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观后感

时间:2023-11-28 11:06:13 志杰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爱乐之城观后感(通用10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乐之城观后感(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乐之城观后感(通用10篇)

  爱乐之城观后感 1

  看完爱乐之城的首映,时隔一天后,头脑里不断回味,还是很享受那在影院中的愉悦感,不仅有感官上的刺激,也有由衷的赞叹,同时也想借着片子,谈谈一些关于电影的个人理解。

  在影迷这个圈子,很多电影都被戏称为“豆瓣神片”,打上文青最爱之类的标签,言外之意,这些片子只是受到了某个固定群体的认可,“豆瓣神片”简单来说,一般都是偏重情节的作品,它们或者剧情有神走向,结局出人意料,或者所谓有极深刻内涵,再或者就是情感,台词等元素有些极强的共鸣。这些,似乎都是通过影片的一个结果,来评判的。我想说的是,其实享受电影,更应该的是享受过程,而爱乐之城,就是这个过程最完美的体验。

  这么说并非贬低爱乐的剧本,但假设把导演换成另外之人,很可能影片就仅仅成为了所谓的“豆瓣神片”,享受电影的乐趣。不仅仅体现在剧情带来的情绪中,演员的一个微妙动作,一帧巧妙的构图,一次有趣的运镜,都会带来惊喜,当影片中处处都有这种惊喜时,佳作就诞生了。

  而且是在一部歌舞电影中,电影同音乐剧不同,它有自己的一套丰富的电影语言,这也成了很多音乐剧,话剧改编成电影最尴尬的地方,镜头怎么参与,怎么更立体的布景,剪辑的取舍等等都是蛮有难度的工程,如最近一版的悲惨世界,就显得有些模棱两可,lalaland好在作为原创,可以自由的`设计这些,同时考验了导演的想象力和场面调度能力,而达米安做到的近乎完美

  虽然没有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来拍一段完整的歌舞,但是摄影机的运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尤其是音乐响起的时候,摄影机毫不吝啬的推进,拉回,摇动,可能在一次运动后,背景已经变得天马行空,配合着演员们曼妙的舞姿,你可以感受到音乐中感情的充沛,替他们由衷的快乐与伤心。歌舞,舞蹈,都是情绪,心情的宣泄,本片对这一点把握的恰到好处,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同时作为电影,没有泛滥到无聊的曲目数量,适可而止,歌曲旋律也很耐听。

  达米安真的是太会拍高潮了,同时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场面调度能力,几场歌舞戏,无论是男女主单独还是群戏,都把音乐节奏和摄影机运动,人的运动轨迹,剪辑的节奏。心里活动和背景结合的满分!完全就是一种享受,视听效果非常出色,再加上本片从头到尾的复古感,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个歌舞片盛行的年代,和那些经典的作品,自然又多了几分情怀加持。

  所以说,过程完美大抵如此,当有人做到了,再抛去一切只说剧情显然是不公平的。

  其实还是要说下剧情,其实这个剧情也很用心,有几处前后呼应很赞,但就像开头说的,很可能换个导演拍就俗套的很了,但话虽如此,个人还是非常喜欢那个结尾的,可以说,这是最坏的结尾,也是最聪明的结尾,作为好看到爆的本片,也是最完美的结局。

  如果电影是场梦,我愿梦到爱乐之城。

  爱乐之城观后感 2

  2月14日情人节,被称作“奖项收割机”的爱情歌舞片《爱乐之城》在国内上映。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将于月底颁奖的奥斯卡中收获14项提名的它,是17年内首次在奥斯卡颁奖之前于国内上映的提名电影,给了中国影迷先睹为快的机会。尽管今年情人节是工作日,但不妨碍众多观众走进影院。上映首日,《爱乐之城》票房表现不俗,截至14日20时票房已过8300万元,随时将刷新歌舞片在中国1.3亿元的票房纪录。而它更成为近期口碑最高的一部电影,在网上几乎没有遇到差评,甚至有影评人称其为《泰坦尼克号》后又一爱情经典。歌舞片一向带着浓浓的怀旧气息,本片充满各种向经典致敬的画面,这部将怀旧和爱情共冶一炉的电影,其导演达米恩·查泽雷还是个年轻的“85后”,出品不多但皆属精品。

