内外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化中徜徉。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应该与时俱进,应该在短时间内了解新课标的变化,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主动地、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3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认识到成功的教学一定要以课标为指导,在教学中多思多想,提高教学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我们教学要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和载体,逐渐实现多层目标的整体达成。

  新课标明确提出:“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我觉得“以知识技能为载体”是在告诉我们要重视“四基”的教学。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等的关键。这就决定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四基”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备基础内容时要重视学生过程的体验,知识的全面掌握,备课要精要细要关注全体学生来备,要重视课堂检测及生成;要务实,要关注全体学生。

  二、以“教学活动”为主体和主线,通过“再创作”建构起学生自己的“数学现实”。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了“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一条中主要再一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就与“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实现了统一。教学过程要体现这一理念,就要建立一定的课程模型,如: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求我们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活动,如更多地设计观察、操作、演算,以及归纳、猜测、简单推理等活动,从而获得对对象的认知。除此以外,观察、实验、抽象、探索等活动也是课堂上的重要教学形式。

  三、转变观念,注意教学中教师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苏霍姆利斯基说:“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是用来获取新的知识)。”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新的课标的提出为我们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发我们对教学新的思考,使我们能够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也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上一次课标发布是在20xx年,每一次更新,都决定了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所有学生、老师和家长来说,这都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学与测试的原则与发展方向。

  新旧课标对照,总体上来看,在新课标学科课时设定上,英语课时的占比为6—8%,与道德与法治并列,在所有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课时减少显明。但是,课时量减少了,教学与学习的要求确变高

  了。20xx年版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量为1600个,而20x版新课标最高级别的词汇量是20xx个。多出来的这400个词汇,就是出现新课标的最高级别——“三级+”。

  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按照三个基本级别提出具体要求,对各“级别+”的内容用“+”标识,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词汇学习不只是记忆单词的音、形、义,还要学习一定的构词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

  除了词汇量增多,阅读写作要求也增多了,具体来说,以前学生做阅读理解题,即使读不懂文本意思,也能够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线索,来找到纸面上显性的.答案。以后这种套路化应试技巧会越来越失灵,只有深入读懂了文章结构、内容,在结合语境对比分析归纳等有意义的思维活动参与后,才能真正拿到最难题目的分数。英语会逐渐从考察知识到考察能力。

  从双减再到新课标,国内的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新课标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自我,通过实践与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就能助力我们的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5

  暑假中,在彭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共同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过后,我收获颇多。这段时间的再读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这几年的中、高年级的教学工作经历,也使我对阅读教学该怎么教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想法。

  一、新课标、新定位

  谈到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总要思考“为什么要学会阅读呢”、“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这两个问题最后常常会回到一个共同的纠结点一一“读就是为了写吗”?固然读写结合很重要,读也能促进写,但是读就是为了写吗?而且读了就能写吗?显然,对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的位置摆放上,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提出新的考量了。阅读应该有它自己的独立意义与重要作用。解读新课标,我们不难理解。阅读,即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开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读单元习作要求教给学生的写作所需知识能力方法策略,招数即无招,需“顺”。选取少数合适的习作方法,不贪多; 3、教学着力点:关注如何教,当堂写发现学生困难,设计教学流程中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写作困难处,如写景作文,教认识顺序,排列景点,引用连接词串联。

  因为学习,才有荀况的“学不可以已”,才有刘向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新课程改革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转变观念,适应新课改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故课标学习迫在眉睫。

  在深圳市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XX老师和白晶老师带着我们从宏观到微观认真学习了“20xx版新课标”。两位老师再次强调了新课标带来的变化,我在这次学习中也有了新的提高和新的认识,要清楚明晰了以下问题:

  在20xx版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学段要求以“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为暗线,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为明线,双线融合呈现目标内容。

  二、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假设干同类任务的学习单元组成的课程群组。每个学习单元以学习主题为统领,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打通课程内容、学生生活和语文实践,追求语文课程促进学生成长的综合效应。小学语文课程包含三个层面的学习任务群,第一层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含“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个学习任务群;第二层是开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学习任务群;第三层是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整本书阅读” “跨学科学习”两个学习任务群。

  白晶老师以各种主题的单元、各种题材的文章为例,深入浅出地示范了语文学习任务的设计,特别强调了语文学习任务一定要读写结合,表达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三、中段表达与交流

  XX老师是全国习作训练方面的顶级专家,他带着我们再次细细研读课标的“表达与交流”局部,告诉我们要明确表达类型,强调表达意愿,重视表达情感,遵循“快乐为首”原那么。何老师认为,在起步阶段,鼓励在阅读中积累就好,边读边写,读写共进。何老师介绍“百字作文天天练” “学生自改”是极好的方法。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是很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而且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何老师反复强调,我们要重视课内习作指导,全年16次,一次都不能少!不能用讲评代替作文指导!何老师提醒我们,老师要注意统篇教材作文科学设计的决定性三要点:教材训练点、写作支撑点、教学着力点,支撑点要转化为可视化、真实性、能参与的情境,确保作文有真实的情境、有具体的任务、有集中的思考、有明晰的读者、有过程的推进,让写作关闭美颜依然美美的。

