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考研历史学大纲详解之世界古代史

时间:2021-10-30 17:57:05 经验故事 我要投稿

2008年考研历史学大纲详解之世界古代史

一、世界古代史在历史学基础考试中的比例和地位

2008年考研历史学大纲详解之世界古代史

按照08年考试大纲的规定,世界古代史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为20%,也就是60分。这一点与07年相比没有变化,估计今后这一比例也将维持不变。世界古代史实际上包含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两部分内容,在整个历史学本科教学及历史学学科体系中,它们构成了世界通史教学的第一和第二两部分,但无论是就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课时的分配来看,这两部分内容均要较世界近现代史为少。对于这一点,从当前最为权威的大学本科历史学世界通史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通史教材的编纂上看得最清楚不过了。该教材六卷的划分情况为:世界上古史一卷,世界中古史一卷,世界近代史两卷,世界现代史两卷。 如仅就此而言,那么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世界古代史能占到20%的比重显然已经相当高了。

在07年考试中,这60分的分布情况为:选择题为4个小题8分,名词解释为2个小题16分,问答题1道30分。这几道题目均为独立考查世界古代史内容,为单纯的世界古代史题目,总共54分。此外,在材料解析题第30题中虽然基本上考查的是世界近代史的内容,而实际上也需要用到一部分世界中古史的知识。因此可以说,07年考试较好地体现了当年考纲所规定的考查内容比例。据此,可以认为,既然08年考纲在考试内容的比例上未作变化,而考试中心又对07年考卷非常满意,因而08年考试也必将在考试内容的分配上遵循07年考试的精神及08年考纲的原则。惟须注意的是,估计在08年的考试中07年材料解析题第30题的思路将会继续沿用,即将会继续出现把世界中古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综合起来进行考查的题目。至于其他题型,估计不会有什么变化。即选择题持4~5个,名词解释题2个,问答题1个。

二、08年考纲与07年考纲的比较分析

就世界古代史而言,08年考纲的规定与07年相比基本未作变动。下面将对这些变动之处做简要分析:

第一处变动,将第3个子目中的“古代埃及的历史线索”调整为“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这一表述的调整就使这一知识点表述得更加严谨、明确,指的是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而非所有线索。

第二处变动,将第7个子目中的“拜占庭帝国”调整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将其内涵大大缩小。

第三处变动,将第9个子目中的“西欧国家的兴起与强盛”调整为“西欧国家的建立”,而将其“强盛”又具体细化为“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三个知识点。如此,就使得这一内容的所指更加明确、具体,也突出了西欧封建国家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

第四处变动,将第10个子目中的“中古印度:从德里苏丹到莫卧儿帝国”调整为“中古印度: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儿帝国”,使前后的表述一致起来,即从政权的角度来把握中古印度历史的发展演变,而不是从最高统治者到政权。

从上述变动来看,08年考纲对世界中古史的变动最为显著的是第三处,即将中世纪西欧历史中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现象明确地提了出来。反观这三个知识点,可以看出,它们非但是西欧封建化历史进程中的三个重大事件或现象,而且也是导致西欧历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变的重要推力。因此,这可视为08考纲对世界古代史内容作出的最主要调整。换言之,这几个知识点理应成为08年备考复习的重中之重,或者说这很可能是08年的必考内容。请广大考生务必予以高度重视。

三、08年考点综合分析、考试题型预测及复习对策

如前所述,08年世界古代史考试范围基本未作变动,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世界古代史考查内容的安排体现了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对世界古代史研究的相对成熟,同时也反映了这一范围基本涵盖了一个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所必备的世界古代史基本知识。因此,这就需要考生必须对这一考查范围所规定的内容能够全面、系统地加以复习掌握,切忌顾此失彼,厚此薄彼。下面便对每个知识点的具体情况作一分析。

第1个子目——史前人类。共有三个知识点,分别是“人类的进化”、“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其中以第二个知识点为重点,该部分内容将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子目大家在复习时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而只需将其中的若干标志性事件记住即可。

第2个子目——古代西亚诸文明。共有六个知识点,其中以“古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为重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方式将涵盖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两个题型,其中以选择题为主,重要的名词解释有“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之囚”、“空中花园”、“贝希斯吞铭文”等。复习该部分内容时,要以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复习为主,而不必面面俱到。

