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12-15 17:21:2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机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1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农机培训活动。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农机培训,深有感触,下面我就将我的培训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农机培训强化了农民对农机安全操作的认识。在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农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与功能,了解了农机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我们深刻体会到农机操作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只有确保安全,才能保证农机工作的高效和农民们的人身安全。

  其次,农机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培训期间,我们系统学习了农机的使用技巧和操作要领,掌握了不同农机在不同农事环境下的合理运用。通过实地操作和模拟训练,我们逐渐提高了农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并且学会了排除农机故障和进行常规维护保养。这些技能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农机作业效率,还可以减少作业过程中的失误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农机培训增强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农机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认识到农机作业中的环境问题,比如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学会了农田作业中合理运用农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机对土地的损耗。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白了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还有,农机培训加强了农民与农机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仅听取了农机专家的讲解,还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农机专家们耐心解答了我们的问题,并和我们一起讨论解决农机作业中的困难和难题。通过与农机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农机领域的专业知识,更加了解农机的前沿技术和趋势。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为农机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最后,农机培训激发了我们投身农机事业的热情。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农机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普通农民也可以通过学习与实践,成为农机领域的专业人士。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参与,为推动农机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的来说,农机培训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经历。通过培训,我们不仅提高了农机操作技能,还加深了对农机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扩大了与农机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并激发了我们投身农机事业的热情。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农机事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2

  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根据上级阳光办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指示精神,浉河区农机局本着“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共同促进、按需分配、抚优抚强、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创新模式,全力做好阳光工程农机使用和维修的培训工作,收到了良好社会效应。目前,200名农村劳动力培训全部结束,有效地提高了我去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前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做好生源组织发动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领导小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把任务落到实处。为切实搞好此次阳光培训工作,浉河区农机局专门成立了以农机局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阳光工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对每位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根据培训工作日程及进展情况,及时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调度,总结和部署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部门联合,制定方案。主动与阳光办沟通、协调,在区阳光办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阳光培训计划,同时查缺补漏,完善软硬件设施。为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我们按照培训方案认真开展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并把各个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各级有关部门,并适时的得到主管部门正确的工作指导和帮助,为切实做好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及时发动,确保生源。由于今年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正赶上三夏农忙季节,为保证“阳光培训工程”顺利开展,区农机局双管齐下做好生源发动工作。一方面组织人员,每天奔赴各乡镇做好协调工作,落实学员招收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国家购机补贴的工作实施时机,及时组织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户参加培训。通过多方努力,生源发动巩固工作进展顺利,整个培训结束后,实际参训人员200人。

  二、严格管理,强化服务,确保农机阳光培训工程顺利实施

  (一)健全制度促阳光工程培训规范化。在教学过程中严格照章办事,做到用制度规范培训工作,确保学员的在校秩序。一方面确保学员的理论学习秩序,严格按照上级规范安排理论授课,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确保学员的实践操作秩序,按照实践课时的安排认真实践,教师跟课辅导,保证学员学习实践安全。

  (二)成立班委,落实班委会和班主任制度。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委、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委每天亲自带队,负责辖区内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农机阳光培训工作井然有序。

  (三)从三方面着手做好培训服务。培训前,认真为每个学员准备学习袋,内装笔记本、辅导教材、学员手册等学习用品,印发课程表和班委会成员表,供学员使用。培训中,生活方面,准备热水供学员饮用,安排好学员用餐,确保学员免费培训;学习方面,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微机管理,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电子信箱和电话热线,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农机使用和维修中的难题。

  三、探索实施“阳光工程”工作新思路、培训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全力提升阳光工程培训质量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的培训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行理论授课、实地操作、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四级教学法”,即:理论知识由学校教师讲解,实地操作由生产厂家专家指导,参观学习由学校统一组织参观合作社,经验做法由农民相互交流。授课期间,除了老师们正常讲课外,将新引进改良的新机具,摆放到学员们眼前,聘请有资质的专家,现场讲授如何操作和使用新型机械,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二)操作演练实地化。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在上好理论课的基础上,注重实际操作演练。在实际技能操作培训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广大学员的实习基地,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学员对农业机械使用和维修进行了现场交流,谈心得、讲技巧,也为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有效地解决了产学脱节的问题,很受学员欢迎。

  (三)学练结合现代化。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授课,保证了学员愿意学,乐于接受。实地操作由教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专家与学员互动,现场解决学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使学员学有所得。

