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再见了,亲人》

时间:2021-12-08 18:23:23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1

,是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4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再见了,亲人》2

  习惯上,《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教师经常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部分认真读一读,最后交流感受。这次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反思以往的教学,我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其中的教学片断)

  师:大娘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文中列举两件(指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这真是雪中送炭呀!“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呢?

  生1: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可以帮助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或帮助。

  师:把这个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2:这词在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正急需粮食时,大娘为他们送去打糕。

  师:当时,志愿军为什么急需粮食?

  生3:因为志愿军叔叔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已经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非常需要粮食。

  师:对!就在这时(出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者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学生齐读句子)。

  师:请同学们想想当时的'环境怎样?

  生1:当时的环境很危险。

  生2:当时的情况很恶劣。

  师:对!当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大娘怎样送来打糕?(学生齐读句子)。

  师:哪些地方应读得快些?

  生:是“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志愿军急需粮食。

  生2:因为大娘想快点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

  师:环境这样恶劣,这就是慈母给儿子的爱,也是慈母给儿子送去的温暖。我们再读这个句子。

  反思:“将这个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发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情感,引发了学生更贴近语境的表达,并在师生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中,得以修正完善。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对话语言的生成过程,更是一个对“雪中送炭”感性化的过程。感性是为了唤起形象、激发情感、沉积语感;感性是为了更鲜亮地把握和运用语言。教师这样的“放”,激活了“雪中送炭”的磁场。而后的环境想象、激情朗读,正因为有了这个“场”,想象渐入佳境,真切动人;而学生的朗读,又恰倒好处。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的是一份浓浓的雪中情,同时在造句训练中也充分证明了他们对“雪中送炭”已能正确地运用。

《再见了,亲人》3

  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她的儿子是5。12大地震中的救援兵,在救援的时候,不幸牺牲了,只留下老奶奶一个人在家里,她觉得非常孤单。

  我们村子里的人都非常愿意帮助老奶奶,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

  老奶奶最喜欢的是她隔壁的那个汉族小姑娘。有一天,太阳出来了,它把温和的阳光洒向地面,村子里的人都纷纷晒起衣服来,但只有老奶奶没有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小姑娘想弄明白,于是她跑到老奶奶家,才知道老奶奶腿脚不灵便。于是,她收集好奶奶所有的脏衣服,用力的搓呀,搓呀。慢慢地,太阳公公下山了,月亮姐姐上来了,微弱的月光洒向大地,照亮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这时候,小姑娘才刚刚做完,头上晶莹的露珠结出了胜利的果实。

  这时,老奶奶慢慢走出来,一下子紧紧地搂住小姑娘,当时的情景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再见了,亲人》4

  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从内容上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最后抒发感情,用反问作结。这部分是教学重点。每个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一位人物的感人事迹。这三个自然段用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件,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第二部分(后三个自然段)描写了列车开动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动人场面,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借助典型事例来体现两国人民的真挚深厚的情意;二是采用多种句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课文的语言感情真挚强烈,抒情性强,通俗易懂。本课编写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中朝人民伟大友谊的熏陶感染;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五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一篇时,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上这些能力的具备,为学习本课打好了基础。但是,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上的局限,对于体会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用常态的教学手段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对背景的介绍,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一)具体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封锁、雪中送炭、深情厚谊、唯一、噩耗、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这份伟大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无比真挚与坚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中朝人民为什么能建立起这样深厚的情谊。

  五、媒体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手段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帮助,显示出了它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再见了,亲人》一课一直是小学语文高年级中的经典课文,被无数的优秀教师以自己不同的诠释演绎过无数次。对于这样一篇已经被成功演绎过了的老经典,还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重新设计吗?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

  对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悲壮的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也只是在电影中才有所了解,而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片模糊而空白的。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述的事件无疑是感人的,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的孩子们来说,毕竟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如果要使学生们从情感深处体会和接受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情,就必须使学生对那段历史的背景和经过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此外,要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也需要给他们创设一个离别的氛围和环境。

