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时间:2023-11-09 12:30:54 宇涛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精选12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0页的知识。是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不进位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算理;熟练掌握了口算乘法。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综合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会用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行计算,并会把该方法运用于更多位数的乘法。

  2、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观察、引导演示,动手操作,体会自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获得自主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成功感。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情景再现,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算理,会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地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学生分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美术课画图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在美术课上绘画吗?

  学生:喜欢。

  教师:三位小朋友们正在做手工,大家看看,小明、小敏、小丽正在做贺卡呢,大家看看他们做卡片时都用到些什么?

  学生:彩笔,纸板,铅笔。

  教师:对,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会带,教师选择性板书: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二)、合作探究

  1、解决问题

  教师:小精灵呀和大家一样,也是想知道桌子上一共有几支彩笔,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教师再约学生一起分析情景图,图中一共有三盒彩笔,每盒有12支彩笔。)大家知道了这些,要怎样列式呢?分小组讨论。

  学生1:12+12+12=36,每盒彩笔12支,一共有三盒,就是三个12相加。

  学生2:123=36,因为12=10+2所以123=103+23=36

  学生3:123=36,因为12=9+3,所以123=93+33=36

  教师:大家真了不起,想起这么多的方法,真是人多力量大,一下子就把小精灵和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解决了。除了以上方法大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以前大家学过列竖式使加法变得更简单,那么乘法可不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使计算更简便?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笔算乘法这个问题。

  教师:用竖式计算加法是用怎么列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顾:加数加上加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总结乘法的竖式计算

  教师:在乘法中,规定两个相乘的数叫因数,和加法竖式一样,因数乘以因数,相同数位对齐(教师列出乘法竖式,边列边讲解)。那具体要怎样计算呢?大家分组讨论。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学生1:先把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

  学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

  教师:大家的想法呢,统一起来就133=30,23=6,30+6=36,和刚才开始时的第二种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用竖式表示。

  3、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

  大家来说说今天学到什么?

  学生:多位数乘一位数,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

  (三)、巩固提高

  学生在黑板演示教材60页做一做第一第二题,集体纠错。

  (四)、回顾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同组中组员的表现怎么样?

  3、对全班学生给予表扬。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20×4=答案50×6=答案300×2=答案210×4=答案160×1=答案

  2、32×3读作(),3×32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

  4、9乘6可写成()×(),还可写成()×()。

  5、计算(指名板演)

  6

  × 7

  =42

  3

  × 5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

  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 2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2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 2

  = 62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上台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3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激励学生评价与反思,体验解决困惑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口算。

  30×2= 10×6= 300×2= 40×6= 3000×2= 500×6=

  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2、用竖式计算。

  227×5= 603×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生在例题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

  2、教学例7

  1)出示插图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怎样列乘法算式计算?

  3)估算一下结果

  4)用竖式计算,自己试一试

  5)学生板演,对比优化方法。

  《设计意图:谈读书的好处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很好的过度到例题的教学。然后让学生找出条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课堂的开放性》

  三、巩固练习

  1、课本87页的第1题。(要求用竖式计算)

  2、补充练习:算一算

  1200×6= 2600×5= 1300×9= 3200×4=

  3、课本87页的第2题。

  4、课本87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分散难点。通过不同的.练习,强化学生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的掌握。书中的练习缺少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所以就补充了练习2》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板书,说说体会与收获,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五、作业布置5、课本86页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

  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6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

  思考:

  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

  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7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解决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打下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例题前后的联系。

  教学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1课时)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笔算乘法(7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数字编码(1课时)

  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身份证号码蕴涵的信息和编码的含义;给学生编学号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2.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8

  教学内容:

  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略)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

  ①先由一名学生读题。

  ②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9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0

  一、课时内容

  1.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类归纳,学会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

  2.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3.进一步体验“归一”和“归总”问题的数量关系,提升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小组交流,整理归纳

  师:同学们,第6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请各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整理情况和方法。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教学提示: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板书各部分主要内容(或出示课件),同时对学生用结构图、表格等方式进行整理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好。看一看知识网络图,就能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整理,交流汇报,明确本单元知识脉络,进一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三、、复习巩固,提升认识

  1.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75页第1题,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情预设】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时乘的顺序。

  师: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学情预设】 有学生会说出忘记加上进位数;也有学生会说有0时不知道怎样对齐。

  2.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再来解决教材第75页的第2题。大家先独立完成第(1)题。

  【学情预设】 学生能很快用口算完成。

  师:第(2)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情预设】 列式为136×6,可以用笔算来解决,这样不容易出错。

  师:从第(3)题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情预设】 学生可以提炼出有效信息。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学情预设】 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预设1:可以用笔算解决,列式为65×7,算出结果后再与400比较。

  预设2:可以用估算解决,65×7的结果肯定比400大,所以能走到。

  四、补充练习,发散思维

  1.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3题。

  把握课堂节奏,以点名口答的形式练习用乘法解决单位转化的问题。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5题。

  指导学生观察数据,通过尝试找出规律并进行验证,最后完成表格。

  教学提示: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时候很难找出数据之间蕴含的规律,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从学过的运算着手去尝试。

  3.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6题。

  先请学生提取信息,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解作答。注意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学生如何列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素材,对复习内容进行运用。以学生独立完成和表达为主,加深对笔算和解决问题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设计,检验成果

  完成课时练习。

  六、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内容与复习目标,依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和探索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算法和算理,有效地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是由于平时过于偏重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会导致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应适当布置一些专项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

  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4952184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2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

  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

  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

  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

  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

  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

  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

  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计算下列各题。(课件出示)

  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饮料每箱24瓶,共9箱;所求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学生独立列式。(24×9)

  (1)学生估算9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

  方法一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方法二 因为24比20 大,比30小,20×9=180,30×9=270,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

  3.课件出示24×9,24×4两个笔算竖式。

  (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

  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

  (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5.学生尝试笔算137×6。

  (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

  (1)比较137×6和24×9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

  (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

  (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巩固练习

  1.计算。

  69×8=   76×4=

  164×5=   245×3=

  2.完成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订正。

  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26页,9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6个班各配备一台录音机,每台录音机139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4页6、7、8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03-29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02-1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02-09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4篇02-11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01-2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5篇02-09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精选5篇)02-12

多位数乘一位数复习教案12-1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集合5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