  四、加强宣传力度,确保了阳光工程宣传到位、深入人心

  (一)做好全面宣传工作。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简报及进村入户与农民面对面等形式,各镇街培训基地制作宣传看板,悬挂阳光工程宣传标语横幅,广泛宣传国家惠民政策和阳光工程培训方针,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阳光工程活动中。

  (二)电视台报道。安排专人负责联系电视台、报社记者,媒体重点对培训情况进行跟踪宣传报道。各级媒体都及时播报发表了我们的工作进展,进一步扩大阳光工程的影响,使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三)发放阳光工程宣传学习用品和学习卡。统一发放200只阳光工程培训学员书包(袋),装入教材、笔、笔记本; 确保学员享受到阳光工程的优惠政策。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3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机的推广应用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广农机化技术,我参加了一次农机推广培训,收获颇丰,下面我将就此进行分享和体会。

  一、培训内容全面、实用。

  在农机推广培训中,我们接受了一系列专业的课程和实操训练,涵盖了农机的选择与购置、操作技巧、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内容非常全面,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演示,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农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培训中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向我们解读了农机技术在农田生产中的应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提升了操作技能和意识。

  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农机的操作技巧,还明确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农机是一种高风险的工具,不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方式可能会给农民带来意外伤害。因此,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会了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还注意到了一些常见的操作误区和安全隐患。培训中的实操训练更是让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操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对我们提升了操作技能和意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三、了解了农机的维修和保养。

  农机是一项复杂的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对于农机的正常运转和寿命的延长至关重要。在培训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农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常见故障,还学会了一些日常的维修和保养技巧。比如,农机的定期清洗和润滑、常见故障的排查和修复等。这些技能的掌握不仅让我们能够自己处理一些常见的故障,还能够减少农机的维修费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四、了解了农机推广的重要性。

  通过农机推广培训,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农机能够极大地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益,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还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农机推广的工作中去,为农民朋友带去更多的便利和利益。

  五、密切结合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农机推广必须紧密结合农业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农机设备并进行推广应用。同时,我们还要主动了解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农机推广工作。只有这样,农机推广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

  总之,通过这次农机推广培训,我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加明确了农机推广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农机技术的优势,农业产业化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4

  为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实施监理人员能更好地开展业务,开展新法规、新标准宣贯,规范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我站制定于7月至8月份在南京举办3期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员培训班。我有幸参加了7月21日至25日第一期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员培训班,5天短暂的学习生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几位教授深入浅出的细致讲解,使我受益良多,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许多工作中的疑问得到了解决,以下是我的几点学习心得体会。

  一、学习气氛浓,讲座异彩纷呈

  这次培训省所精心组织,在炎炎夏日为培训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认真的聆听,适时地记录,学习的气氛十分浓厚。老师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来自教学一线的教授和农机检测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把自己在学习和自我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让人久久难忘。

  二、提高了业务知识水平

  培训期间,我们先后学习了(一)《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二)GB16151-20xx《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系列国家标准;(三)NY/T1830-20xx《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理检验技术规范》;(四)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员培训大纲;(五)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实际操作;(六)制动性能检验台、声级计、烟度计、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前照灯检测仪等设备的操作使用及日常维护等内容。通过此次学习,使我的'业务知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扩展,这对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更好地做好农机检验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知识日新月异,不学则惘。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虽然我们身在基层,也不难感觉到知识爆炸的巨大威力。通过学习这些新的知识理论,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为今后更好地从事农机检验工作储备了知识,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使新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农机检验工作。

  三、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通过短暂而丰富的学习,的确是获益匪浅,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必须要坚持学习,不断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要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清楚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业务工作,做好本职工作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5

  一、基本情况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全省辖14市、州,86个县市区, 2008年底,全省总人口2628.12万人,乡村人口1783.18万,乡村劳动力1101.89万,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为727.57万人。全省实现生产总值合计3176.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62.27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1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4元,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至2008年底,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86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08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6.1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83万台,联合收获机2630台,农用运输车46.58万台,农机作业量达18.379万标亩,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0.5%。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农田灌溉、农业植保基本实现机械化。农村中拥有各种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5.8万个,农机户82.7万户,从业人员达110多万人。

  我省农机化学校大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管理体制健全、师资队伍雄厚、教学等基础设施完备,多年来培训了大量的人才,为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农机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农机,面向社会,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开展农机培训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和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发展。