  《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是个年轻的“85后”。年少时曾苦练打鼓的他自称因为不是做音乐的料,所以转行当了导演。

  音乐成为他电影的一大助力。上一部爵士乐题材的作品《爆裂鼓手》取材于他和朋友的故事,用极慢的步调探索了痴迷和对卓越的追求,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大放异彩。而在《爆裂鼓手》前他已经在探索全程歌唱的音乐电影。20xx年查泽雷根据米高梅的音乐电影拍摄而成的毕业作品《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是一部黑白浪漫歌舞片,谈到这一作品,查泽雷说,这是他对歌舞片的“小试牛刀”,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机会,可以借此回顾电影的历史,从而展望未来。

  看得出来,查泽雷是有怀旧情结的人,尤其对半个世纪以前的音乐片风格情有独钟,而《爱乐之城》也被影评人称作是一部向经典电影致敬的颂歌。接受记者专访时,查泽雷说他努力把新时代的潮流和旧时代的精髓融合在这部歌舞片中,“希望它既能展现真实生活,又能展现50年代宽屏电影和特艺彩色电影的伟大力量。”

  明明歌舞片几乎已过时,讲述的也是关于爱情和梦想的老套故事,为何《爱乐之城》能如何受欢迎?是因为它手法怀旧但心态年轻。负责原创音乐的贾斯汀·赫尔维茨表示,他为影片的音乐加入了现代的情感语言,“同时也希望在音乐的世界里捕捉洛杉矶的现代生活和情感”。而在故事层面,正如《爆裂鼓手》让人耳目一新的“反励志鸡汤”剧情设置,这部电影也跳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式结局的窠臼,别出心裁地安排男女主角只能在想象中团圆的场景。这也被业内人士认为它构成经典的理由之一。如赫尔维茨所说:“这是一部浪漫的电影,但它也有一丝忧伤,它既有爱情带来的喜悦,也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悲伤,一切都交织在一起。”对此,查泽雷表示不会用苦涩来形容这一结尾:“我觉得是伤感,两人遇见彼此就是好事,但当两个人有共同的回忆时,那是非常纯净的,没有什么能够玷污那段回忆。”

  爱乐之城观后感 3

  当塞巴斯蒂安为已经嫁为人妇的米娅弹完最后一个音符,电影院里已是哭声一片;这一对支持彼此追求“诗和远方”的佳偶分道扬镳,让多少观众心痛不已。夺得金球奖七项大奖,又获得奥斯卡奖14项大奖提名的《爱乐之城》果真有如此魅力吗?

  若让我来评价这部电影,我只能说,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陈,甚至令人恹恹欲睡,后半部情节有稍许惊喜,间或穿插进的歌舞如同影片剧情推进的调味剂,等你看剧情看到坚持不住时,歌舞就碰了出来,让观众从平淡无奇中暂时解脱。歌舞片是好莱坞的“传统保留项目”,若要和《音乐之声》《雨中曲》这些剧情饱满,歌舞流传于世几十载的歌舞片黄金时代的作品比,《爱乐之城》只能算是个“小字辈”。

  至于为何该片夺得那么多奖项和奖项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审美标准不一直是上蹿下跳的么?一时把大奖给《拆弹部队》这样的“主旋律”影片,一时又突然青睐法国拍的复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国电影的传统,并且是已经没落的传统,这些个奖项和奖项提名间大概混杂着向“传统致敬”的意味。

  但《爱乐之城》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缘何受到这么多中国年轻人的青睐,让他们在影院内影院外感动到哭断肠?塞巴斯蒂安和米娅的爱情,折断在米娅的成功之路上,历经挫折,米娅成了影星,嫁给大款,过起了奢华生活;他们两个,相遇在塞巴斯蒂安开的'爵士酒吧里,塞巴斯蒂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可此时他的爱人已嫁作他人妇。他颤抖着为爱人再奏一曲,此时影片给出了一个令观众肝肠寸断的情节假设:这对佳偶结合,共度一生。

  错过,令人肝肠寸断。但细细想来,米娅这样的姑娘能成为心怀各种梦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娅为着塞巴斯蒂安不为人认可的钢琴演奏迷上了他;她弃了上流社会的富裕男友,和一贫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当这对恋人租住在狭小简陋的公寓中过着贫穷生活时,米娅从未抱怨过爱人,她没觉着爱人经济条件差是“对不起她”;相反,当塞巴斯蒂安为着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乐队四处巡演时,米娅却想放弃他了,因为他“放弃了梦想”。