  学而不思那么罔。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博观约取,学以致用,有的放矢转化“他人经验”为自身实践基石。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6

  自xx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动了教育观念、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

  同样是教师,为什么有些能够成为名师,有些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想关键还是在于这些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够把握教学的核心,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那么怎样让自己拥有独特的思想,细读《课标》,我们就不难发现: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教师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学生的个体,而是群体。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情感因素又各不相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它所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过程。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其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要创设以人为本的情境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情境、活动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动力,活动是提高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精神设计教学活动,并使活动情境化。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有了情境,各种活动就有了依托,活动就会生活化、趣味化和真实化。

  四、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传授英语的.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学习文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他们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展开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抓好语言技能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及想象力;注重营造生动的理念,活泼的课堂

  五、有灵活有效的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侧重语言的内容大于语言形式结构,它强调让学习者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设计的任务不仅要有交际性,而且还要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经历和社会实际,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应该注意趣味性、情感性、宽容性和学科融合性。

  六、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检查英语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揭示英语教学过程的价值和效果,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倡导发展性评价的同时,我们要充分体现在教学评价中的人文性、过程性、开放性、激励性和多元性。

  七、教学模式与方法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7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本人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8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9

  通过本次新课标培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全员培训的重要性。新课标更加强调阅读教学的目标要盯住学生终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强调在大的语文观下再去研究具体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的元点和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强调教育观念的改变

  新课标更加强调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学思维的.原点和终点要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语文课回到语文本身,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重视在优秀诗文的诵读中培养想象力;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让语文学习回到生活本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按低、中、高年级等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方法,做到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

  二、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

  教学中我们要因人施教,要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采用阶梯式的训练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的外延。

  四、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新课标培训给了我一个相互学习和结识同行的平台,在今后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一定会倍加努力,积极探索新课标理念,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改进我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因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0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应因材施教,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尽力信心。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1

  近段时间,我校各个老师都在背诵《新课程标准》,并且也都在进行“基于标准的语文课堂”的尝试。我是第一年接触小学语文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要学习的东西还真是有太多太多,我知道要完成从初中英语到小学语文的蜕变很艰难,但我愿意挑战自己,作为一名“门外汉”,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那么我认为:

  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于有时候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新课标》中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那其实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环境。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你所设计的情境中参与研究、讨论。比如说,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层次的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只是做得还不够,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让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我经常用一个“聪”字来告诉我班孩子如何学习,就是要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必要的时候还用用嘴巴尽情的说,淡然做这些事的前提都要用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要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向学生强调:听和说同样重要。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非常欣赏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学生。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就更好了。学生在明确要求之后,能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并努力去思考,理解同学的发言,即使同学回答有错,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也会“耐心”等待,这可能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了。我班孩子这一点做的就很不好,总是老师话还没说完就开始行动了,可见我还要继续讲“倾听”的重要性。另外,老师也要认真的倾听孩子的话。课堂上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吐,教师都要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偶尔可作提示,但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在评价学生也应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寻找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这样,学生无形中受到了潜移默化。只有用心听别人的你才会学到更多知识!我就发现我班孩子在我范读课文的时候就不会听,指名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错误,可见孩子没有用心倾听!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样,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职责,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解读《新课标》,并要能够从中悟出些什么,为自己的课堂教学铺好路!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2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深切感悟到教师必须学习“英语新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育,学生通过听、说、动唱、玩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此外,我们必须变革与创新我们的因与教学方式。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采用听、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使学生从动脑、动口、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可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将其编成儿歌、童谣。课堂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加上教师灵活亲切的身体语言,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活跃。培养学生能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另外,创设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技巧。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我相信只要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课堂实践中,努力落实新课标,就会不断的提升自我发展空间,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小学英语教师。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3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学校语文新课标培训,我从中获得很多感悟,深有体会,现总结如下: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确保同学的主体地位,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必需使同学在一种民主、和谐、公平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为此,老师要擅长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心情表现。老师的心情表现不行避开地会影响同学的心理状态,其心情良好,可以使全体同学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开心;而不良心情却使同学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教学中同学角色的附庸化。所以老师一进课堂,必需抛弃杂念,甩开苦恼,集中精力进入角色,在这样民主、公平、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使同学“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其次,敏捷运用教法,激发同学想学。同学对某门学科有了爱好,才会自觉地动脑筋,乐观地学习。有了爱好,才能产生剧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此,老师必需依据教材特点、同学年龄特征和共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以敏捷运用教法为手段,以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一可化静为动。依据学校生好动的特点,老师利用教材供应的信息,进行动态处理,变静为动,让同学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等,乐观参加,主动获知。