  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市县级农机校86所,其中52所为农业部四有机校。现有教职工960人,其中管理人员255人,教学人员441人,教练员269人;教练场地96.9万平方米,教室面积3.6万平方米,电教设备361台,教学用拖拉机、犁、播种机等配套农具3200台(套),固定资产达3500万元,年培训能力5万人。按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从2005年起我省开始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实行资格认定。截止目前全省有83所农机校通过评审,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

  二、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1、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农机实用技术人才。我省农机校分别隶属于各县(市、区)农机(牧)局。农机化学校以培训各类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为主,担负着农民的农机技术培训教育工作,多年来累计培养了拖拉机驾驶员、农用汽车驾驶员、农用三轮车驾驶员、修理工、乡农机专干、农机会计、农具操作手等农机技术人员200多万人。为全省农村基层培养了大批农机、农技实用人才,起到了农村科技知识培训主阵地的作用,为发展农机化事业、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008年,全省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6.03万人,其中,农机管理人员1484人,农机技术人员11498人,农机监理人员578人,农机操作人员145601人。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0956人,农用车驾驶员5248人,修理工8121人,农具手95293人。在2003-2007五年间,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机大户培训班420余期,累计培训农机大户人员达1.24万人(次),发放农机培训教材75000册,印发各类宣传资料75万多份,捐赠各类机具30多台(件)。

  2、逐步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文化程度低、年龄差别大、接受能力弱、分散不易集中是农机培训的鲜明特点。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广大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者探索、总结,积累了许多适应培训农民要求的好方法、好形式。

  一是开展综合培训。除培训拖拉机知识外,还开展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绿色证书和职业技能知识,提高了学员适应市尝就业和致富的能力。

  二是开展送教下乡,上门培训。每年,省上都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利用冬闲农村集中教育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上门入户宣讲农机安全政策法规,开展安全操作知识技术培训。春耕之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甘州区利用“科普之冬”、“科技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现场为农民群众解决疑难问题。

  三是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培训。县市农机化学校,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对于新型农机具,农机教师配合农机推广部门技术人员联合生产销售人员现场讲解培训操作使用技术,开展培训与指导,效果明显。天水市针对近三年多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大量补贴机具投放,农机操作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农民都是第一次使用机具,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投放机具比较集中的村组开展技术培训,让教员给群众讲机具的结构、原理,正确操作与使用,调整与维修,使更多的农民不仅用得起,而且还会用,极大地促进了补贴机具使用效益的提高,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为实现机具的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武山县农机校还从社会上聘请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开展技能操作培训,通俗易懂、实践性强,从而保证了培训质量。

  四是偏远乡镇设点延伸培训。针对部分乡镇村组地处偏远,科技信息不畅的问题,县市农机化学校先后在这些乡镇设立了农机化技术培训分校或培训工作站,定期组织开展驾驶操作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等农机科技服务活动,有效地延伸了农机科技培训服务网络。有些地区开展的“菜单”式培训,将培训专题以多媒体形式制作成培训“菜单”,由农民群众按需“点菜”,农机部门“配菜”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3、探索了农机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各地在开展多门路办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由单一培训农机技术向多学科联合办学的转变。一是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近两年全省培训农机修理工近2000人,他们都获得了农机修理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外出打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玉门市农机校举办了农机职业技能技术培训班,为准备购买收割机的农户进行安全操作规程、驾驶技能、外出务工常识和机具人身保险等知识的培训,为他们参加跨区机收提供技术技能保障。二是大胆尝试横向联合办学,提升培训服务档次。如敦煌市整合资源,采取上挂、下靠、横联的联合办学路子,先后与甘肃农大机电学院联合开办了机电大专班,与电力公司联合开办了农村电气化中专班,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农机高级管理人才,同时也形成了农机技术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学历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格局,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这种组合式培训模式突破了农机分类培训的结构框架,适应了当前现代农民综合技能培训的要求,探索了农机培训的新模式。

  4、开创免费管理惠农新举措。白银市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针对农机培训经费匮乏、农机培训手段尽失及农民负担太重等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些治本的政策,促成了免费管理政策的出台。

  2007年,白银市下发了《关于实行农业机械免费管理惠农政策的决定》。按照《决定》精神,先后研究制定了免费管理实施方案、拖拉机入户管理细则、农机驾驶员培训细则、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等文件,编写了培训教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拖拉机驾驶员进行登记造册。同年9月,市政府在景泰县永安村组织召开了农机免费管理及启动仪式现场会,从此拉开了全市免费管理的序幕。农机部门统一组织,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机,保证拖拉机入户及驾驶培训工作不走过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也随之走上规范化。

