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27工程管理概论(土木工程概论)

时间:2021-11-07 17:10:3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04627工程管理概论(土木工程概论)

第一章

04627工程管理概论(土木工程概论)

1.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

2.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表现为形成人类活动所需要的,功能良好和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其次表现为能够抵御自然或人为的作用力;第三表现为充分发挥所采用材料的作用;第四表现为怎样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组织手段,“好、快、省”地组织人力、财力和物力。

3.为解决上述问题所进行的土木工程活动,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技术方面,有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建立、开发等;2.管理方面,有制定政策和法规、企业经营、项目管理、施工组织、物业管理等。

4.土木工程具有以下4个基本属性:①社会性 土木工程随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而发展。②综合性 土木工程是运用多种工程技术,进行勘测、设计、施工工作的成果。③实践性 由于各种影响土木工程的因素既众多又错综复杂,使得土木工程对实践的依赖性很强。④技术、经济和艺术统一性 土木工程是为了人类需要服务的,它必须是每个历史时期技术、经济、艺术统一的见证。

5.发展土木工程的根本因素是培养大批掌握土木工程科学技术、懂得土木工程基本属性,具有能解决上述4方面问题的人才。

6.我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7.科学:科学指关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事实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科学的任务是研究关于事物和事实(自然界和社会)的本质和机理,以及探索他们发展的客观规律

8..技术:技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成产工艺、作业方法、操作技能、设备装置的总和。技术的任务是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其生产的产品为人类服务

10.工程: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其目的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来为人类服务.,但工程并不等于科学。工程的完整概念是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实践经验,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开发对社会有用的产品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11.工程师:工程师是从事工程活动的技术家。工程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是工程的原动力、启动人;工程师的核心职能是革新和创造。

12.工程师有3种类型:1.技术实施型 他们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等技术工作的人才。2.研究开发型 他们是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研究、工程基础研究的人才。3.工程管理型 他们是以技术背景为主的从事决策、规划、管理、经营、销售等工作的人才。

13..对工程师的素质要求是:⑴有较强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以及与工程有关的技术科学,工程技术)或较宽的知识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学、伦理学、环境学、法律、美学、方法论等)⑵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①设计能力 ②实施能力③开发能力④管理能力⑤评价能力

14.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目的:塑造能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第一线的土木工程师。

15.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之间存在着两个根本矛盾: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较为单一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的可变性和学校教学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16.土木工程专业对所培养的人才应有的素质要求:认知方面;技能和能力方面;思想和情感方面;意识和意志方面;心理和体魄方面

17.大学生养成上述基本品质的主要途径: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勇于创新;交融集体;健康身心;与时俱进

第二章

1.土木工程:一种工程分科,指用石材、砖、砂浆、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木材、建筑塑料、铝合金等建筑材料修建房屋、铁路、道路、桥梁、隧道、运河、堤坝、港口等工程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

2.土木工程学:指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一门学科。

3.建筑物: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铁路建筑等。

4.构筑物: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建筑物,如水塔、烟囱、栈桥、堤坝、蓄水池、囤仓等。

5.古代土木工程:从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起)开始至17世纪中叶

6.近代土木工程:从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300年间。主要特征有:有力学和结构理论作为指导;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以及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得到发展;施工技术进步很大,建造规模日益扩大,建造速度大大加快。

7.现代土木工程: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具有的特点:土木工程功能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运输高速化。

8.交通运输高速化的标志:高速公路的大规模修建;铁路电气化的形成和大量发展;长距离海底隧道的出现;建筑材料的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的工业化、装配化;设计理论的精确化、科学化。

9.土木工程三要素:材料、施工、理论

第三章

1.土木工程材料的重要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质

2.土木工程材料按其自身组织的不同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按材料在土木工程设施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分为承重材料、维护材料、装饰材料、胶结材料

3.钢材类型有:型材、板材、管材、线材。型材、板材、管材可通过焊接、铆接、 螺栓连接的方式组合成,线材可浇筑在混凝土内。钢材的优点是材质均匀、强度高、塑性好,便于加工安装;但耐火性差、易于锈蚀、维护费用较高。