  最终,注意学法传授,让同学会学。加强学法指导,关心同学“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也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老师只有让同学把握肯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学法指导一般有:注意学习过程,概括学法;老师典型示范,展现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教导学法等。就教材和同学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应从教材实际动身,依据不同班级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方法体系,制定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方案,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同学实际操作的详细步骤,切不行机械、随便、图形式。如:学习同类课文和段落相像的课文可用迁移式。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学习方法,主动求知,让同学自己会学。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4

  我所要说的很少,但是今天我确实学到了一点东西,所以说我今天就是进步的。

  抛开张主任的开篇语和贺老师的新课标解读不谈,我只想说一说我看到的那一节课。

  先来说说这位老师,王延安,一位42岁的小学教师,依然能够站在这样一方讲台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挚爱,我觉得很难能可贵。他的幽默,他的.言谈,他对孩子的用心足可以证明他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再来说说他的课,当然,作为晚辈,我很荣幸能听到他的这节课,自知也没有什么资质给他谈课,只是出于学习和共同进步的目的,有句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相信这句话王老师做到了。

  在他的课堂上,我看到的不是虚设的学生操作,不是形式的小组交流,更不是假意的师生评价,从王老师的课堂上我更深体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谛。

  或许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教师就是缺乏王老师身上的一点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具体我也说不上来,是对教育的那份热爱?是对孩子那颗慈父般的心?是自身缺乏的那种幽默?是对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攀登?是当年考大学的那股冲劲?是……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5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或失败,在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成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自我满足和愉快的情绪感受,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失败体验则会导致学生放弃努力,特别是学困生,过多的失败使他们受到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责备,不能成为集体中平等的一员,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极悲观,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应该重视造就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几节优秀课例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教师应该对学生怀抱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所以应该设法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励的微笑、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将自己殷切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能自由表达思想,消除害怕出错的胆怯心理,树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的确目前中学教育的理念、内容、模式都需要转变,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在高考、学生的健康、学生的品行素质、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间,寻找一种接合点、一种办学形式。普通初中新课程改革就是这种接合点,它适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初步实现了由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次回归教育本质的转折性变革,可以讲这是真正推进了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

  一、学生地位——主人化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地位如何确定?传统的提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施中不尽人意,教师主导,导得过多,导得过细,学生总是在教师铺设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学习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学习方式单一,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即:老师讲,学生听,靠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当收音机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时就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缺乏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因此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三、教师角色——多重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单一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而新课标要求“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即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四、学生评价——全面化

  新课标强调,要由传统的单纯考查学生的书面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全面发展。评价内容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时应注意激励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

  1、转变观念,努力体现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

  为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全面学习新课程,树立起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好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根据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2、以人为本,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我们坚持对学生有爱心、细心、耐心和一颗平常心。多想一想学生学习的处境、基础、压力,学生出现兴趣下滑和厌学情绪,需要我们有耐心和平常心,不要产生急躁和厌烦的情绪。其次,我们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出语文的特点、语文的味道和语文的美,把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得多点趣味,把课变成师生心灵沟通的过程,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展示教师个人魅力的过程,不要把语文教得面目可憎。

  事实证明,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学生就会主动学习,那么你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3、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学”,教师发挥充分的导学作用。语文课堂要提倡积累应用,注重体验,回归生活,可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常抓不懈,同时各种知识要学得准,理解得深,记得牢,用得活,不应该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只有牢固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举一反三,增强迁移能力。

  5、转变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语文课堂要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从喜欢阅读到能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其次,引导学生多读作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会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课堂教学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适当进行阅读强化训练,尢其应针对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设计一些提高性的练习,使学生学用结合,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提倡“读--感--品—探”的四环节阅读教学模式。“读”即熟读课文,每篇课文至少要读3-5遍,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不仅是理解欣赏的基础,也是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感”即是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构思(结构)、表达方式和主旨意蕴;“品”是对课文的语言运用、表达技巧等进行品味、理解、鉴赏。“探”是对课文所叙写的内容(人、事、景、物、理),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及其构思与表达,要进行评价、借鉴与探究。并根据实际开展一些语言实践的探究活动。

  6、语文教师要自觉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语文教师走出自己的职责范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现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外阅读书目和课外阅读量。所以,那些单纯地认为只要讲完课文、改完作业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语文教师可以看作是一个不称职的语文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上驾驭语文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做到有读物、有时间、有场所、有指导,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02-24

教师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6-21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03-03

教师新课标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1-13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05-30

教师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04-24

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09-09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08-02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5篇03-10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