  以前我们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了解背景一般采用课下学生自由搜集资料,课上互相交流,教师进行补充这样的方式进行。这样做的弊端是,学生了解的途径比较单一,课上交流时受年龄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效率较低,费时耗力。同时,作为信息时代的孩子,他们接触的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单凭教师的语言引导和简单的图片展示等等手段,已很难激发他们的热情。此时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就显得不可或缺。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背景资料以录像、图片、文字等不同的.方式重组后呈现给学生们,同时还可以一并纳入课堂教学中需要使用的练习等内容,在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大课堂的容量,本课媒体的使用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两点实效的基础上,还原给学生们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文的题目“再见了,亲人”,是整篇的题眼。全文都围绕告别的主题展开描写。所以,对课题的理解非常重要。在上课伊始,请学生先谈一谈对“亲人”这个词语的理解,初步理解普通意义上“亲人”的含义,为深入领悟本课中“亲人”的意义做好铺垫。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初步体会亲人分别时的感受,最后,带着这种初步的体验朗读课文题目。借助学生的情感经验,初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题,体会突出重点字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为后面情感升华后真情的诵读打基础

  (二)了解主要内容,介绍写作背景。

  学习一篇课文,要想深入理解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写作背景的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简单概括的主要内容后,结合理解“志愿军”这一特殊名称,插入了对的背景的介绍。

  对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悲壮的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也只是在电影中才有所了解,而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片空白。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述的事件无疑是感人的,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的孩子们来说,毕竟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在上课伊始,他们甚至分不清解放军和志愿军的区别。如果要使学生们从情感深处体会和接受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情,就必须使学生对那段历史的背景和经过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因此在这里我们运用一段录像资料(播放第一段录像),给学生们展示了这场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及整个过程,同时也点明了“志愿军”这支特殊的军队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特殊意义,为学生能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作铺垫。

  (三)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明白“学贵有疑”的道理,并且在学习中真地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向学生渗透阅读方法的第二层境界——读出问题。请学生把预习时遇到的拿不准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做出恰当的处理和评价。在教学中,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问题: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还称为亲人?我立即抓住了这个突破口,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寻找答案。这里我设计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充分发言,谈出自己的感悟。

  (四)交流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是突破教学重点的关键环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先请大家观看一小段当时的教学录像(播放录像:与大娘话别的一段朗读录像)在这一个小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的出示,补充了描写的空白:战士与大娘相拥而泣,那份依依不舍通过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立即感染了学生,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恳求饱含深情。他们此时的感动溢于言表,接下来画面的感染和音乐的烘托,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依依不舍的离别情境,使得最后那个女孩的朗诵充满激情,感动了每一个人。这种激情的涌动和真情的迸发是以往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而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自己多媒体化的优势将画面和音乐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情感,才使课堂上学生的朗诵激情荡漾,极好的突破了教学重点。

  (五)情感升华,激情诵读。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再现了离别时的真实场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我也请大家一起回到半个世纪前,一同感受一下中朝两国人们那依依不舍的深情。(播放第三段录像)这段录像资料再一次填补了描写的空白——场面的描写。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在这样动人场面的感染下的表现。(播放录像: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我们都知道,朗读课文时,齐读容易限制学生个性的展示,因为要顾及其他同学,所以语气语速的把握都受到限制,很难读出感情。可是我们看到,在刚才的齐读中,学生的感情表达非但没有受到限制,还更加的淋漓尽致,这说明此时的学生在情感上已经产生了共鸣,他们的诵读是情感交融后的合鸣,既真挚又感人。教学的重点又一次得到了突破。

  (六)补充资料,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手段在这节课上,除了很好的帮助我们突破了教学重点之外,在解决教学难点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朝人民为什么能建立起这样深厚的情谊?课文中更多地讲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意,其实,在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无私奉献的时候,志愿军战士也为朝鲜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这一点作者并没有过多的着笔,那么学生在理解这深情厚意产生的原因时就难免会困惑及片面。要想解决这一难点,单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课文里的语言文字来体会,很难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因此我提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份战后的统计资料,为了使这份统计的资料生动并有说服力,我再一次选用了视频的方式。让我们也来一起看看这份触目惊心的数字吧。(播放第二段录像)我相信这一串英雄的数字,这一串英雄的名字,也一定触动了大家,那么我们的孩子们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看看当时课上的情景(播放课堂录像录像)我想不用我再说明什么,孩子们的朗读证明了一切,信息技术手段不但使教师突破了难点问题,而且使学生再一次突破了教学重点,使我们的课堂达到了高潮。