  想想我们周遭的现实,多少女人为经济的困顿抱怨男人,会为着5000美金的月薪帮男人戒断梦想,会把爱人的价值等同于5000美元的月薪?米娅不是,她要“诗和远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诗和远方”,她也要陪着爱人追求“诗和远方”。很多人说,《爱乐之城》告诉我们,爱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为米娅之爱求而不得。我们常常以爱之名逼爱人与现实苟且,我们常常被所谓的爱囚禁在鸡零狗碎的生活表层。米娅之爱,是爱应有的样子,但世间诱惑太多,此爱难求。

  米娅之爱也凸显了《爱乐之城》的高级之处:它在一个看上去很俗套的爱情故事中,加入了这一笔超凡脱俗,叫我们俗世男女反思爱的真谛。塞巴斯蒂安与米娅这对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为他们都目送对方到达了他们追求的远方,他们是爱人,也是战友。

  爱乐之城观后感 4

  这部影片从名字已经暗示了故事的结尾,爱情之中,有多少是被现实打破,最后黯然收场,努力生活,愿你拿得起放得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爱乐之城观后感:一种更高级的爱情,快来看一看吧。

  有人说,要理解这部电影,要从它的名字开始,我深以为然。比起中文名称《爱乐之城》或许英文原版《La La Land》更契合电影的内容。《爱乐之城》四字俗套又不契合主题,而《La La Land》更带有一种预言的味道。天使之城洛杉矶别名"La La Land"即梦幻之城,这也在冥冥中暗示了男女主角在洛杉矶的相遇和热恋,到最后不过是一场美丽而不切实际的梦。

  明星之城洛杉矶从来不缺一夜成名的神话,也不缺一次次被现实打败的逐梦者。显然故事的主人公是后者。比起电影中怀着明星梦的咖啡店打工妹和嗜好爵士乐的钢琴家在落魄时相遇并在相互支持中追梦的故事,男女主一段相识于微时,相守于贫贱,却耗不过时光,抵不过现实的爱情更耐人寻味。

  电影以季节为节点,将两人的'故事分为:冬-春-夏-秋-冬五个阶段,冬季的初次相遇,两个人都处在生活的低谷,被餐厅老板开除的一脸懊丧的男主撞过正要表达赞美之情的女主离开餐馆。春季,男女主再次在派对上相遇。双方被对方的才华吸引,情愫暗生。柠檬一般酸涩而又清新的爱情悄然萌芽。夏季,两人的爱情一如玫瑰花香一般浓郁炽烈,女主的事业也开始顺风顺水,然而没有面包的爱情似乎总是隐患重重。秋季,梦想和爱情的双重幻灭。小塞为了谋生偏离自己的梦想,米娅独幕剧失败并对塞巴斯蒂安彻底失望。五年后的冬天,米娅成了当红的演员,却早已嫁作他人妇,小塞也终于开起了名叫Sebs的爵士俱乐部,身边却没有了米娅的陪伴。

  还记得在秋天的末尾,塞巴斯蒂安对即将远赴巴黎的爱人说:"我会永远爱你"。米娅答:"我也会永远爱你。"而第二个冬天来临,米娅看到爵士俱乐部里自己亲手设计的Logo,塞巴斯蒂安看到米娅身边的男人时,两人眼中闪过的些许苦涩是对"我会永远爱你"的打脸吗?时过境迁,两人再次相遇,隔着舞台深情的一望,无需多言,就能让人理解"我会永远爱你"的真实含义。

  有人问霍金,人世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霍金想了想说,是遥远的相似性。米娅爱塞巴斯蒂安身上那种即使失魂落魄也还能自命清高的孤傲劲。塞巴斯蒂安也爱米娅身上像石头一般倔强又坚毅的味道。比起恋人,他们更像彼此的一个复刻版,两人的爱情大致也就始于这种对待梦想的惊人的相似性,一种始于失魂落魄时的惺惺相惜和一种原来你也在这里的默契感。他们爱的方式就是在对方遭遇相同境遇时给予对方一种更加恰当和感同身受的安慰,当对方失去这种相似性时,当对方的梦想成真时,他们的爱情反倒没有了立足之地。当小塞首先认识到这其中的问题,于是他开始违心地加入乐队,努力想要给米娅一份稳定的生活。而米娅发展现实将小塞身上唯一的闪光点被现实磨灭时,她对小塞的爱也被现实敲碎了。

