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案

时间:2022-11-08 10:44:05 历史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历史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教案合集15篇

初中历史教案1

  教学要求:

  学生学习课文之前,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断,以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查找自己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开三国故事会。

  教学重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胜与负的根本原因。查找自己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开三国故事会。

  教学难点: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构想:

  在教学中重点理清课文的条理,抓好预习检查,使学生初步了解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役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顺课文条理,引导学生逐段深入学习。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揭示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赤壁之战》,赤壁在今天的湖北省武昌县西赤矶山。据历史记载,东吴的孙权以三万大军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背景。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看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战双方是哪些人?

  (3)交战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2、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知《三国演义》的故事进行回答)

  3、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4、默读课文,想想赤壁一战的过程,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怎样,然后给课文分段。

  5、讨论分段。(按战役的起因、战前准备、战役经过及结果来划分段落。)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调兵遣将”,周瑜为什么要调兵遣将?

  (3)让学生谈谈对“隔岸相对”的理解。

  (4)说说这段话讲了什么?(赤壁一战的起因。)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示投影:说说你对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的看法?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火攻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默读五、六、七自然段,讨论了解:a、文中几次提到“东南风”?划出有关的句子。b、指名读一读为什么要在“东南风很急”的情况下来进攻?c、读一读曹操的表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

  (3)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学生默读思考。

  (4)火攻一战的结局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读课文十、十一自然段。讨论理解:a、理解“锣鼓震天”“丢盔弃甲”。b、说说曹操逃跑的原因

  (5)总结段意,这段话讲了什么?

  四、读透课文,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预习“思考、练习”第二题。

  3、把今天学过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讨论孙权、曹操输赢的原因。

  板书设计:

  战役的起因:南下,夺取江南的地方

  赤壁之战战役的准备:铁锁连船、准备火攻

  战役的过程:假投降、火烧曹营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领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文章中心一层层表达思想感情的。准备开三国故事会。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周瑜、黄盖是怎样用火攻打败曹军的。(板书课题)

  2、请学生简要说说火攻一战的过程。

  二、领会文章的中心。

  1、在赤壁之战中,东吴以三万军队打败了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1)周瑜: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2)曹操:骄傲轻敌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这篇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在学习上,对你有什么用处?(多请几名同学说一说)

  三、开三国故事会。

  1、分小组准备故事会材料。

  2、组织小评委,推选主持人。

  3、开三国故事会。

  4、评委给每个小组打分,给优胜小组颁发奖状。

  四、教师总结

  作业设计:

  1、把你今天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2、联系实际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3、预习《田忌赛马》。

  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东吴: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胜败原因

  曹操:骄傲轻敌

初中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

  3、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

  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都江堰工程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由一生讲述教材导言部分“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生答)师设疑:商鞅为什么能在那个时期掀起变法运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变革的时代,去了解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吧。(板书课题: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二)、展示学习目标

  大屏幕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都江堰工程的作用和历史地位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先学(13分钟)

  (一)自学教材(10分钟)

  教师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依据导学案第一部分走进本课的学习之旅。10分钟,好,开始!

  1、说出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情况

  2、说出都江堰兴修的时间、人物及它的功能和作用

  3、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其目的、时间、指导思想、内容、性质、作用

  4、各国变法的.影响

  (二)自学检测(2分钟)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都江堰属于()

  ?A.防洪工程B.灌溉工程? C.水利航运工程D.防洪灌溉工程

  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

  (三)我的疑惑(1分钟)

  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三、后教(22分钟)

  (一)教师点拨,拓展延伸。(14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呢?现在老师检查一下,请看大屏幕。

  1.教师精讲点拨,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见课件)。

  点拨1、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点拨2、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8分钟疯狂记忆“自学教材”问题;对桌之间互查一个重点问题。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7分钟)

初中历史教案3

  【课程标准】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试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的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下P93——98,明朝建立后,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明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把握。但是学生对于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实,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对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经验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经过、意义等,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本课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

  (2)戚继光抗倭是另一重点。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识别善恶美丑,对端正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

  2.难点:

  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师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一副照片,一张票证,就是一段凝结的历史。出示一套邮票,问纪念什么历史事件?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历史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

  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法:阅读指导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09年7月的淮北平原,突然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这场雨一连下了十几天,淹没了道路,雨刚停歇,就有许多人聚集在大泽乡的山坡上,因为这场雨延误了他们去渔阳守边的.行期,按秦法规定,误期当斩,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他们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结果如何?同学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秦朝末期的那段历史。

  二、新课探究:

  1、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导入框的文字和图片。(媒体显示图片)

  学生思考: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学生们自然会想起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古代修建这样庞大豪华的宫殿群,需要怎样的艰辛劳动?

