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的故事

时间:2023-07-28 14:37:29 满全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古代成语的故事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成语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成语的故事

  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我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东坡画扇

  苏东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一笔钱。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不出钱来还帐。”苏轼想了半天,让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来,挑出二十把折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笔,在扇面上题字、作画,然后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卖。匠人刚出衙门,扇子就被抢购一空,每把一千钱,正好够还帐的。

  四十五岁时苏东坡在监狱被关了一百天,幸好皇帝特赦才被放出。后来他在一片杂记中说:“我从小就不喜欢杀生,可是也没有完全断绝过。近年来开始不杀猪羊了,可是生性喜欢吃蟹蛤,免不了有时要杀。去年获罪被关進监狱,开始以为不能脱身了,不想后来获得幸免,于是从此不再杀一物。有时买来蟹蛤,都放進江中。虽然知道蛤在江里活不了,可也许有个万一吧。即使活不了,也比在锅里受煎熬要好得多。我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因为自己也经历过了患难,和在厨房中的鸡鸭没有区别,不想再因为口腹之故,使生命受到这无穷无尽的恐惧。只是恨自己不能忘记美味,有时买死的蟹蛤来吃。”

  东坡画扇的意思是:“东坡画扇”比喻关心百姓疾苦。

  失斧疑邻

  有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怎么找也没有找到。后来他认为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他注意到邻居的孩子的言行,神情怎么看都象是一个小偷。于是他断定是那个孩子偷去了,心里还对说,“我早就看出那个家伙不是个好东西。”

  第二天,他上山砍柴时在一棵树边上发现了丢失的斧子。现在他才想起来,原来是前天忘记在这里了。他后悔随便的怀疑邻居的孩子。回家后,再看那个孩子的言行和神情,根本不象是偷东西的人,于是他又对说,“我早就想过,他不是那种偷东西的人。”

  后来人们就用“失斧疑邻”形容主观臆造、胡乱猜疑。

  出人头地

  北宋时,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叫欧阳修,庐陵(今江西永丰)人。欧阳修幼年丧父,家贫,买不起纸笔。欧母便以荻草在泥地上划字,教欧阳修认字。 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欧阳修觉得韩愈的散文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社会上流行的讲求华丽,内容空洞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于是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 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欧阳修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后来,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这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于是欧阳修又被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他写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便是这时所作。

  十多年后,宋仁宗才想起欧阳修的文才,便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趁此机会,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那些落选者,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他们将欧阳修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就在这次考试中,后来的大文豪苏轼崭露头角。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二十岁那年,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苏辙到京城去考进士。在考试中,苏轼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欧阳修看到这篇文章后,大赞苏轼是个人才。后来,欧阳修又读了苏轼送给他的一些文章,更加觉得苏轼是个难得的人才。

  有一天,欧阳修跟他的老同事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大意是:像苏轼这样出众的人才的确难得,我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呢! 欧阳修这番话一传出去,一些读书人听了都不服气。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难道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后来,大家读到苏轼才气横溢的诗歌和文章,才不得不服输。

  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一天夜里,晋景公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两个人在说:“秦缓就是再厉害,只要我们分别住在膏的下面和肓的上面,他也会拿我们没辙。”

  过了几天,秦缓来到晋国,经过检查之后,秦缓说:“大王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果然,过了几天,晋景公就去世了。

  独步天下

  东汉初年,有一个名叫戴良的读书人,他学富五车,但性情却不同常人。有一天,他的朋方谢季孝开诚布公地问他:“老兄,你自以为可以跟天下谁人相比?”他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就像孔子、大禹一样,独步天下,无人可比!”谢季孝虽了解他的与众不同,但总觉得这话似乎说得过了头。其实,戴良并非空口说大话,他确实怀有远大的志向,他的才学和他在当时拥有不可多得的声望,足以使他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他看不惯现实人事,决心超然世外,不问政治,官衙曾三顾茅庐多次派人请他去做官,跑了一次又一次,实在把他跑烦了,便索性带着妻子儿女,躲到江夏(现湖北省内)的深山里隐居起来,一直到老死,都没有出来过一回。

