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演讲稿

时间:2021-06-26 10:32:01 演讲稿 我要投稿

有关记者演讲稿集合六篇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者演讲稿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记者演讲稿集合六篇

记者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

  为 了 孩 子

  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回味"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给予我们的营养,重提记者这一职业的责任和良心,我们不妨从昔日的奔忙中冷静下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做怎样的记者,我们的镜头和笔应该指向哪里?下面,就让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记者演讲稿 篇2

  20xx年,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6个年头。重新审视过去的一年,于我却不同寻常,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时光值得我珍惜和镌刻,有太多的记忆值得我珍藏和回味。

  今年,是大冶分社四合机制改革的第一年,我真正融入记者之中,在与他们的摸爬滚打、荣辱与共之中,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心跳和脉动,感知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怀。

  时政部是一个年轻的团队,90前后是绝对主力军。因为年轻,记者程长珠在加班赶稿中忘记了饥饿;因为年轻,记者冯升在冒雨采访中依然感觉内心温暖;因为年轻,记者周雨婷踏着月光采访归来也倍感惬意;也因为年轻,每每接到百姓诉求,大家总能饱含激情与热情

  这些事,成为我生命中雕刻的时光,照亮我在希望中前行。

记者演讲稿 篇3

  18岁那年,我成为一名记者。13年来,我走过了祖国近万公里的边境线,用笔和镜头记录着身边最可爱的人,也一次次被他们感动、激励。

  今年年初,我在基层采访,恰逢边防警察执行抓捕任务。当我们接近目标地域时,气氛骤然紧张。战友宋江和易志强背靠背端着枪,在队伍的最前面搜索前行。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我们遭到了不法分子自制炸X的袭击,爆炸声接二连三响起。

  一颗炸X落在了离我们两三米远的地方。“危险!快趴下!”关键时刻宋江一声大喊,战友们纷纷卧倒。我还没回过神,炸X就响了。一股气浪猛地朝我掀来,我的头“嗡”的一下,帽子被炸飞了。这一刻,死神离我如此近!

  十几秒后,我猛地回过神来,下意识掏出相机,瞄准、对焦、按下快门……用满是尘土的手记录下了战友们冲锋战斗的每一个场景。

  我们取得了完胜。清理战场时,我找到了被炸飞的帽子,帽子上的X徽被炸得只剩下了三分之一,我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正是战友的及时提示,保护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战场上“永远向前”是我们的天职,而在“生命禁区”的“鬼门关”面前选择坚持,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民族爱、战友情。

  有一次我随队采访。在行走到海拔4600多米的冰达坂时,两腿发软,想歇一会儿。刚一坐下,就失去了意识,身体软得跟棉花一样,那种感觉就像是濒临死亡。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睁开眼时,队长阿不来提递给我冻成冰疙瘩的矿泉水:“坚持一下,把这个吃了,咱们一起走!”我知道,在这冰冷的雪山深处,我的战友们一定会不抛弃、不放弃!就这样,你拉着我、我扶着你,在雪域高原上拖着沉重的步子,向着目的地前进。

  去年4月,战友刘涛在一次追捕行动中遭到敌人伏击,子弹击中他的右脸后爆裂,顿时满脸鲜血。

  “弹片从食道和气管中间穿过,再晚送来一会儿就没命了。”医院迅速安排手术,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一个多月后,我去采访刘涛。面对镜头,他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给咱们边防丢人了?”这个腼腆的小伙子,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强忍着剧痛开枪还击,击毙了藏匿的不法分子,使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祖国的边境线上,还有许多这样的英雄,他们的忠诚和执着、他们的无私和大爱,是我这一生都需要去记录的永恒主题!

  此刻我真想对他们说:亲爱的战友们,在维稳固边的战场上,我会时刻准备着向前冲锋,与你们共同前行!

