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冷眼看考研:读研收益率的另一种解读

时间:2021-10-30 17:00:09 经验故事 我要投稿

冷眼看考研:读研收益率的另一种解读

偶然看到2006年第一期的《大学生》,其中一篇题为“读研收益率高达157万”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国人民大学5位同学合作完成的论文《自费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证研究》获得了“挑战杯”特等奖,“广受好评和肯定”。论文指出:读研前选择在西部地区工作的学生毕业后假如在东部地区工作,不仅收益率达到34.9%,净收益折现总值也高达157万多。

冷眼看考研:读研收益率的另一种解读

尽管我早已听说了无数个关于考研重要性的说法,但是,这样一个煞有介事的研究结论还是让我大吃一惊。读研究生和不读研究生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区别?论文中这么精确的数字究竟是通过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考研的潮流日益汹涌,大学生盲目考研的现象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份研究报告,又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并没有看到这篇论文的全文,也不太了解这5位同学完成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而且我并没有读研究生的经历。但是,我想这并不妨碍我基于杂志上这篇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两点质疑:第一,这个“实证研究”究竟是多大程度上的实证?第二,这157万是否确信为读研的收益?

这5位同学在北京地区的九所高校分发了900份问卷,最后收回了707份有效问卷。就算问卷的设计是完美无缺的,而且不去考虑707份有效问卷在数量上是否达到了充分反映事实的程度,有两个问题仍然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在高校里做的调查能否反映社会上的情况?在北京地区做的调查能否反映全国的情况?

我们谈论读研究生的收益,肯定是指读完研究生以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所能获得的收益。所以,要调查读研究生究竟有多少收益,调查的对象应该是读完研究生参加工作了的人,而不是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在校学生一般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就算一些研究生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也没有研究生毕业以后的工作经验。所以,因为自身经历和客观环境的局限,这些学生的认识很可能与现实发生偏差,针对他们所做的调查也就缺乏了可信度和说服力。

我一个朋友本科毕业的时候可以找到月薪2000元的工作,可是他选择了读研究生,因为他认为研究生毕业肯定能够月薪8000元以上。可是,等到他读了三年研究生去找工作的时候,所有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给他的最高月薪也不过2500元。如果有人在他读书期间让他填写调查问卷,恐怕调查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个热血青年心中美好的乌托邦。

北京虽然集中了全中国最强势的高等教育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也非常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北京的人才市场代表着全国的人才市场,北京的用人单位代表着全国的用人单位。据我所知,北京是比较看重学历的。无论是机关单位、事业单位招考公务员的时候,还是国企、私企甚至外企招聘员工的时候,硕士生跟本科生比较起来往往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上海,这种优势可能就要弱得多,而到了广东,这种优势可能会变得微乎其微甚至荡然无存。所以,拿北京的调查结果来分析全国,难免有点儿以偏概全的味道。

再来谈谈“157万”这个数字。论文指出:一个在西部地区工作的人假如读了研究生以后到东部地区工作,就能够得到157万的收益。就算这个命题确实成立,那又能说明什么呢?这157万与其说是读研究生带来的收益,还不如说是东西部贫富差距带来的收益。就拿西安和上海来做个比较吧。在西安,一个职业经理人可能月薪不过3000元,而这个人就算不读研究生,到上海担任同样的职位,月薪很可能达到6500元甚至更多,如果考虑到年终奖等方面的因素,年薪至少高出4.5万元。按照35年的职业生涯来计算,累计恰好高出157万元。

可能有些人会这么说:这个人如果不读研究生,他就不可能从一个西安的职业经理人变成上海的职业经理人,这种基于地域差别而产生的收入差别也就没有机会出现。事实上,可能很多西部地区的人之所以考研究生,也就是基于这种思维,认为读研是去东部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不否认,读研确实是从西部到东部的途径之一,但是,这绝对不是必经之路,也绝对不是最好的一条道路。我陆续见过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内地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直接来深圳发展,而他们并没有去读研。我本人就是一个明证。相反,我一些当年在长沙工作时的同事读了研究生以后想来沿海发展,却屡屡碰壁。用人单位虽然不会反感他们的硕士学位,但对于他们工作经验的匮乏却不可能不在乎。

再说了,就算这157万确实是通过读研究生带来的收益,只要它需要建立在东西部收入差距的基础之上,那也就将变得毫无说服力。在西安,买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只需要40万元,首付两成,20年按揭,本息共计60万元。而上海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恐怕需要140万,本息共需185万元,比西安多出了125万元。如果考虑到买房之外的生活成本,那恐怕远远不止157万了。