  曲高和寡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才能很高,但是他写的文章太深奥,许多人都看不懂。有些人因此不满,背后说他为人孤傲。楚王听到,就把他找来问道:“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要好好检讨一下!”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辨,回答说:“有一个人在市中心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一类的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后来,他唱起《阳阿》、《薤露》等意境较深一些的曲子,碉有几百人能跟着唱。

  后来,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些高深的曲子时,碉剩下几十人跟着唱。最后他唱起用商调、羽调和征调谱成的曲子时,人们都走开了,剩下两三个人能听懂,勉强跟着唱。可见,曲子越深,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用这个事例比喻自己的文章深奥,有些人看不懂,才会惹来他们的诽议。楚王听了这一番话,也就无话可说了。

  史鱼尸谏

  史鱼是谁?史鱼,也称史鳅,字子鱼,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以正直敢谏而著名。

  春秋时期卫国有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名字叫蘧(qú)伯玉(约公元前585—公元前484),这样的好干部即使现在,没有机会的话也很难说是否会重用,更不用说当时的卫灵公。

  卫灵公委以重任的是一位作风很不正派的名叫弥子瑕的。无论史鱼如何进谏,让卫灵公不要重用弥子瑕这种群众基础差,无德无才只会拍马溜须的人时,卫灵公就是不采纳他的意见。

  后来,史鱼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将要去世前,将儿子唤了过来,嘱咐他说:“我在卫朝做官,却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劝退弥子瑕,是我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的过失啊!生前无法正君,那么死了也无以成礼。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放在窗下,这样对我就算完成丧礼了”。

  史鱼的儿子听了,不敢不从父命,于是在史鱼去世后,便将尸体移放在窗下。

  卫灵公前来吊丧时,见到大臣史鱼的尸体,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轻慢不敬,因而责问史鱼的儿子。史鱼的儿子于是将史鱼生前的遗命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脸色都变了,说道:“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马上让史鱼的儿子,将史鱼的尸体按礼仪安放妥当,回去后,便重用了蘧伯玉,接着又辞退了弥子瑕并疏远他。

  自食其力

  从前有个人穷得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每天在街头流浪,吃不饱,穿不暖,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

  由于没有谋生的手段,所以每天只有靠在城里乞讨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那时的城市不大,他天天走的都是那几条街巷,讨的总是那几户人家的饭。

  开始,人们出于一种同情心,还给他一点残羹剩饭,时间长了,人们就觉得他来的次数太多了,令人生厌,于是谁都不愿意再给他食物了。

  他还经常遭受一些人的冷眼和侮辱,大家都笑他是一个寄生虫。

  恰在此时,有个收废品的老人因为活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

  这个乞丐便主动找上门去,请求给这个收废品的老人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

  因为这样,他就再也不用沿街乞讨,晚上也不必漂泊流浪。

  于是他每天白天和老人一起去收废品,学习哪些可以收,哪些不能收,然后帮忙挑担子;晚上回来跟老人学习如何把这些废品分类,哪些可以再卖钱,哪些还可以再利用。

  安定的生活使他的日子变得充实起来,干活也格外卖力。

  这时,又有人在一旁取笑他了:“收废品本来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而你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就去给老人打杂当下手,帮他挑担子,这不是你的莫大耻辱吗?我看你还不如像以前一样乞讨,不用费这么大的力气也能混口饭吃。”

  这个昔日的乞丐平静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寄生虫,什么也不干,靠乞讨度日。

  过去,我为了活命,连讨饭都不感到羞耻,如今能帮收废品的干活,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又怎么能说是耻辱呢?”

  这个人的生活态度是正确的,如果像寄生虫一样地生活,不劳而获才是耻辱的。

  只要是靠劳动来养活自己,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自食其力。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古代成语的故事】相关文章:

有关古代成语的小故事02-20

古代历史名人故事12-07

神话故事成语11-24

邯郸成语故事10-14

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01-11

负隅顽抗的成语故事11-12

历史成语故事:偷梁换柱12-23

儿童成语故事:讳疾忌医12-21

貌似潘安的成语故事10-15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