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3-01-08 12:23:30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3.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板书设计

  辨认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

  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竖式计算

  43÷7 47÷9 34÷6

  (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

  (二)基础练习

  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 )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是()。

  5、括号里能填几?

  ( )×4<30 ()×5<32 ()×7<46 ()×9<42

  6、数学书第92页1、2、3题。先独立完成,汇报评讲。

  (三)拓展练习

  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

  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

  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

  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

  (四)提高练习

  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

  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

  (1) 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 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

  3、在( )÷( )=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

  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

  5、筐里有27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

  6、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吗?

  7、有27本书,最少再添( )本就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 )本就能平均分给5个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3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学生学具: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最大能填几?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 书 设 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4

  教学 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是啊,阳春三月,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最想干什么呢?

  生:春游、植树……

  师:我们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级正准备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呢!

  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他们现在在哪儿?

  生:河边。

  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他们想要过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过河》(板书课题)

  二、新课传授

  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帮助笑笑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29+25=54(人)54÷9=6(条)

  师:如果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列成综合算式,谁来试一试?

  学:29+28÷9

  师:这样列式行不行呢?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结果:这样列式不行,因为这算式是把女生人数去除以9,而不是用总人数去除以9。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这部分应该先算呢?学生探究:实物台上展示——用小括号(29+25)÷9

  师: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板书)

  那么这个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

  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相信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条)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帮助笑笑他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想考笑笑他们,你们愿意参加吗?

  课件出示: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1减去6乘6的积,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应用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笑笑班级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图)他们在这玩得可开心了,临走时,笑笑想买一些土特产带回去,于是他来到森林特产店。(出示购物图)野菜4元,木耳5元,叶帖画3元,竹笋2元,根雕6元,拐杖7元。

  笑笑买了些什么?

  生:她想买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师:淘气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买三袋。

  师:那他们要付多少钱呢?请你们帮忙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展示不同计算方法

  四、归纳

  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生:认识了小括号。

  生:帮助笑笑解决了问题

  生:知道了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师: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运用连加和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运用估算,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可以顺利运算。

  教学重难点:

  1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这两副画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一个提示,左图是有关认识图形的知识,右表可以利用呈现的数据练习加减法。教师可以通过这幅图,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我的成长足迹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比整理与复习(一)提高了一步。学生可以展示最满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适当加以指导。

  三.练一练

  1.第1题

  练习万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可以列竖式计算,要求学生计算正确,在速度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2.第2题

  教材通过“五一”旅游的`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不仅复习了万以内数的感受和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3题

  复习认识图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并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草稿纸

  这次实践活动安排的是一个小实验,体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一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长的'规律。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做这个小实验,并提出实验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适当,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记录等。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同时在教室布置一处实验角,由专人负责。没有黄豆用绿豆代替也可以的。实验7天后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这里应该注意,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也可以自己查阅书本。让学生从小就体验实验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出示要求:

  (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

  (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

  (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

  三、布置任务。

  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

  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

  四、。

  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7

  教学 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 重难点

  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 准备

  投影片、课件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生活中的大数无处不在,那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学一学,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在()里填上“>”或“<”。

  学中做1。试一试。先试着做一做,再议一议。

  3.想一想

  4。数学游戏。

  5.估一估。完成练一练的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展示情景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尝试、对话

  1、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自由在班级里交流。

  (3)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因为必须先算卖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释应用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

  (3)议一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

  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

  ①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的三位数是多少?和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

  ③的四位数是多少?和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

  (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

  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

  2、读数:

  (1)读出这些数

  (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

  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位比起,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三)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 )

  (2)一万里面有()个千。

  (3) 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位是()位。

  (4)最小的四位数与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2)二百八十三(3)九千(4)五百(5)一千零一十(6)一万

  3、数学书92页4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数学书92页第5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5、数学书93页第6、7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6、数学书93页第8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 204② 20xx③ 2400④ 20xx

  (2)550比150多()

  ① 600②700③400④500

  (3)的三位数加1是()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 1009 1100 1909

  (2)9999 8900 9990 8909 10000

  (四)拓展练习:

  1.你有几种填法?(最小能填几?)