4.混凝土:由水泥作胶凝材料,以砂、石子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成的水泥混凝土,此外还有轻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混凝土的优点是可模性、耐久性、耐火性、整体性都较好,易于就地取材,价格较低,强度比砖、木材高,能和钢筋粘结做成各种强度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缺点是自重较大,施工比较复杂,工序多,工期长,易产生裂缝。

5.木材:有圆木、方木、条木、板材。木材的优点是自重轻,制作容易,架设简便,工期快,造价便宜;缺点是易燃、易腐朽、结构变形大。

6.砌体:由石材、粘土、混凝土、工业废料等材料做成的块材,和水泥、石灰膏等胶凝材料与砂、水混合做成的砂浆,叠合粘结而成的复合材料。砌体的优点是易于就地取材,价格低廉,施工简便,隔热保温性以及耐火耐久性好;缺点是强度很低导致结构笨重,而且粘土砖与农田争地,应限制使用,此外,砌体结构当前主要是手工在现场砌筑而成,施工时劳动量大,工程中质量问题偏多。

第四章

1.力:是一种物体间有方向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有使物体改变原来形状或改变运动方向,或二者具有的效应。

2.力矩:在处于静止状态的装置中,任何一个支杆都有一组重力作用在上面,每个重力围绕悬挂点的转动效应都可化为该重力值和悬挂点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的乘积,这个转动效应称为力矩。

3.转动平衡:力矩既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当两个方向转动效应之和为零时,称处于转动平衡。

4.移动平衡:装置上所有向下的重力必然和悬挂点处的反作用上举力相等,装置才会处于不移动的静止状态,称此装置处于移动平衡。

5.荷载分类:永久荷载——指在使用期间永久施加在结构上,其值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可变荷载——指在使用期间施加在结构上的值随时间变化的荷载,有使用荷载、车辆活载、风载、雪载。偶然荷载——指在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6.作用使结构内部变形的形式:约束变形作用;外加变形作用;惯性作用

7.结构的基本构件:板、梁、柱、墙、杆、拱、壳、索、膜。组成的结构有:墙体结构、框架结构、框架——筒体结构,错列桁架结构、网架结构、拱结构、壳体结构、空间折板结构、钢索结构

8.常见土分类:岩土、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

9.土木工程的任何结构都应该具有以下四项预定功能:①能承受施工和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内力;②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③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④在偶然事件发生时保持必须的稳定性

10.结构的失效有以下几种:破坏、失稳、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倾覆或滑移、结构所用材料丧失耐久性

11.一个优秀的土木工程结构要求具有以下特色:①在应用上,要充分满足空间和通道的多项使用要求;②在安全上,要完全符合承载、变形、稳定的持久需要;③在造型上,要能够与环境、规划和建筑艺术融为一体;④在技术上,要力争体现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新发展;⑤在建造上,要合理用材、节约能源、与施工实际紧密结合

12.为了安全可靠的目的,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做到:结构承受荷载后的内力≤结构的承载力;结构承受荷载后的变形≤变形的允许值

第五章

1.房屋工程:是兴建房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的总称。目的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场所。人们对房屋的基本要求是:实用、美观、经济。

2.实用:指房屋要有舒适的环境,要有宽敞的空间和合理的布局,要有坚实可靠的结构,要有先进、优质和方便的实用设施。美观:指房屋的艺术处理,包括广义的美观和协调,以及观察者视觉和心灵的感受。经济:指尽可能少的资金、材料和人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优质地完成房屋的建设。

3.建造房屋结构过程示意图:1.建设单位提出使用要求2.初步设计构思3.明确各种功能要求4.形成总体设计方案5.处理各设计工种的技术问题6.进行各设计工种的细部设计7.绘制施工图,书写设计说明,完成总体设计8.交付施工,同时进行工程监理9.竣工,房屋落成,交付使用

