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1 10:11:0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秀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2、通过故事,懂得只有又吃蔬菜,又吃荤菜,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

  5、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活动准备】

  三只小熊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三只小熊图片,引起幼儿观察,提问:这三只小熊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胖瘦不一样。)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的胖,有的瘦吗?

  2、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

  3、组织幼儿讨论。

  ◎白熊为什么会那么胖?(因为它不吃蔬菜,只吃肉。)

  ◎黄熊为什么会那么瘦?(因为它只吃蔬菜,不吃肉。)

  ◎为什么大家都夸棕熊漂亮呢?(因为它不挑食,身体不胖不瘦。)

  ◎你愿意做哪只小熊呢?为什么?

  ◎怎样才能像棕熊那样漂亮呢?教师小结:大家都想做漂亮的小棕熊,那你们就要像小棕熊一样,又吃蔬菜,又吃肉,这样身体才健康。结合三只小熊,我另外请了三个胖瘦不一的宝宝,我想这样更利于宝宝们直观的了解胖和瘦,同时对于挑食的、瘦瘦的宝宝来说更是一次直接的教育,所以效果比预期的.好。

  【活动反思】

  我班有好多孩子有挑食的现象,他们主要是不喜欢吃蔬菜,而且饭也吃的很少,在家也这样。通过这次活动以后,当天吃饭时,就有孩子吃蔬菜了,而且还一口菜一口饭吃得很好。最可喜的是夏语晴小朋友还很快吃完了自己的一份饭菜呢?为了让他们天天如此,我特地在班里表扬了他们,让他们继续发扬下去。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孩子吃饭时经常提醒他们,以表扬、鼓励的形式,让他们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小百科: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掌握猜谜语的简单方法。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根据谜面提示猜出答案。

  3.体验经过思考后猜出谜底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赏灯猜谜)

  2.教师小结: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二、互动赏灯,相互介绍

  1.幼儿展示并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进行对比观察。

  2.引导幼儿从花灯的.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简单的介绍。

  3.同伴间相互介绍各自的花灯。

  三、创设情境,尝试猜谜

  1.教师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听懂谜面所表达的意思。

  2.将幼儿的花灯悬挂起来,装扮成花灯的展台,营造一种赏灯猜谜的气氛。

  3.介绍赏灯猜谜的游戏玩法,教师当主持人,幼儿竞猜,猜对的给予颁发奖品。

  4.展开竞猜灯谜的活动,比比看,谁猜对得多,得到的奖品就多。

  5.教师给与简单的提示,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主题:影子和我

  活动目的:

  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习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

  3、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和讨论图画。

  4、结合读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光和影子的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人物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5、帮助幼儿熟悉书中的文字内容。

  活动准备:大书《影子和我》、幼儿人手一本小书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

  2、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翻开大书的`第一页,提问:1)、你看到了图上有什么?2)、为什么要有蜡烛?

  4、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书上的人会和影子做什么游戏?请幼儿看书的第二页。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游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出示书的第三页,将人物遮住,教师提问:我看到了图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书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样的动作?你们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做做吧。请幼儿站起来模仿影子的动作。教师掀开遮住的纸张,并请几个模仿得比较象的幼儿站到前面做动作,和大书中的人物比较一下。教师提问:为什么

  6、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

  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

  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故事的情节。

  10、出示第八页,教师提问:小朋友发现这页和前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影子不见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师指读大书上的文字,将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教师:原来我们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种好玩的游戏,比如:手、脚、嘴等。是不是这个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会同样跟着做什么?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区别?(问题回答方向:影子永远是黑色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12、教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幼儿自己拿一本小书,跟着教师进行故事的指读,并注意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字进行指读。

  13、教师:现在我们也要和影子做游戏了。

  1)、到操场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诉老师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游戏

  3)、幼儿组合影子游各种造型,请一个幼儿用粉笔将地上的影子画下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观察画面的细微之处,语言描述不同的伞。

  2、理解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别人。

  3、和动物之间的关爱互助之情。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PPT《借你一把伞》。

  2、 人手一本绘本。

  3、 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借你一把伞》的书。

  书的主人公,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娜娜”。 来和娜娜打个招呼吧!