  7□23 〉7667

  2.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

  (1)组成的四位数是( )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 )

  (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是()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应该比较容易掌握,稍有困难的是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中连续进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笔算。为此,本课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通过情景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是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加法中的连续进位方法。

  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十年前我去动物园参观的情境激趣引出课题,与今天再去逛时情境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整个课堂我创设小动物参与的环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开课伊始,我通过情景创设十年前逛动物园的情境,与今天学生再逛动物园的情境作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引入今天的知识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课件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相关数学信息。

  (1)思考并回答:对比同一个动物园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提出数学问题。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口算 数线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尝试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小老师板书,讲解)

  3.小狮子先知道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你愿意告诉它吗?

  4.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补充课题) 6.. 趣味练习,评选动物园环保之家(板演)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这一环节设计了帮森林医生啄木鸟找对错,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两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对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的加法进行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11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经过这节课的教学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其他特点以及研究其他平面图形的特点打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对主体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观察力、探索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动手探索的能力,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锐角、钝角,也可以借助尺子来度量图形各条边的长度,这些能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二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喜好动手操作,对于色彩鲜艳、动感强烈的事物易感兴趣。本节课设计了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其中既有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又有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手脑并用,既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又体验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所以本节课我设计学法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观察图形、总结归纳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拉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体验、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动,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动,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一节的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一理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难点: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三、说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在教学中,我采用动态的、多元的评价方式。如:激励性的语言,奖小星星 等。

  四、教学准备:

  挂图 方向板

  五、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 引发兴趣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做和老师相反的'动作,比如老师说,我说东向东转,学生就说,我说西向西转。这样的设计,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

  第二环节:实践探究 激趣解疑

  1、老师用微机出示教材主题图,先请学生说一说:看平面图的方法,然后同桌交流:以学校为中心,邮局、商店、医院、体育馆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2、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图书馆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有的可能说,图书馆在学校的北面。有的可能说,图书馆在学校的西面。教师可以借机提出疑虑:“图书馆又不会走,怎么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儿呢?图书馆到底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们好好想一想,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图书馆在学校的西面和北面之间的位置,并鼓励学生自己给西、北之间的方向起名字,从而了解到生活中的西北方向。

  3、接着,老师请学生交流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的所在方向,引导学生发现:东南、东北、西南等方向。

  以上教学活动中“看平面图辨认方向”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找学校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场所,既复习了已有的方向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老师让学生观察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的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给新认识的方向起名字,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认识生活中客观事物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注重了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 玩中强化

  1、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组织学生制作方向板,并利用方向板找教室的方向,然后把找到的方向和同桌说一说,指一指,再交流一下教室的各个方向有什么。最后,让学生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跟全班交流。

  2、在学生基本了解教室的方向后,教师组织学生玩《反应快》的游戏,如:向东南点点头,向西北招招手,引导学生发现:东南和西北相对,东北和西南相对等。

  3、教材P21有一幅《中国地图》,在观看中国地图时让学生了解家乡安徽省在祖国的方向并完成这一页的练习。

  4、在练习之后,再组织同桌玩《小交警》的游戏,并让学生说说鹤岗的各个方向有哪些熟悉的景物和建筑。

  以上教学从静态的大环境中分成相对集中的同桌之间相互学习,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学生彼此合作、交流,形成“动态的集体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由学生爱玩、爱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了《小交警》的活动是实际方向的练习,集趣味、能力于一体,达到玩中学,玩中练的目的。借助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教室的空间方位,体验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

  第四环节:动手操作 促进内化

  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当小设计师帮小区搞设计。老师让学生把课前发的场馆图片拿出来,自己摆一摆,说一说每个场馆分别在小区的哪个方向。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方向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上的学习很不够,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多实践,多应用,才能掌握。

  第五环节:师生整理 体验收获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谈两点:

  1、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2、让学生自我评价,比如,问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这样,既注重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一课改理念,数学知识一旦让学生体会到它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上在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交往中参与教学全过程,最终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实现了本节课所要追求的教育价值。

  2、经历学习过程比只要结果要精彩的多

  上课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过程。在活动中我发掘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学习新知的成功与快乐。

  另外,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方向板辨认教室里的方向时,有的学生手里的方向板随着身体的转动而转动,如果在教学时我给学生做一做示范或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使用方向板的方法,就不会出现学生身体动,手中方向板也在动,不能找准方向的问题。看来教师导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而且要引导的恰到好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真切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实际意义,也更深切的领悟到了新课程“师生共同发展”的内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15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09-29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2-0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02-0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03-0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2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01-07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02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02

【热门】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