4.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卫生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按房屋结构采用的材料分:生土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薄膜充气结构。按组成房屋主体结构的形式和受力系统,即结构体系分:承重墙结构;框架结构;筒体结构;错列桁架结构;拱结构;薄壳结构,折板结构;网架结构;悬挂式结构-

5.木结构:将原木材经过齿形连接、螺栓连接,钉连接、键连接或胶连接,形成各种形式的结构,如木桁架、木网架、木框架、木拱等。

6.钢结构:由型钢、钢管、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有些钢结构还用钢绞线、钢丝绳组成。

7.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采用钢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或刚—混凝土组合构件共同组成的承重结构体系或抗侧力结构体系。

8.索—膜结构是用薄膜材料和钢索共同形成的结构形式。

9.特种结构:指房屋、地下建筑、桥梁、隧道、水工结构以外的具有特殊用途的工程结构。包括贮液池、烟囱、筒仓、水塔、挡土墙、深

基坑支撑结构、电视塔和纪念性构筑物等。

第六章

1.地下工程:建筑在岩石中、土中或水底以下的工程设施。

2.地下工程设施的特色:承受着四周岩层和土层传来的压力;岩层和土层又都具有较好的抗爆、抗震能力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密闭性。优点是可作为有效的防空、防炸设施,形成恒温恒湿防震防振的环境,并能节约地面建筑占地,缺点是地下工程设施建造时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施工比较困难,投资较高。

3.地下设施分类:住宅设施;城市设施;生产设施;交通设施;贮藏设施;防火、人防设施;军事设施

4.地下工程按周围环境的材料分为岩石地层的和土质地层的。按建造方式不同分为单建式与附建式。按工程规模分为小型地下工程和大型地下工程。

5.隧道:是修筑在岩体、土体或水底的,两端有出入口的,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通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铁路、道路、水(海)底隧道和各种水工隧洞等。它有以下特点:1.他是交通运输线路穿越天然障碍,包括山岭、丘陵、土层、水(海)域等的有效方法2.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遇到意外情况比较多,工程定位、设计、施工方法都必须随时作相应调整3.施工作业面窄,可能容纳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都受到限制,对工业化、机械化施工要求高4.造价昂贵

6.铁路隧道:有洞口路堑、洞门、洞身衬砌结构和隧道内外附属构筑物组成。

7.道路隧道分为山岭道路隧道、水底道路隧道、城市道路隧道。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为2003年建成的我国穿越秦岭的终南山隧道,全长18.4千米。

8.水底隧道:铁路或公路遇到水面障碍时,除可修建桥梁通过外,可以修建水底隧道。

9.地下铁道:指在城市地下由电力机车牵引的铁路,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的大量、快速、安全运送乘客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在战争时还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可分为:①浅埋地铁 将线路埋设在地面街道之下,线路走向受到城市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线路顶部、地铁车站顶部要有最小的回填土层。②深埋地铁 不受城市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多数线路在平面上都为直线,转弯处采用大半径曲线,使列车行驶平稳。③地面地铁线路段 一般修建在居民较少的城郊。④高价地铁线路段 设置在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高架线路桥上。

10.地铁建筑物一般有:地铁车站、区间隧道、出入口建筑物

第七章

1.桥梁:指供道路、铁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水体、山谷或彼此间相互跨越的工程构筑物,是交通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桥梁工程:指修建的这些工程构筑物和修建、使用过程中所应用的各项技术的总称。

3.在公路交通中,桥梁工程在工程规模上约占公路总造价的10%—20%。桥梁的原始雏形是堤梁、独木桥、浮桥、石拱。

4.现代桥梁多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钢材建造,其主要组成部分有:⑴桥跨结构,包括桥面板、桥面梁以及支承它们的结构构件如大梁、拱、悬索等,其作用是承受桥面上各种车辆、行人的荷载。⑵桥墩、桥台,是支承桥跨结构的承重构件,桥台设在桥身两端,其作用除支承桥跨结构外还要与路堤衔接并防止路堤滑塌;桥墩设在两桥台之间,其作用是支承桥跨结构。⑶桥梁基础,是桥墩、桥台的埋入土中的扩大的部分,其作用是使桥上全部荷载传至地基。