  我想电影春夏秋冬的叙述方式也预示着他们的感情发展的阶段,此时两个人同他们之间的感情都是不够成熟和理智的,而秋天两人感情的风云突变使他们快速成长,并逐渐懂得爱就是在自己不能给予时要勇敢放手。塞巴斯蒂安在米娅即将离开时说出那句"我会永远爱你"代表着青涩感情的成熟,但为时已晚。

  爱乐之城观后感 5

  “City of stars,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City of stars,Theres so muchthat I cant see……”

  每个人都有喜欢的音乐,而我喜欢的,是“OST”。因为在听音乐时,我总会通过这动听的乐曲,联想到电影中的种种情节。《City ofStars》是电影《爱乐之城》的歌曲。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总会像一片无底的空洞,任凭这首歌在我的心中飘。

  最近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2017年2月27日举行,那个时候,我正在为小学毕业考试备战,利用业余看手机之时,对《爱乐之城》这部电影也有所耳闻,只知道在颁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乌龙事件”,但对于这部影片的内容和主角,我一概不知。

  现在,已经离这部影片播出有一年的时间了。今年寒假,我在手机上想看一部英文电影的时候,又想到了它。看后,我泪流满面。

  《爱乐之城》讲述的是一位有理想抱负的女演员和一位极度热爱爵士乐的钢琴手,从相熟相知,再到相爱相恨,最后终究没有走到一起,给人留以遗憾的故事。

  故事中的女主角米娅,是一名咖啡店的女服务员,她因为自己的姑姑热爱表演,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去试镜,却一直碰壁。男主角塞巴斯汀,是一位痴迷于爵士乐的钢琴手,在酒吧里做乐手,常常因为自己情不自禁地弹自己的`曲目而被解雇。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为理想而奋斗。

  他们在一个城市几次相遇,堵车的路上,酒吧里,参加party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两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在唱唱跳跳中坠入了爱河,相互慰藉扶持,一起追求毕生梦想。但是在逐渐完成梦想的同时,两个人的感情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最终没能执子携手,与子偕老。

  他们身上的故事,未必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但是故事里的失败和成长,是每个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在塞巴斯汀为了生计要放弃梦想时,是米娅唤醒了她;可是当米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时,却失去了塞巴斯汀。他们一起成长,一起为梦追寻。这让我想到了“北漂”。“北漂”是特指来自外的人们,但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因为他们在来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的,给人漂乎不定的感觉,故此得名。北漂一族,也不是一群为梦想,为事业而战的人吗?有句老话叫做“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各行各业的“状元”,他们能奋斗到这个位置,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数年后,已是事业和家庭“双赢”的米娅,和自己的爱人手拉着手,来到小塞的酒吧。小塞也看到了她,他走到钢琴前,又弹起了那一首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歌。所有人都以掌声来迎合这首歌,只有米娅,哭了起来。那一刻,也正是我被感动的一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舍才有得,两人因梦想而识,又因梦想而散。这一对阴差阳错的鸳鸯,实在是想让人惋惜、流泪。

  这部电影不仅内容感人,在视觉效果上、摄影上包括伴奏插曲,都是那样的唯美。各种炫技长镜头、变幻布光、复古风美术设计,为这部影片增光添彩,并且这部影片的主演,也都是“老戏骨”了。我算了算,这部影片大概获得了三十多次奖,收到了各界的好评,是一部“良心之作”,无论是谁看了,都会令这部影片走进心底。

  《爱乐之城》,虽然没有完美的大结局,却依然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对生活的向往。电影中的每一处,都是那么浪漫,令人舒适的。如果可以,我也想到电影中,和他们一起为梦想奋斗!

  爱乐之城观后感 6

  刚看完――2月14号晚上11点看的,电影院人不多。流泪好几次,泪水最多是女主角第二次casting即兴讲故事那段。

  感想挺多,要捋一捋。

  看完整部电影一想,其实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就是两个人各自有梦想,相遇、相知、相互支持,最后各自追梦的故事。但是为啥我这么感动呢?