  5、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起步良好。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不少市、县农机化学校,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从2006年开始,经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批准,全省共有70多所农机校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三年累计承担培训任务34900人,培训资金1120万元。培训范围涉及农机驾驶、农机维修、电焊、电工、装载机驾驶、车工、钳工、建筑工、缝纫工、家政服务、保安等十余个工种。

  6、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势头强劲。我省从2006年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共建立了25个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和培训基地,共有174名考评员,其中:高级考评员22名,鉴定工种涉及农机修理工、农机营销员、焊工、电工等12工种,获证人数达7000多人。2008年,已在全省30个县(市)开展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3031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三、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做好全省农机培训工作,从2005年开始,省局成立了由主管副局长任组长,科教、计财、培训、推广、鉴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农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区)也都成立相应的培训领导小组。要求各级农机部门要把农机培训作为新形势下农机化主要工作来抓,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年初要制定农机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培训思路、培训目标、任务分工,确保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建立了四方参与的培训机制,即建立农机管理、农机培训、农机推广和农机企业四方共同参与的培训机制,有效促进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发展。

  2、做好配套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规范培训行为。为认真贯彻农业部发布实施的《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我局依据《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相关配套办法,从而保证了资格许可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相继制定了《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格许可办法》、《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评估办法》。同时制定了《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办学资格核准办事指南》,经2005年6月1日常务会议通过,向社会进行了公告。对审批内容、主要法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及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做了详细说明。并编制了《甘肃省农机局行政审批流程图》,从而做到了政务公开,方便申报单位了解审批程序,强化了法制观念,做到了依法行政。保证了培训机构认证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培训行为。

  3、注重农机培训工作实效。各地结合实际,大多采取了以短训为主,长训互补,农机培训和农机推广结合,农机培训与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对从事农田作业的农机户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地头现场演示、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了实用技术和新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了农机户接受和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农机科技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农机户的培训,提高了农机户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了他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能力,强化了他们的科技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和带动了周边广大农民应用农机化技术的积极性。

  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一是将培训工作与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提高农民掌握农机新技术的能力,提高技术示范推广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将培训工作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相结合,提高他们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保安全的本领;武威市凉州区按照农机大户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了“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农机协会”。协会由农机大户51人,带机入会,拥有农机具150台(件)总价值395.4万元,其中推土机17台,联合收获机6台,大中型拖拉机29台,其它农机具98台(件)。协会定期对会员进行业务培训,在主要农时季节还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东征西出开展跨区作业,提高农机大户的经营效益,充分发挥了农机服务组织在培训农机大户中的作用。三是将培训工作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将培训工作与购机补贴工作相结合,提高农民对新机具的驾驶操作和使用机具的能力。五是将培训工作与“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和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相结合,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全省农机监理系统结合行风建设和评议活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和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摸底活动,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农机户观看农机事故案例录像,请农机监理人员讲解本县区事故案例,使广大农机户真正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六是将培训工作与“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输转,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全省在10个市州25个县区举办了23期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班,培训鉴定人数3013人。

  四、我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及需求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立足农机,面向社会,坚持农科教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以创新为主线,以常规培训为基础,以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和农村劳动转移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事业的快速发展。

  省上提出到2010年,全省青壮年农民全部培训1次,使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70万人以上;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活跃在全省各地的农机户约占农户总数的五分之一,农机手约110万人,约占乡村人口的5.8%,并且以每年5-8万人以上的速度在递增。我省计划每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0万人以上,其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3万人,农机维修经营人员1万人,各类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操作人员7万人。至2015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70万人,其中:新购机农户30万人。年均培训需求在10-12万人左右。这些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带头人和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把这些人培养成为既会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又会现代农业的经营、服务,必将会推进现代化建设。

  通过调研走访农机从业人员、购机补贴农户,农机技术培训需求主要是:(1)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驾驶技能、微耕机操作技能及农机新技术运用、农机化法规知识、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及机械维修、保养调整和安全知识等;农机维修人员最需要在农业机械原理、机械基储维修电焊知识等方面渴望得到培训提高;农机经销人员希望在农业机械营销、机械故障排除等方面得到培训提高。(2)农民认为比较适宜的农机培训地点是就近按区域建立基层培训基地,不定期办班,按需开展技能和技术培训。(3)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农机实用技术读本或教材,免费下发农民学习。(4)免费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