5.桥梁工程中的荷载、材料、地基和内力效应与建筑工程的区别:①活载、②作用效应、③地基上的墩、台和基础

6.桥梁分类 按用途分:有铁路桥、公路桥、铁路公路两用桥、城市道路桥、农村道路桥人行桥、管线桥和渡槽桥等;按桥身结构材料分:有木桥、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等;按桥跨结构分:有梁式桥、桁架桥、拱桥、钢架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此外还有浮桥、漫水桥、活动桥等特殊用途的桥梁。

7.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移动式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体系,与建筑工程中的梁相似。

8.拱桥: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它在桥面竖向移动荷载作用下桥墩或桥台要承受水平推力,同时,这种推力将显著抵消在拱圈中引起的弯矩,使拱圈承受的主要是压力,故通常可采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建造。

9.拱桥有3种承载方式:上承式拱桥,车辆在拱之上行驶;下承式拱桥,车辆在拱之下行驶;中承式拱桥,车辆在拱之中部行驶。

10.钢架桥:是梁和柱整体结合的桥梁结构。一般采用T形钢架桥、连续钢架桥、斜腿钢架桥3种类型。

11.斜拉桥:由主梁、塔柱和斜索3种基本构件组成。

12.悬索桥:由两个主塔将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主缆索架起,再用固定在住缆索上的吊杆将作为桥面承重构件的主梁悬吊住。

13.组合体系桥:如梁式桥和拱桥的组合、斜拉索和悬索的组合

14.桥墩:既要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力,还要承受流水压力、水面上的风力和可能出现的冰压力、船只的撞击力等。类型有:实体重力式、构架式、桩或柱式。

15.桥台:既要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力,还要挡土护岸,承受台后填土及土上荷载产生的土压力,因此,桥台必须有足够强度并要避免发生过大的水平位移、转动和沉陷。类型有:实体式、埋置式

16.桥梁基础:承受桥跨结构、桥墩(台)的全部重力和桥上的可变荷载,而且往往修筑于江河流水之中,遭受水流冲刷。类型有:刚性扩展基础、管柱基础、沉井基础、沉箱基础。

第八章

1.道路:根据其所处位置、交通性质、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和专用道路。

2.公路:指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按其重要程度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县级公路、乡级公路。

3.城市公路:指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道路,由各城市规划部门规划、市政部门建设、管理和养护。

4.专用道路:指由工矿农林部门投资修建供部门车辆使用。

5.道路的线形指道路中线在空间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可以用平面线形、纵断面线性来表示。

6.路线:道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与地物地貌的限制,在平面上有转折,在纵面上有起伏,它的中线是一条三维空间曲线。

7.线形组成:⑴平面线形、⑵纵断面线形、⑶平、纵线形组合设计、⑷交叉口

8.道路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沿线工程和管理设施

9.路基是道路行车路面下的基础,是由土、石构成的带状的土工构筑物,路基应满足3个基本要求:①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即在自身重力下没有过大沉陷,在车辆荷载下不应发生过大的变形;②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即不致发生路基的整体滑坡;③具有足够的水温恒定性,即在地面、地下水冰冻时不致显著降低承载力。

10.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有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三种类型。路基:指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指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半挖半填路基:指在一个横断面内,部分为路堤,部分为路堑的路基

11.路基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工艺简单、施工条件差

12.道路路基施工的内容一般包括:路基主体工程、取土坑与弃土堆多、护坡道及碎落台、路基综合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填方与挖方路基、特殊工程地质地区的路基、冬季与雨季的施工以及由于修筑路基而引起的改沟和改河工程、土石方工程的施工组织、路基整修、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工程项目。

13.路面:又称行车部分,是路基表面用各种材料分层铺筑的构筑物。露面应满足4个要求:①功能性好,指能提供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的车辆行驶表面,它和路面平整度特性、车辆悬挂系统的振动特性和人对震动的反应三方面因素有关;②结构性好,指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以下损坏:断裂或裂缝类损坏,使路面整体性受到破坏;永久变形类损坏,使路面有永久性的较大变形;耗损类损坏,使路面部分材料散失或磨损;③耐久性好,指路面在达到预定损坏状况前能承受行车荷载作用的次数或使用年限;④安全性好,指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如果车辙深度超过10—13mm,车辆高速行驶时会因车辙内积水而出现飘滑。

