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

时间:2021-07-11 17:12:11 考研政治 我要投稿

2012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

真理的属性和真理的标准

  必背知识

2012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2、真理的属性

  (1)客观性

  作为一种思想形式,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具有客观性。真理之所以具有客观性,理由在于: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

  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2)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者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具有正确性,真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其具体含义有:其一,就真理的内容而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就真理的发展而言,其前景是无限的。由于人类依其认识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所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三,就真理发展的最终结果而言,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为绝对真理。所以,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3)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有条件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把握具有近似性。其含义有三层: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其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其三,从认识的进程看,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真理的属性;其二是指真理的类型。从类型的角度而言,所谓“绝对真理”是指最大限度地接近“完全”、“终极”意义上的真理;而所谓“相对真理”是指近似、相对意义上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要是用前一个含义。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的同一性表现在:其—,从静态上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绝对真理和纯粹的相对真理。换言之,相对之中有绝对,因为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而绝对之中有相对,因为任何绝对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其二,从动态上讲,二者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二者的矛盾性表现在:含义不同。

  4、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实践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以,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能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只有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5、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其二,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其三,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因此,其一,它无法一下子证明世界上的所有真理——广度有限。因为世界无限宽广。其二,它无法充分证明某一真理——深度有限。因为事物无限复杂。其三,它无法彻底终结对某一真理的证明——过程有限。因为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6、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

  命题角度提示

  1、考察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例如,对待科学研究中的某个定理或者某项成果(牛顿物理学)的正确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对它既不能彻底拒绝,也不能完全机械信奉。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例如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态度。

  2、考察对待实践标准的态度。例如,在科学研究中,对待已经被试验检验过的某个定理,既要肯定其价值,也要继续用新的实验去进一步检验。反对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和盲目信仰。 3、正确处理真理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某项成果先是由逻辑证明所揭示的,之后由科学实验去进一步证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三大预言和科学观察的证明)。

  矛盾原理

  必背知识

  一、矛盾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关系。①二者的同一性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因为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②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其一,二者的含义不同;其二,二者的地位不同。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3、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场所;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性的含义、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包括三种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矛盾群)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比如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所以,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其矛盾性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并且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命题角度提示

  1、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其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该原理在认识论中的运用,即分析问题必须采取“两点论”、“一分为二”的立场,全面地看待问题;反对“一点论”,反对以偏概全。

  可关联的考点有: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垄断资本国际化的两方面后果;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与消极后果;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此外,中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古训,都可以作为该知识点的命题材料。比如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无相生,

【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相关文章:

2015考研政治马原 考前终极预测11-22

2014考研政治考前预测:物质世界和实践10-07

考研政治考点预测02-10

2013考研政治大纲预测08-10

政治2013考研大纲预测08-10

2013考研政治检测核心点08-08

2013年考研政治热点及预测08-06

2013年考研政治热点预测08-05

2013考研政治考前高分攻略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