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30 13:51:39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9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进行有节奏的打电话,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卡、音乐、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价值取向:用音乐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带领幼儿进入角色)

  1、幼儿听音乐进行音乐游戏。

  二、欣赏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价值取向:在打电话的情景中熟悉歌词、掌握打电话的节奏)

  提问:这么多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开心,可小老鼠一个人在家真没劲,怎么办呢?

  1、完整欣赏一遍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提问:小老鼠想的是什么办法?

  2、学习歌曲中的新节奏

  (1)幼儿学习拨号的音乐节奏

  提问:小老鼠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样有节奏地按电话号码的?

  幼儿欣赏歌曲前半部分

  出示节奏图谱,幼儿学习小老鼠按电话号码的节奏

  (2)幼儿学习对白节奏

  提问:电话通了,小老鼠会对好朋友说什么呢?

  (3)个别练习拨号码、打电话

  三、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价值取向:完整学唱歌曲,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1、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歌曲。

  2、幼儿有表情地跟唱歌曲,表现出小老鼠的开心和害怕。

  小结:拨打电话号码时一定要看仔细,但是小朋友在家不能随便玩电话。

  课后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我运用了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带领幼儿重点学唱电话号码,学说对话,让幼儿自然的学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又通过老师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的气氛和情趣,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顺利完成了重点。整节课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知道乐曲由不同结构构成,并能做出相应变化的表演。

  3、喜爱音乐游戏,感受与老师、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小狗和小男孩的布偶、节奏卡。

  2、能看到影像的投影板(手偶表演用)。

  3、头饰(小男孩、小女孩、小狗、小猫、蝴蝶、大象等)、大树。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进行手偶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拿出小狗布偶)幼:"小狗"。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游戏,在做游戏之前,小狗说要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听吧!"(老师随音乐进行手偶表演)2、初步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内容和情绪特点。

  师:"听完了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有口哨、结尾处有狗的叫声)师:"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觉?"(轻快、开心。。。。。。)3、分段进行欣赏,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与模仿。

  A、师:"这是一首关于小主人和小狗出去散步的音乐,你们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呢?小主人是怎样散步的呢?小狗又是怎么散步的呢?谁来模仿一下?"(分别进行模仿)师:"我们跟着因音乐一起散散步吧!"(播放A段音乐)B、播放B段音乐,想象小主人和小狗散步可能遇到的情景。

  师:"老师觉得他们在散步的时候捡到了一只皮球,你们觉得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选取幼儿说的情景进行集体模仿)C、播放C段音乐,讨论小主人和小狗又遇到了什么事情。

  4、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A、邀请一名幼儿当小狗,教师当小主人进行表演。

  B、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合作表演。

  C、佩戴头饰,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

  5、边观看《口哨与小狗》的舞蹈表演,边进行动作模仿。

  6、结束活动:随音乐节奏,教师当小主人,幼儿当小狗,学小狗动作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内容:音乐——合拢放开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会歌曲,引导幼儿用快乐的情绪唱歌。

  2通过歌曲旋律,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并用快乐的情绪唱歌。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歌曲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入活动: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手指。

  提问:小朋友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引出手指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用肢体动作和游戏表现歌词内容,幼儿熟悉歌词。?肢体表现,教师带领幼儿边指边说:“合拢放开,合拢放开,小手拍一拍······”。

  游戏,教师说幼儿指再次熟悉歌词:

  合拢放开,合拢放开,小手拍一拍;

  合拢放开,合拢放开,小手放腿上;

  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头顶上;

  这是眼晴,这是鼻子,这是小嘴巴。

  幼儿说,教师指进行游戏第二遍巩固歌词。

  2、幼儿学习歌曲

  教师弹琴演唱歌曲,幼儿跟着旋律轻声哼唱。?幼儿跟旋律学唱。

  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教师鼓励。

  3、集体演唱边唱边做动作,并纠正个别幼儿错误的.动作,教师鼓励。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让幼儿回家教自己的爸爸妈妈学唱这首合拢放开。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初步感应语词节奏,能用肢体节奏表现童谣。

  2、通过认识食物与排泄物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软垫每人一块,女孩图片、粪便、实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女孩怎么了?为什么会肚子疼?

