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与《悲惨世界》

时间:2021-11-04 09:07:4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雨果与《悲惨世界》

摘 要: 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的一位重要作家,《悲惨世界》是他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本文通过透视小说中三种不同处世态度的人生路径,发现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中几乎无人幸免,据此进一步剖析深层原因,从新的角度解读出这本巨著突出的历史意义和闪耀的人性光辉。

关键词: 雨果 《悲惨世界》 悲剧根源

《悲惨世界》是最能代表维克多·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雨果一生勤奋创作,留下了二十二部诗集,十二部戏剧,二十部小说和散文等珍贵作品。他的作品在法国和全世界具有很大影响。雨果作为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人道主义始终贯穿于他一生创作活动之中。在《悲惨世界》中,作者通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紧密结合的手法,以冉阿让为主要线索描述了十九世纪法国黑暗的社会制度和底层人民悲苦的命运道路。

与传统评论文章不同的是,本文试图从更加开阔而全面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命运,深层次、全方位解读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通过不同的时间路线和人物线索探索出背后相同的规律,最后追根溯源,尝试解读背后的历史意义和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

一、不同社会地位的相同命运

作品中最主要的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冉阿让,一个出生在穷苦人家的朴素善良的普通工人。因为受到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冲击,冉阿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以此为导火索开始了主人翁的极其曲折的生命道路。这样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普通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只是试图解决家人窘迫的生活问题,因为一块面包就被抓去做了19年的苦役,当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时命运毫无疑问是悲惨的;当冉阿让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市长,处在一个较高的社会地位尝试改变自己和其他穷苦人民的命运时,同样遭遇到了极大阻力,成效甚微。冉阿让最终在悲苦愤懑中死去,展示了一个普通社会底层人民的难以避免的悲惨命运。

与冉阿让的命运相似的是底层女工芳汀,她的一生更加折射出当时社会挣扎在底层社会的女性的悲情人生。如果说男性由于天生的责任和竞争的压力无法在社会中牢牢站稳脚跟的话,那么雨果带我们在作品中了解了女性同胞在当时环境中更为悲惨曲折的人生道路。本性美丽善良的女工芳汀在情窦初开的时候就遭遇负心汉的欺骗,顶着社会的压力未婚先育生下女儿,后被情夫毅然决然地抛弃,留下孤独的母女两个相依为命甚为艰苦。随后芳汀被迫将未成年的女儿留给酒店老板照料,自己去工厂打工,却因此长期遭受工厂资本家和酒店老板的双重压迫并落入风尘之中。最终冉阿让将重病的芳汀送往医院直至死去,留下无依无靠的女儿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与冉阿让和芳汀的命运有显著不同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是社会制度和法律教条的冷酷捍卫者——警官沙威。象征统治阶级利益的警官沙威,貌似过着耀武扬威的上层生活,但在自己固执坚守的信念被现实中心灵受到的感动深深震撼时,沙威再也不能死守统治阶级的教条理论而无视人性中渴望仁爱宽容的一面,一个终身信守统治阶级信条的帮凶陷入了深刻的思想矛盾、难以面对的现实和无法原谅的自责之中,最终选择了投河自尽。这看似戏剧性的结局其实正是雨果试图揭示的统治阶层帮凶注定的悲剧结局。

二、不同处世态度的相同结局

从处世态度方面来讲,三位主要人物的处世态度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带来的命运结局却是高度相似的.。冉阿让代表了善良淳朴、具有同情心和上进心的青年,法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尤其在担任了市长之后想方设法身体力行为劳苦人民辛勤服务,最终不但难以拯救他人,还将自己带向了曲折的命运之路;芳汀代表了忍辱负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适应残酷的社会制度而对社会没有反抗意识的底层劳动人民,在这样严酷的社会中悲惨结局不言而喻,令人扼腕叹息;警官沙威代表了强势冷酷的统治阶级帮凶,代表了站在压迫人民这边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在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底层民众的诉求之间,也难以避免地陷入痛苦与矛盾之中,也许生活上他不必像冉阿让一样承担过多的负担和压力,但在精神上和他所信仰的为人处世的标准发生了世界观、人生观的重大颠覆与严重冲突,最终直接导致他以自杀的方式选择逃避这种矛盾。这个结局可以说是震撼人心的,更加不是偶然的,而是反映了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中,无论选择站在被压迫人民的一面,还是站在压迫人民的一面,过程都是痛苦的,结局都是悲惨的,不得不说发人深省,令人深思。沙威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突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批判文学的构思框架,极大提升了这部作品的文学地位,深化了旷世之作的政治寓意,从全新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揭露了这样一个没有赢家的悲惨世界的残酷现实。

三、不同朝代背景的相同走向

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共计120万余字,时间跨度非常广阔,从拿破仑执政时期开始,历经滑铁卢战役、波旁王朝、查理十世统治、七月王朝和巴黎起义,横跨法国社会19世纪上半叶,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社会画卷。然而经历了这么多朝代更迭和“社会进步”,以冉阿让、芳汀和沙威为代表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生活状态并未获得明显改善,反而在社会动荡中不断受到冲击和伤害。如果说冉阿让等主要角色的人生经历是贯穿本部作品的明线的话,那么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动荡就是本部作品的一条暗线,从时间序列推进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政治波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法国19世纪悲惨世界景象,一针见血地指出朝代变更不是解决社会性贫困问题的苦口良方。

四、悲惨世界背后的根源探析

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不是一个人的悲惨,也不是一个人所代表的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阶层的悲惨,而是多个社会阶层的集体痛苦命运和跨越不同朝代的共同悲情归宿,组成了一个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或者说只有少数人是短暂的赢家,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极其悲惨和值得同情的,这种现象值得所有时代的所有读者深刻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社会难题,让所有人摆脱悲惨世界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呢?雨果在作品中没有明确指出来,或者说身处19世纪黑暗年代的他未能提出一个旗帜鲜明的改革方案,可以说,这部巨作中有着深刻的政治寓意,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与需要变革的诉求,却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可以说在雨果看来,教父所代表的宽容仁慈的力量是对苦难社会大众的最好救赎。这是作者在全书中所透露的希望的曙光,也是对解救劳苦大众的迫切愿望的一种合理表达方式,反映了作者对摆脱悲惨世界奔向美好世界的由衷渴望和对仁者爱人人道主义思想的深情歌颂。

【雨果与《悲惨世界》】相关文章:

苹果与丝瓜 -作文01-01

实验结果与分析08-03

悲惨世界读后感 韩建雨03-06

白果与什么食物相克01-09

团队游戏:苹果与梨01-01

关于糖果与石头的作文03-28

苹果与凤梨 -管理资料01-01

糖果与大舌头散文06-10

芒果与阿婆作文850字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