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

时间:2023-03-08 17:08:0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67—69“分一分(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难点: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四、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苹果、水果刀、正方形、长方形、圆、彩笔等。

  五、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以前是四年级所学习的内容,而新教材整合为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

  (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六、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了两个问题需要同学们解答,但同学们回答

  问题时不准发出声音,只能用手势表示行吗?

  (1)问题一: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个)

  (2)问题二(课件出示):老师手里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指名一个学生看图提问题,一个学生用手势表示答案)

  2、师:刚这两个同学表现真棒,老师手里1个苹果,准备奖励给他们,应该先怎样?(板书:分一分)

  分苹果:把苹果分成一大一小两半,当学生有疑问时,趁机说明要平均分。

  3、师:同学们可以用手势告诉老师答案吗?为什么大家都不出手势呢?(每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呢?能否创造出一个符号来表示半个呢?

  4、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的用A从中间画竖线隔开,有的用B从中间画横线隔开,有的用o画线隔开,有的用“双喜”的“喜”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有的用正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来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5、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那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1/2)这个符号和整数、小数一样是数字家族中的一员,它叫做分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研究分数吧。(在课题分一分后板书:分数)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半,其中一半可以用1/2表示,另一半呢?

  1、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1)、涂一涂。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一半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以说一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几个美丽的图形(课件出示教材P67图片:正方形、棱形、六边形、小房子、花瓶)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轴对称图形),你们能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第67页找到这几个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师: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学生精彩片段)

  生1:我把六边形的上下两个边的中间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把六边形的对角有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3:我把圆对折画出它的对称轴,而且这种对折的方法可以找出很多条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生4: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师:通过刚才的涂一涂,你们有什么体会?

  师小结:对,二分之一除了表示苹果的一半,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呢!

  (2)、找一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或事物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你能找一找吗?先看一看,再思考一下,你可以边找边说,看谁找的最认真,最多!

  2、折纸比赛,找出分数

  (1)、折一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折纸游戏。

  a、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b、游戏规则:利用对折的方法,一二组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三四组把圆形平均分成八份,然后涂出其中的三份,比比哪组折得快,方法多。

  c、生操作,师巡视,选出各组的好作品在黑板上展示。

  (2)、找分数

  a、师:刚才同学们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其实又请来了两个分数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正方形折纸作品前板书1/4,在圆形折纸作品前板书3/8)

  b、师:在刚才的折纸比赛中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我们都是在怎样分的基础上才得到分数的?(生:平均分。)

  c、师:对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得到分数,现在再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在长方形纸上请出分数朋友3/4。

  (三)、拓展延伸

  1、认读分数

  a、师:下面让我们就以3/4为例来看一看分数究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刚才我们在长方形上涂的三份一般要用一般要用分数3/4来表示,(课件演示),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字4叫分母,表示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字3叫分子,表示这样的三份,这个分数怎么读呢,从下往上读,分数线读作“分之”。就读作:四分之三。

  b、齐读两遍。

  2、学写分数

  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分母,然后写分数线上面的分子。这个分数就写好了。大家试着写一下二分之一。

  3、师:除了刚才认识的这几个分数,同学们还可以说出一些分数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能不能说完?(不能)看来分数是无穷无尽的。

  (四)、合作交流,巩固新知

  1、练一练1师: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认识了分数。看来靠自己动手认识分数,大家掌握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看屏幕(课件显示练一练1:蓝色部分都是图形的1/2吗?)。

  a、师:这里有四个图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刚才学到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b、请学生回答并说说理由。

  2、课件出示练一练2: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1/3a、生独立练习,师巡视指导

  b、交流反馈,集体评讲

  (五)、交流总结

  师:今天老师特别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分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说说有哪些收获吗?

  师: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我们今后还会继续学习研究分数的,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吗?

