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时间:2023-03-17 15:14:3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1

  姓名:许忠华

  劳动技术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搞好劳动技术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9年共两个班,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个别同学劳动态度不端正。

  二.掌握基本知识情况: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2.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8月份------------单元一 9月份-------------单元二 10月份-------------单元三 11月份---------------单元四 12月份----------------单元五

  四.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高尚的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5.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总的教学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 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 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7) 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 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9) 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三、教材分析要求

  第一单元 家政——种植

  1、 了解家庭常见花卉的种植、小花圃的管理和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学习栽培菊花、鸡冠花和牵牛花,了解水仙花的栽培方法,了解花卉的有关知识。

  3、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了解花卉与文艺、环保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化环境的意识。

  第二单元 我的校园

  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动手制作我的校园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学会简单的模型场景设计、模型中绿化模型的制作等。

  四、学情分析

  通过六年级上学期的劳技学习,学生对于木工、金工等一系列技能,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木工、金工的符号,并且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完成简单的木工、金工小作品。本学期,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如种植知识等。本学期的劳技教材加入了模型制作的学习,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

  求更加提高,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动手制作我的校园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学会简单的模型场景设计、模型中绿化模型的制作等。

  五、提高质量措施

  对于教师: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课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听课、 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习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

  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技技能。

  5、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课,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6、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

  对于学生:

  1、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劳技操作任务。

  3、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维准确,大胆发言,不懂的知识和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好上课所必须的材料,课后,把上课的知识点延伸到生活中,懂得知识的回归生活。

  5、积极参加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动脑、动口和创造能力;

  6、建立学习型组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广泛交流,加强研究,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活泼、主动、向上的学习新风尚;

  9、开展“天才”教育活动和对“学困生”的帮助活动,使优秀学生更优秀,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尽快赶上;

  10、建立学习奖励制度,表彰奖励优秀学生。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3

  一、班级学生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上课纪律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有随便不遵守纪律的现象,这就影响了上课的质量。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上劳动与技术课的,他们还是喜欢动手,做小制作。总之,要使班级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我也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提高本班的教学质量。

  二、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内容涉及很广。包括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以项目为载体,旨在使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教材内容从浅入深,逐步深化,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由于教材内容广,材料不足,所以教师应根据内容采购材料。

  三、教学目标

  1、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措施: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贯彻双向主体的'教学思想。

  2、加强实践训练,鼓励多动手动脑.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

  3、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课堂上注重分层教学,作业上体现分层设计。为优生和后进生量身定做合适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手段。使优生能尽情发挥,后进生也能适得其需。

  5、熟练掌握微机操作、课件制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学生利用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便利学习与成长

  六、教学安排: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奇妙的针法

  第三周美丽的钩针花样

  第四周香皂结

  第五周小刺猬

  第六周电影放映机

  第七周无土栽培

  第八周无土栽培常春藤

  第九周神奇的音乐片

  第十周水果电池

  第十一周制作冰镇番茄

  第十二周煮饭

  第十三周栽培豆芽菜

  第十四周制作电动摩托艇模型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20xx制作小木凳 我的理想 复习

  科任教师:张航

  年9月1日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学计划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劳动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 14人。学生大部分来自长巷、群联、渔庄、东湖、大义、如松六个自然村及一些外地民工子女,,在家在校的劳动积极性高,创造性强。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部分不会种植基础技术、烹饪、小电器的制作、纸艺手工等技术。但他们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帮父母分担家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孝心,有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手工制作、种植技术、家庭烹饪、模型制作等四个板块。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手工编织、种植、烹饪、编织、家用电器等内容。劳技课的范围很广,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天空,也为学生的基础劳动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在劳技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了解种植基础知识,常用烹饪技术,手工工艺制作技术。

  3、能力目标:

  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动手动脑的劳技课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更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

  4、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长辈。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他们发自内心感到劳动的快乐,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节假日,寒暑假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父母的赞扬声中,他们再次感受到劳动的美。 四、教学措施

  1、从劳技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尽量进行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6、利用在每班评选”巧手之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7、要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学生,突出重点,难点。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8人。学生都来自农村,大部分从小就参加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和简单的田间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两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家政类的手缝、洗涤、烹饪、编织、家用电器、种植等内容,学习技术类的`纸工、泥工以及其他多种材料制作等项目。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本册教材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编排的。

  三、教学目的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措施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始业教育

  第二周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第三周    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第四周    怎样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

  第五周    做家用电器的主人(1)

  第六周   做家用电器的主人(2)

  第七周    做家用电器的主人(3)

  第八周    做家用电器的主人(4)

  第九周    生活中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的器物

  第十周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作品

  第十一周   让我们的制作件亮起来

  第十二周   电子与电子技术

  第十三周   安全使用工具

  第十四周 小提篮

  第十五周 美丽的桃花

  第十六周 反季节的蔬菜

  第十七周 塑料棚栽培技术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01-13

劳动技术教学计划02-19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02-22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03-14

劳动技术教学计划(精选7篇)09-02

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15篇03-17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教学计划12-28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教学计划02-03

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计划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