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共同错误是如何形成的

2010高考 时间:2010-06-25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2010高考】
高考的"共同错误"是如何形成的

来源:工人日报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结束后,阅卷教师反映,许多作文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不是从材料的核心思想出发去深入剖析问题,而是将考前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应试"话题"掐头去尾,套题写作。作文,本应是放飞思绪、抒写性灵、展示才情的平台。优秀的作文,可以表现学生自我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展示学生个体内心的多姿和多彩,表达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等。然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在当下并不多见。一段时间来,有关"人生的第一句谎话是从作文开始"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思考。赞同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尽管观点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当下的学生作文中,属于他们自身的东西越来越少,比如自身的经历、自身的体验、自身的思考、自身的感悟,包括自己的语言。特别是随着学生写作训练时间的延长,作文中排我的倾向更加明显。在高考作文中考生们出现"共同错误",也就不奇怪了。虽说在高考作文中,也不乏灵光闪动、个性彰显、神采飞扬、文质兼美的优秀之作,但是,我们必须面对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敢于在考场上写出别具一格的佳作者,多是些没有听老师谆谆教诲的人,多是那种敢于以自己前途为赌注的人。他们之所以如此"不理智",是因为他们将希望寄托在阅卷老师的独具慧眼。否则,他们的冒险就只能以作文的被误判而告终。那么,高考作文的"共同错误"到底是谁造成的呢?具体言之,当中小学语文教学以满足考场需要的技巧和走捷径为主要目标的时候,当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局限于拥有丰富的可行性的操作方法的时候,当作文训练只是通过模板来"模铸"的时候,高考作文中出现的这种"共同错误",显然就成了无法逃避的结果。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教学模式的强化和导引下,一些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变成了应试培训的机器,他们所拥有的多是流水线式的操作思路,所擅长的多是模式和规范框架下的加工和铸造。长此以往,即使原本具有一定写作素养的教师,写作才能也会走向弱化。在此情况下,期望他们培养出学生高超的写作能力,可能性不大。笔者倒不是指责当下部分语文教师水平不高,毕竟,他们承受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如何避免高考作文的"共同错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