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高考作文你看出了些什么

2010高考 时间:2010-06-23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2010高考】
10年高考你看出了些什么

不出意外的话,高考作文将再次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跟以前不同的是,人们关注高考作文,不再仅仅是通过作文,思考语文教学和作文命题模式,而是从作文题中,探寻这个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信高考阅卷结束后,这样的思考将达到高潮。那时候,不知道是否会像前几年那样,涌现出类似甲骨文、诗歌、广告体之类的满分或者零分作文?

历史总是真真假假说不清,但高考作文却总是那么清晰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可以从考生们的文章中得到真实的再现。通过老师、透过网络,社会的每一种情绪,都已经在校园的课堂里得到了反映。这些考生已经不是象牙塔里的闭关修炼者,他们的青春正在试图挣脱束缚,畅所欲言。所以,孩子们的笔头,可以让真假虚幻的历史真实的记录在案,这种真实的记录,有时候比媒体的意义还要重大。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寻找21世纪第一个10年来,高考作文的发展轨迹,就可以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从80后到90后,他们生活和生命的脉动,总是与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一脉相承。不管是满分作文、零分作文,还是文言文、甲骨文、诗歌或者戏剧;不管是对历史的批判还是对贪腐、环保、道德、情感的反思,都已经成为考生们个性和人性的真实表达,教化的影子正在逐步淡出,人性的光辉正在成为满分作文的亮点。因此,作为媒体,我们就有了这次《10年高考作文》的选题策划。我们试图通过10年来的高考作文,引导人们对曾经的足迹进行回顾,对那些引起争议的高考事件给予关注。任何一次反思,都是一次进步。

透过10年高考作文,我们一起来反思社会的进步。

高考作文经历的三个重要节点

任何历史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把10年的眼光,延伸到更早的从前。

高考作文,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就承载起选拔和教化的功能。其中有3个节点,不得不让我们引起关注。

第一是1977首次恢复高考。北京的作文标题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上海市则以《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为题。中断了十年的高考首次恢复,社会刚刚从历史的阵痛中缓过神来,高考作文,就清晰地在考卷中记录下过去的国家历史。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里,高考作文,无法摆脱政治的色彩。如果让曾经的老三届们现在来回忆,他们的感叹一定会如出一辙:那时候,高考作文的特点,就是喊口号,不喊口号得不了高分。

第二个节点是1982年。以包产到户为发端的改革开放,给闭塞的中国吹进来经济复苏的清风,人性开始了萌动,牛仔裤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开始浸入人们的大脑。以1982年的高考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代表,高考作文开始从政治化的束缚下抽身而出,把视角伸向了社会责任以及人性的一面,体现出了对社会责任感的较高要求。随后,环境污染、经济体制改革等话题也登上了高考作文试卷,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考生往往能很快切题。不过,那时候的考生们仍然喜欢在文章末尾喊几句口号,比如"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考生们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

第三个节点是1999年。从1982年到1999年,高考作文进入了一个转型期,这种转型,受到了整个国家经济改革开放的巨大影响---高考作文题虽然不再直接涉及政治,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承担着印证政治信念和德育教化的职能,因为作文教学,从来就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这个时期的作文命题,其意蕴、情趣、哲理色彩渐浓。

1999年,高考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科幻意识复苏了,通过高考作文,把考生乃至全社会的目光引向了科学和未来,让学生自由发挥。随后几年,话题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的舞台,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选题目,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解开了束缚他们手脚的绳索,显示了社会心态会更加开放和包容,学生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与体验,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

第一个10年高考作文越来越张扬

进入二十一世纪,参加高考考生是"80后"一代,他们张扬个性,为人、行文都有突破传统思维的独到见解,高考作文命题也相应变化。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引起了社会的巨大争论,"话题作文"的模式正式被语文界提出来。但模式的创新,显然不及由此引发的思想震动更大。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明的国度,人们习惯了非此即波的思维定势,反映在各个学科上,则是任何题目,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老师们总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个标准答案,才能考得高分。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作文,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思维,让人们认识到答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活也同样如此。只要是合理的答案,都是可以得分的。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到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再到2006年的全国卷《老鹰和乌鸦》,都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让考生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鼓励大胆想象,自由发挥。

很显然,思想的开放和包容性,让近10年来的作文打破了很多禁区,包括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多突破。过去多年,诗歌和戏剧这两种文学体裁,一向是高考作文的"禁区"。从这两年开始,频频出现的诗歌、文言文、广告体甚至甲骨文作文,让人们感觉高考作文体裁已经逐步打破限制。放开诗歌、戏剧等的写作限制,表明高考作文在日益淡化它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让作文回归到追求文字之优美、思想之感染。

