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时间:2023-11-07 09:22:56 兴亮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精选11篇)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情绪,掌握间奏。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吹泡泡工具一套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有没玩过吹泡泡啊?”

  “今天新老师带来了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来看看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泡泡吹出来后是怎么样的?”

  “一样大吗?”

  “吹出来后泡泡怎么样啦?”——飞上天了。

  “刚才新老师吹的.那么多泡泡都去哪里了?——破了,不见了。”

  2、改编儿歌“吹泡泡好玩吗?那今天新老师把吹泡泡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那小朋友跟着新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

  “今天,新老师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有歌词的地方不加动作)

  4、小朋友跟唱

  “现在小朋友跟着辛劳是一起唱,会唱的大声一点,不会唱的小声跟着唱。”

  “刚才新老师在唱的时候有两句是没有唱的,是哪两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这是音乐休息的地方,这叫着间奏。”

  “那刚才新老师在不唱的时候都做了什么动作?”

  “那间奏的时候可以干什么啊?”

  “咦”泡泡不见了时小朋友觉得怎么样啊?“泡泡不见了是不是很奇怪啊?那怎么表示很奇怪啊?声音上也要表现出很奇怪。”

  5、边唱边和泡泡做游戏

  “你们来变成我们可爱的泡泡”

  6、全班一起唱3—4遍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音乐《泡泡不见了》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宝贝们,上星期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吹泡泡好玩吗?吹出来的泡泡有没有一样大?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提问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幼儿看着图谱、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幼儿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间奏处拍手)。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配上动作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家园共育: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3

  活动目标

  1.感受表现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唱准休止符。

  2.体验歌曲游戏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泡泡不见了》

  2.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过程

  1.经验谈话,情景回忆。

  师:昨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吹泡泡”,你们看到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2.完整欣赏。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泡泡飞上天,为什么不见了?

  (2)钢琴伴奏,教师再次演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为什么?(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3.幼儿学唱歌曲。

  (1)钢琴伴奏,幼儿表演唱。

  师:你们发现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是不唱歌的?不唱歌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跺脚、拍肩等。)

  (2)边跟音乐边做动作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同伴之间互评。

  4.圆圈吹泡泡游戏。

  第一遍:集体围成圆圈,播放音乐,幼儿集体边走边拍手,间奏处停止不动。

  第二遍:队形同上,师生随钢琴伴奏,边走边用“啦、哩”轻声哼唱旋律间奏时,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做造型。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4

  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提高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对音乐的感知,所以设计了这样一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2、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难点: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活动准备

  老鼠头饰、音乐磁带、老鼠图片一个、图谱、幼儿已有玩橡皮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将幼儿带入活动室,向客人老师问好。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调皮可爱的小客人,你们猜他是谁?他在做什么?”教师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后提问:“小客人是谁?他在做什么?”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二、请幼儿先整首欣赏音乐.

  然后分段欣赏,尝试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小老鼠玩得真高兴啊!听,小老鼠来了”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就表现了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有趣的故事,你知道乐曲什么地方表现了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什么地方表现的是小老鼠拽泡泡糖吗?我们先来听乐曲的第一段听听想想小老鼠在干什么?”

  2、欣赏A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教师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能合拍的模仿小老鼠走及左右观望的动作。

  等幼儿掌握后,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动作两遍。“呀,小老鼠踩到泡泡糖了,快听一听第二段乐曲小老鼠在做什么?

  3、欣赏B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幼儿音乐表现力。”教师带领幼儿跟乐曲完整表演。

  4、自由想象,发散思维:“泡泡糖除了粘在脚上,还能黏在哪里?”并让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学一学小老鼠怎样拽泡泡糖。

  三、“小老鼠问什么会踩到泡泡糖呢?”引导幼儿发现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在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动作,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吹泡泡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吹出一串串泡泡,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景,学习5、6句歌词

  教师:泡泡到哪去了?

  我们来喊一喊它:泡泡×|泡泡×|(泡泡抓泡泡抓)

  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边说边做动作)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1-2遍,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教师:泡泡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通过动作帮助幼儿回忆歌词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飞呀飞上天飞呀飞上天)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节奏的念歌词并做出动作。

  教师带幼儿听琴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2-3遍

  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用歌声、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跟琴唱。

  4、结束活动:教师吹出许多泡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结伴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6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歌曲。

  2、听间奏整齐地开始唱歌。

  活动过程

  一、律动

  师幼听音乐走进活动室,跟随音乐做各自走步动作。

  出发(随音乐有精神踏步)——过独木桥(双脚起锺踮脚尖走)——看见蝴蝶小鸟(碎步小鸟飞动作)——大树很低(蹲下双手叉腰走)——上山坡(身体向后倾双手摆动走)——到公园(到座位上拍手)。