我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谈论大学生是否必要读研究生的问题,其中也对读研的投资收益率进行过一个粗略的计算。我将读研究生的成本分为三个部分:考研的直接成本,读研的直接成本,读研的间接成本。考研的直接成本包括买书籍资料、听辅导班等方面的费用,大约5200元。读研的直接成本包括学杂费、书籍费等方面,三年下来共计36600元。所谓读研的间接损失,指的是读研究生期间应得而未得的合理预期收入。如果本科毕业以后没有读研究生而直接参加工作,假定第一年平均月薪1800元,第二年平均月薪2500元,第三年平均月薪3500元,则三年共收入93600元。加上前面的两项费用,共计135400元。如果一个应届毕业的硕士生能够比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月薪高出1000元,并且此后一直保持这种差距,那么,这个硕士需要用11年才能挣回他读研的成本。

关于读研究生的产出和收益,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刻舟求剑的考研逻辑。很多人觉得目前本科毕业的时候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过两三年拿到硕士学位以后就胜券在握了。这种思路犯了典型的形而上学的错误,用一成不变的观点来看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市场货币需求总量是一定的,发行的货币越少,单位货币就越值钱,而发行得越多,单位货币就越不值钱,即所谓“通货膨胀”。如果说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当于市场货币需求,那么,中国这些年明显已经通货膨胀了,而且还在继续膨胀下去。近几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增长26.9%。每个人都只相当于面值恒定的纸币而已,伴随着通货不断膨胀,每个大学生的“购买力”必然不断下降。研究生扩招的速度是26.9%,也就意味着硕士学位贬值的速度是26.9%。所以,三年以后的硕士学位恐怕和现在的学士学位不会有多少区别。事实上现在的研究生学历和几年前的本科学历比较起来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2002年我们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月薪基本上介于1500元~2500元之间,部分优秀的本科生一毕业就能月薪3500元以上。而三年以后,我很多同学已经研究生毕业,而他们的就业情况似乎并不比三年前本科毕业的时候好多少,大部分人的月薪都是2000元左右,甚至有一些同学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月薪不过1500元的工作。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工资会比其他专业的高一些,但相比他们两三年以前本科毕业时的水平也只是略有涨幅而已。

有一位朋友本科毕业的时候尝试着去找工作,经过几次面试以后得到了广州一家公司的聘用,月薪2500元。当时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作了,但是他选择了读研究生。他希望三年以后拿到硕士学位的时候能够找到月薪5000元以上的工作,可是,事与愿违,几经周折以后他才找到工作,而且月薪只有2000元了。

当你本科毕业的时候研究生比你更受欢迎,当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应该比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也更受欢迎,但是,这种比较都是将应届毕业生作为对象的。如果你读研,三年以后将成为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而如果你不读研,到那个时候你就成为了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对于大部分用人单位来说,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绝对比毫无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更有吸引力,这在市场营销、公关等非技术性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根据华中科大计算机学院一位负责人的介绍,他们学院3年前应届毕业的本科生去深圳华为公司时月薪为5000余元,而三年后,应届毕业的硕士生去华为能有4000元的月薪就不错了。而此时,三年前跟他们同时本科毕业却直接进入了华为的同学大都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月收入基本上已经过万了。

根据中华英才网公布的一份薪酬报告,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比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年薪高出13786元,即月薪高出大约1150元。而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在长沙、南昌、成都等内地城市,三年工作经验可能确实只能让工资上浮1000元左右,但是,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三年工作经验绝对能带来更大的变化。应届毕业生在这些沿海城市未必能得到很高的工资,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刚来深圳的时候月薪都在2000元以下,但是,工作一年以后,一般都能达到3000元。而工作三年以后,月薪4000元应该是毫无问题的,除非这个人素质太差或者不求进取。而在深圳这种适合创业的城市,三年工作经验足以让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成长为一个自主创业的企业主。

而读三年研究生以后收入水平是不是一定会比本科毕业的时候高出这么多呢?近几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济南等地相继公布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以合理调节人才市场薪资水平。上海市2003年公布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博士3000元,硕士2500元,本科1900元,大专1400元,中专1100元。从这组数字来看,硕士生比本科生的平均月薪只高出600元,相当于一年时间只带来工资200元的涨幅。

总体上学历和收入确实成正比,但学历常常和资历(工作经验)综合影响收入的高低。如果一个求职者能够从用人单位获得的收入(earning)为E,求职者的教育背景(education)为E1,工作经验(experience)为E2,则:E= E1+E2。同样是付出三年的努力,你可以让E1的值增加1,也可以让E2的值增加2甚至增加3。在这两者之间,究竟哪一个投资方向更具有吸引力呢?(此文发表于《大学生》杂志2006年5月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