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时间:2024-01-16 08:53:41 赛赛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精选1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精选19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2

  教学内容:

  方向与位置,课本第65~66页。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合情感。

  教学重点:

  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教学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加强学生练习的`活动性,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反响,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巩固辨认方法。

  2、自主练习2.3。

  这是实践性的题目。练习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实践开展必要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辨认方向。

  3、自主练习4。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5。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巩固看路线图的方法。

  5、自主练习6。

  先让学生描述路线,然后再计算路程。

  6、小资料。

  学生自己了解。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3

  教学内容

  乘法应用题(课本第82页、第83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会分析乘法简单应用题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活动引入。

  1、师:小朋友,六一节要到了,大家为了布置教室扎了许多花,我们一起来看看扎了些什么花?(课件显示一个花篮里装了一些蓝花、红花、黄花)

  大家起来书数数每种花各有多少朵?

  显示从蓝里拿出有2朵红花有4个2朵黄花有3个2朵

  2、理解: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黄花有3个2朵,可以怎么说?(指名回答)

  3、摆一摆

  学生拿出小图片。

  (1)要求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问:第二行要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了几个圆片?你是怎样相的?

  板书:3个22×3=6

  (2)要求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

  一块讨论:你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摆的?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1、看显示:蓝花有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你能说出黄花有多少朵吗?你是怎样想的:(四人一组讨论)

  交流: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背,黄花的朵数用2×3=6,因此黄花有6朵。

  2、想想: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红花有几朵?

  (组内互相说说)列出算式:2×4=8

  3、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计算。

  三、形行应用,加强实践

  1、课本第82页、83页“想想作做”第1、2题,看图理解图意并填空。学生独立完成。

  2、第3题,学生边摆边列式。

  3、游戏,变蝴蝶(把第5题做成头饰,学生根据题目选择)

  5的4倍5×4,2的3倍2×3

  3个43×4,4的2倍2×4

  四、自我评价,加深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五、课堂作业

  第83页第4题

  教学后记:学生理解得不好。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

  2.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初步学会利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巩固知识。

  情感与态度

  在练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采用多种方式巩固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是什么?(板书出来)你对乘法有了哪些了解呢?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二、基本训练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 6+6+6+6= 2+2+2+2+2= 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 3+3+3+2= 5+5+5+5+5= 2+2+2+2= 4+4+4-4= 先自己做,同桌间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专项训练

  1.开火车读乘法算式。 2×3 7×5 6×4 9×1 8×3 3×4 1.学生读乘法算式,注意不要把乘读作乘以。

  2.43页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做,师巡视。学生看图独立填空,汇报自己的想法。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4个2相加5个3相加2和6相乘

  4.填空:

  (1)3个8相加,和是( )。

  (2)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 )。

  5.综合练习:

  P43第3题,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5

  复习内容:

  教材练习九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巩固乘法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感知一个乘法算式在脱离情境支撑的前提下,可以表示两种含义。

  3.培养孩子独立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在练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我们已经认识了乘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关于乘法的知识。

  1.乘法的意义。

  2.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在小组内回顾、交流后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补充完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师:通过前两节课对乘法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成练习吧!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九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教材练习九第9题。引导学生看清题中的条件,再独立列式,同桌互相读一读。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题目的习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0题。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结果。对于“3+2+1+3”引导学生明白:可以把“2+1”看成“3”,即原式可以看成“3+3+3”。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2题。学生自主连线,指名展示。并说说自己的理由。3.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3题。教师引导:3×2既可以画成3个2,也可以画成2个3。5×4既可以画成5个4,也可以画成4个5。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检查。教师有选择性地展示,集体进行评价。4.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4题。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并计算,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简便性。

  四、拓展延伸把下面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4+8=4×6

  5+5+5+10=5×57+7+7+7+7-7=4×7

  2+2+2+2+2-4=2×3五、课堂总结这几节课我们都在学习乘法,对于乘法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重在复习乘法的意义。通过练习,再次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练习中,始终抓住乘法的意义教学,不脱离乘法的本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练习始终结合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感知乘法的简便性。不足之处: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少。

  教学建议:适时丰富学生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数学模型的意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6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四、板书设计:

  分类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

  按颜色来分一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6的乘法口决的.意义,熟记口决,会用一句口决算有关的两个乘法算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口决,会用一句口决算有关的两个乘法算式

  三、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机

  四、教学过程:

  (一)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1.口算

  6×1,6×4,1×2,5×4

  6×2,6×5,4×2,3×1

  6×3,6×6,2×3,3×4

  (二)根据口决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三五十五,一三得三,四五二十

  三四十二,二五一十,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

  (三)在○里填上+、_或×

  4○4=8

  3○3=9

  6○6=364○4=163○3=6

  6○6=124○4=0

  3○1=2

  4○2=81

  (四)乘法口决比赛

  1、看乘法式题卡片写得数

  3×2,4×4,3×6,2×2,6×5,3×4,6×6,2×4,2×6,1×6

  2、先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计算

  妈妈买来4袋桔子,每袋5斤,一共几袋?

