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关于高考志愿的填报

2010高考 时间:2010-06-28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2010高考】
杂谈关于高考志愿的填报

关于高考志愿的地域、学校、专业,怎样权衡?这是个大工作量的工作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你自己来比对所有与你相近分数的学校和专业的数据来总结啊还要结合你个人的兴趣爱好别人是帮不上忙的报志愿说白了就是个统计、分析、比对、筛选的全过程。主要是根据查询高校在该(考生所在省)省招收的专业历年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记住是专业录取分数线而不是学校录取线,因为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间往往会相差好几十分,现在的形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让自己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盲目的听从某人的推荐。我们读大学就是让自己在某方面出类拔萃,因为专业性强的人才是现在市面上最最抢手的,用人单位都会关注学生是哪一专项的人才而不是是哪个学校的毕业生.文理科第一至三批均设置平行志愿,其中各批的提前录取和艺术类第一批录取院校仍为传统志愿。各批平行志愿(即平行一志愿,下同)、征求志愿(即平行二志愿,下同)以及降分征求志愿(即平行三志愿,下同)均设置A、B、C、D、E 5个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高校服从志愿),每所高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常言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高考志愿填报亦是这其中一步。对学校、专业、兴趣是选择还是放弃,直接关系到今后考生升学、就业、个人潜能的发展。如何用足高考成绩,成功挑到"性价比高"的大学和专业,是广大考生及家长们最大的心愿。当然,命运永远掌握自己的手里,如果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就可以抽一支"相对理想的大学"和"比较理想的专业"的上上签。怎样处理好高考志愿填报的三大关系?校名和投档线与学校实力的关系近年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通常用校名和投档线来判断一所高校的实力,这是一个误区,先说校名:一是校名听起来顺耳或者感觉上"不错"的院校并不代表实力一定强;二是以为校名有着"师范"、"海洋"、"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再说投档线:尽管高校投档线的高低反映了生源情况,但常有层次较低的学校由于其投档分数高造成其排名靠前的不真实感。因此广大考生及家长在选校时,首先要了解高校前世今生,即学校历史沿革;然后要把握高校优劣特色,即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就业率及考研录取率、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最后再比较高校分出高低,筛选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数段内"性价比高"的大学。学校与专业的关系学校与专业一直以来是填报志愿的重要问题,而鱼和熊掌又很难兼得。如果首选学校,为使所报学校尽可能上一个批次或上一、二个档次,基本上不考虑专业,并以服从专业调剂为主,可以"让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其优势是选择了相对好的办学条件、师资、硬件设施和学术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助于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考生今后的成长有益。如今就业门槛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会越来越看重学校的牌子。如果首选专业,为让专业能有所选择,不惜适当降低所报学校的一个批次或一、二个档次,可以"让分尽其用,用在择业上"。优势是专业可能终生与你为伴,考生一旦选择了某个专业学习,可能意味着一辈子要从事与这个专业有关的工作。专业选对了,你的人生目标可能就会发生改变。综合两种选择方式,大部分学生应该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选择是专业类院校的主体专业。让分尽其用,用在选"相对理想的大学"和"比较理想的专业"上。兴趣与就业的关系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能力、性格和兴趣。为了达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的目的,准确选择利于自己发展的专业,考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填报志愿与个人的理想、志趣、个性、特长密切结合,有利于考生成才和发展。这是上策,但毕竟这样的情况为数不多。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毕业后是必须就业的,由于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出自于工薪家庭与非富有家庭,因此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必须在自己养活自己的前提下去考虑兴趣和发展,另一方面,因高考生接触专业和职业信息少,其适应能力也是非常强的,让他们从就业的角度出发,去培养兴趣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家长怎样帮孩子填写高考志愿?一、志愿填报思路1.升学优先。以保证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可采用这样的思路。2.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次要考虑。如果考生很有把握上线录取,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3.性向优先。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主导目标,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作过多要求。具有突出发展潜力、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可按这种思路进行抉择。4.成本优先。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二挑学校1.逐步缩小候选范围1将候选院校清单排序。2先选大范围,然后逐步缩小,最后筛选。第一步主要根据自身条件从自己在本省考生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着眼,看看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能达到哪一批录取院校的分数线,结合自己掌握的信息,从中挑出较大范围的一批院校。第二步是再缩小范围,即从其中挑出不超过10个的本省院校或外地院校备选。第三步是全面权衡逐步淘汰一些,最后筛选出3所不同层次的院校,作为自己的重点志愿院校。往后各批院校都可依此法处理。2.确定第一志愿学校确定第一志愿学校,要把住两点,一是目标要准确,尽量争取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二是尽量选适合于自己的理想学校。为保证实现这两点,首先要依据自己的定位列出候选学校,将他们按录取分高低和自己喜欢程度排个序。其次要顾及自己的志趣和高考发挥情况,实事求是地填报志愿。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在本科与专科之间,哪怕是调剂录取,最好先确保本科录取。目前各个学校都有一些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的机会,如双学位、辅修专业、入学一年后重新选专业等。怎样填报高考志愿1、期望值要切合实际,就是要把握考生的实际能力,避免期望太高;2、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眼界要放宽,在专业选择和地域选择上不要过分限制;3、要避免犯错误,就是要避免往年填报志愿中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和原则性错误。譬如,有些专业对视力有限制,不招收色盲、色弱的学生。建议考生和家长要多渠道的收集有关高考招生信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第一志愿录取。考生如何才能选好第一志愿?建议,考生认真分析目标院校往年录取数据,计算往年录取线差;查看往年报考人数多不多;录取人数波动大不大等等。在此基础上选择第一志愿院校,确保自己第一志愿能顺利被录取。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被第一志愿录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志愿必须作为保底志愿。对于不同地区的考生志愿填报有些许差异,但总体是相近的,首先是估分,虽然现在大多数是知分填志愿,但估分尤其是在通过对阅卷松紧度了解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成绩进行估计对填报志愿有很大帮助,然后寻找与自己估分相差在20分之内的学校,一般会有很多所,此时可以对自己的喜好进行考虑,则由在每10分一个阶段的学校里找到自己中意的几所,并分析几年来的分数走向,其次对于知分填报的地区,接下来就是等,放松的等一下,等分数下来结合自己的估分找出分数评估差并分析,对比自己选定的学校进行筛选,并分析学校的上升空间,一般来说对于发达地区的学校,软件设施是关键,并且较好的几所提升的空间不大,对于教育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硬件是关键,还要考虑当地的政策。最后在各个分数段选择一所把握最大的,和一所备用的,并在高校的见面会一类的活动中联系各高校,选择自己喜欢的,再有就是对于投档比率的问题,原则上是1:1.05或者是1:1.1,对于部分高校由于政策的原因是1:1投档的,但最好填是服从调剂,最终的填报对于平行志愿的地区第一志愿是有选择的报高,2志愿也略高于自己水平,对于大多数地区第三志愿是最符合自己条件和兴趣的志愿,之后的在自己的水平之下10分至20分左右填报。加油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