  七、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时间研究之前,我校已经在不断地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在这一课题的引领下,确立了我们学校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模式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也进行了几次整合课的实践。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阅读课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在确定实验内容时,要选择适合整合的,才能使我们的实践研究有成效。那么,什么样的才适合进行整合呢?通过与同事们的研究讨论,我自己在心里有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标准——写景以及说明性的更加适合整合。可是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又认识到,如果只把信息技术手段在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应用,那么信息技术手段的众多优势在语文学科中岂不是无用武之地?我认为,拥有众多优势的信息技术手段应该在语文学科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在本次教学研究中,我选择了一篇以抒情为主的来进行尝试。

  教学实践表明,我的设想是正确的。

  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和它的多媒体化的特点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提供了足够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的展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朝鲜人民之所以为志愿军战士不惜牺牲生命的原因这一教学难点,为他们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提供了有利的情感线索。此外,离别时刻的画面,深沉压抑的音乐背景等媒体的运用,很好地为学生们创设了离别的模拟情境,对于烘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氛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达到普通教学手段所不能实现的教学效果。

  这次教学尝试,改变了我保守的教学观念,那就是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有着广阔的空间。我们的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还处在初始的阶段,每一次成功的尝试,都给我们注入了极大的研究活力,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会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完善,力求找到一条完美的途径。

  教学是一门有缺陷的艺术,没有哪一节课能称得上是完美的教学。同样,我的这节课还存在着值得探讨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力求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更有实效。

《再见了,亲人》5

  (一)

  读了《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珍贵友谊。

  文中讲了朝鲜人民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为他们失去了双腿,甚至为了志愿军而牺牲了……我们都能感受到朝鲜人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还给了志愿军慈母般的温暖。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

  其中,让我最受感动的是小金花的妈妈为了志愿军而牺牲这一段。这段使我感受到了小金花是那么的坚强,自己的妈妈牺牲了,他却能忍住心中的悲痛;可是和志愿军叔叔分别时,却落下了眼泪。这说明了:小金花把志愿军叔叔看最比自己亲人还要亲的人。在分别时,她流下了依依不舍的眼泪。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了:只有无私的爱真诚的爱,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二)

  《再见了,亲人》主要讲了大娘在阻击战中为了救助伤员失去了 小孙孙;小金花为了救侦察员老王失去了母亲;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 被敌人的炮火炸掉了双腿,只能靠拄着双拐走路了。最后讲了志愿军 舍不得朝鲜的亲人们的心情。 “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读到这里, 让我热泪盈眶。 书中的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真的是 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因为小孙孙是大娘唯一的亲人啊!很多人都 会第一时间 抢救自己的亲人,可大娘却先救志愿军伤员,然后才想着 救自己的孙子。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 您倒在血泊……伤好以后, 您只能靠双拐走路了。

  ”大嫂为了让志愿军吃上蔬菜,明知道危险, 仍旧上山采野菜,挖完了后山就来到前沿阵地挖,结果失去了双腿, 只能靠双拐走路了。 朝鲜大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表达了中朝人民的友 谊!

  读完这篇文章,我泪流满面。深深地感受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 情厚意!那是用血肉之躯铸成的!同时也知道抗击美国 侵略军是在中 朝人民的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

  (三)

  学习了著名作家魏巍的《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我被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的情谊感动了。

  大嫂为了让志愿军吃到疏菜,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挖野菜,(.)结果失去了双腿,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小金花和她的妈妈为了救侦查员老王,小金花的妈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小金花妈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和小金花刚强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我;大娘帮志愿军缝补衣服,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她对志愿军慈母般的爱震撼了我的心。

  此时,在长长的站台上,挤满了送别志愿军的朝鲜人民,他们眼含热泪,依依惜别。人们多么希望列车慢点开,让他们再看一眼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志愿军。而车上的志愿军也痛哭流涕,也希望列车慢点开,让他们再看一眼亲人般的朝鲜人民。读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深深地体会到:“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这是志愿军的心声,也是朝鲜人民的心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及他们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是牢不可破的……