  妈妈买来4袋桔子,5袋苹果,一共有几斤?

  3、口头提出问题或条件再算出来

  ①6个少先队员做纸花,每人做4朵()?

  ②少先队员做了24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朋友8朵,()?

  (五)复习填括号练习

  1、做62页第3题

  2、做练习十三第2、5、7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8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答与“可爱的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掌握已学过的口诀,进一步熟悉3的乘法口诀。

  2. 能利用口诀正确、熟练地计算。

  3. 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准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看图提出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想快快长大,它们每天都学习文化知识,希望早点找到妈妈,回到妈妈的身边……

  二、利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一群小蝌蚪离开妈妈太久了,心里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它们在池塘里四处寻找,可是忘记了妈妈的.模样,怎么也找不到。请小朋友帮忙把小蝌蚪送回妈妈的身边,好吗?

  1. 连一连

  汇报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你们真了不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在岸边向我们招手,表示谢意呢!

  2. 比一比(渗透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德育教育)

  (1) 谈话:请观察教材中的图,两只青蛙要过河,他们要比一比谁先到达对岸。同桌之间各代表一只青蛙比一比。

  (同桌之间互相比赛,优胜者得到一个学习小五星,汇报结果,说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2) 学生做,教师巡视

  (3) 汇报订正

  3. 算一算

  (1)读题:每只青蛙吃9只害虫,3只青蛙吃几只害虫?

  (2)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3)汇报订正

  进行环保教育: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三、提高练习

  1. 完成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 )、三九( )、五八( )、( )八二十四

  ( )五一十、( )七三十五、( )七二十一、二( )十六

  3. 想一想,填一填,能填几个就填几个。

  □×□ = 12

  □×□ = 18

  □×□ = 12

  □×□ = 18

  □×□ = 12

  □×□ = 18

  □×□ = 12

  □×□ = 18

  □×□ = 12

  □×□ = 18

  □×□ = 12

  □×□ = 18

  4. 完成第3、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2、3、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练习有关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2、3、5乘法口诀的巩固课,教材通过与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背下来口诀,并运用到式子中,课堂气氛活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9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果园丰收,小朋友们在果园帮助收南瓜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出示表格及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

  预设:28 + 34 + 22 =

  提出问题:这是三个数连加的.问题,要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提出问题:连加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1 ”。

  预设:连加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

  设计意图: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出示微课,对连加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连加的`计算过程及其先关注意事项。

  2.连减。

  出示问题:共用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讨论计算方法好和计算过程。

  预设:84-40-26 =

  预设:84-40 = 44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

  提出问题,在计算连减算式时,你发现了什么?(可提示学生找运算顺序。)

  预设:连减和连加的运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预设: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84-(40 + 26)

  提出问题:这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40 + 26 = 66 , 84-66 = 18

  设计意图:通过连加的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知识迁移,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出示微课,对连减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连减的计算过程及其先关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46 + 25 + 17 =

  75-28-19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同时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2.看谁算的对。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3.算出红星小学参加3项体育活动的总人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同时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计算连加、连减,在计算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计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减。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学会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重点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学具: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5、课件出示

  笑笑能将线面的图1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设计图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标: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3

  教学目标:

  1.巩固对人民币知识的认识;

  2.提高10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

  3.加深对加减法数量关系的理解;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类整理等数学意识。

  教学步骤:

  1.模拟“百货店”一角,巧设购物环境。

  教师把毛巾、肥皂、牙膏、巧克力、奶糖、钢笔、铅笔、书包、练习本等商品放置在桌面上,每件商品的旁边都放上由学生制作的价格标签,并挂上“欢迎到百货店购物”的字样。上课前,让同学们看一看。

  2.化静为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其观察能力。

  首先,教师利用电教平台出示如下一组文具、日用品及其价格:

  然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百货店”的欢迎语,同时出示题目:小勇高高兴兴地拿着10元钱到“百货店”购物,假如你是小勇,你能用10元钱买到哪些文具或日用品?

