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北京:大学生基层就业渐成风气

时间:2021-11-08 19:25:59 就业参考 我要投稿

北京:大学生基层就业渐成风气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程莉,在临近毕业时,做出了一个令她的家人意外的决定:放弃被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市政府机关等多个热门单位录取的机会,到劫后重生的汶川县做一名公务员。“灾后重建正需要我们,在那里,我们更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程莉说。怀揣着和程莉一样想法的毕业大学生还有很多,在跨出校门之际,他们选择了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北京:大学生基层就业渐成风气

 

  ■服务基层机会更多

 

  尽管今年报考“村官”的竞争十分激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法律专业的包丽薇还是想去试一试。“当‘村官’是个锻炼人的机会,对以后的发展也比较有帮助。”她说。

 

  今年北京市“村官”计划招录人数只有1600名,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半多,报名的热度却超乎想象。报名当天,人数便接近4000人,截至本月15日报名结束,人数已将近2万人,录取比例预计只有1/12。

 

  根据中组部的安排,今年全国招收大学生“村官”的名额为2万名,而各地也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招录大学生“村官”的具体数量。

 

  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也受到了高校毕业生的追捧。至招募报名工作结束,已有9万多名毕业大学生表达了去西部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意向,其中四川报名人数超过1万人,山东报名人数超过9000人,河南、贵州等省市的报名人数也超过5000人。

 

  此外,为了推动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近年来团中央和教育部等中央部门还先后实施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计划,每年选派大学毕业生超过10万人。

 

  ■转变观念脚踏实地

 

  赵增秀是天津市首批“三支一扶”志愿者。2006年6月,她从天津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了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刘快庄小学支教,承担起三年级3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农村教育更需要大学生。”她说,“尽管条件艰苦了一些,但是感觉挺充实的。”

 

  除了到农村去,还有许多大学生选择了城市社区服务的基层岗位。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的潘月圆,现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当社区工作者。在她看来:“社区工作很辛苦,但也很幸福。因为实实在在的付出,就能得到社区居民实实在在的肯定。”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趋势,不能不说与就业难的现实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时伟认为,“与以往宁可漂在大城市里也不愿下基层的态度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是从实际需要出发,也显得更加脚踏实地,这对大学生和基层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政策解后顾之忧

 

  在北京市延庆县东桑园村当了3年的“村官”,李铮今年服务期满,参加了北京市首次面向大学生“村官”的专场公务员招录考试,并顺利成为延庆县水务局的一名公务员。据了解,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对于到农村或者城市社区任职的大学毕业生,江苏省规定给予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并且从2010年开始,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职位,专门定向招录经选聘到村(社区)任职满3年、考核合格者。如果3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将加10分,或者选择一门单科加5分。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出台相关规定,对于参加中央部门组织的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国家将会以补偿学费或者代偿助学贷款的方式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对于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