  作家魏巍在每段的开头都用了祈使句,在每段的结尾都用了反问句,以形式上的否定达到内容上更加肯定的目的,无论在感情的抒发还是语意的加重上,其表达效果都胜过了陈述 句。这种写作方法是我今后的写作中学习并运用的。

《再见了,亲人》6

  再见了亲人是写最后一批中国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中朝两国依依不舍得情景。

  在送志愿军回国的路上,有一位满头银发的大娘,大娘不怕牺牲为战士们送打糕;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小孙孙,失去了她唯一的亲人。还为战士们洗补衣服。大娘有着无私,伟大的爱,大娘也是那么勇敢。

  还有一位泪痕满面的小姑娘。有一回为了救侦察员老王她妈妈想方设法引开了鬼子,小金花救出了老王,最后她妈妈和鬼子同归于尽了。她失去了妈妈她没有落泪她是那么的刚强那么的勇敢,能接受冷酷得现时。

  还有一位年轻的大嫂,拄着拐杖。这为大嫂为了给战士们挖野菜,后山没了去前沿阵地上去挖,无情的.战争夺去了你的双腿。大嫂你感恩戴德的人,你有着无私的精神,你坚强不屈。

  读了着篇文章,让我深受感动,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

《再见了,亲人》7

  一、揭题激发兴趣

  1.每个同学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这些有血缘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

  2.我们中国人民与邻国的朝鲜人民跨越国界,并无血缘关系,可是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把朝鲜人民称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分别时情真意切地说“再见了,亲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初读感知大意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他们的哪些事感动了你?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谊(yǐ)”、“耗”(hào)等生字读音,注意“噩”、 “嫂”的写法。

  (2)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

  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事。

  三、品读感悟亲情

  1.是什么使不是亲人的两国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划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抓重点词句感情亲情:

  (一)“志愿军与大娘”之情:

  (1)句子: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这真是雪中送炭哪!

  A.引导学生抓住“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词语,想象当时这样做的危险和艰难,从而体会大娘为志愿军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来体会,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成语的含义,接着联系句子具体谈谈这个成语“雪”、“炭”分别指什么,最后想象“雪”——志愿军当时的困境及困境会给他们带来的后果,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为他们而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质。

  C.感情朗读:朝鲜大娘愿意为志愿军付出生命,给了志愿军及时的帮助,她把志愿军看成比自己还要重要的人,能不算“亲人”吗?读出你的感动吧!

  (2)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您为了我们失去了惟一的亲人。

  A.引导学生抓住“惟一”、“丢”、“背”等词来体会,先理解“惟一”的意思,再谈谈“惟一的亲人”对大娘意味着什么,接着体会大娘这一“丢”丢下的是什么,“背”起的又是什么,从而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感情胜过亲人。

  B.感情朗读:朝鲜大娘为救志愿军不顾最亲最爱的小孙孙,这能不算“亲人”吗?

  [这两句教学不一定按以上顺序,根据学情而定。学生还可能谈到大娘洗补衣服几夜不眠、大娘八年来像慈母般地关心战士们等情节让人感动,老师都要予以肯定。]

  (3)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师引: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怎么能不感人呢?难怪志愿军对大娘说一一

  “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出示句子)

  A.请学生改成陈述句。

  B.比较两句话,哪句更能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C.情境引读:

  师:在五次战役的时候,是大娘带着全村的妇女送打糕,所以——生接读

  师:在敌机来的时候,大娘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而丢下了自己的小孙孙,所以——生接读

  [设计理念: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二) “志愿军与小金花”之情:

  (1)句子: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可是……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

  A.引导学生抓住“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等词句体会小金花内心失去妈妈的悲痛。

  B.感情朗读,演读。

  C.“妈妈牺牲不落泪”,可“跟志愿军告别却哭成泪人”,你感受到什么?