  2、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

  话题: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各小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收集归纳整理。(媒体显示)

  秦的暴政表现在:徭役和赋税很重,刑法残酷,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举例说明)不仅如此,宦官赵高掌权,政治变得更加黑暗。秦朝暴政在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3、学生自主思索:

  在这种情况下,你知道人民会怎么样?最初点燃战争的“导火线”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媒体显示)

  战争的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战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分组学习:“陈胜、吴广起义“

初中历史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复习提问法。

  2.说、看、议结合法。

  3.分析归纳法。

  4.连环提问法。

  讲述新课:

  复习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导入新课

  1.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

  ①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构成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

初中历史教案6

  【三维目标】

  1.了解罗马的兴起、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制作年代尺,进一步梳理罗马的兴衰史。

  3.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

  2.建构知识──合作探究;

  3.深化主题──反思总结。

  【课时数】

  1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

  提示: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今天我就一起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的魅力。

  设计意图:介结合熟知的谚语引出所学内容,引起学生好奇心,也为之后学习罗马帝国的发展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罗马城邦

  1.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公元8世纪——罗马文明兴起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

  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

  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世纪——罗马帝国进去黄金时期;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重点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提示:

  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败

  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

  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4.教师讲述: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

初中历史教案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原因,讲述蒙古灭西夏与金的过程,理解蒙古灭西夏与金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蒙古灭西夏与金的过程。

  【难点】

  蒙古灭西夏与金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展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并提出问题:诗词中有这样一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描写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人物,其中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有什么呢?学生回答:统一了蒙古。接着教师追问:在此之后蒙古又展开了哪些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思考:面对蒙古草原分裂割据的局面,成吉思汗做出了怎样的举动?

  学生回答: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同时被拥立为大汗。

  教师追问: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之后,如何使蒙古族发展壮大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建立了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二)过程

  教师出示《蒙古灭西夏与金》的示意图,并提问:随着时间的发展,蒙古统一全国的条件渐渐成熟,那么蒙古统一全国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成吉思汗首先率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1227年西夏灭亡。之后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教师补充讲解:在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在六盘山去世,西夏与金均是成吉思汗的继承者所灭

  教师追问:在蒙古灭西夏与金的过程中,西夏、金、南宋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西夏向金求救,但由于西夏曾与金交恶,金朝拒绝支援西夏。南宋不顾北宋灭亡的教训,与蒙古联合夹击金朝,导致金朝灭亡。

  教师继续提问: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唇亡齿寒,做事目光要远大,不要局限于当前的利益。

  (三)意义

  教师展示《蒙古灭西夏和金之后的形势图》,并提问:蒙古灭西夏和金的历史意义何在?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之后派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教师展示史料,并提问:面对强大的蒙古,为何南宋迟迟未能攻下,请结合史料及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蒙古善用骑兵,但宋军善于守城战和水战,宋军可根据地理形势对抗蒙军。

  2.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使得蒙军损兵折将。

  3.宋朝人口数量庞大,故和蒙军保持了长久的对峙局面。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作业:成吉思汗的继任者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他建国后的措施有哪些?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

  四、板书设计

初中历史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间及实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

  2.能力培养: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突出表现。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文艺作品的分析,初步领会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培养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能力。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就是西欧人在地理上取得重大发现的过程,它使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者,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又具有超乎寻常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实质和进步作用有所了解,还应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坚定自己积极投身先进文化事业的信念。要求学生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取得的成果,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后果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郑和远航等史实的穿插对比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重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对开辟新航路作出恰当评价。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14世纪~16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指出:这时欧洲发生巨大变化的又一个标志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由此引入新课。提问: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一、文艺复兴

  14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而提出一系列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张;14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所以与它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也首先出现在意大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文化科学知识,他们渴求摆脱教会对于人的生活和思想束缚。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他们相信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赞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学和理性。这种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思考问题的思潮被称为什么?(人文主义)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那它为什么被称为文艺复兴呢?文艺复兴表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哪两个?(文学和美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领域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诗人但丁)。但丁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代他是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除拉丁文、修辞学以外,他对诗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等都作了研究,从而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日后的从政活动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02年,但丁被代表罗马教廷的反动势力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他乡。但丁的作品很多,《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下面再看美术领域的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领域最的艺术家是谁?(达芬奇)达芬奇所画的人物和宗教故事,都是以现实人物为蓝本的,所歌颂的是人的现实美好的生活,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