  二、幼儿学唱歌曲《泡泡不见了》

  1、倾听并熟悉歌曲旋律。

  公园到了,看,小朋友们在吹泡泡玩呢!(播放录音,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听了这首歌,心理感觉怎么样?(开心、好玩)

  2、欣赏歌曲第二遍,教师随歌词出示大泡泡、小泡泡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吹出来的泡泡什么样?后来泡泡怎么样了?(教师用歌词小结)

  教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听清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

  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幼儿学唱歌曲,在间奏处做双手围拢做泡泡吹大动作。(教师在间奏处带幼儿一起做动作)

  三、游戏“大泡泡、小泡泡”。

  1、幼儿扮演泡泡精灵,两两结伴手拉手做成“小泡泡”。

  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做吹泡泡状,唱到最后一句时,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2、根据幼儿情况可以三四人或四个人做“大泡泡”。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轻松达成活动目标。第一环节幼儿通过看泡泡、说泡泡、捉泡泡的游戏运用身体语言愉悦地掌握了儿歌内容。

  第二环节在进行儿歌仿编时通过老师开放式的情境设置和开放式的提问,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活跃,他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胆的说出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环节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的过程中动静交替,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在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上欠缺,还有就是老师在音乐游戏前对孩子许诺到户外去吹泡泡但没有在活动中兑现,活动后续要跟进。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7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 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境,记忆歌词,掌握间奏。

  3. 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在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4. 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幼儿有吹肥皂泡的经验。

  2. 歌词磁带“泡泡不见了”。

  3. 幼儿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动过程

  1. 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谈论泡泡。

  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颜色,以及泡泡最后会怎样的问题,教师有重点地反馈歌曲中的内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还会飞呀飞上天,最后炸掉了”,为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做准备。

  2. 幼儿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记忆并学唱歌词,掌握间奏。

  (1) 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在第一间奏处模仿吹泡泡两次。

  教师范唱第一句歌词,然后幼儿创编吹泡泡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5656 5ⅰ︱55 3︱)。幼儿重点练习跟着间奏吹泡泡的动作,每小节吹泡泡一次,教师带领幼儿歌唱和吹泡泡交替练习。

  (2) 幼儿学习第二句歌曲,在第二间奏处模仿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

  幼儿说出泡泡“有大又有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教师范唱第二句歌词,幼儿做出大和小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2323 25︱72 1︱),幼儿重点跟着间奏练习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教师边做,边轻声提示“做个大泡泡,做个小泡泡”。幼儿教师自然地跟教师,唱与做动作交替练习。

  (3) 幼儿学习念、唱第三、第四句歌词。

  教师做泡泡向上飞的动作并念歌词“泡泡飞呀,飞上……”幼儿填空“飞呀,飞上天”。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念、唱第三、第四句乐句。

  (4) 幼儿看教师表演及回答教师的问题,学唱最后一句歌词。

  教师按节奏说最后一句歌词,在休止处做出泡泡爆炸状,并轻轻发出“啪”。最后提问“泡泡怎么了?”幼儿自由回答,说出“泡泡不见了”。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最后一句歌词。

  (5) 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念一遍歌词,在间奏处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用手势和动作提示幼儿念歌词、做动作。

  3. 幼儿跟琴练习演唱歌曲3~4遍。

  幼儿在歌唱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歌声、体态等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幼儿自己跟琴走。

  4. 幼儿边听歌曲录音,边与教师一起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轻松达成活动目标。第一环节幼儿通过看泡泡、说泡泡、捉泡泡的游戏运用身体语言愉悦地掌握了儿歌内容。

  第二环节在进行儿歌仿编时通过老师开放式的'情境设置和开放式的提问,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活跃,他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胆的说出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8

  一、设计意图:

  泡泡水是幼儿喜而易见的玩具,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见过泡泡水,玩过吹泡泡,通过看一看、玩一玩、拍一拍泡泡,激发出幼儿学唱泡泡歌曲的兴致、 《泡泡不见了》这首歌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生动、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学习演唱歌曲的好教材、歌曲中有唱有间奏部分的表演,又有空拍的控制,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歌曲进行一定的改编,重点放在学唱和间奏部分的表演,空拍的部分改编后通过声音的`替换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在玩泡泡中学唱歌曲、感受愉快氛围、

  2、尝试用动作、表情、控制音量等方式表现间奏,提高控制与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

  图谱、泡泡器等

  四、活动流程:

  1、今天,我们到音乐室来玩吹泡泡啦!请你仔细看,泡泡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有大又有小的特征

  2、有很多人已经等不及了!接下来,请你来拍泡泡,看一看,泡泡飞到哪去了?