  想来有三个原因。一是电影拍得很好、演员演得很好,跟真实生活一模一样。二是卖保险让我增加了很多辛酸的经历,看到电影更有感触。三是我的感官更敏感了,不管是听音乐、看舞蹈、观察人物表情、听台词等等,都能给我强烈的感受。

  感动的第一条线索是人文主义。“漫天繁星是否为我闪耀”这类台词、给人物的特写灯光等等,让我为小人物的梦想感动。但是感动之余,我联想起最近在《未来简史》里看到的人文主义,一想到人物主义其实也就是这几百年的产物,就觉得我现在的感动也挺有意思的,因为如果是在17世纪或者更早,我的感动可能被视为愚蠢、反社会。我进而又想到《未来简史》提到的人文主义的三个主流分枝,就在想《爱乐之城》属于哪个流派呢?

  全程看下来,肯定是“自由人文主义”了,但是看到结尾男主角脸上淡然的微笑和女主角略带忧伤的微笑,我觉得又有些“进化人文主义”的色彩。

  不管怎样,歌声、舞蹈、故事、镜头、灯光,从头至尾都在打动我。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导演(们)特别会讲故事。结尾女主角坐在cafe里观赏男主角弹琴时的联想就很自然、浪漫又真实。灯光和镜头我尤其喜欢。通过不同灯光的变换,人物的心情、电影的情绪就很容易被感受到。

  崇尚梦想、犯错、略微的疯狂,也很感动我。

  电影一开头男主角就有句台词,一下子抓住了我。男主说:“我现在就是要让生活打击我到底,等它累了我就反击。” 男主对别人说的这句话,既体现了他的无力感,又体现了他的斗志,简直跟我的情绪一模一样。他的隐喻非常鼓舞我。

  男主第一次为女主讲解爵士乐的部分也让我挺震撼,原来他是这么听、看爵士乐的。原来那么多乐器每一个都是即兴、同时又很恰当地生长在一起。好神奇。

  感动的第二条线索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支持。男的跑偏了女的就鼓励他、支持他,女的跑偏了男的就鼓励她、支持她――完美。尤其是男主去女主娘家找女主那段,女主说自己不想去第二次casting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一定会失败,不想自取其辱――我简直觉得这就是在说我呀!去年有几个月最艰难的时期,我就是这么想的,失败了太多次,已经不敢再尝试了――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好多自己的经历呀……

  感动的第三条线索是歌舞。看着开场的'舞蹈我就特别感动,特别感激自己没瞎、没聋,我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真的是老天赐给礼物,否则我就无法在电影院里享受这么美好的歌舞了。看着看着我就在想,为啥歌舞明明是虚幻的,我却这么感动呢?原来,要么是因为歌舞放大了我心中的乐观、快乐的部分;要么是因为歌舞里的快乐我永远都无法完全拥有,所以看到电影里演出来就特别感动。后来男女主角之间的舞蹈,你也可以从他们的舞蹈中感受到那种恰到好处、不远不近刚刚好的浪漫和情感。

  看到“5年后”那个部分,我就一直在想,这个结局的出现是为什么。想到了二个可能。

  第一,男主的实力确实不够,所以进不了好莱坞,就算女主也帮不了他,于是女主放弃了他。

  第二,男主实力够强,只是价值体现得比女主晚。我觉得这个情况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么牛逼的女主当时能看上男主,说明男主还是有实力的。况且,男主还是出名过的,有大公司愿意培养的,就算他后来放弃了,那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再出名也是不难的。可悲的就是女主的估值很快跟上了价值,换句话说,女主很快获得了溢价。男主的估值早晚也会跟上价值,而且按照电影的情节,估计电影结尾那会儿男主离成功就不远了。然而造化弄人,就在男主的价值浮现落后女主的几年里,女主和别人生了孩子。如果这种可能性成立,那么造成这个结局的责任就在女主了,因为男主有实力,其实女主帮他就可以了,毕竟女主的命运能起死回生也是男主帮的。但是女主为啥没帮他,却跟一个有钱的男人结婚了呢?我估计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有钱的男的,女主也不能成这么大的事儿。而既然靠这个有钱的男的女主才成角儿,女主也就没法找回男主了。所以本质就是女主的人生中,成就比感情更重要。既然这样,无可厚非,这也就是“进化人文主义”的所在了。