记者演讲稿 篇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指针。对于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们这些常年奋斗在基层一线的记者也许说得不太准确全面,但是我们却一直满怀激情,担当使命,用行动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对电视新闻而言,画面是证明新闻真实性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电视新闻记者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在每一个新闻报道中扛着沉重的摄像机亲临现场,用镜头记录新闻过程。无论雨雪风霜,不怕艰难凶险,只要有新闻需求的地方,就有电视记者忙碌的身影。电视新闻播出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可是在这一两分钟的背后,往往是电视记者付出的数十倍的时间和努力。XX年正月十五,xx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雪,我拍摄了市交通部门及时清理公路干线积雪的情况,通过画面向群众传递了出行信息。在采制这条新闻时,我所乘坐的采访车被一辆厢货严重追尾,坐在后排的我,脑袋撞在车窗上,磕得又青又肿,头昏眼花了好一阵子,可是为了心中那一份责任,我强忍着痛苦,做到了及时发稿。XX年我的电视新闻短消息《钻井平台升起五星红旗》获得xx好新闻一等奖,在这条仅一分钟的新闻里,庄严却又激情澎湃的升国旗画面表达了钻井平台上石油工人对祖国的热爱。但是它的背后是我和一名同事接到采访任务后,顶着七级的海上大风,乘坐颠簸不已的快艇来回行驶3个小时,站在只有几根绳子牵引的吊台上,带着几十斤重的摄像机和三脚架,在风浪中飘摇着登上亚洲最大的深海钻井平台的过程;是强烈的晕船反应让我晕头转向,呕吐不止,回到陆地上走路腿脚发软的感觉。XX年8月,盘锦防汛进入关键期,我和同事采制了机关干部在大堤上抗洪的新闻,画面展现了一幕幕抗洪防汛的真实场景。为了采制这条新闻,我和两名男同事们在风雨交加,泥泞不已的防洪大堤上跋涉两个多小时,全身湿透,满身泥浆的走进各个单位的防汛帐篷,进行采访和拍摄。当时雷电轰鸣,身上的手机响了多次,都不敢接,回来时实在走不动了,几乎瘫坐在泥水中,幸好遇到了来给抗洪人员送东西的一台越野吉普车,我们才得以搭车返回。当时在很多艰难环境中采访时,不觉得有什么痛苦,因为有一种工作的信念在支撑着;而现在想来虽然多少有些后怕,却依然感谢那些难忘的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把这两点结合好的就是关键要把人民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原则,不怕辛苦劳累,深入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采访拍摄基层群众。田间地头、厂矿工地、郊区野外是我经常出入的新闻现场。每天早出晚归,节假日加班自然平常,有时大年三十也在工作中度过。过年当天我在寒风刺骨的滨海大道写过稿子;在年三十晚上的路灯下采访过守护绿地的园林工人;在春节晚会直播出时,在市民家里拍摄过人家四世同堂、欢度春节的画面。工作中,我在以群众为主体的同时,也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把做好主题宣传当成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有效方式。因为我知道,作为电视台这个主流媒体的记者,传播正能量,推出有利于团结稳定,加油鼓劲,正面宣传又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义务。XX年初,我开始创办电视新闻专题栏目《在基层》,在主导思想上开创了省内以电视媒体引导领导干部到基层去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新闻报道形式。伴随着《在基层》栏目走过的路程,上百个涉及百姓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和关注。通过我们节目的拍摄,蓝色康桥小区h区两栋廉租楼被砸的对讲门得到了修复;xx县xx镇xx村的歪脚丫女孩马xx得到了政府送来了的电脑,为自己与外界沟通架起了一道崭新的桥梁;xx镇居民于xx一家五口终于申请到了梦寐以求的廉租房;告别了以往住大棚的日子;大伙房水库饮水工程异地交税,非常麻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盘锦港设备检测进展顺利,保证了港口的顺利运行;身有残疾的外来务工人员“赵虎姐”姐妹俩在盘锦落了户口,办理了低保边缘户救助证,解决了一连串的烦恼,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在工作中,作为电视新闻记者,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释重负”三种状态。在采制新闻时,身上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要考虑新闻的客观性、时效性,权威性等因素,所以如履薄冰;在新闻播出时,生怕有遗漏和差错,有对不住观众的地方,所以如坐针毡;在新闻播出后,如果没有什么负面声音,也没有什么批评指责,效果不错,才能如释重负。我们每天都要在这种压力和煎熬中度过,虽然也有过抱怨,有过委屈,但是却从未有过甩手不干的想法。这样的坚持不是为了那微薄的薪水,而是心中永远存在一份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敬畏和执着。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女记者,对于工作,我总是满怀激情和责任,不辱使命。但是对于家庭我却亏欠很多,因为工作关系,每当年迈的父母或公婆因病住院时,我是那个只有晚上才能到医院照顾他们的孩子,白天病床前的悉心照顾和嘘寒问暖全部落到了丈夫和弟弟等其他家人的身上。因为工作关系,我没参加过一次儿子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他每天上学放学的接送基本上由丈夫全权负责;他去上辅导班,大部分都是爸爸或爷爷奶奶陪同;我许诺过节或者假日带他去玩儿的诺言往往都成了空话。我从小由奶奶带大,和奶奶感情无比深厚。在奶奶去世一周前,我回老家伺候她,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的:“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我当时以为奶奶会真的会好起来,就赶回了单位。可是XX年7月6日,当我在参加宣传部组织的去辽东湾新区集体采访时,奶奶与世长辞了。她对我说的那句“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成了她留给我的最后一遗言!!

