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语文阅读题原作者得19分

时间:2021-07-30 14:11:46 高考热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辽宁高考语文阅读题原作者得19分

  ◆丰富的工作经历,让王琼华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卖过饼、当过仓库保管员、做过秘书、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王琼华说自己曾经做过十几份职业,但是多年来文学创作一直是他所无法割舍的。

辽宁高考语文阅读题原作者得19分

  一篇小小说入选辽宁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题,满分25分的这篇阅读理解题,原作者亲自答题后,得到的分数为19分。

  今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中,选考题中总计安排两篇现代文阅读,分别是文学类文本的《最后的黄豆》和实用类文本《克罗齐的求索》,考生需要在两篇文章中任选其一作答。其中《最后的黄豆》改写自作家王琼华的作品《最后一碗黄豆》。

  6月10日晚,本报记者独家与王琼华取得联系,身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理事、郴州市文联、作协副主席的王琼华,得知自己的作品成为高考题目,显然非常高兴。他欣然答应了“作答辽宁高考阅读题”的邀请,还开玩笑地说“这要是答不好自己的文章,把名声都搭进去了……”

  原作者谈阅读理解 文学鉴赏见仁见智

  除了是作家以外,王琼华的另一个身份还是湖南省郴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这样的双重身份,让身为高考阅读题原作者的他,对题目的理解有着另一种视角。

  “题目体现的更多是命题老师王琼华对文章的理解角度,文学作品的鉴赏,不像其他科目有一种标准的答案,一眼就能看出来。 ”王琼华坦言,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通常“见仁见智”,“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王琼华分析,辽宁语文卷命题者之所以选择《最后的黄豆》这篇文章入题,“目的是一种引导,希望让孩子们走上社会,更多的是自己去打拼,而不是寄托于家庭、长辈的帮助。选择这篇文章进入高考题,我认为也是希望考生们不要去‘拼爹’、去羡慕或者追求‘富二代’的生活。”

  这篇小小说最早发表在《小小说选刊》,并曾经获得过全国优秀小小说奖。尽管已经入选为高考题,但王琼华说这篇作品的写作初衷并非单纯面向青少年。“我当时写这篇作品时,希望给人们带来一种启发,鼓励人们去创业,也希望传递精神财富重于物质财富这样的.理念。”

  而作为阅读题的原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王琼华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这篇文章,获得人生的一种思考,“对于年轻人来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和价值观,对整个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资深编辑机关人员 答高考题觉得挺难

  针对王琼华入选辽宁高考题的这篇文章及相应试题,昨日本报记者也邀请辽宁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时祥选和机关工作人员石娇,进行同题解答。

  1、答题人:时祥选职业:辽宁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曾经担任省级重点高中语文老师得分:“满分25分,我慷慨地给自己打了9分”评论:答高考题是一项“技术活”,有些命题挖掘的角度“太细”。

  实际上,高考阅读题的理解,与普通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读者更多是鉴赏作品,从中得到感悟和启迪;考生要想把一篇阅读理解的题目答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建议:虽然答题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不完全等同,但是考生也应该增加阅读量,提升鉴赏能力,这对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2、答题人:石娇职业:机关工作人员,经济学硕士。得分:11分评论:哎,高考,多遥远的事啊,我现在这应试的水平早就“上不了台面”了。

  我感觉这个题还是挺难的,总体的中心思想我们还可以感悟出来,但是具体的分析、细致的作答,就太吃力了。 记者杨军

  ■高考阅卷探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辽宁高考语文阅读题原作者得19分】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阅读题考倒了文章原作者08-31

原作者答高考阅读题 25分得19分06-12

原作者答高考阅读题《最后的黄豆》 25分得19分06-12

高考语文阅读模拟预测题02-09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02-09

辽宁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word版)02-09

高考阅读题技巧01-16

辽宁高考语文试题答案01-14

高考语文得高分窍门汇编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