  结尾那段幻想,我仔细一想,很可能是男主角的幻想而不是女主角的,因为女主角如果想要那种生活,早就帮男主出名了。那段情节的镜头既然也是由男主弹琴开始的,那也更可能是男主的幻想。女主就算也有同样幻想了,我觉得也仅仅是幻想而已,她没真想实现。

  这部电影也提醒了我,梦想一定要大,否则就像男主角这样,人家女主做梦是到好莱坞结果就真去好莱坞了,你小子的梦想就仅仅是开一家爵士乐cafe,就算实现了也仅仅是一家cafe。真真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啊……

  想了这么一通,我觉得还挺庆幸,因为电影的情节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在男主参加商业乐队、女主提醒他梦想的部分,我就感觉不太现实了。现实中女主肯定会支持男主赚钱、同时提醒他梦想。我不相信有哪个女人会让男朋友放弃一条闪耀的明星路、仅仅在老家开个cafe的。

  不过还是很感动,眼泪还是流了很多次。

  爱乐之城观后感 7

  又是忙碌的一天,下班前以为又要加班了,还好,准时下班开心度周末喽,突然好想看电影,跟亲爱的商量了下,说干就干,开始网上找有没有好看的,咦,《爱乐之城》,这几天总看到它,豆瓣评论不错,于是定了IMAX厅,时间稍有点晚,但能接受,吃了饭就等着看了,跟亲爱的一起很开心。

  好莱坞制作,刚开头,没想到跟印度电影一样一言不合就又唱又跳,基调很开心的,音乐做的很好,IMAX厅的视觉和音效也是一流的,只是看着看着就觉得情节很慢。

  用亲爱的话说:没看懂什么意思,老实说看过评论说前半部有点无聊,越看越觉得说的`有道理,亲爱的都睡着了,不过这类电影不是他的菜,睡就睡吧,前半部分确实有点拖沓,情节不突出,不知道放那么多想表达什么,不过看到后半部,从男女主角出现矛盾开始,情节的节奏就很合理了,各自为梦想奋斗—长期不见面—见面就吵架—短暂和好—不可调和的矛盾:梦想or爱情—分开,因为我知道结局是两人没在一起,尽管知道,尽管有心理准备,可当他们再见的那一刻我依然觉得心痛,男女主角想了无数个what if,可是事实就是事实,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你怎么想:如果当初没有分开会多么幸福,可是回到那一刻也许你的选择依然是梦想和奋斗,这就是年轻需要经历的,看完电影,我就一直叹气,亲爱的问我为什么叹气,我说不知道,其实我知道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心痛。

  叹气会好受一点,为什么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放弃这个选择那个,我在想如果我和亲爱的在早几年刚毕业的时候认识,可能也会经历这种分离吧,几年后觉得当初好幼稚,很多事情都可以解决的,可是在那一刻就是只有一种解,我们何其有幸!

  爱乐之城观后感 8

  之后的2月,比如今天,依旧那样的冷。而我今天在值班,打扫干净值班室之后,就打开自己的电脑,听着缓慢安静的音乐,开始写点东西。

  昨天去看了《爱乐之城》,怎么说呢,好莱坞类似这种风格的电影感觉应该都需要看2-3遍才能彻底的看懂,幸好之前我已经大略看了电影的介绍,读了豆瓣的影评,所以,很快就把自己带入了电影里面,女主和男主的爱,冗长却又不干脆,如此的相爱,却又各自为了梦想或者说为了成全彼此的梦想和成功,放弃了彼此的爱,电影最后男主和女主深情的对视,男主微笑点头,女主含泪莞尔一笑,就这样错过就是一辈子,感觉这部电影完美的诠释了:爱一个人,并不一定非要和他(她)在一起,让爱的人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这句话。男女主角两个人那么的合拍,这就是传说中的灵魂伴侣吧,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你就懂我,我也暸你。我自己一直认为,懂我的人才是最珍贵的,不需要大费周章的解释,不需要浪费时间的争吵,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抬头,一个微笑,一个皱眉,你就懂我,当然这些从来都不会是单方面的,真正的爱是相互的。有些女孩子一味的要求自己的爱人懂自己,却从不去深入的了解他的世界,他的感情,只会从撒娇演变成任性,乱发脾气,却责怪爱人,你为什么不懂我。这样的我只能呵呵了。所以说为什么这个世界这么大,想找一个身心灵都契合的伴侣是多么的难得。