  五、今后我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按照农业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局制定的《甘肃省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把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培训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规划和配套措施。要建立健全培训责任制,实行培训目标责任考核管理,落实培训任务。要建立健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统一组织,互相配合,通力协作。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机人员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科技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按照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农机成人教育必须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社会、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农机化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干部、职工队伍培训要结合干部队伍业务知识更新的需要,进一步做好县乡农机化干部、职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机化队伍素质。要改进方法,农机培训要与新技术推广、农机制造企业等单位紧密结合,协同作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各种新技术,提高广大农机户运用各类新型农业机械的技能。

  3、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培训模式。一是要加强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农机系统内部,要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建立高效协调机制;二是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充分利用市县两级农机化学校的培训资源,探索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市校与县校之间、市与市之间联合办学的路子。四要农机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合的有机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关键在组织,重点在培训,难点在就业,要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全面推动农机大户和新购机农户的培训。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化学校,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积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提高农机大户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种粮水平。要以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系统为依托,以粮食主产区农机种粮大户为主要对象,以粮食机械化生产所需的关键机械化技术、经营服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为主要培训内容,按农时、分区域、分作物、多形式进行培训。培训行动要与职业技能鉴定、绿色证书培训等工作结合,与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校结合,与有关项目、科教下乡等工作结合进行。同时充分发挥农机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人员的作用,积极做好对新购机农户的培训,即购买一台、培训一人、购买一批、培训一片。

  5、发挥整体效能,创建 “平安农机”。搞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是农机教育培训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从源头上保障“平安农机”建设的重要措施,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化学校都要切实提高驾驶员的培训质量,严把培训考试关。要正确处理好培训与监理的关系、切实解决好重管理轻培训的问题,坚决杜绝只收费不培训的现象。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凡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放驾驶证件,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培训和农机监理、农机推广等部门要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六、当前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我省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长远发展看,我省的农机培训工作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据初步调查,目前全省农机化学校,有1/3发展良好,有 1/3发展非常缓慢,有1/3停止不前、萎缩或出现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发展后劲不足;培训机构缺乏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农机化学校管理观念落后,运行机制陈旧。部分学校没有根据目前实际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工作目标;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培训上只局限于驾驶员培训,而对农民农机化新技术、新知识多样性需求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培训方法简单,办学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改革思路少,或者有思路,但“等靠要”的思想居多,培训领域不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农民对农机新技术,新技能、新设备掌握的要求。

  3、生源组织困难。自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一直由农机监理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交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失去了管理权、培训权,拖拉机管理又处于失控状态。农机培训教育培训工作由于培训门类单一,随着业务的大部分移交,再加上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农民需求,生源组织困难,学校利用率低,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培训生源缺乏强有力地组织手段,步履蹒跚、困难重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4、学校设施设备陈旧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省农机化学校大都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多数教学用房已经老化,有的一些教学设施年久失修,损坏现象相当严重,多数教学设备是上世纪八十年省上投资配置的,教学设备等硬件都已远远跟不上教学的要求,难以开展多元化的培训工作,培训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加之培训资金投入越来越少,农机教学设备无法适应新型农机人才培养的需要。个别地方培训人员的工资是差额拨款甚至自收自支,单位基本上没有业务经费。

  5、农机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单一。目前我省农机人员大多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机专业大中专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农机化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面对信息时代显而易见其知识结构有很大缺陷。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进修和知识更新,知识面单一,知识老化,尤其缺乏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知识,无法适应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

  七、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1、将农机人员培训纳入到农业部年度项目计划或培训计划之中,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明确培训工作由省级农机部门组织实施,便于管理和操作。

  2、将农机培训纳入免费管理序列,使农机培训与其它行业培训一样享受国家补助,把农机校从生存问题中解脱出来,使其更好地为农服务。

  3、培训工作要切实转变其行为。农机培训要由目前的被动参与变为主动组织实施。培训项目名称可谓“现代农机手”培训工作,“农机致富”培训工程等,切实解决农机培训当中遇到的困难,着力于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

  4、有计划地对市、县级农机师资力量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农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定期对农机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提升其行业荣誉感。

  5、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专家学者和生产企业编写图文并貌,通俗易懂,适合农民学习的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并更新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农业机械教学光盘,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机教学工作需求。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6