  二、了解食物与粪便的关系。

  三、吃坏了肚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幼儿模仿,引导说叠词。

  四、听音乐,学说歌词。

  1、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跟音乐说歌词,做动作。

  2、提炼歌词,练习叠词发音Pee Pee Poo Poo

  五、音乐游戏

  1、出示道具软垫,用软垫当小马桶,听到句尾的.词语迅速跳到软垫上。

  2、两人一组游戏。教师先示范,一名幼儿模仿上厕所,另一名幼儿手拿软垫当马桶去接。

  3、幼儿和家长一起游戏。

  六、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及常喝水的习惯。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猫抓老鼠》是一首音乐形象极为鲜明的音乐作品,这首乐曲通过机敏诙谐和紧张急促的音乐对比,生动的描述了老鼠偷食和猫抓老鼠的.故事场景。本活动设计通过听音乐故事、创意手指表演、乐器演奏和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体验合作表演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感受机敏诙谐和紧张急促的音乐情境。

  2、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猫和老鼠的音乐形象,尝试用乐器给乐曲伴奏。

  3、体验合作表演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猫和老鼠手指偶各一个猫头饰一个。

  2、CD《猫抓老鼠》。

  3、乐器:泰能鼓沙蛋摇铃。

  活动过程

  一、热身部分:泰能鼓节奏游戏

  二、基础部分:

  (1)感受音乐:

  A、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和特点。

  B、出示猫和老鼠的手指偶伴随音乐讲述猫捉老鼠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2)理解音乐:

  A、引导幼儿用手指游戏表现乐曲,体验音乐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

  B、启发幼儿创编不同的手指动作表现猫和老鼠的音乐形象。

  C、合作游戏:幼儿自由创编手指动作在他人背上表现猫和老鼠的音乐形象。

  (3)表现音乐:

  A、尝试用沙蛋和摇铃给乐曲伴奏。

  B、交换乐器演奏一次。

  C、表演游戏: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小老鼠和小猫的动作表演音乐游戏。

  D、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演奏组和角色扮演组共同表演,体验合作表演和音乐游戏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活动迁移:启发幼儿回家和家人共同表演音乐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思路阐述

  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系,教师注重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热情,且能有效回应幼儿。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温情、友好的情感,能借助语词区分乐段、感受乐句。

  2.尝试两两合作用动作表达朋友间的亲昵和友好。

  3.进一步理解绘本中"天生一对"的涵义,并进行肢体创意表达。

  活动重点

  能借助动词区分乐段,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

  活动难点

  尝试与同伴合作,用动作表达朋友间的亲昵和友好。

  活动准备

  音乐、PPT、手环

  具体流程

  一、回顾绘本,引入音乐情境

  1.播放音乐:我们听着音乐随意的玩一玩吧。

  2.他们是谁呀?

  3.两个好朋友平时是怎么样的?(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两人会说悄悄话)

  二、感受音乐,结合语词感知音乐细节

  1.瞧瞧,今天他们要去哪里呀?

  (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要去参加天生一对的舞会。)

  2.舞会上当然要有美妙的音乐了。

  3.我们一起来听,这个音乐里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词,我们把它找出来。(kiyomi)

  4.播放音乐: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次(kiyomi)?猜猜(kiyomi……)表示什么意思?回忆一下我们跟好朋友一起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动作呀?(打招呼、抱抱、亲亲、握手……表示亲昵的动作)

  5.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会怎么来跳?现在我要把它们变出来了哦。(出示右手手势-长颈鹿小姐)咦,这是谁呀?快跟它打个招呼吧。(出示左手手势-鳄鱼先生)"咕噜咕噜变"这又是谁呀?它们要准备跳舞了噢。播放音乐,教师边听音乐边做手势。

  6.哇,它们的舞跳完了,他们做了哪些相亲相爱的动作?(梳理并示范,手指打招呼、抱抱、亲亲等)

  7.我们也来变一变吧。"咕噜咕噜,变"准备好。(左右两边的幼儿可互相做动作)播放音乐

  8. 重点讨论并反复感知B段的细节变化。

  ("抱紧你 抱紧你"以及"么么么么么么"的发音,幼儿两两尝试)