  多年来,在长期忙碌的工作中,采访对象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让我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温暖;一个个获得省市大奖和观众认可的新闻作品让我享受到了敬业的成果;“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回顾往事,酸甜苦辣品尝过,悲欢离合经历过,但是对于新闻事业,我也从来不曾后悔过,更不曾放弃过。因为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5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桃子的故事。

  xxxx年6月,xx区和新镇永兴村2组的周义芝迎来了家里桃园的第一次大丰收,但她犯了愁,“怎样才能卖完这几千斤桃子?”走进周大姐家中采访,才发现她的.不一般:照顾着3年前意外摔倒瘫痪在床的丈夫和长期身患眼疾的八旬老父亲,她是家中唯一的劳力。随后,晚报团队发起号召:全城义卖爱心桃。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不到一天时间,周大姐家的3500斤桃子全部卖出。

  xxxx年5月,周大姐家中意外发生了一场火灾。通过晚报搭建的平台,普通市民、学校师生、公益组织……各个渠道的爱心汇集,再次成功地让周大姐家4500斤桃子售罄。一颗颗小小的爱心桃,见证了xx这座城市的善意和爱心,也告诉全社会:xx这座城市,不只有经济的繁荣,还有精神的美丽。

记者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美术学系大三的学生,我叫。

  首先我很荣幸当选新闻中心第11届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在此我要感谢院领导、党委宣传部老师对我的信任,感谢新闻中心所有新老成员对我的支持。

  其实我来新闻中心记者团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久,接触的工作也不是很多,但在这个学生组织里,我感受到了团队强大的凝聚力、真挚的亲和力和艺术的工作的能力。在这里,我从老师的悉心教导中学到了如何为人如何工作,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为同学服务的大学生,对此我从内心深省到:这是美的殿堂激励了我坚强的斗志和无限的热情。

  从走进美院大门的那天开始,我就立志要学有所成,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闲散。大一时,我带着忐忑的心情走上院学生会干部竞选的讲台,不久后,我成为了院学生会秘书处的一名干事,一年的学生工作中,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策划了我院的评估晚会、“两代会”等一系列大型的活动,开拓了眼界,锻炼了能力。还记得在学生会工作的表彰大会上,官书记对我们学生干部提出的几点希望:做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要有“铜头”,是不怕碰钉子,敢于做事;“铁嘴”,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有雄辩的口才;“宰相的肚子”,是能放的下事情,学会宽容;“马拉松的腿”,是勤跑,不怕苦。现在想来,官书记的教导还是那么深刻,令我收益匪浅。

  大二,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我和艺海文学社成员创办了高校文艺交流刊物《》,刊物在高校间得到一致好评,在武汉第二届诗歌艺术大赛的现场得到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韦启文先生的赞赏,并为《》题词:“艺海扬帆竞风流”,鼓励我们创新发展,争取更大的成绩!在领导的鼓舞下,《》在20xx年发行3期,一万余份,在刊物的规模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艺海风”的团队里有这样一句座右铭:做好《》,是我们每位成员的使命!

  在从事上述学生工作的同时,我发现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所以我没有丢失自己阅读、写作、与同学交流的习惯,时常抽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写文章、定期与高校的学生干部交流工作。为自己的大脑充电,培养文字功底,总结交流开阔视野,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

  现在,我作为党委宣布部大学生记者团中的一名核心协调者,我将努力为大家服务,配合老师做好相关工作。我将立志建立一支新闻敏感性强,工作效率高,工作认真负责的记者团队。我将期待与新闻中心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力争将新闻中心的团队建设的更加精干!

  最后我建议全体新闻中心的新老成员用热烈的掌声向对新闻中心付出精力和汗水的团长,团长,台长,部长及大四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有关记者演讲稿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有关记者演讲稿集锦六篇04-11

记者演讲稿模板集合5篇04-14

关于记者演讲稿范文集合6篇03-10

记者爱岗敬业演讲稿08-15

有关新闻记者实习报告4篇11-28

记者演讲稿范文汇编七篇02-28

关于记者演讲稿范文集锦7篇03-26

记者的实习报告范文集合五篇03-24

记者手记:感受文化11-30

记者寒假实习总结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