  D.再读句子。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三)“志愿军与大嫂”之情:

  (1)句子: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A.可抓住三个“挖”来理解它们的不同背景,再想像这三个“挖”字背后,大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挖的,从而理解大嫂不顾生命危险为战士们挖野菜的可贵品质,感人至深。

  B.感情朗读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3.朗读体会惜别深情

  (1)师引:现在志愿军就要同她们分别了,此时此刻,战士们是怎样抒发自己那依依惜别之情呢?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出句子中的感情。(生自由读)

  (2)评读。(注意体会与大娘告别的不舍,对小金花的疼爱,对大嫂的不忍心。)

  4.感情朗读1-3自然段,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注意表达出志愿军的思想感情。

  (2)激情配乐朗读:

  A.在这分别的日子,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动情地对大娘说――(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B.当我们看到泪流满面的小金花,想到她说要为妈妈报仇时的情景,禁不住对小金花说:――(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

  C.当我们面对拄着双拐,背着孩子,走过崎岖的山路,送了我们几十里的大嫂,想到她为了给我们挖野菜而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深情地对大嫂说――(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抒情赞颂亲人

  1.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

  2.这三个人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光她们三个就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可想而知,当年的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多少代价,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说出你们的感动,说出心中的赞扬,最好能合适地选用反问句。

《再见了,亲人》8

  师:上课前你们有人说我很胆小,现在哪位同学给我做一个榜样?我不是胆小吗?不是害怕吗?哪个同学做一个胆大不怕的样子?怎么做呢?不管我提的问题有多难,不管自己会不会,我都给老师做样子,站起来尝试。谁能?我现在就要提问题了,谁能回答我的问题,举手,没有?你们不是鼓励我吗?什么?不知道什么问题呀?不管我提什么问题?不管你能不能回答,我都给老师做样子,答错了也没关系。想好没有?

  生:想好了。

  师:这回谁能帮助我就积极举手。谁可以帮助我?(一学生站起来)咱们这次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再见了,亲人》。

  师:对不对?

  生:对。

  师:你可以帮我写到黑板上去吗?

  生:可以。(走上前,写“再见了,亲人”)

  师:咱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我听一听你们的情感怎么样?

  生:(读)“再见了,亲人”。

  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很有情感地示范)“再见了,亲人”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较快,有节奏地示范)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我听着你们读得不太像啊,现在亲人就在眼前,手握着手,体会一下,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还要把手抖起来就像了。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读?

  生:“再见了,亲人”。(比前次语气激昂)

  师;列车已经走远了,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后一次深情地呼唤。

  生:“再见了,亲人。”(读声较高,声音悠长)

  师:这样读就对了。同一句话,不同的情况,读法就不同。课前大家读了课文没有?

  生:读了。

  师:还想读不想读?

  生:想。

  师:再读读好吧?

  生:好。

  师:我对大家读课文的要求不多,只有一个,就是你读完以后,得想办法说点什么,这是阅读的一个能力,也是一个习惯。读完了就应该有的说。比如对课文的内容,课文的结构、课文的情感,要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来。不能读完了一句话也没有,那就不行了,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那好,现在就开始读书。读完了先说一说有关对课文整体方面的感受。你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默读、朗读、两人读、小组读都可以,你有选择学习方式的自主权。(学生开始读书)

  师:现在读完了,我不提什么问题,谁有话要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课文总的看法,总的感受,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对朝鲜人民说的话。

  师:他是讲课文总的内容。可以。

  生:老师,什么叫做“顶着打糕”呢?

  师:什么叫“顶着打糕”?(随手拿起学生的书)这是一本书吧?这叫拿着书,是不是?(把书放在头顶上)那么现在呢?(众笑,师指着头顶上的书)如果它是打糕的话,那怎么说呢?

  生:顶着打糕。

  师:明白了吧?好啦,谁还有问题?

  生:这篇文章是不是讲志愿军说的话?

  师:他说整篇课文是不是志愿军说的话?好好看一看,再回答这个问题。

  生:这篇课文志愿军说的亲人不是真正的亲人。是战场上帮助他们的亲人。

  师:有意思,有意思。一会儿我还要就他这个话题来说。

  生:我想说整篇课文是从志愿军的角度去说的,没有写其他人的感受,有点自述的感觉。

  师:那么你说的是他(指刚才发言的同学)的意思了。

  生:不是,是有的部分是他自已想的,有的是他回忆的,有的是他当时说的,和朝鲜人说的。

  师:明白没有?(问前面类似发言的学生)

  生:明白了。

  生:课文是用三个人物的事例来描写朝鲜人民为什么是他们的亲人。

  生:这三个人为志愿军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生:从课文中我读出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那种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情谊。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志愿军才会这样难舍难分的。

  生:我读懂了这篇课文是在志愿军上火车站的时候在路上,朝鲜人民送他们走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情况。

  生:在志愿军说话时,还回忆了很多朝鲜人民为他们做的好事,他们真像亲人一样。

  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见解,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我想问一下,是什么力量使大嫂跑到前沿阵地上去挖野菜?

