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知识点

时间:2021-08-03 10:06:08 考研政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3年考研政治知识点

此知识点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2013年考研政治知识点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认到垄断资本主义

1.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世界70年代以前: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3.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形成: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垄断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垄断条件竞争的特点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且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一战前开始形成,二战结束后至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积极作用:首先在一定程度中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再次,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

要注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4.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三种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各种国际垄断组织,同盟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5.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地位。

三、经济全球化

1.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3.动因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三是各国经济体制变革。

4.后果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消极后果: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社会进步,可能导致环境恶化;三是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资本家日渐采取缓和的劳资关系制度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五、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历史地位

进步性: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并且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2.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此知识点包含四方面的内容:资本主义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本质、资本主义政治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久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积累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商品经济及商品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与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坐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3.货币

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一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1.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含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

【考研政治知识点】相关文章:

2013考研政治精华知识点08-14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指导09-16

考研政治高概率出题知识点02-10

2013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01-18

2015考研政治知识点:货币职能11-05

2013年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08-04

必读资料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08-13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延安整风10-25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大革命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