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10 08:00:44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9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开始部分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春天有盛开的小花,变绿的小草等。

  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一副图,让幼儿看看都有什么?

  2、教师进行小结:这就是春天的'图画,引出课题《春天歌》

  3、先让幼儿范听歌曲。

  4、教师再范读歌词,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5、教师再逐句教给幼儿。

  6、幼儿进行集体唱,分组唱,单个唱。

  结束部分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歌,小朋友都表现得很好,可有那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演唱一下呢?

  活动延伸

  活动课带幼儿到室外演唱美丽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唱歌曲《讲卫生》,知道歌曲是四二拍的节奏。

  2、初步学会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通过歌曲知道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歌曲《讲卫生》;小兔生病图片一张;太阳,洗手,刷牙图片各一张。

  2、经验准备:幼儿对爱干净讲卫生有初步的认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刷牙歌》进入教室。

  2、发声练习:1—3

  3、教师出示小兔生病的图片:小朋友们,图片上的小兔怎么了呀?(生病了。)哦,它生病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生病吗?那现在老师打电话问问兔妈妈。喂,你好,兔妈妈,小兔怎么了?哦,肚子疼呀!原来小兔去外面玩,弄得脏兮兮的,回家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把细菌吃到肚子里面所以就肚子疼了,哦,小兔是因为不讲卫生才生病的。看见生病的小兔,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呢?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名字叫做《讲卫生》,我们把它学会了唱给小兔听,提醒它要讲卫生,那样以后她就不会生病了,好吗?

  (二)初步欣赏歌曲,幼儿倾听。

  教师播放歌曲《讲卫生》:歌曲好听吗?名字是什么?

  (三)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你们听到了什么?(重点:起得早,手脸洗干净,刷牙忘不掉。)

  2、教师范唱第二段:你们又听到了什么?(重点:饭前洗洗手,饭后不乱跳。)

  (四)根据歌曲节奏打拍子,用“啦”字哼唱。

  1、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并学会用手打拍子。

  2、幼儿用“啦”字跟老师一起哼歌曲。

  (五)完整播放歌曲,幼儿歌唱

  1、幼儿轻声跟老师唱1—2遍,注意唱准休止符。

  2、幼儿随音乐集体唱1—2遍。

  (六)幼儿演唱歌曲,进行歌曲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集体,分组,个人的形式进行演唱。

  2、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七)结束活动:

  1、小朋友都太厉害了,都学会了歌曲!现在我们把这首歌曲大声的唱给生病的小兔听好吗?

  2、你们的歌声太动听了,小兔也听到了,她说她以后一定会讲卫生,爱干净,那小朋友们,你们也要像歌曲里面说的那样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宝宝哟!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洗洗我们的小手好吗?

  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讲卫生》歌表演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讲卫生,爱清洁,培养良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活动,尤其是在操作活动,孩子们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过度语句做到了衔接,整个活动动静结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整个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今后我会改进,做得更好的。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小兔菜园》,学唱歌曲中的说唱部分“吃掉了萝卜,啊呜啊呜啊呜啊呜。”

  2.通过动画的提示,了解小兔吃菜的顺序,模仿吃菜的有趣动作。

  3.体验与动画游戏互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兔菜园》的电脑动画

  2.幻灯屏幕。

  3.曲谱《小兔菜园》。

  活动过程:

  1.分段观看动画的开头引导幼儿观察:

  ——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

  ——什么叫小菜园呢?

  ——里面会种些什么菜呢?

  ——它会先吃什么菜呢?

  ——吃莱的时候又做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呢?

  教师帮助幼儿逐句提炼开头部分的'歌词,并和幼儿共同模仿,连贯讲述。

  2.在乐曲的背景下,完整观看动画

  教师根据动画中小兔子吃青菜、南瓜、碗豆的情境提问:

  ——小兔子在吃每种菜时做了哪些有趣的动作?

  ——想一想,小兔子吃不同的菜时会发出哪些不一样的声音呢?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觉得小兔子吃菜时最有趣的吃菜动作,想象吃这种菜的声音,并集体模仿整理小兔吃菜的顺序,并连贯模仿吃4种莱的动作和声音。

  3.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1)教师范唱。

  (2)幼儿学唱。

  ——随乐演唱

  ——边唱边做出小兔吃菜的各种有趣动作。

  ——边游戏边演唱。

  4.游戏延伸,学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歌唱提问:“哎呀呀,哎呀呀,搞坏了小菜园,哎!怎么办呢?”幼儿讨论种菜的方法,并逐一种上4种菜。

  歌唱小结:“哎呀呀,哎呀呀,小菜园呀真美丽!真美丽!”