  (二)阅读开始部分。

  1、 阅读封面。

  从封面上看到娜娜在哪里?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情况?还看见了谁?

  2、阅读扉页。

  天气变得怎么样?娜娜怎么样了?

  3、 阅读P2—3。

  下雨了,娜娜没有伞,怎么办呢?娜娜很需要帮助,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谁会来帮助她呢?

  4、 阅读P4—5。

  谁来了?(小蚂蚁)出示小蚂蚁卡片。

  这把伞对小蚂蚁来说,用起来着大小正好,很合适。但是对娜娜来说太小了!

  (三)自主阅读P6—21,教师巡回指导。

  小蚂蚁的这把伞不能用,怎么办,还会不会有其他小动物把自己的伞借给娜娜呢?请小朋友自己去书中找答案,请小朋友从第六页看到第十九页,仔细的观察。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P20——24。

  (五)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和老师一起完整阅读。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相关头饰和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讲述。

  附:故事 《借你一把伞》

  下雨了。 真糟糕,娜娜没有伞。 小蚂蚁爬过来了,说: “借你一把伞。 咦!小蚂蚁的伞真小。 ” 小青蛙跳过来了,说: “借你一把伞。 ”噢!小青蛙的伞是漏斗伞。 小兔子蹦过来了,说: “借你一把伞。 ”恩!小兔子的伞会漏雨。 小山狸跑过来了, “借你一把伞。 小山狸的伞是不是刚刚好呢? 说: ” 啊!雨水漫出来了。 大熊慢吞吞地走过来,说: “借你一把伞。 ”哇!大熊的伞,好大好 重啊! 这时候,小狗强强带着伞跑过来了。啊!这就是娜娜的伞嘛! 下雨天,大家一起撑着伞排排走。

  活动反思:

  《借你一把伞》故事采用了重复的结构方式,非常适合孩子阅读形式。故事中动物的出现,由小小的蚂蚁开始,一个一个动物依次出场,它们都对娜娜说:“借你一把伞!” 动物们送给娜娜的伞也由小变大,从一片很小的三叶草到很大的荷叶,都不是娜娜避雨的最好雨具。这些反反复复出现的`送伞情景,这个由小到大的出场顺序,不仅 能帮助幼儿很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也让他们逐步感受故事所渲染的友情和温暖。小动物们一个接一个的给娜娜送各种不同的“伞”遮雨,故事中问题的解决是小狗强 强送来了娜娜自己的伞,出乎我们的意料且又在情理之中,他让孩子懂得了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别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型×× × ×× × ×× ×× ×× ×。

  2、体验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节奏的欢快。

  3、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数高楼”。

  4、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难点:用富有节奏感及弹性的声音表演念白部分

  2、重点:练习数高楼节奏型×× ×(一层楼) ×× × (二层楼)×× (三层)××(四层) ××(五层) ×楼,×× ×(六层楼) ×× × (七层楼)×× (八层)××(九层) ××(十层) ×楼并合着音乐用拳头叠成高楼。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图片,铃鼓,钢琴,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我拍你听:教师拍节奏型三遍,请小朋友模仿并鼓励。

  2、发声练习:断奏练习,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歌唱。

  3、复习上周所学歌曲。

  二、学习歌词

  1、谈话导入课题:在我们周围有很多高楼大厦。你有没有去数一数哪幢楼房有几层?谁来做一做数高楼的动作?(抬头)你数过最高几层楼?

