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囧事》观后感

时间:2021-12-08 17:59:05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临终囧事》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终囧事》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临终囧事》观后感

  《临终囧事》观后感 篇1

  用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包贝尔主演的黑色喜剧电影《临终囧事》,整体上不太适合这种类型的影片,看得我时而惊悚时而无聊的,倘若这部戏要是变成一出话剧演的话,我想我可能会喜欢,但是作为一部电影来说,我不是特别的欣赏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名优秀殡仪师的成长之路,当然,殡仪师也算是厌恶性行业,谁愿意去做这样的工作呢?当然,这可是份高薪的工作,就因为大家觉得不吉利所以才是那种厌恶性行业,就像法医官一样。男主角小波因为小时候在山上被雷劈过导致面部神经受损,不会笑了。舅舅因为自责,在小波母亲去世后便一手将外甥带出山。开始的时候,我会觉得舅舅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完全是在利用自己的外甥帮其办事、跑腿。这中间也闹了不少的笑话,而且有的地方我觉得蛮可怕的,可能是我自己的胆子太小了吧,毕竟我对待鬼神还是比较敬畏的。尤其是昨天晚上看的时候,有几个地方还真把我吓一跳。比如在殡仪馆的夜里,一个人在洗手间,我就不信一般人不害怕?反正我看电影总是能够带入自己的情绪或者将自己完全带入到角色当中,所以昨天晚上那么热的情况下,我看到那段洗手间的剧情时,后脊梁都发凉!再者说,作为殡仪馆的新人,你推着一具刚刚送来的尸体到遗容化妆间,而且是一个人推着尸体走,多可怕呀,这时候突然间后面窜出一只猫都能把你吓死,反正我是挺害怕的。

  但小波失恋后,在母亲的墓碑前对着母亲说话的时候,是整部电影唯一能让人笑出来的地方,其余我还真没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地方,可能是我没看进去吗?影片的最后,舅舅的那段VCR将整部电影集合连串了起来,倒是让我有些感动在其中!算是一种对亲情的感化吧。

  这部戏的主演包贝尔因为之前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神情够意思的张开而一炮而红,所以这部戏的票房我倒是认为大多数都是因为他才累计的。现在的电影,只要提到『囧』,都会很吸引人的眼球,但是影片的质量却真的不如《人在囧途》,而且所谓的黑色喜剧也不是特别的讨喜~

  《临终囧事》观后感 篇2

  貌似有“囧”字的片名票房都会不错,《人在囧途》、《泰囧》打造出了中国囧态“三人组”,而电影《临终囧事》的囧可谓事关生死,一部不折不扣极具现实意义的影片。“让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们永恒地美丽……”这是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中的一句台词。

  而《临终囧事》将视角对准了被日常生活所遮蔽的“丧葬文化”,细致入微地展示了入殓师这一职业的日程生活。在中国,从事丧葬的人都会被认为是一个比较丧气的职业,这一人群的内心世界和职业属性不如人熟知,普通大众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而在电影中,包贝尔饰演的牛小波是“帮助别人踏上旅途最后一程的人”,他用双手温暖逝者,帮他们安然上路,让他们有尊严地走进另一个世界。该片,是国内首部关注丧葬文化的影片,是这一题材的先行者,真正的走入了“入殓师”的生活与工作。

  电影《临终囧事》似乎是要为“入殓师”正名,电影全景式的展现了殡仪师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用最平常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该片深层次的探讨了生死话题,虽然我们都未死过,但都很想知道自己死后将被如何处置。在处理死亡命题的同时,电影描绘了一幅社会众生相,各种各样的是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他们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悲欢离合。《临终囧事》的社会命题极其宏大,它勾勒出的社会画卷生动而鲜活,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对死亡会有一种超然的认识,它告诉大家死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还记得《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给自己举办的生前葬礼吗?《临终囧事》中也有这样一个情景,景岗山扮演的角色也得了绝症,为了看清楚自己死后公司的员工是咋样对待他?他举办了生前葬礼,葬礼上让他见识了什么叫“人死如灯灭”“落井下石”,同时也让他收获了儿子收获了真爱。