14.路面设计的主要内容:①路面结构层的选择和组合方案的提出;②各结构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③各结构层的厚度设计;④方案的工程经济分析和比选,确定实施方案。

15.路面结构层次:分为面层、基层、垫层

16.路面结构类型 ⑴按面层材料分: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块料路面、粒料路面。⑵按技术条件及面层类型分: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低级路面。⑶按车辆荷载的工作特性分:分为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贯入式碎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等)、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路面(指早期为柔性路面,后期逐渐向刚性路面转化的路面)

17.路面施工程序:路基准备、路槽开挖或陪路肩、基层铺筑、面层铺筑、碾压整形或养生

18.沿线工程和管路设施 主要工程设施有:⑴桥涵—包括桥梁和涵洞,指道路在跨越河流、沟谷和其他障碍物时使用的构筑物。涵洞指横贯并埋设在路堤中供排泄洪水、灌溉或交通使用的渠道或管道,多跨桥梁总长小于8m、单孔跨度小于5m的也称涵洞。

⑵隧道—为道路从地层内部或水下通过而修筑的构筑物,由内洞身和洞门组成。明挖岩体后修筑棚式或拱式洞身,再覆土而建成的隧道称明洞。

⑶防护工程—陡峻山坡或沿河一侧的路基边坡受水流冲刷,会威胁路基的稳定,为保证路基稳定,加固边坡所修建的`人工构筑物如挡土墙等。

⑷排水系统—为了确保路基稳定,免受自然水的侵蚀,道路应修建排水设施。道路的排水系统按其排水方向的不同,可分为纵向排水系统和横向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按排水位置又分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地面排水是排除危害路基的雨水、积水及外来水等地面水的设施,地下排水主要用于降低地下水位及排除地下水位,常见的有盲沟。

⑸交通管理设施—包括道路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等)、路面标志、交通监视设施、安全岛等。

⑹交通安全设施—跨线桥、地下横道、色灯信号、护栏、防护网、反光标志、照明等。

停车设施—停车场、汽车停靠站、回车道等。

⑺路用房屋—(如养护房屋、营运房屋、收费所、加油站等)及绿化设施

19.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全部控制出入、全部立体交叉、路中央有分隔带的现代化汽车公路。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水平。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区别在于:汽车专用(并且对农用汽车、特殊货运汽车也作出限制);分道行驶(有中央分隔带、超车车道、行车车道等);控制出入(全封闭、全立交,路段两侧设禁人栅);设施完善(除完善的安全、监控设施外,还有紧急电话和服务区等)

20.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运输效益高、技术效益好、安全效益可观、加速城市发展、刺激工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协调经济联合与合作

21.高速公路存在的突出问题:投资大、造价高;对环境影响大

22.城市道路:指大、中、小城市及大城市卫星城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但不包括街坊内部的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界线。

23.城市道路的功能除供城市交通运输使用外,还有为公用空间服务的功能,为防灾救灾服务的功能,为形成城市平面结构服务的功能。

24.城市道路一般由下列内容组成: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交车停靠站、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他设施。

25.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的特点:①国道是我国公路的骨架,在公路运输中占着主导地位。②高速公路发展迅速,近年来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达数千公里。③路网整体水平和公路通行能力有明显提高。④桥梁和隧道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⑤筹资力度进一步加大。⑥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第九章

1.铁路:由线路、路基和线路上部建筑3部分组成。此外,属于铁路工程设施的还有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车站设施、机务设备、电力供应等。