  2、介绍歌曲,并请幼儿欣赏歌曲音乐,引导幼儿说出这首歌曲和往常学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全在云里头”什么意思?“答数”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了解歌词意思。

  3、教师出示图片,按歌词顺序指图并模仿动作,有节奏地说出歌词,对念白部分老师先用铃鼓边拍边唱一遍,让孩子体会歌词的韵律和节奏,并在让孩子跟读前说明念白的唱法,跟唱一遍后,老师可只做动作让孩子试着说出歌词。

  三、学唱歌曲

  1、请幼儿有节奏地跟读两遍歌词,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朗诵,在数高楼(一层楼……)部分请幼儿有节奏地边拍手边说出歌词,还可老师拍手幼儿说歌词或男生拍手女生说歌词。

  2、老师弹唱音乐,让幼儿跟唱二遍,在数高楼节奏时,老师弹135柱式合弦音节奏型,幼儿拍手唱歌词。

  3、完整学唱歌曲。

  4、请幼儿边唱边表演,老师在念白部分拍节奏,歌曲部分弹音乐,可适当放慢节奏。

  四,学玩游戏“数高楼”

  分组游戏:5人一组,念白部分,幼儿边表演边唱(弟弟妹妹手拉手--左右手食指分别伸出后拉勾勾,站在路边数高楼--脚往前一步并伸手做数的动作,一二三四五六--伸手指,幢幢楼房高又大--用手比又高又大,一直伸进云里头--根据歌词伸手指向天空)。歌词部分同上(依词动作),到“全在云里头”时,幼儿围成一个圈,在念高楼(一层楼……)时幼儿合着音乐依次由低到高建楼,“全在云里头”时散开并打开手臂拉手上举。

  五、结束部分

  1、学习歌表演。

  2、师:今天的游戏好玩吗?以后我们有时间再和好朋友玩数楼房的游戏好不好?

  六、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表演区随音乐伴奏边演唱边合作游戏。

  2、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高楼的节奏。

  活动总结

  《数高楼》是一首有情境性、韵律性的歌曲,歌词简单,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且适合幼儿创编动作,“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在念白部分,孩子根据动作能快速记住歌词,但是唱出来的像背书一样,有节奏却没有韵律,声音拖沓,没有动感,我引导小朋友们用练声时的那种断开的有弹性的声音去唱,有些进步,还是不够有动感,

  最后发现是小朋友们的表现力不够,念白部分要表现出无乐而动的韵律感是比较难的,而且这是第一次接触到,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练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主动学习,并通过团体的游戏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及对音乐活动的热爱。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结构的基础上,探索用乐器表现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2、知道使用图画可以帮助自己掌握并表现音乐

  3、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杂技表演》(抛接球、转呼啦圈、顶酒杯)。

  2、《巡逻兵进行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投影仪、教棒。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教师用教棒指投影仪"抛接球",引导幼儿探索乐曲A段节奏型。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你们看杂技表演,第一个节目叫"抛接球",我来唱乐曲,你们来为图上的杂技演员拍手。待幼儿拍完后问:你们拍了几下?有什么依据?

  教师指投影图"转呼啦圈",引导幼儿探索B段的节奏型。

  师:接下来请欣赏第二个节目"转呼啦圈",请大家继续为演员拍手伴奏。

  教师指投影图"顶酒杯",引导幼儿探索C段的节奏型。

  师:现在这个演员在表演"顶酒杯"的节目。在刚才的两个节目中,我们看到7个球拍了7下,看到3个呼啦圈拍了3下,那这幅图应该怎么拍?3个酒杯拍几下、3朵小花呢?酒杯和小花拍得一样快还是有的快有的慢呢,为什么?(3个酒杯和3朵小花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距离短的节奏快,距离长的节奏慢。)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乐曲A、B、C段音乐。

  师:我这里有一段音乐,表现的`就是今天看的杂技表演的事情,请你们听听有几个演员在转呼啦圈?几个演员在顶酒杯?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三种杂技可以分别用什么身体动作表示,并随音乐演奏。

  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各个节目的身体动作并集体练习。

  师:抛接球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做一做呢?转呼啦圈、顶酒杯又可以怎么做呢?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身体动作。

  师:我们跟着音乐将刚才创编的动作连起来做一做。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并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师:今天小乐器也想表演节目,你们看表演"抛接球"时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呢?转呼啦圈、顶酒杯呢?