  3.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各自独立思考后,纷纷举手作答:

  生1:用10元钱可以买到1支钢笔、1支圆珠笔和1盒巧克力。

  生2:用10元钱可以买到2本练习本、1支圆珠笔和1盒奶糖。

  生3:用1元钱可以买到4条毛巾和2块肥皂。

  至此,教师不急于作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4.每组选派代表到“百货店”按各自需要自由选购。

  经过各个小组的热烈讨论,每个小组拟定选购方案若干个,然后派代表按各自的购物方案到“百货店”选购文具或日用品。

  5.巧设问题,激发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问购物代表:“你们拿10元钱选购到哪些文具呀?”“你们拿10元钱选购到哪些商品呀?”……各组代表积极地发言,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了。

  6.采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发挥同学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采取了学生自我评价、合作评价、教师评价等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巧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巧选文具的活动、巧评合作得出的结果。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口、脑、手并用和求异思维的激发,使学生懂得:用同样多的钱,可以按需要购物,按价格大小巧安排,做到合理消费。这对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加、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差关系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各类应用题的分析、解题的思路,能正确地解答三类不同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做练习十二第8题后两题(加和减)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2、集体订正,让学生重点说一说计算过程。

  3、提问: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加法计算个位满十要怎么办?减法计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二、应用题练习

  1、看图列式

  (1)示线段图。(用线段图分别表示蓝墨水28瓶,红墨水20瓶,求蓝墨水比红墨水多几瓶)

  请小朋友说说图上是什么意思?

  哪种墨水的`瓶数多?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算?28-20表示什么意思?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提?为什么?

  (2)在图上改变已知数和问题,成为求蓝墨水瓶数的题。

  让学生说说现在图里的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谁能改变和问题,成为求红墨水瓶数的.题?(根据改变两个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

  2、针对性练习

  现在,说说第一句中是哪种数量多,它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1)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几只?

  (2)公鸡比母鸡少几只?

  (3)松树比杨树少10棵。

  (4)红金鱼比黄金鱼多5条。

  师:我们分清了谁多、谁少,就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来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3、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先做第一题,做完后提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提?

  想一想,这道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张芳养17只,徐军养26只,徐军比张芳多养9只)

  根据三个数量,还可以编成另外两道应用题。

  做第(2)(3)题

  做完后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三个数量都一样,但由于条件和问题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样。因此,解答应用题先要分清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确定用什么方法算。

  4、做练习十二第10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和绿旗面数都是与哪种旗比的。为什么解题的方法一样?

  三、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8题前4道计算题,第11题、12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5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克与千克的认识》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和会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及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四.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较准确地估计物体质量,表示物体的轻重。

  五.解决方法:

  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受、体验的机会。

  六.设计理念:

  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人人参与、主动发展。

  七.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盘称,2分硬币,一块肥皂,2袋500克的糖,1千克的`称砣一个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组织学生进行负重跑步比赛。

  师问:我听说我们班有两名同学跑得很快,他们是谁呀?今天我们让他们举行一场比赛怎么样?不过今天的比赛难度增加了,他们每人要背一个同学比赛,你们想看看吗?

  学生活动。

  师问:让我们来采访一下冠军,你为什么不选王仕聿(重的`那位同学)呢?

  那么,王仕聿,你有多重?除了“斤”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2、师说:“斤”“两”是我国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从1990年12月21日开始,我国就规定不使用这两个计量单位了。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和国际接轨,而“克”“千克”是全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交流汇报:请学生汇报去超市调查情况。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去超市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谁来说说你调查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问: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些物品有的用“克”作单位,有的用“千克”作单位?请你仔细想一想,什么时候用“克”,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呢?(比较轻的东西用“克”做单位,比较重的东西用“千克”作单位)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2.体会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和遵守交通规则等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游戏激趣: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现在你们都知道那些方向?

  敬老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示画面)

  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红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认识路,只有一张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势挂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挂图,帮助他们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完成说一说

  请大家算一算谁家离敬老院远,谁家离敬老院近?