  《临终囧事》这部影片定位是喜剧惊悚,内地惊悚片虽然不属于稀缺片种了,但惊悚喜剧还是显得独树一帜,但是能不能抓住观众眼球仍然是一大考验。看过该片的感受就是惊悚起来让你汗毛横立,囧事喜剧起来让你开心一笑,包贝尔这位不会笑的“入殓师”制造的笑果毫不逊色王宝强,这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包贝尔在大银幕上饰演男一号,他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这是一部题材特殊很诚心的作品,影片用平视的视角去探讨对死亡的态度,故事很温情。当你看过后,不自觉的会想如果我们自己死去会是什么样?“入殓师”会怎样为我们送行?

  任何职业都必须得到尊重,“入殓师”的职业跟其他职业一样,都是这个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一个行当,我们应该尊重为他人临终送行的人。

  《临终囧事》观后感 篇3

  每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到了生命的尽头,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哭着。生命轮回,世间常态,无人能避。但在观念依旧传统的中国,这个死字,依旧是人们避之不及的晦气字眼。什么殡仪馆、太平间、墓地……更是人们不愿涉足的场所,《临终囧事》则大胆地将镜头对准了这些人间的“阴暗”场所,近距离、深刻地挖掘和展现了人类临行时的种种形态的同时,更伴随着人们面对死亡时的世间百态:既有辛酸苦涩的世态炎凉,也有真情满溢的人间温暖……

  而第七艺术关于生与死、笑与哭的表现经历,也在近些年渐渐丰富起来。更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真实的故事收获了越来越多观众们的肯定。东边的《入殓师》,西边的《身后事》,皆在故事的构思和立意的别样上,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在大银幕之上领略到了人类自己对那个又怕又难以回避的话题的全新展示和解读。更可以让人们从全新的角度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电影《临终囧事》,从表面上似乎迎合了当前华语电影市场“囧”字热、“囧态”热的风潮,但剥开表面,细细品味其内核之后,“囧”仅仅是个吸引人眼球的噱头罢了。在主人公牛小波近乎传奇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遭遇的背后,却时时刻刻地反射出每一个普通人都无法摆脱的人生经历的事实。失去亲人的苦痛,与亲戚相依为命的欢欣,初尝爱意的酸酸甜甜,看尽人情冷暖的成长相伴,让儿时不幸丧失了笑的功能的牛小波,在几乎享受所有人间苦涩之后,最终如愿品尝到了生命的美味大餐,更重拾真正的笑容。笔者管见,编导们如此设置,显然是有意为之,遭雷劈的牛小波并不是不会笑,而是面对人心难测、世事难料的人世间,不愿意笑,不屑于笑罢了。反倒是在舅舅的引领下,在活人稀少,死人众多的殡仪馆里,渐渐看清了人间自有真情在,死人面前真话多的事实。

  影片《临终囧事》更是通过形形色色的葬礼,以及葬礼上形形色色的人们的言和行,清楚明晰地交待出了当年经典的《大话西游》里,精彩呈现出的“生亦何哀,死亦何苦!”的真正含义。

  从形式上来看,《临终囧事》同样堪称大胆,极度的惊悚桥段,不但挑战了国内观众们的胆量,还向所有崇尚当代惊悚类型片的同行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有惊又有喜,导演钱江汉不仅善于在自己的作品里吓人,恶搞亦是他的特长之一,停尸房、入殓室都是他发挥搞笑功力的场所,并成功效仿了《大腕儿》和《非诚勿扰2》两位“知名前辈”关于名人死前葬礼的恶搞桥段,上演了一场别样生动有趣的生离死别。

【《临终囧事》观后感】相关文章:

国庆囧事作文600字02-08

人在囧途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01-01

我的囧事六年级作文07-23

[课余趣事]初中数学名师候波最囧的事11-24

人在囧途作文550字10-25

《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书笔记09-14

盘点让人囧到不行的爆笑英文标语07-06

实用英语:告诉你囧/槑/山寨怎么翻译?01-31

感事,感事白居易,感事的意思,感事赏析 -白居易的诗01-01

警事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