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几倍求和差应用题

时间:2021-09-29 19:52:42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几倍求和(差)应用题

“几倍求和(差)应用题”教案与评析

组织者:陈建茂

教学内容: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P103-104

教学目标 :

基础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目标:1、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记者应聘”一事,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正确地解答几倍求和(差)应用题      

教学难点 :找出中间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两块表格式的小黑板

板书设计 :

 

   小        小                        几倍求和(差)应用题

   黑        黑      33+99=132分  33+33×3=132分  33×(3+1)=132分

   板        板        ……           ……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发描述

1、谈话引入

师:大家知道“处州晚报”吗?我们班有没有处州晚报小记者?今年处州晚报记者部经理公开招聘记者,准备培养一位优秀记者,于是进行一场考试。考试分为口试(满分为50分)和笔试(满分为100分),总分高的被聘用。这里是四位参赛者的成绩(挂黑板)。如果你是经理,要想从中选出一位当记者,那么你认为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先算出总分。

师:我们来当经理,算一算他们的总分。为了速度快,分工合作,第一组算甲的成绩,第二组算乙的成绩,第三组算丙的成绩,第四组算丁的成绩。开始!

2、复习旧知

①做后反馈:每组各抽一生说出算式(师板书算式:33+99=132分)

②小结:聘用谁当记者?

要求总分,只需怎样?

[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身边的开放性事实,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一个决策者的思维方式。]

二、观察规律,自主探究

1、师生谈话,合成目标

师:请同学们观察“乙”的两项成绩,口试与笔试成绩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笔试成绩是口试的3倍。

师:同意吗?(拿出另一块黑板,板书学生的发现)

师:那大家能不能像陈老师这样,表示出其他三位应聘者口试与笔试的关系吗?(生说师板书)

[师生合作生成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主开放地探究解题方法。]

2、小组讨论,初步决议

①师:根据第二块黑板上的信息,你能再次列式计算他们的总成绩吗?

生:响亮自信地回答:能!

(师明确要求:仍然分组算总分;汇报时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算式是什么”进行分析。)

②生独立思考解题,师巡视了解情况。

③反馈:

师:谁愿意自告奋勇地先来说说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算式是什么”?

(学生自信地举起小手。)

方案一: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求出笔试成绩33×3=99分,再求笔试与口试的总分99+33=132分,我的算式是33+33×3=132分。

师:板书算式。

师:也是这样做的请举手。

生举手,师再次抽一生说思路。

师:其他组也是用这种方法做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师每组请一生说。

(其余学生争着要发言,师让生同桌相互说步骤和方法。)

   方案二:

生:我的算式是:33×(3+1)=132分,其中“3+1”表示笔试的3倍加上口试的1倍,一共4倍,再把每一倍的33×4就是它们的总分了。

(学生基本还是模糊,这时教师借助了线段图再让该学生进行分析。)

师:板画线段图,我们再请这位同学结合线段图说一说他的思路。

生:“3”就是笔试的3段;“1”就口试的1段;“3+1”就是表示笔试与口试一共有几段,每段是33分,所以33×(3+1)=132分就是口试与笔试的总成绩了。    

    (教室里顿时掌声响起。)

师:谁愿意再来说一说你这种解题思路?

(抽学生说了之后进行同桌互说这种想法。)

再次反馈:用这种方法求其他几名记者应聘者的总分,会列式吗?

    (师重点要求学生说括号中的(2+1)等所表示的意义。)

[开放式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所以以上教学过程 体现了该教师上课的“实”。[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学生模糊时教师又能及时利用了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体现了开放性教学过程 中教师合作者的作用。]

三、组际交流,发表决议

1、解决采访问题

①师:经理聘用乙记者作为培养对象,第二天布置给他一个任务,采访调查丽水市的轿车动态,并写一篇1200字的调查报告。你们说乙该怎么办?

②课件出示采访情况:乙记者经过一天对轿车动态的调查采访,他下午收集了5条信息,上午收集的信息是下午的4倍。

③师:你知道了

哪些情况?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④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乙一天一共收集了多少条信息?”和“上午比下午多收集多少条信息?”教师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师引导先解决“求和”问题,再解决“求差”问题。

⑤反馈:抓住中间问题(第一步)提问:表示什么意思?

⑥比较新旧知识,得出不同和相同点。

    师指着板书(包括两块小黑板)问:这边的题目和那边的题目在解题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小结:其实解题方法一样?都是求和,只是一边是直接相加,而另一边需要先求出其中一个不直接的条件,再相加。(板书课题)

⑦“求差”,比较“和与差”的异同,补充课题。

学生做题——反馈——观察异同——小结课题

[通过及时的巩固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通过教师的组织比较,深刻巩固了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基础知识进一步得到落实。]

2、了解采访信息

①师:刚才大家齐心协力为乙献计献策,使他顺利完成一天的采访。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采访得到的一些信息吧。[课件出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去年全市轿车市场卖出7864辆轿车,今年将会降价,估计今年卖出的轿车是去年的2倍。两年一共会卖出多少辆轿车?………………………………(   )

     ① 7864×2  ② 7864×2+7864   ③ 7864×2-7864 ]

②要求:默读题目;选择好用手势表示;手先放在桌板下,听口令再放出来。

③反馈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个课堂达到了又一个高潮。

教师先请选②的学生说理由(两三个学生),再问:要是使①对的话,该怎么办?要是使③对的话,又该怎么办?——这时学生的回答几乎形成了辩论赛。

3、自我评价

师:你觉得今天自己学的怎样?如果给自己打分,打几分?

[教师设计了变式练习的训练,让学生在辩论交流中体验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各种形式,同时能使整个课堂达到了高潮。最后让学生评价自己今天的表现,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

 

 

四、班级讨论,形成决议

师:乙记者要做一天最后的任务——写报告。

(课件出示:经理要求乙记者写一篇1200字的采访报告,乙打算下午写的字数是上午的 3 倍。你认为乙记者上午和下午各要写多少个字?)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教师设计了这道练习,既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也能让整堂课的开放式教学情境更加完美。]

 

教后反思:        

1、以一个完整的生活情景贯彻教学始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而且较深地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记者应聘”一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3、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学习效果相当好。

 

专家评析:

1、备课时,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陈老师都做了大胆地尝试。首先是呈现学习材料,经过师生合作形成例题,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地位和教师是参与者的作用。其次,陈老师再用故事的延续创设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逐层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而且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2、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但又不拘于形式。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如: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遇到困难时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及合作交流中的课堂引导。

3、以上处理,很好地落实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几倍求和(差)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