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25.诗词

时间:2021-09-29 13:22:53 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25.诗词五首

25.诗词五首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2.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内容。

3.体会各首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2)了解备首诗词的主要内容。

2.难点:体会各首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诗歌《汉江临眺》《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和

词《烷溪沙》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二、导入  

古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因为作家众多、题材广泛、形式丰富而

素负盛名。王维的(汉江临眺)是五言律诗,写景历历如画;李白的(宣

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是首古风,情感奔放旷达;晏殊的词(烷溪沙》

则是婉约词的代表作。

三、正课

1.朗读(汉江临 眺)。

2.作者简介

这首诗是选自《王右丞集》作者王维701—761,字摩洁,太原祁

(现在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九岁属辞,有俊才,博学多艺。开元间

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善书画,通音律。苏拭称:“昧摩洁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传世。

3.赏析

楚国接连着三湘流水,

荆门通往各条河流。

江水仿佛从天地外流来,

青山在水气中时隐时现。

州郡城镇好似漂浮在南方的江水上,

波涛汹涌好像震撼着远处的天空。

襄阳真是风清日丽的胜境,

就留给我这山翁醉酒观赏吧。

诗歌抓住了江南水乡的特点,首两句先写襄阳的地理位置,接着四

句描绘水都风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其中“流”“有无

中”“浮”“动”又把这山水写活了,似有醉翁观景的妙处。真不愧为“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手笔。末两句写出观景人的心境和对襄阳美景

的赞叹。朗读这首诗,我们不禁会联想到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中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个山水田园诗人竟有异曲同工

之妙。

4.朗读《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入

5.作者简介

李白 7O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

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

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

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

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

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

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6.解题

这首诗是天宝末年李白游宣州(今安徽宣城)登谢公楼所作。题一

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人谢眺楼是南北朝时,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

守时所建,又称谢公楼或北楼,唐末改名为“叠蟑楼”。李云是当时有名

的散文家,官秘书省校书郎,是李白的族叔。全诗意气豪放,语辞慷慨,

强烈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同时也流露了消极避世的思想。

7.赏析

诗一开端便直抒胸臆,把自己心中的郁结尽情吐出。“昨日之日”

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每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正是

诗人长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

出天宝以来政治的日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三、四两句突然一转为出境界:面对着辽阔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

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的畅饮高楼的豪情逸致。这两

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了诗人豪

迈阔大的胸襟。

五。六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有刚

健道劲的建安风骨,下旬以“小谢”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眺那样,具有

清新秀发的风格。这两句自然关合了题目中的“谢眺楼”和“校书”。

七*两句进一步渲染双方的豪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

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这一豪情壮志

不仅是诗人酒酣之时的兴之所至,更是他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真实

流露,反映了他因对现实不满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笔

酣墨饱,既与诗的开端相吻合,又淋漓尽致地把“长风万里”的境界推向

了昂扬的情绪高潮。

然而,诗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

矛盾,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诗人的愁思汹涌,恰似谢眺楼前滚滚东流的宛溪水,刀斩更流,酒浇更

愁,诗人极欲摆脱忧愁,可又无计可除。此两句写饯别时的感叹,为全

诗的又一大转折。

最后两句,写饯别时作者的自明心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

弄扁舟”,这里兼有放浪不羁倔然不仕两层意思,也流露了消极避世的

思想。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饱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

因此放弃对进一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贯注着豪迈慷慨的情怀,显示着

一种雄壮豪迈的气概。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

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诗中完美地统一起来,而自然与豪放的语言风

格也和谐地结合了起来。

8.朗读(浣溪沙〕注意正音。

9.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十四岁时以神

童招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大学士同平章事,封临淄公。当时的名臣

范仲淹、富粥、欧阳修等人均出其门。他是北宋初期的主要词人。

晏殊在政治上是一个志得意满的达官贵人。他的词往往是结合宴

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内容狭窄,袭五代绮丽词风,抒写春花秋月的闲愁。

含情凄婉,音调和谐,工于造语,有些词语虽经精心雕琢而无凿痕。词

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著有(珠玉词人

10.解题

这是晏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它语言圆转流利,明白如话,意

蕴却虚涵深广,能给人以一种哲理性的启迪。

作者在对酒当歌之时,自然而然地触发了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

的回忆,并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

人生,其中不仅有理念活动,还包含着某种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