  师:这个问题很好,真把我问住了,你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先记下来,谁还要发言?

  (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师:这个问题也很好,也把它写到黑板上。还有没有?(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课文上说小金花很刚强,那为什么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时候掉眼泪了?

  师:是啊,刚强就不应该掉眼泪了,把这个问题写上去。(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为什么小金花的妈妈被炸死后,她把脚一跺说“我一定要为你报仇!”为什么不写她的.痛苦?

  师:对,你这个问题和刚才那个同学差不多,和他写在一起可以吗?(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大娘为什么丢下小孙子,宁愿先把志愿军背进防空洞,不先保护小孙子?

  师: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核对一下,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大嫂去前沿阵地挖野菜?”你这个是“什么力量使大娘不顾小孙子,先保护志愿军?”把他们合并成一个问题好吗?还有谁?

  生: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和你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师: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和你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你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等一下上课注意听,如果懂了,就别说了,如果不懂就再提出来,好吗?

  生:他们为什么要让列车开慢一点?

  师:把这个问题也记在你心里,看一会儿能不能解决,好吗?除去问题以外,你们想一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他们的主要情感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恋恋不舍。

  生:难舍难分。

  生:依依不舍。

  师:还有什么?为什么恋恋不舍,难舍难分、依依不舍呢?因为他们是什么呀?

  生:亲人。

  师:听了大家的话以后,我觉得似乎有道理。但又觉得你们说得都不对。(学生诧异)我为什么说似乎有道理而又不对呢?因为我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其实不是亲人,谁能举例子,说说什么人是你的亲人?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应该调过来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样说,为什么?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爷爷奶奶是爸爸妈妈的什么?

  生:爸爸妈妈。

  师:对,应该把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放在前面,是不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谁?

  生: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

  师:他给概括了,有血缘关系的,是亲属,是一个家族的。那么志愿军是中国人,朝鲜人民是朝鲜人,他们是亲属吗?

  生:不是。

  师:有血缘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亲人吗?

  生:不是。

  师:不是亲人(在黑板上写下“不是亲人”)因此我说作者说的不对。既然不是亲人,哪来的“再见了,亲人”?(学生纷纷举手)想跟我辩论是吗?但现在你还辩论不了。我希望你们好好做第二轮阅读。怎么读?这回要求就多了。一边读一边抓住什么来读呢?(板书“抓事实”)第一,抓住事实,看看课文上写了什么事实——刚才你们大概地提到了——再仔细看看这些事实里蕴含了什么道理?你得理解它,(板书在“抓事实”后加写“——理解”)理解了以后,用自己的话给我讲道理,来说服我。(板书,在“理解”后加“——说服”)第二呢,要抓情感。(板书“抓情感”)看看作者是以什么情感来写的?他表达了朝鲜人民和中国志愿军的什么感情?(在板书“抓情感”后加写“——体会”)抓住了感情以后,你自己去体会,并且要能有感情地读出来,来感动我。(在板书“体会”后加写“——感动”)就这样,用你的理解来说服我,这叫“晓之以理”;用你的体会来感动我,这叫“动之以情”。最后让我承认大家的看法,承认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亲人。

  (上述板书整体内容如下:)

  抓事实——理解——说服抓情感——体会——感动

  师:能这样学习、这样发言吗?

  生:能。

  师:还是刚才那样,你采用什么方式读都可以,谁想说话了,就举手。你真地把我说服了,感动了,我给你鞠躬致谢。(学生读课文)

  师:看样子准备得差不多了,你要知道,我可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不是那么容易说服;我也有一付铁石心肠,不容易受感动。(众笑)你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在行了吗?