第3个子目——古代埃及文明。共有三个知识点,该部分内容根据08考纲的调整,重点应把握第一个知识点“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也就是说要将古代埃及历史的分期、王朝的更替线索能给梳理出来,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和重要人物,注意选择题或名词解释。总体上看该子目依然不是要作为重点复习。

第4个子目——古代印度文明。共有四个知识点,其中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等内容是重点,即可能出选择题,也可能出名词解释,还可能出简答题,如试述佛教产生的背景及其教义。不过由于07年已从中考过一个名词解释,因此按照考试题目的复现规律,今年在此中在出题的可能性较小或没有,大家仅作一般了解即可。

第5个子目——古代希腊文明。该子目共有六个知识点,涵盖了古代希腊历史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三个方面的内容。因为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其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在整个世界古代史学科体系中该部分内容是毋庸置疑的重点。鉴于此并07年考试对此又未作考查的现实,估计它必将是08年命题的重头戏。大家准备的重点应当是名词解释、材料题和简答题这三个题型,其中尤以简答题的命题空间最为广大,如城邦制度、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评价等均是简答题的很好选题。因此,虽然在07年考试中已经在“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一知识点中考了一道简答题,但是大家还是应把本子目的其它内容作为世界古代史的重点来复习,既要梳理出线索来,又要将其中的重要内容详细地记忆和把握。

第6个子目——古代罗马文明。共有六个知识点,其中以罗马的共和政治、罗马的元首政治和帝制、古代罗马文化——主要是罗马法为重点。该子目下的内容也是整个世界古代史的重点部分,因而也是世界古代史中简答题、材料解释题和简答题的主要出处。由于古代罗马对人类历史的贡献主要就是它的法律,即罗马法,因此与罗马法有关的内容——譬如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等——无疑将是08年考查的首选内容,大家务必要将其作为重点来复习把握。

第7个子目——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该子目下有三个知识点,分别是“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其中基督教因其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今天在西方、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因此基督教是一个复习的重点,应以准备简答题为主;民族大迁徙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并促成了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因此该内容也是命制简答题的一个很好素材;至于08考纲调整的“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一内容,重点应把握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影响,但该内容估计命制材料题或简答题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8个子目——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该子目下共有三个知识点,重点是伊斯兰教问题。这显然是因为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作为阿拉伯世界的精神支柱,在今天与西方基督教世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和严重的对抗。因此,对伊斯兰教一内容应加以重视,包括其兴起的原因、教义及影响等等,此内容可单独命制选择题、名词解释或简答题,还可与基督教作比较命制比较题,其它两个内容不是重点,但要注意一些重大的事件或人物,准备出选择题。

第9个子目——欧洲基督教文明。该子目下共有四个知识点,其中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封建制度两个知识点重点应注意名词解释,虽然07年考过其中的《凡尔登条约》,但其中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名词,如《萨利克法典》、采邑制、丕平献土、封君封臣制度等等。“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一知识点即可以将其作为文艺复兴的背景从而和文艺复兴连在一起来复习,又可以同前面的“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一知识点连在一起来复习,在复习中要将基督教作为一个小专题进行整合。“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指的是在法兰克王国解体后英法德意这四个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过程,重点注意在这四个国家封建制度确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做好解答选择题和名词解释的准备,如“诺曼征服”、《末日审判书》”、“维兰”、“神圣罗马帝国”、“大空位时代”、“红胡子弗里德里希”、“金玺诏书”等。后面三个知识点分别是“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和“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关于这三个知识点的情况,在前面已作过一些分析,这里再强调几句:这三个知识点出现大题的可能性较大,即它们既可以单独命制简答题或材料题——如简评十字军东征、英法百年战争等,也可以与后面的内容相结合命制材料题或简答题,如英国王权与议会的关系,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的关系等。因此,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该处内容与后面近代史内容的联系。

第10个子目——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该子目共含四个知识点,但均不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大家在复习时只要注意其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即可,出选择题的可能性最大,但也可能出名词解释。比较重要的地方有“基辅罗斯的建立”、“留里克王朝的建立”、“莫斯科公国”、“罗斯受洗”、“伊凡雷帝”、“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笈多王朝的建立”、“印度的种姓制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