  15-16世纪,文艺复兴发展到欧洲的其他地方。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坛上的巨匠,西方文艺评论界把他同荷马、但丁和歌德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莎士比亚毕生主要献身于戏剧事业,他的写作题材广泛,一身兼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作家,各方面都硕果累累,这一点超越了以前所有的悲剧家和喜剧家。与新旧交替时期的先驱但丁相对照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富于现实主义色彩,这也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正在深入,时代正在前进。莎士比亚与中国的大戏剧家汤显祖同处一个时代。

  一、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日益扩大,西欧国家对黄金的渴望更加强烈。但是,西欧的贵重金属矿藏很少,开采也很慢,为了寻求黄金,欧洲人便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为什么呢?(《马可·波罗行纪》内容的影响)《马可·波罗行纪》中,把东方描写得富丽繁华,介绍中国和印度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对憧憬黄金的欧洲上层分子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到东方去寻求黄金。另一方面,欧洲贵族亲眼看到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把东方的珠宝、瓷器等贩运到欧洲而大获其利,这更坚定了他们去东方寻金的决心。但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15世纪前叶,东西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从小亚西亚出发,沿黑海、里海经过中亚到达中国和印度;第二条是经叙利亚、两河流域抵波斯湾,换海船前往印度和中国;第三条是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出红海,经印度洋去印度和中国。当时,红海以东和地中海一带的贸易,分别主要由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所垄断,后又被奥斯曼帝国所控制,它的统治情况如何呢?(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因此,在大西洋沿岸诸国的大商人迫切希望寻找到一条绕过地中海东部,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的财富,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当时人们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了吗?(学生看书答:地圆学说的流行、航海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纪末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为组织大规模远航提供了条件,同时两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较发达,当时地圆学说在欧洲日益流行,意大利地理学家绘制的世界地图,把印度和中国画在大西洋对岸,并断定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直达东方。15世纪欧洲已能制造适于航海的多桅快速的大型帆船,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14世纪已普遍用于航海事业,使远航不至迷失方向。最先探寻新航路的是葡萄牙人。教师指图讲解: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方向是向东。

  (1)1487年,迪亚士率三艘帆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最南端。这是探寻新航路中的第一次突破。葡萄牙国王认识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肯定由此向东航行可以到达亚洲,因此,就把这个地点称为"好望角",这次航行证明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是相通的,为达·伽马的探寻新航路准备了条件。

  (2)1497年~1498年,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返航时,劫掠了大批香料、象牙、丝绸、宝石等物品,他们带来的收益高达航行费用的60倍。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也积极进行航海扩张,并且选择了西进的路线。

  (3)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名水手,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哥伦布直到死一直误认为自己所到的是印度。后来,意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于是这个大陆就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4)第四位探寻新航路的是麦哲伦。他率领的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1519年,麦哲伦带领5艘船,262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很多船员因饥渴而死去。当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在冲突中被杀,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他们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个人了。这样,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新航路开辟后,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从此,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联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这四次重要的远航,大都发生在15世纪末,在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也曾有过远航的壮举,可以请同学思考、对比世界的四次远航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在目的、规模、后果上有何不同?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初中历史教案9

  教学目标

  掌握: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与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了解: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及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认识: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白居易的《忆江南》以及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教师解释: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今天,江南比北方发达。而在古代却是江南落后于北方。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江南的开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板书课题: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展示学习目标

  大屏幕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影响)。

  二、先学(13分钟)

  (一)自学教材(8分钟)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学指导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学习任务。好,开始!

  1、西晋建立的时间、统一全国的时间、灭亡的时间?

  2、内迁“五胡”的名称?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3、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建立名族?

  4、淝水之战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5、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二)自学检测(3分钟)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性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B西晋C东晋D前秦

  2、.淝水之战的双方是

  A前秦和西晋B东晋和宋C前秦和东晋D宋和前秦

  3.“草木皆兵”这一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三)我的疑惑(2分钟)

  过渡语: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解决组内的疑问和自主检测部分,解决不了的疑惑举手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三、后教(22分钟)

  (一)教师点拨,拓展延伸。(7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自主学习部分完成的很好(评价优秀小组)下面共同梳理下本节课的知识点,请看大屏幕。

  1.教师精讲点拨,构建知识体系;(见课件)。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5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迅速完成下面合作探究题,小组之间讨论统一答案。