  (1)我们也跳了舞了,那么,我们刚才听了"抱抱"有什么不一样呢?(有时"抱紧你",有时"抱抱你","抱紧你"时教师可用动作引导)

  (2)那有几个"抱抱你"(这么多答案,可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吗?(播放音乐时候用手指来提示)那就再来一次吧,你们一定要数好哦。(我们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给自己鼓鼓掌吧。)

  9.那么抱完后,是什么啦?老师忙不过来了,我们用嘴巴来帮帮忙,好不好?"喜欢你就么么么么么,亲亲你,亲亲你"。播放音乐反复一次

  10.师幼互动表演(教师以长颈鹿小姐求抱抱的方式和幼儿一一互动,教师表达亲密互动后的情感体验,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1)现在李老师变成了长颈鹿小姐,谁来做我的鳄鱼先生呢?

  (2)我们来玩抱一抱的游戏(这位鳄鱼先生好像有点难为情,我来采访一下,鳄鱼先生你刚跟长颈鹿小姐抱抱的时候心里感觉怎么样?)(我跟鳄鱼先生抱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可甜啦,像吃了蜂蜜一样,刚才长颈鹿小姐跟你抱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抱得太紧?所以等会儿抱的时候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的话会怎么样?很难受)

  (3)现在我又要变了,我愿意来跟我一起做鳄鱼先生,然后再请几位做长颈鹿小姐,我看谁的脖子伸得长长的(请三位幼儿)那我们一起来玩亲亲你的游戏吧。你想让我亲你哪里呢?你想亲我哪里呢?你们觉得我们俩是不是天生一对呀?(击掌)

  11.两两结伴站姿进行随乐游戏。(鼓励表情眼神有呼应的"天生一对")

  (1)我们一起到舞台中间来,找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的一起跳"天生一对"舞。

  (2)播放音乐再一次游戏

  (3)"天生一对"的舞跳得棒不棒?李老师也觉得好棒,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还都笑眯眯的。

  三、游戏:找舞伴

  1.看我们跳得这么好呀,"天生一对"的舞会真的向我们发来邀请,还寄来了邀请券,要我们参加舞会。我们来看看是怎么样的邀请券。

  2.看,多漂亮的手环呀,它可是有要求的噢,等会儿请把你们的手悄悄的藏在你的身后,我把手环放在你们的手心,然后你们迅速的戴在你的右手上。(中班的孩子应该知道右手是哪只吧)音乐开始后,边走边去找和你颜色相同的手环,成为你"天生一对"的舞伴。

  3.教师发入场券(把眼睛闭上哦,这是个小秘密。不能那么快让你的好朋友知道,我都很期待待会儿谁会成为你的舞伴呢。)

  4.播放音乐:准备好了吗?(音乐结束后摆一个"天生一对"的造型,我来拍照,这一对嗲嗲的,这一对好有默契……)

  5.我们找一个跟你手环颜色不同的,互相交换一下,接下来谁会成为你的新舞伴呢?

  6.播放音乐,音乐结束后摆一个造型,面向客人老师(美美的、萌萌的、帅帅的),问问客人老师我们是不是天生一对呀?现在伸出你的右手,握握手,我们是好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由来:

  孩子们前几天学习了打击乐《粉刷匠》,学习了节奏xx,xxx,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并体验这两种节奏型的不同,开展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2、感受歌曲节奏,基本准确学唱歌曲。

  3、初步感知音乐的前奏。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

  感知音乐的前奏。

  活动难点:

  感受歌曲节奏xx,xxx。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小猪,小鸡,小猫,小狗的图片。

  经验准备:

  幼儿对动物的叫声有了解。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随着《粉刷匠》的音乐幼儿律动入场。

  (2)故事引入新歌,听《猪儿在农场》带幼儿律动,在前奏处带幼儿拍手。感受歌曲前奏。

  (3)鼓励幼儿跟唱儿歌。

  小结:唱歌前有一段只有音乐,但不需要小朋友跟着唱的.就是前奏。这首歌里我们拍手的时候没有唱歌,那就是前奏。

  (4)学唱歌曲《猪儿在农场》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的是哪只小动物?它在哪?他是怎么叫的?出示ppt,教师弹琴,幼儿学唱儿歌。