  在我国,农业一直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而农机具则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机具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升。然而,如何让更多的农民熟练掌握农机具的使用技能,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农机具培训,深有感悟,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的农机具培训课程应该是系统的。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农机具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农业机械的运行原理、性能指标、操作要点等,这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维护保养方法,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延长农机具的使用寿命,更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故障。

  其次,农机具培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作为一名学生,我对机械类的知识掌握并不出色,因此在第一次接触农机具时,我并没有很快上手。然而,在专业教练的示范与悉心教导下,我慢慢掌握了各种机具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正确操作,养成了耐心、细心、谨慎地习惯。通过多次实践,我逐渐获得了自信,发现长时间持续操作机械并不会让人感到疲惫,还可以体验到生产的成就感。

  最后,一次好的农机具培训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前沿的技术理念,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针对不同农业区域的`操作要求上,培训教练也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此外,培训还注重引导农民如何综合考虑成本效益,提出了一系列节省资源、环保节能的有效方案,帮助我们付出更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

  在这次农机具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7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机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农机作业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我所在的农村组织了一次农机岗前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了许多实用且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深刻认识到了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农机作业抱有更大的信心。

  首先,这次培训为我提供了系统的农机操作知识。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农机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我细心聆听,仔细学习,积极参与培训,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了农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掌握这些关键知识,我对农机的工作方式和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避免了一些操作上的常见错误,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其次,培训期间,我还学到了农机作业安全知识。在过去的农机作业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意识,经常发生事故。而这次培训为我们普及了各种农机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使我们更加重视安全问题。通过学习安全知识,我了解到了农机作业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学会了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了正确驾驶和操作农机的技巧。尤其是在高速行驶和拖拉机翻车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冷静,正确使用安全带等安全设施,及时报警求救。这些安全知识的掌握不仅保证了我们个人的安全,也为农机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通过岗前培训,我还深刻认识到了农机作业的重要性。在过去,许多农户还依赖传统的人力劳动进行农田作业,效率低下且易疲劳。而现在,农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田作业的效率,减少了人力劳动的强度,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农机作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理解农机作业对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农机作业领域工作的决心。

  最后,这次培训也给我带来了一种自豪感和归属感。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交流了彼此的心得体会。在培训结束后,我们组建了一个农机作业团队,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交流,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荣誉感,这种归属感让我更加珍惜农机作业这个行业,更加积极地为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农机岗前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全面掌握了农机作业的知识和技能,并意识到了农机作业的重要性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培训所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农机作业水平,为农民的收入增加和农业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8

  农机校培训是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普及农机操作知识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参加农机校培训项目时深感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操作技巧,还意识到了农机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准备阶段、培训内容、实践操作、收获体会和展望未来五个方面,分享一下我在农机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在农机校培训开始之前,我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我通过阅读书籍和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对农机的种类、特点和操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为后续的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我提前联系了一些已经参加过农机校培训的同学,向他们请教一些有关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的问题,为自己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最后,我还购买了一些耐用的防护服和安全帽等安全器材,为自己的安全作了充分的保障。通过这些准备工作,我对参加农机校培训充满了信心。

  农机校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农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学习时间较短,但老师们精心设计的课程安排使得我们能够领略到农机世界的广阔。在课堂学习中,老师们以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分析,使我们对农机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对各类农机的功能、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技巧等方面的教学,让我们对农机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实际操作环节,我们亲自上手驾驶各类农机,通过实践操作加深了对农机的理解,并增加了技能的掌握。通过这些培训内容,我对农机的了解更加全面。

  实践操作是农机校培训最关键的环节。在培训中,我们有机会驾驶各类农机进行实际操作,并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实践操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机的高效和便捷,同时也意识到了对农机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极高。在反复练习中,我逐渐掌握了农机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了自己的驾驶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我提高了对不同农机的应用场景和操作要求的判断能力,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通过农机校培训,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农机在现代农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活运用农机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并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作为一名参与农机校培训的学员,我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和期望,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断学习和探索农机技术的前沿,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农民的生活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带动身边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机校培训中来,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总体而言,农机校培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收获的经历。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操作技巧,还意识到了农机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并树立了自己对农机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机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农机培训工作总结 -总结04-27

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半年总结 -总结04-27

农机推广总结01-07

农机春耕备耕简报01-12

农机干部个人总结01-23

农机春耕生产方案03-29

农机工作总结08-05

农机推广工作总结05-03

冬季农机安全检查简报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