  3、泡泡飞得好高哦,到哪去了?泡泡碎了,发出了什么声音?真好听!

  在玩泡泡中初步熟悉歌词

  1、刚才我们玩泡泡,现在快乐的泡泡要唱歌喽、听听: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完整范唱一遍:梳理歌词

  3、教师完整范唱一遍:了解间奏听我再来唱一次吧!这一次,你要眼睛亮哦!我唱歌时候会做一个什么动作!

  4、我做了个什么动作,拍手的时候唱歌吗?

  5、眼睛真亮,现在我来唱,你们帮我在间奏的时候拍手,想一想,拍几下?

  师幼有效互动,进一步感受间奏

  1、泡泡飞上天以后为什么不见了呢?碎掉了,泡泡啪,真有趣,一起来唱一唱、(唱后半部分二遍)

  2、 这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泡泡不见了》,我们一起连起来唱一唱!

  3、幼儿再次演唱,提高兴趣,加上动作、

  4、这次我来听一听,谁能唱得好听,做得又好看、间奏处替换不同的动作表现、

  5、 替换“泡泡啪”想一想,把泡泡拍碎掉的声音除了啪,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幼儿上台表演唱 我们真能干,又会唱歌,又会表演、现在我们一起吹着自己的泡泡到外面玩一玩,唱一唱吧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9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对音乐游戏感兴趣。

  2、能随音乐表现泡泡的不同形象。

  3、能根据音乐内容,边唱边玩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已学会唱歌曲《泡泡不见了》。

  2、教师准备:泡泡水一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看老师演示“吹泡泡”情景,模仿做“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的`动作。

  2、听老师唱歌,坐在位子上表现“吹泡泡”的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指导重点:集体拉圆圈,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吹泡泡”,唱到最后一句时,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4、教师表扬能按规则玩游戏的幼儿。

  活动提示

  1、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自由结伴拉成小圈玩“吹泡泡”的游戏。

  2、可结合体育活动带幼儿玩体育游戏“吹泡泡”。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也可以作为亲子游戏,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10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景,尝试跟着节拍学唱歌曲。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初步学习在休止处控制不唱。

  3、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2、钢琴伴奏“泡泡不见了”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

  1、幼儿在歌曲旋律中和肥皂泡泡玩耍。

  2、在师幼互动中感受并学唱歌词,进行创编。

  (1)师生在一问一答中学习歌词的第一句“吹呀吹泡泡”,并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吹泡泡的动作。

  (2)学习歌词的第二句“有大又有小”,鼓励幼儿创编大小泡泡的不同造型。

  (3)在动作表现中学习歌词第三四句“飞呀飞上天”。

  (4)看老师表演并学唱最后一句歌词。在休止处做出泡泡爆炸状“啪”,带领幼儿表演唱最后一句。

  二、学习歌曲

  1、教师随乐范唱歌曲。

  指导语:你们见过边吹泡泡边唱歌吗?

  2、引导幼儿随音乐节拍边唱歌曲边拍手,提醒幼儿在休止处控制不唱。

  3、鼓励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游戏,教师用歌声、体态提示幼儿,并逐步退出,让幼儿快乐的自由表演。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 11

  活动目标:

  1、借助儿歌内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拉泡泡糖的情景。

  2、通过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7、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借助儿歌内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拉泡泡糖的情景。

  活动难点: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松紧带一条

  活动过程:

  一、说唱儿歌,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1、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的旋律。

  二、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师:小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屋子里藏着一只大花猫,可吓人了,你是小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2、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随音乐练习走的动作。

  3、师:小不光要悄悄的走,还要在停下的时候到处的看一看,怎么看?看哪里?

  小结:小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这样才不被大花猫发现。

  4、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随音乐练习走和张望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这是什么声音?小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原来是小掉下来了,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个计,小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鼻子等身体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拉泡泡糖的情景。

  师:你觉得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的哪里?怎样把它拉下来?

  3、幼儿随音乐用夸张的神情和动作拉泡泡糖。

  四、播放完整的音乐,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师:小可真不容易,本来想高高兴兴的去偷油吃,结果呢。掉在了泡泡糖上,还要使劲拉,我们刚才听的音乐就是讲了这样一件事情,现在让我们把音乐完整听一听。

  五、指导幼儿在乐曲伴奏下玩“小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六、增加“大花猫”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03-17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02-05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08-25

中班音乐泡泡教案03-30

吹泡泡中班音乐教案02-16

中班音乐吹泡泡教案03-22

中班音乐教案 《泡泡糖》03-21

中班音乐泡泡教案15篇03-30

中班音乐泡泡教案(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