  2、游戏,农场找朋友

  (1)出示ppt,引导幼儿按图卡仿编歌曲。

  师:小猪找到了谁?它在哪?它是怎么叫的?教师弹琴,学唱仿编歌曲。

  3、分角色演唱歌曲《在农场》

  (1)自选角色轮流演唱师:你喜欢当什么小动物,请去小动物的家里。

  师:小猪唱完小鸡唱,小鸡唱完小猫唱,小猫唱完小狗唱。每个小动物唱歌前请听前奏在唱歌。

  (2)互换角色再次演唱师:你还想当什么小动物,请在一首歌的时间里互相交换角色。

  4、自然结束师:农场里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下次再去农场里看一看。

  活动反思:

  在农场里这首歌,其目标是学唱歌曲,并在学唱的基础上,进行动物和叫声的仿编,并感受音乐的前奏。由此,为了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到歌词,我将图谱做成了显而易见的ppt,动物农场xx,动物农场xxx的形式。让幼儿对着相应的动物和节奏卡进行歌唱。

  音乐只有小猪在农场,我以小猪在农场找朋友为线索,依次出示了小鸡、小猫、小狗。以三个简单的问题"它是谁?它在哪?他是怎么叫的?引出新歌词的仿编学习,最后请幼儿自选角色听前奏轮流演唱歌曲。

  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幼儿对歌曲中xx,xxx,节奏掌握不好,在"小猪"部分时分析的不够细致。

  2、在歌唱活动中幼儿声音小,整个活动歌唱时,都需要老师提示。

  反思与改进:

  1、把1课时教学调整为两课时,在活动前应预设活动的重难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2、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幼儿敢于学唱新歌。

  3、在活动前应充分了解幼儿水平,抓住难点,想好解决难点的方法。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目标:

  1、 按节奏型卡片为歌曲拍打节拍。

  2、 体验节奏乐活动的快乐。

  准备:

  1、 在区域活动中学会跟唱歌曲《多愉快》

  2、 节奏型卡片、磁铁黑板。

  过程:

  1、 感知歌曲的愉快情绪:

  教师播放歌曲,引起幼儿回忆。

  幼儿演唱歌曲,感知歌曲的愉快情绪:

  ——“歌曲中,小朋友高兴的时候在干什么?”

  “我们怎么跟着歌曲拍手、跺脚?”

  2、 学习看节奏型卡片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出示节奏型卡片,播放节奏型音乐,教师示范。

  根据教师出示的`节奏型卡片拍打节奏。

  幼儿自由选择节奏型卡片拍打节奏,教师巡回聆听。

  3、 为歌曲选择节奏型卡片拍打节奏:

  幼儿自主选择节奏型卡片为歌曲拍打节奏。

  交流讨论:

  ——“哪一种节奏型卡片更适合《多愉快》这首歌曲?”

  按幼儿讨论的合适的节奏型卡片为歌曲拍打节奏。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能在游戏中遵守。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小松鼠找松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松鼠找松果》。

  2、松果、松树图片。

  3、前期经验:会唱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并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重点难点:

  知道游戏规则,能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谜语导入:嘴巴尖尖像老鼠,一身茸毛尾巴粗。爱在森林里边走,爱吃松果爱上树。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

  师:对,是小松鼠。我们最近学过一首小松鼠找松果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

  (播放音乐,共同演唱歌曲)

  二、开展音乐游戏。

  1、幼儿学习松鼠的`舞蹈动作。

  2、跟着音乐跳舞。

  3、教师扮演松树爷爷,要点:站直、手举高、风吹来摇一摇。

  3、幼儿观看老师分角色扮演小松鼠、松树爷爷,观察松树爷爷是怎么将小松果给小松鼠的。

  4、幼儿分角色扮演小松鼠、松树爷爷,注意每只松鼠找一棵松树。

  5、师找一名幼儿合作游戏,并交换角色,请其余幼儿观察。

  6、师幼一起游戏。

  7、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解决。

  三、结束部分。

  松鼠宝宝,我们采了好多松果是吗?这个冬天不用愁了,带上你们的松果我们准备过冬去咯!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9-13

中班音乐教案01-04

中班音乐教案:山上音乐家_中班艺术教案07-01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09-30

《袋鼠》中班音乐教案09-30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07-22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08-12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08-19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09-14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