  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师:现在请大家拿好乐器,我当指挥,请大家看好指挥、挺好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杂技"一词,是1950年中国杂技团成立时,由周恩来总理定名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 能创造性地用报纸和身体钻过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洞”,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2、能主动与同伴协商合作,配合协调,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简单的运动项目。

  2、物质准备:音乐《向前冲》、《我和你》;幼儿每人一张报纸。

  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谈话引入:你喜欢做什么运动?请你来模范动作;

  2、准备运动:结合音乐,模仿不同运动动态进行热身活动。

  (二)合作学习阶段

  1、用报纸钻洞

  (1)出示报纸,引导幼儿思考:“你会用身体来搭出大小不同的洞洞吗?你能用报纸去钻过同伴搭的各种洞洞吗?”

  (2)分组活动:幼儿相互合作,共同游戏。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变换搭洞和钻洞的不同方法。

  (3)交流并小结:“你是怎么搭洞和钻洞的?用了什么不一样的动作和方法?当洞洞变小的时候,你是怎么让报纸钻过去的?”

  2、用身体搭洞和钻洞

  (1)集中讨论:如果让你用身体去钻同伴搭的洞洞能钻过去吗?你有什么办法?

  (2)提出活动玩法和要求:自由分组,相互合作,有创造性地搭洞和钻洞;注意保护自己和同伴的身体安全。

  (3)幼儿自行结伴游戏。教师及时表扬搭洞和钻洞有创意的幼儿,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小结: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5)结合第一次合作游戏的情况,引导幼儿第二次游戏,重点引导幼儿多人合作搭洞游戏。

  (三)集体游戏: “城门城门几丈高”。

  1、学习儿歌并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部分幼儿手拉手围成大圆圈搭成城门,随着儿歌城门的洞越变越矮,其他幼儿按顺序依次从城门的洞洞钻过被城门套住的幼儿要模仿一个体育项目的动作。

  2、提出游戏要求:钻洞的幼儿要根据城门的高度变化来调整自己钻洞的方法;遵守游戏规则,注意钻洞时的安全。

  3、师生共同游戏。

  (四)舒展身心

  1、交流小结,萌发幼儿爱运动的'情感,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2、放松:随音乐旋律做放松运动,并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捶捶背,捏捏肩,放松身体。

  活动反思:

  孩子们非常的喜欢这个活动,因为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乐的积极游戏。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身体操”一上来就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老师让他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朋友请出和自己一起游戏,拟人化的方法让小班孩子在游戏前活动自己的身体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适合的,因为他们带着一种快乐的情感来活动,就非常的投入和积极。

  “钻洞洞”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用手臂做洞洞,开始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做,很拘谨,于是老师用“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多的办法鼓励孩子们模仿尝试,因为模仿是小班孩子最大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模仿老师的动作的基础上首先理解了什么是洞洞,洞洞的要求,接着开始了自己做不同的洞洞,孩子们做了十几种洞洞,老师还用大小不同的球鼓励孩子做大小不同的洞洞,孩子们的上肢得到了充分的活动。第二个环节是用腿和脚做洞洞,这个时候孩子们知道要做与别人不同的洞洞,同时为最后做大洞洞最做铺垫。最后一个环节是做让人也能钻的过的洞洞,当一个孩子用双脚分开做出一个大洞洞后,其他孩子马上进行了模仿,小班孩子最喜欢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造,于是双手撑地的大洞洞,手脚组成的大洞洞都变了出来。再接着,孩子们变出了双手单脚和单手双脚的洞洞,最后高难度的单手单脚洞洞也做了出来。孩子们的能力在一个一个环节的递进中得到锻炼。这个部分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不停的在同伴做的洞洞里钻来钻去,在自己做洞洞的时候他们也不断的变化着,当洞洞倒下时有努力的支撑起,不断的挑战自己,让自己获得成功。