  生:行了。

《再见了,亲人》9

  一、说教材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

  二、说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函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则强调"突出教材要求"、"突出学情特点"的两个原则。充分考虑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我班学生具体实际的情况,依据课文"训练重点"和"预习提示",我是这样制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的: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运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练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同一内容说法的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2、学生能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聚而成的。这友谊比山高,比海深,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四、说教法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纲》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具体教法是:

  (1)以读代讲法: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中朝人民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的,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读课文,加深理解,受到感染和教育。这也是适应大纲中讲的: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最重要的一种训练。

  (2)创设情景法:再现当时的场面、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五、说学法

  为了扭转"讲"和"问"的状况,在本节课中则采用"读"和"思"的方法,把读的训练落实到实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为主,采取学生"读——思——练",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方法。

  具体学法是:

  (1)读悟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难理解的问题。只有让他们多读课文,从读中理解内容,从读中体会出思想感情。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2)读——思——练的方法: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做到读、写、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解决具体问题。

  (3)想象表演法:为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予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六、说教学过程

  我准备采用三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重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练笔;第三课时:听写词语,指导背诵,完成课后题。

  下面我着重谈谈我今天上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简介背景

  "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明确课文中的"亲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后,质问那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亲人呢?是如何成为亲人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开始这一节课的'学习,并简介课文的背景材料。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对前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读为主,并且做到多读精导。

  在引导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重点让学生结合句子理解"唯一"的意思。重点指导这一段的最后两句话的朗读,体会为什么大娘是亲人。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注意课文中所说的代价是怎样的代价,进一步体会为什么大嫂是亲人。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救老王付出的是什么样的代价。重点指导读"第二天传来……同归于尽了。"进一步感受为什么他们是亲人。

  最后总结这三段,体会感情,并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最后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表演分别时的情景。再交换角色表演。

  (三)总结,表演,练笔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想象离别时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和练笔。这个作业既可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而且可升华文章的主题,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体现了创新教育。(四)说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 |送打糕累得昏倒

  | 大娘〈

  深情厚谊〈 |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 侦查员痛失母亲

  |大 嫂 挖野菜致残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不仅体现了课堂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我设计的板书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课文。

《再见了,亲人》10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一文,选自魏巍的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作为题目,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别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友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整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记叙了志愿军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后三个自然段写志愿军战士留恋亲人,不忍离别的情景。全文以谈话的语气写成,全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没有直接写出朝鲜人民的话,文章通过志愿军战士的回忆,写出了其中的深情厚意。同时,文章的前三个自然段写法上相似。因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一、自主读书

  《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一至三自然段,在写作方法和结构上是相似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自由读书、自由表达、宽松合作。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进行自学,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体会,然后让他们提出疑问,在此基础上了解文中写了大娘的哪几件事,抓住“雪中送炭”和“惟一”体会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课文按“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把中朝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意真切地表达出来了。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就可以进行学习的迁移,让学生运用上一个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则让学生独立按方法进行学习,做到扶放有度,导在点子上,既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反复感知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很快地抓住文章中的反问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从文章中的典型场面、典型事例,感受到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情景,了解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亲人”般的深情厚意。但整篇文章作者都是以“志愿军战士“的口气来写,没有直接写出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朝鲜人民浴血奋战甚至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只是粗略地蜻蜓点水式地泛泛讲解,对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带来了偏差。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理解了文章前三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就提出了这样两个探究性的问题: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那么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些什么呢,你能不能从文章中看出来?发挥你的想象,来描述一下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情景。从中让学生理解了志愿军战士也为朝鲜人民撒下了热血,正是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鲜血凝成了如此的深情厚意,让学生体会到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通过这样的整体感知及反复咀嚼,使学生的“知”和“情”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

  三、语言训练

  在这篇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相当的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导读中应紧紧抓住词句之间的联系,通过释词来更好地理解句子,通过练句来更深入地理解词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抓住文中的反问句读一读、改一改、比一比,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反问句能增强语气,加深感情,使学生明白在写文章时,采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如,抓住文章中的“雪中送炭”“惟一”等词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再如,“同归于尽”一词在文中的双关意义,我就先引导学生先了解“归”和“尽”的意思,再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试把“同归于尽”抽去能否表达句子的意思,了解文中对妈妈应用“牺牲”,对敌人应用“死去”,而“同归于尽”一词一语双关,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在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的训练点,可共我们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以读感悟

  《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意。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在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又从言中挖掘出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流血牺牲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片断,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如导语激情、利用场景音乐(火车的汽笛声等)等方法,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