2005年引起巨大轰动的《赤兔之死》,就是江苏一考生用诗歌写成的高考作文,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直接给予了满分。如今,《赤兔之死》的作者蒋昕捷已经成为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一篇诗歌体裁的满分作文,让他成为全国知名人物。

因为作文改变命运的,还有很多考生。四川考生黄蛉,以一篇让阅卷老师很是头痛的甲骨文作文,被某大学直接录取,人们赞叹他"在这个浮躁社会里,抛弃现实物质的东西,表现出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巨大兴趣,可谓弥足珍贵。"武汉考生周海洋,以古体长诗《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获得满分,虽然其考试成绩只有370分,数学成绩仅45分,依然被三峡大学破格录取。上海某考生因为在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中,揭露了自己父亲的贪腐行为,被打出了63分的高分(满分70分),称为"贪官作文",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伦理亲情与法律现实"之间的巨大争议。

因为上述极具争议作文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关于"偏才是否可以破格录取"的反思。虽然争论没有结果,但更多的高校因此而出台了"偏才引进计划",由此而引发了人们"关于教育培养目标"的争论。人们纷纷追问:我们的教育,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与满分作文对应的是,高考零分作文却引起了人们对单一评分标准的质疑。某省考生的零分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着黑色幽默的气质,角度新颖刁钻,行文流畅而老道,见解不乏深刻和独到…但它被判"格调不高",零分的命运无法逃避。而另一篇同样标题的满分作文,因为主旋律明确,获得老师的高度肯定。由此引发人们的的思考:说真话,表达一些所谓的"偏颇思想",哪怕这些思想是真实现实的反映,是不是不能得高分?

网络语言引发教学方式的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对高考作文的影响。随着90后火星文的出现,曾经一度引发人们对此的担忧,社会更是把90后一代直接冠以"火星文一代"的称号,但现在看来并不准确。记得火星文刚刚出现的时候,我曾经就此采访成都语文老师,他们在担忧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予了鼓励。

火星文的出现,正式宣告90后隆重登场。但火星文并没有出现在高考作文中,出现在作文中的,是网络语言。一些不懂网络的老师直接把这类语言判为错别字,而那些熟悉网络语言的评卷老师,则大呼过瘾,认为网络语言彰显了社会的宽容和进步。

网络语言的出现,给语文教育提出了一个迫切的课题:如何运用网络,进行现代化的教学。因为网络已经无处不在,任何想回避或者封杀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学生们已经成为网络下成长的一代,不懂网络,就是不懂学生。

特别需要提出来的,是网络上关于"零分作文"的恶搞文化。一些网友借助网络,用零分作文的形式,恶搞高考作文,也让人们看到了网络对作文、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虽然这些零分作文可以"令阅卷老师怒发冲冠、令教育专家哑口无言、令网民爆笑吐血",但由于其"思想颓废、不健康",以激烈的言辞来表达对社会上各种现象的不满,因此无法进入老师的慧眼。

自主命题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2006年起,四川实行自主命题。第一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忘记和铭记》,采取给材料作文的话题作文形式,中规中矩,沿袭前几年作文全国卷的风格,平稳过渡。此后,四川作文回归命题作文的模式,07年的《一步与一生》,08年的《坚强》、09年的《熟悉》,都是命题作文,一反话题作文的模式。不过,从作文题目和考生作文来看,这些命题都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通过作文反映社会现状和考生的心理特征。

由于实行自主命题,高考作文具有了浓重的地方特色,以2008年的《坚强》最为明显。由于地震刚过,人们还没有脱离地震的阴霾,作文被赋予了浓重的心理抚慰色彩。很多考生流着泪写完了作文,其场面让人震撼。这也成为"作文,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的有力证据。

四川自主命题后的几次作文,能让人们留下记忆的,除了《坚强》之外,更多的是去年的《熟悉》,南山中学考生黄蛉用其与众不同的一篇甲骨文,让人们记住他的同时,也记住了当年的作文题目。其他的作文,实在让人们记不起了。

作文教学应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综观10年来的高考作文,偏向于考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能力,主题是传统的,集中在敢于挑战、勇于尝试、要经得起挫折、诚信、协作、感恩等,依然带有道德教化的色彩。但比起以前,选材和主题更接近考生。特别是2008年的《坚强》,更是让考生关心国家危难,关注民众民生,从自己的情感经历中去挖掘亮点,学生的思想境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