  有个叫齐盈灵的孩子她先把身体弯曲呈弓形,双手撑地做了一个洞洞,接着她慢慢放开左手用右手支撑地面,当这个动作稳固后,她把左右手进行了互换,这个动作她坚持了一会,再接着她放下双手又尝试抬起一只脚,变成双手单脚的洞洞,最后她完成了高难度的单手单脚的洞洞。在做后两种洞洞的时候她小心翼翼的抬起手和脚,经常是抬一点点然后放下,然后再抬一点点,好不容易完成动作,由于坚持不住,“洞塌人倒”,在尝试了几次失败后她会做回原来已经成功的动作,但老师的鼓励同伴的成功又促使她再次的尝试,她就是在一次次反复的过程中不断的挑战着自己的身体,锻炼着自己的身体,最后获得可成功。

  教师在实施活动过程中有不少的欠缺之处。

  首先当教师看到孩子们能够用单手或者单脚支撑起身体后,教师犹豫是否要引导鼓励孩子同时用单手、单脚支撑身体,这是否超越小班孩子的能力范围。其实这是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不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好奇好问是幼儿的特点。这篇儿歌以简单的语句,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幼儿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幼儿尝试用儿歌的语言表达奇思妙想和对动物的喜爱。同时,在欣赏和创编儿歌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观察、发现、认识小动物的不同特征,丰富一定的科学知识,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2.学习用儿歌中的句式创编儿歌。

  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学习用儿歌中的句式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自制纸箱1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观察动物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请幼儿从纸箱中依次摸出一张动物图片,互相进行观察。

  2.图片上的动物叫什么?它什么地方最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能干什么?

  3.假如你像动物一样有这些特别的地方,你想做什么?

  4. 有一首儿歌,写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二:基本环节

  (一)引导幼儿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发现儿歌的排列句式

  2.问:儿歌的题目是什么?有哪些词重复出现?

  (二)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1.如果你是小鸟(小兔小鱼),你想做什么?

  2.鼓励幼儿展开想象,为每段儿歌续编一句话,如:我想有对翅膀,我用翅膀飞翔。

  (三)导幼儿根据儿歌句式创编新的儿歌

  1. 还喜欢什么小动物?你想变成什么?想做什么?

  2. 教师示范创编,如:我看见小鸭,我想有双鸭蹼,我用鸭蹼游到海里玩。

  3.以4人一组合作创编一段儿歌。(讨论)

  三:结束环节

  1.每组选一代表进行创编一段诗歌。(创编)

  2.师幼整理诗歌。

  四:活动延伸

  1.教师与幼儿共同归纳,整理所编的儿歌,然后用大字书写出来,挂在语言区中,供幼儿随时阅读。

  2.引导幼儿在美工区活动时画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以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为素材继续创编儿歌。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通过幼儿游戏,欣赏,续编,创编来内化儿歌的思想情感。再通过自己的多种表达方式把它真诚地表露出来。使儿歌的情感得以深化升华,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能注重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互动,既有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使每个学生能正确接受学生与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本节课教学从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听、说、读、写、画、演等一系列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围中学习,使学生真切感受课文的熏陶。尽管本课进行了充分的备课,精心的准备,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尽管设计过程中一再努力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但在有些环节还是指导的不到位,对幼儿的引导性语言不够到位,幼儿理解的不够透彻,在创编时幼儿的兴趣不是很浓厚。

  小百科:想,指开动脑筋,思索;或打算,怀念,惦记,想念;也指推测,认为,料想;同时指中医名词,引申为内心活动所产生的欲望或非分要求。也指特殊的思维方式,如想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16

幼儿园教案大班01-11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01-26

大班幼儿园教案03-10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08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6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9-0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