  教学反思:

  〔评析:教师用拍手来开课,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拍手,能让学生体会到有些数是不能用整数或小数来表示的,认识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表示半个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涂、折、找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切实感悟“分数”的真正内涵;同时,在找一找的过程中,把刚学习的“分数”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拓展了学生印象中“分数”概念的外延,使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设计意图:在教学分数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分数,然后读写分数,认识各部分的名称,这样一个过程很自然,把教材灵活地使用,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感。〕

  纵观全课,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小猴贝贝和乐乐分桃子的故事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习活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习分数以前,学生已经会运用“一半”这样的词语,只是还没有思考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本次教学过程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发明一个图形或数字来表示桃子的“一半”,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认识了后,通过折一折,涂

  一涂一张长方形纸的一半,使学生加深对的意义的理解。认识了后,又让学生利

  用圆形纸、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自己“创造”出另外一个分数。从始至终,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实践,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这样的教学意图。在教学

  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及时引导和点拨。

  3、善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本节课我多次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回答及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例如“你这个词用得太棒了!”“多有创意的想法啊!”“看到你们的创作,老师对你们今天的学习充满了信心”等等,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还加强了学习的兴趣。

  总之,这节课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上做的不够,又如,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丰富,没有及时赞美学生优异的表现和创造力,在这些方面以后要重点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学习,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向指导老师及同事请教,争取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本节课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新的内容,分数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属于单元的内容,学生对分数意义把我透彻,讲直接有利于后续分小比较及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教学。

  在导入部分,我创设了“分苹果”的情境,由整数数引出生活中有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境,制造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感知到学习“新数”是一种需要。借由分

  的情境,引出“一半”该怎么表示?随后让学生体会并“一半”表示方法的意义,并借数学上“一半”的规范方法引入课题,明确本课的学习方向与任务。

  认识二分之一后,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使学生体会“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个正方形,半张接着让学生在认识“1/2”的基础上,迁移出其它的几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利用学生的作品“1/4”,引面“几分之几”的教学。最后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示的含义。

  在上本节课的时候,自己的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清晰学生的配合也挺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学生操

  够,如在分数的意义这一环节,可让学生多说,学生的方式也还需多样化一些。

  2、在示范操作时,教具略显太可以做得大一些,让学生更能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然本节课的重点不是分数的读写,但是还需强调一下,面的练习中可设计类似的题型让学生操练,各部分的名以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记忆会比打在课件上来得深刻在讲解题目的时候,可以放手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

  一个环节是需展示学生作品的,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生说出自己画的图形所要表达的含义,而不是一味地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通过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强调“平均分”在分数认识中的作用,感受分子、分母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强调“平均分”在分数认识中的作用,感受分子、分母的含义。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分”的情境,把整体分开。

  1、把附页2中的图7涂上不同的颜色,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将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整个的几分之几。

  二、把几个物体看做整体。

  二、老师这有一盒乒乓球,里面有3个黄色的,2个白色的。

  1、黄色的球占这盒球的几分之几?

  2、白色的球占这盒球的.几分之几?

  3、好象分数应该和平均分联系起来的,这儿有吗?你是怎么想的?

  三、三、情境中找整体。

  第59页图上一共有几只蝴蝶?

  完成书上几个问题。

  四、四、巩固与提高

  1、1、练一练,第一题。

  2、2、有4个男同学,2个女同学。你能说一个分数吗?

  3、你是怎样想的?

  4、3、练一练第2题。

  5、按分数圈一圈。

  6、4、他们拿的铅笔一样多吗?

  五、。

  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不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能表示多个物体。

  板书设计

  分一分(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3

  教学目标

  对分数意义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单位1是一个整体,由许多事物组成的集合也是一个整体,从而运用分数可以描述现实世界的许多现象。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2、体会单位1是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填空:四分之一写作:,十分之三写作

  读作读作

  2、“”表示。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空白部分。

  4、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二、新授

  1、分一分(二)

  把附页2中的图7涂上不同的颜色。(红色,黄色和蓝色)

  (1)红色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黄色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3)黄色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试一试

  (1)一共有几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几分之几?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几分之几?

  (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与同伴说一说。

  三、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红花:黄花:

  长方形:圆:三角形:

  2、按分数圈一圈。

  让学生展示自己圈的结果。(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圈法,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3、他们拿的铅笔一样多吗?与同伴说一说。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相同的分数,如果对应于不同的“整体”,那么它们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是不同的。)

  四、小结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分数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懂得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而这个整体可以是1,也可以是由许多事物组成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09-06

小学三年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09-08

数学教案-分一分09-29

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04-01

数学 - 分一分09-29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02-14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03-26

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04-01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