  (要求:1.个人独立思考,把答案写在学案上;2.组内讨论,达成统一观点; 3.小组选派代表班级展示。)

  合作探究题目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长提出来,课堂上由其他小组同学解决,或者由老师帮忙解决。第二部分是老师在本学案上设计的合作探究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案上题目进行交流,分组分题目进行课堂展示,教师结合课件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精讲点拨。

初中历史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的治国方法,了解他对唐朝的贡献,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初步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唐太宗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正确评价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的人格品质。

  2.了解“贞观之治”时期政治的稳定,离不开忠臣良将的辅佐和广大人民的勤劳,当然也离不开唐太宗的个人政治才干。

  3.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性改良措施,将促进社会的发展;让学生体会,今天祖国繁荣发展的盛世景象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科举制度

  教学难点

  对唐太宗的评价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采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唐太宗的统治方式等基本知识。采用自学讨论,老师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初步繁荣的“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难点是评价唐太宗。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唐太宗的治世方针、一系列统治政策和出现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通过预习能说出“贞观之治”的含义及内容,能够准确的表达,及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既突出了重点,从而也了解决难点。

初中历史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乌廷玉《隋唐史话》

  2.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

  (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3.读图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

  答案提示: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还仰慕中原文化。

  4.读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成公主远嫁的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

  (1)情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2)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读教材,老师引导学生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

  答案提示:

  (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表现:

  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

  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目标导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答案提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目标导学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画像。

  2.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提示:

  (1)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

  (2)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3)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3.史料解读。

  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学生分组朗诵材料中的诗句并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特点。

  答案提示:

  (1)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3)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初中历史教案12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知道山顶洞人的磨制石器技术和人工取火技术。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丰富、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祖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从而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出土化石和遗迹,进而合理推断远古人类生活,培养科学求实的精神;通过学习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感悟人类进步过程的漫长与艰辛,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初中历史教案1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封建顽固势力为什么要反对变法,然后按照书上的材料讲清政变的经过,指出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书中戊戌六君子的事迹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并播放教学课件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谭嗣同等爱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最后,就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由教师加以归纳概括。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不久,光绪帝召见康有为,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开始变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教学思想:

  本课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把讲述、体温、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关心时政的精神。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然后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

  屏幕显示"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师: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生:改革旧制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具体内容)

  师:对。这样变法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也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师:"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

  生:人民、当官的。

  师:这里的"民"具体指什么人?

  学生可能不会立即答出,教师要分析"民"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所以,政治方面的改革就是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师:经济方面的改革会起到什么作用?

  生:(概括)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师:文化方面的改革呢?

  生:(概括)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师:军事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学习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国防力量等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思考题。答案略。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四、戊戌政变

  以学生自学为主。(电脑屏幕显示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戊戌政变的经过)认识慈禧太后的专权凶残、袁世凯的阴险狡诈、谭嗣同的英勇无畏。记住戊戌六君子的名字。教师最后指出: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从光绪帝下诏变法到变法最终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这场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小结: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

初中历史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初中历史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议会斗争;纳西比战役;查理一世被处死和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政变;《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从而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②通过分析克伦威尔在历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②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较,是人类历的又一重大进步。但资产阶级革命终究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革命。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它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当时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要*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实行革命。今天,我们就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了。市场扩大了,财富来源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查理一世继位后,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王室生活腐化,挥霍无度。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农民反对封建压迫,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在人民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成联盟,反对封建统治,并取得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首先起来反抗查理一世统治的,是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国王和议会最后决裂。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内战结束后,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法庭审判查理一世。判决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1649年初,查理一世在白厅(王宫)广场被处决。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独揽大权。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甚至掉过头来,同人民为敌。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成了英国的无冕,共和国名存实亡了。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面对着复辟王朝的高压政策,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武装起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无法容忍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迫切要求改变现状。但是,他们已经脱离了人民,害怕人民,不敢依靠和发动人民通过革命的手段去*复辟王朝。他们就向封建贵族妥协,于1688年发动了政变,*了詹姆士二世的复辟王朝。荷兰执政威廉当了英国国王。

  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英国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提问:(1)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权利法案》起了什么作用?《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的大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是英国政治的重要文件之一。这样,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世界意义)

【初中历史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教案08-03

初中历史教案【精】12-31

【热门】初中历史教案12-30

【推荐】初中历史教案11-17

初中下册历史教案01-04

初中历史教案【推荐】01-02

初中历史教案【荐】01-01

【荐】初中历史教案01-03

【热】初中历史教案01-10

【精】初中历史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