  5.完整连贯的演唱歌曲《小兔菜园》

  延伸环节:

  在表演区可以为其他小朋友演唱歌曲《小兔菜园》,互动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课题:上学歌

  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

  1、歌曲“上学歌”学唱;

  2、综合训练

  3、欣赏: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第12页发声练习曲,谱例略)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琴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2.看图谱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小毛驴的歌词内容。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头饰、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在“小动物去大森林里郊游”的游戏情景中复习歌曲《去郊游》,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 幼儿通过看图谱的形式理解歌词并学唱歌曲。

  1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小毛驴在干什么。

  2幼儿尝试看图谱学习第一段歌曲。

  3小朋友和老师一同给图谱排序并学习第二段歌曲。

  4 幼儿边指导图谱边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三 能够体会歌曲的不同情感,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

  1 说一说:鼓励幼儿说出两段歌曲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并大胆的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唱一唱: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及动作表达歌曲内容,较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 在《去郊游》的歌曲中结束活动,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的学习兴趣极高,通过让幼儿看动画片、学习歌曲、学习歌表演,孩子被诙谐、幽默、曲调欢快活泼的音乐深深吸引,尤其歌表演中摔跤的姿势孩子学习欲望特强,孩子们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当中,对歌曲和节拍表演掌握较好。不足之处是孩子对三重音掌握不够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目标:

  1、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 通过手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会音乐生动有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一张、小鼓一个、创设“池塘”情境、青蛙头饰人手一个、蛙鸣筒人手一个。

  活动结构:

  1、基本节奏练习

  2、手指游戏

  3、乐器操作

  4、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击鼓,引导幼儿听鼓声模仿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及声势练习熟悉节奏。(由此引出小青蛙的叫声)

  二、出示画有小青蛙叫的节奏卡,引导幼儿练习小青蛙叫| 呱呱| 呱呱 呱|,帮助幼儿感知此节奏型。

  三、谈话引出童谣《数青蛙》,鼓励幼儿自由创编与童谣相符的手指表演,在玩手指游戏过程中熟练童谣和节奏型。

  1、结合提问,逐句分析童谣。并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演。

  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两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青蛙是怎样跳的`?青蛙高兴的时候是怎么叫的?怎么才能表现它大声叫?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演童谣,教师提炼整合幼儿的表演动作。

  3、完整表演一遍。

  四、完整欣赏音乐《青蛙》,感受音乐的生动有趣,结合提问引导幼儿将童谣与音乐相匹配。

  提问:请小朋友们猜猜音乐中有谁?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五、引导幼儿在音乐中玩手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旋律及主要节奏型。

  六、幼儿操作蛙鸣筒,为《青蛙》器乐伴奏。引导幼儿“呱呱”部分用幼儿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跳跳”部分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

  1、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蛙鸣筒,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发明出不同的敲击方法,发觉不同的声响。

  师:你们认识它吗?他的名字叫蛙鸣筒。你们和它玩一玩,看看它能发出几种声响?

  2、教师示范两种不同敲击方法。帮助幼儿感知两种不同的声响分别与童谣中的“呱呱”、“跳跳”相呼应。

  3、师幼共同为《青蛙》器乐伴奏。重点引导幼儿把握音乐中的节奏型。

  4、幼儿分组为《青蛙》器乐伴奏,一半幼儿念童谣,一半幼儿操作蛙鸣筒为“呱呱”、“跳跳”部分伴奏。

  七、情景游戏表演《青蛙》。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练习节奏型。

  师:请小青蛙们和青蛙妈妈一起到池塘边练习跳水。(幼儿带青蛙头饰)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节奏感的唱歌。

  2、看视频能跟着做动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智慧树《小鱼游》视频及歌曲

  活动过程

  1、智慧树《小鱼游》视频

  ——我们先看一段《小鱼游》视频。

  ——视频里面是谁在水里游啊?