  如果你身边的爱人是那个对的人,懂你的人,你也很懂他(他),那么用心的去经营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爱情吧,不要让日常的繁琐伤害了这难得的缘分。如果你身边的爱人不是那个最懂你的对的人,趁早放弃吧,说实话,你问你自己,有一天你遇见了那个对的人,你能忍心放弃陪伴了你这么久的爱人吗?不能,那你又会舍得放弃那个真正适合你,懂你的对的人吗?不会,到那个时候,你只会更加痛苦。不如早点放弃,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到遇见那个对的人的时候,自信勇敢的放手去爱吧。

  爱乐之城观后感 9

  下午到最近的电影院看了《爱乐之城》,不说里面的配乐和绚丽的服装了,剧情也是很打动人。

  繁华的洛杉矶,男孩塞巴斯蒂安以在酒吧弹钢琴为生,梦想是开一间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女孩米娅是咖啡店收银员,梦想是成为一名演员。当然在梦想到达之前,两个人都经历过很多次失败,塞巴斯蒂安放弃自己的向着传统爵士乐探究的道路,米娅干脆回到老家,打算放弃做演员。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米娅得到了一个面试的.机会,并在塞巴斯蒂安得鼓励下全力以赴,塞巴斯蒂安则继续自己的爵士乐道路。五年以后,米娅已经成了一名大演员,塞巴斯蒂安也开了属于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两个人都实现了自己得梦想,唯一遗憾的是最后两人并未再一起。可不过这就是生活,不是吗?

  跟老妈汇报自己的观后感,老妈说有时候事业成功了,感情却不成功。令我感兴趣的是,成功的背后,是经历过的多少次失败。想到自己还在未知中,于是泪目了。旁边坐着的一个老外,也直抹眼泪。

  爱乐之城观后感 10

  有幸看了电影的超前点映,满座的影厅除了偶尔因为片中的幽默桥段发出笑声外,几乎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沉浸在这个美丽又有点伤感的追梦故事中。

  《爱乐之城》收获的赞誉已足够多,金球奖7提7中,奥斯卡惊人的14提,这些重磅奖项的加持几乎把它捧上神坛。但回归到电影本身,这确实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好片之一,它复古、怀旧,却又精致、美丽;带有淡淡的伤感,却又让人沉浸不已。所以放下那些过多的期待,也不要以神作的标尺去衡量它,就买张票,安静地坐在电影前,感受一场来自“爱乐之城”的追梦之旅,足矣。

  印象中最喜欢的歌舞片还有一部《芝加哥》,同样是奥斯卡经典,《芝加哥》把现实场景和歌舞桥段分开,却又能无缝对接,流畅有新意。回到《爱乐之城》,片中的'歌舞都是为剧情和人物服务,基本是故事为主,形式为辅,歌舞更像是一种精致点缀,或是推动剧情的一种轻松调剂,或是帮助人物表达内心,适可而止,颇有味道。

  一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爱情歌舞片,除了用动听的音乐抓住你的耳朵外,华丽丽的舞蹈也是一种很舒服的视觉享受。而电影的画面和布景、灯光运用,完完全全就是视觉上的冲击了。

  上一部画面如此干净又色彩斑斓的电影可能就是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了。

  《爱乐之城》画面构图独具匠心,元素丰富而不繁杂,色彩搭配干净但不纷乱,因此每一帧画面都达到了壁纸般的水准。电影中的灯光运用也让人惊叹,或柔和、或强烈,既能够勾勒出洛城的自然美景,又能分分钟把主角推到焦点前,真正做到让光影讲述故事,混淆梦想和现实的质感!

【爱乐之城观后感】相关文章:

爱乐之城观后感05-02

《爱乐之城》观后感11-19

爱乐之城观后感(15篇)01-10

爱乐之城观后感6篇11-05

爱乐之城观后感15篇11-08

《爱乐之城》观后感12篇12-23

爱乐之城观后感4篇12-21

《爱乐之城》观后感14篇11-29

爱乐之城观后感(14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