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05-29 08:38:18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华】数学教学计划汇总七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9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数学教学计划汇总七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8人,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但有部分学生能力较差,惰性较强,思维能力较差,应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开学分班质量检测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小数乘法,这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然后现再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从而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4、充分利用课本中主题图的数学信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计算的兴趣。

  课时安排:8课时

  (二)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

  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教学时要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的算理及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措施:

  1、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要关注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同时还关注学生的一些解题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按排:11课时

  (三)观察物体,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措施:

  1、充分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和学生动手搭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切实组织好课堂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四)简易方程:这单元内容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其意义表现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

  3、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其中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稍复杂的方程”则是“解方程”的发展。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简易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措施:

  1、关注具体实例,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教学时,充分用好教材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安排:12课时

  (五)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这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而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另外本单元还安排了两个“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和数学家对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和计算方法,丰富学生对我国教学史的认识。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算理)

  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操作。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在本单元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利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困生进行适时点拨,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课时安排:9课时

  (六)统计与可能性。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及求法。

  教学难点:

  1、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2、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并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措施:

  1、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教学时结合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平均数、进行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弄清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3、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调查活动,然后再利用中位数的这一特点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

  教学时间安排:4课时

  (七)“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数字编码简单方法的探索,学会用数编码。

  教学难点:数字编码的运用。

  教学措施:

  1、创设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探讨用编号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的人或物。

  2、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放手让学生亲身去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线能力。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会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班级分析:

  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数都是55人,班级男女生比例谐调,对于新课程教材,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还算比较扎实,思维也比较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同时两极分化也相当明显,两个班级差生都比较多,尤其五年级,很多差生已经开始妥协,因此,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差生的培养。上课的时候要特别关照后进生的发言,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优等生带差生,帮助差生也能在数学上获得一定的收获。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圆,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圆,百分数,圆柱与圆锥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百分数、比例、比例尺。在前面学习分数及比的前提下教学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比例的意义、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比例尺的认识、比例尺的应用,对于百分数来说,百分数的意义、读写,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等。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圆柱与圆锥两个单元。对于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比之下比较抽象,所以,学生掌握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学生先弄清楚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对于圆柱与圆锥,要在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与圆锥的面积、体积计算是重点、难点。需要学生好好把握。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中位数、扇形统计图。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原来的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相关知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与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会把假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会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比例和比例尺的意义和性质,利用比例的特点以及正反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等。

  3、知道圆的有关知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圆的相关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6、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合理利用教材,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增加直观和联系实际,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加强拓展性和知识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或精简。

  (3)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课时安排

  (略)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本班学生状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加强对知识的整理和概括,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实验教材在本册安排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两个单元。但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而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则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同整数知识一样,小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间想像力,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4、加强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得到提升。

  5、继续处理好“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6、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

  7、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偏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果。

  5、对学生要高规范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沛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多和学生推荐、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时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7、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和时鼓励他们,多褒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特别抓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8、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期我班有26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

  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小数,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变换。

  (3)体验时间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教学措施。

  1、多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

  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如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比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⑦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改革设想: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4)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绿色环境的意识。

  各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4课时 第二单元:11课时 第三单元:12课时

  第四单元:8课时 第五单元:4课时 第六单元:4课时

  第七单元:10课时 第八单元:4课时 第九单元:16课时

  第十单元:8课时 第十二单元:20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计划02-28

数学教学计划05-30

数学教学计划01-13

数学教学计划06-30

数学教学计划05-26

数学的教学计划08-06

有关数学的教学计划01-15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02-27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3-07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精选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