  2、放歌曲

  ——小朋友唱歌的时间到了,我们来学《小鱼游》。

  ——先坐好静静的听这首歌曲。

  3、熟读歌词

  ——把歌曲节奏听熟。

  ——反复读歌词,熟记。

  4、学《小鱼游》歌曲

  ——教师先完整的唱《小鱼游》。

  ——有节奏性的教幼儿一句句的唱。

  5、小结

  ——学会后让幼儿完整的唱一遍。

  ——放《小鱼游》视频,一边唱跟着视频里的红果果做动作。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喜欢唱歌,而且这首歌曲音乐优美、动听,歌词简单易记,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歌曲,较好地完成了教学活动目标。虽然这节教学活动结束了,但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与同伴游戏以及有朋友的快乐,却是一种长远的教育,不能因为这节活动的结束而终止。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听辨音的高低、强弱、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

  2、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编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捣米棍一条(卡纸制作),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请四五个幼儿到圈中搭肩围成米桶。一幼儿拿着捣米棍蹲在米桶中做睡觉姿势,其余幼儿在米桶周围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扮成“小老鼠”。

  听到乐曲一,老师带领“小老鼠”边轻声唱个边根据歌词自编动作,表现出偷偷摸摸的样子,唱到“吱吱吱吱钻出洞”的第二句时,跑近米桶,唱“偷呀偷粮食”时两手轮流作抓粮食状,唱“偷粮食”时一跳,两手搭在米桶上。

  听到乐曲二,小老鼠马上跑回自己的“洞里”(座位前)蹲下,不能动,拿捣米棍的幼儿出来听着音乐按节拍一下一下往米桶里捣米,捣米桶的幼儿半蹲按音乐节拍跺脚,慢慢转圈,到9—14小节时捣米的幼儿四处巡视,抓身体动了的老鼠,被抓的老鼠站到一边,游戏结束。游戏可反复进行。

  规则:

  1、老鼠必须听到乐曲二后才能跑回洞里。

  2、捣米的幼儿到

  提示:着重教幼儿感受音的高低、强弱,并用动作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名称:

  《猫和老鼠》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体验猫来了的紧张情绪,拿到食物回到家的快乐情绪。

  2.初步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模仿小老鼠的动作,积极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猫头饰、音乐、香肠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用《小老鼠上灯台》引入进场。

  二、引入主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师:我今天想请你们吃香肠,可是在来的路上,被一只又可怕、又凶狠的猫,把所以的香肠都抢走了。可是,我这里还有一根,你们知道是怎么得来的嘛?(孩子自由讲述)

  三、学习游戏规则,用小手来进行训练

  你们说了很多,那我来告诉你们到底这支香肠是怎么得到的。

  (讲述故事,并用手指进行演示)

  1.你们想不想把我们的香肠拿回来?(想)那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你们来告诉我都听到了什么?我们才能去拿香肠。(听音乐,进行感受)提问:(1)你都听到了什么?(猫叫)(2)猫叫了,小老鼠应该怎么办?(停在原地,一动也不能动,如果你动的话,就会被老猫发现的。)(3)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拿香肠呢?(离香肠很近的时候。)

  2.为了让大家能安全、顺利、又快速的拿回我们的香肠,我们先来学一学本领,试一试,然后再去拿。

  (1)老师带领孩子来玩手上的'游戏,并用口音伴奏 。

  (2)老师总结经验,说出问题。(第一次玩过之后,总结经验)(3)(伴随音乐进行练习。)这次我不提示了,请你们仔细听音乐,记住我刚才说的话,我来看看你们到底学到本领了没有。(请孩子自己玩)

  四、和猫咪进行游戏

  1.这次我发现大家都学到本领了,那有没有哪个小老鼠特别勇敢想去试试的。(找几位孩子参加游戏,并进行鼓励。)

  2.第二次游戏(有一个小老鼠被抓)

  3.呀,我们的小老鼠被抓了。你们有没有谁知道,它为什么会被抓到?(请孩子讲述,是因为跑的太慢了,而且声音太大了,所以老猫发现了,就被捉住了。)那这次我们去的时候,一定要跑的快一点了,但要声音小点。因为我们的小伙伴在那里,所以这次我负责救我们的伙伴,你们负责拿香肠,为了保命,请你们拿一根就可以了,

  五、结束部分

  我们的小老鼠太勇敢了,不仅把我们的伙伴都被救回来了,香肠也拿回来了,剩余的香肠我们就留给老猫吧,免的下次它还来抢我们的东西吃。今天你们开不开心啊?那我们一起去庆祝一下吧!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最新10-18

小班音乐教案07-08

小班的音乐教案01-03

小班音乐的教案02-28

小班音乐教案06-29

《apple》小班音乐教案08-28

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03-22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1-08

小班洗澡教案音乐01-13

小班音乐梦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