  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现、再向南走20米;小刚向增走50米,再向东走30米。

  二、问题探索

  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图文:读懂题意,独立完成。

  想一想自己确定游乐场的方法,在小组内说给同伴听。

  汇报交流。

  设疑:如果在商场西20米处设停车场,用O标出,怎么确定位置?你还可以确定哪些物体(景物)用适当的符号标出来,小组内说一说。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出示寻宝图,引导观察,自由说一说小动物的寻宝路线。

  学生汇报。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小兔送信,请你们帮他算算,从出发到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小组内讨论:确定路线,再计算。

  三、实践应用

  练一练第4题。

  请你说一说回家的路线,要求运用四个方向准确地表述。

  把大家说的路线制成一幅线路图。每小组指定一人说,其余同学共同完成图。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哪里举行的?(北京)知道在这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多少金牌吗?(51)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今后还会不断有重大国际赛事在我国举行的,大家喜欢运动吗?(喜欢)运动有什么好处吗?对,从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长大后在赛场上还可以为国争光!

  这不,森林动物运动会也拉开了序幕。瞧,运动场上小动物们赛得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情况吧。(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猴子有几只?小兔有几只?小狗有几只?

  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生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小动物参加?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师:这次比赛的裁判是大象,它想给参加跳高的.每只动物发一只喜羊羊玩具,给参加长跑的发一只美羊羊玩具,同学们说该怎样来统计呢?

  我们可以根据比赛项目来统计。

  师:知道了跳高和长跑的动物只数,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啦?(一共有多少个动物参加比赛)对,在统计表中就用“合计”来表示。

  师:小猪是这次比赛的厨师,他要为动物们准备午餐,我又该按什么标准来进行统计呢?(动物的种类)真棒!

  师: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完成上面两张统计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统计表。

  汇报交流:看了两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统计的标准不同。

  生2:合计都是13。

  生3:统计的标准可以不同,合计数应该不变。小结:同一个场景,我们在统计时分类的标准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那如果两张表的合计数不一样,说明什么呢?(必定有一张统计错了,我们可以根据两次的合计数是否相同来检查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师:运动员们的比赛很激烈,很多小动物口渴了,要喝水,大象说,咦,茶杯在哪儿呢?小猪说,还在商店里哪!于是它们又到商店里选茶杯了,大象评委只关心茶杯的形状,猪厨师很会精打细算,它关心的是茶杯的价格。你们会把统计表填完整,并向它们介绍一下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统计表。

  交流:合计栏是怎么算的?

  比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分类统计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请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思考填写统计表。

  ①出示图,看了这幅图你想如何统计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②请你按照形状分类和颜色分类进行统计表。

  ③比一比两张统计表的结果,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说说这两张统计表分别适合哪种需要?

  四、巩固升华,拓展延伸

  师:师:今天来这里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分类统计,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为了记住同学们,我还想了解咱们班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同学们能帮老师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并完成统计,尽快将结果给我吗?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了数学知识要会用,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方面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六、布置课后任务

  我还想知道每组同学的年龄,8岁的有几人,9岁的有几人,10岁的有几人,请同学们课后将统计结果填好,交给老师,大家能完成吗?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建立规范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规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表格的设计和文字格式的设置。

  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赛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化。

  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到校呀?为什么你们会按时下课,按时来上信息技术课呢?什么时候你们回家呀?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出学校运转是有规律的,同学们按时上下课,按时放学回家。引导同学们找出学校是怎样有规律的运转的。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任务一:创建表格

  老师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电子版和打印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看看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有几行几列。老师提问同学回答,一致通过后,由同学们自己来制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师巡视指导。

  任务二: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请同学们参照老师给出的学校作息时间表填写表格。

  任务三: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提问: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老师制作表格中的文字和同学们表格中的文字位置好像不太一样哦?同学们觉得哪一种更漂亮一些呢?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单元格”对齐命令。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出不明显的差异,以此来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力并且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同学们既然会制作作息时间表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制作出你们班的课程表呢?希望同学们课下的时候证明给我看,下节课的时候展示给老师看好不好?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同一班的同学做出好的作品,对全班同学都是一种激励,老师就是要以此来激发所有同学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制作表格,向好的同学看起。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制作规范表格的方法,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制作的表格相比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同学们的还不太一样,是哪不一样呢?这个问题留作课下讨论,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解决一下,看能不能达到老师的水平。

  五、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3、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 1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业根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教学内容: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总结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03-13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11篇03-13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11篇)03-13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案(集合11篇)03-13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07-27

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11-02

二年级《练习课二》数学教案02-10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11-24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