2.铁路工程:指铁路上各种土木工程设施和修建铁路各个阶段所运用技术和管理的总称。

3.铁路线路:是铁路横断面中心线在铁路平面中的位置,以及沿铁路横断面中心线所作的纵断面状况。

4.限制坡度:铁路线路在某区段上限制货物列车重量的坡度。限制坡度定的越小,所能牵引的列车重量越大,线路的运输能力越大。

5.路基:是铁路线路承受轨道和列车荷载的地面结构物。可分为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3种形式。

6.铁路线路上部建筑包括与列车直接接触的钢轨、轨枕、道床和道岔。线路上部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钢轨类型、轨枕类型和密度、道床类型和厚度等因素。根据主要运营条件讲轨道分为特重、重、次重、中和轻型5个等级。

7.钢轨:起承受车身重力及引导列车运行方向的作用。我国生产的标准钢轨标准长度为25m和12.5m两种。

8.轨枕:是钢轨的支座,它除承受钢轨传来的力并将其传给道床以外,还起着保持钢轨的方向和轨距的作用。轨枕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弹性和耐久性。主要有木枕和预应力混凝土轨枕2种。木枕的优点:弹性好、易于加工、便于运输和铺设、更换方便及成本低;缺点:使用寿命短,并需消耗大量木材。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优点:耐久性好、稳定性高、养护工作量小;缺点:重量大。轨枕数量越多,表明轨道的强度越高。

9.道床:是铺设在路基顶面上的道碴层。其作用是把由轨枕传下的车辆荷载均匀传布到路基面上,阻止轨道在列车作用下产生位移,并缓和列车的冲击作用,同时还具有便于排水以保持路基面和枕轨干燥,以及便于调整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作用。

10.道岔:是铁路线路、线路键连接和交叉设备的总称,其作用是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或者越过与其相交的另一条线路。最常用、最简单的线路连接设备是普通单式岔道,由转辙器、转辙机械、辙叉、连接部分和岔枕所组成。除了单式道岔外,还有双开、三开、交分道岔等,可供多个方向转向。

11.铁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①在经济上论证所设计路线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效益,说明其可行性;②根据铁路的技术等级、勘测的地形地物在技术上选择线路;③设计路基、线路上部建筑、桥梁、涵洞、隧道等工程;④进行车站、机务、给水、供电、铁路信号等项目的设计。

12.铁路的线形设计主要内容有:①铁路选线、定线;②进行全线线路的平面和纵剖面设计

13.高速铁路:指客运列车以超过200km|h的高速运行的铁路,按其功能分客运专用及客运、货运共用两类。

14.高速铁路的优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省时

15.当今世界上的高速铁路有以下几种模式:①日本新干线模式:全部修建新线,旅客列车专用;②法国TGV模式: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改造旧线,旅客列车专用;③德国ICE模式:全部修建新线,旅客及货物列车混用;④英国APT模式:既不能修建新线也不大量改造旧线,主要采用由摆式车体的车辆组成的动车组,旅客货物列车混用

16.高速铁路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①高速铁路线路应能保证列车按规定的最高车速,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②轨道的平稳性是解决列车提速的至关重要的问题。③高速列车的牵引动力是实现高速行车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④高速铁路的信号与控制系统是高速列车安全、高密度运行的基本保证。

17.城市轻轨和地下铁道一般具有如下特点:①线路多经过居民区,对噪声和震动的控制较严,除了对车辆结构采取减震措施及修筑声屏障以外,对轨道结构也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②行车密度大,留给轨道的作业时间短,因而需采用高质量的轨道部件,一般用混凝土道床等维修量小的轨道结构;③一般采用直流电机牵引,以轨道作为供电回路,为了减少泄露电流的电解腐蚀,要求钢轨与基础间有较高的绝缘性能;④曲线段占的比例大,曲线半径比常规铁路小得多,一般为100m左右,因此要解决好曲线轨道的构造问题。

第十章

1.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的,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是供船舶出入和停泊、旅客及货物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港口为船舶提供安全停靠和进行作业的设施,并为船舶提供补给、修理等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

2.港口工程:是兴建港口所需的各项工程设施和工程技术的名称。包括港址选择、工程规划设计和各项工程的修建。

3.港口的分类 ⑴按所处位置分:有河口港、海岸港、河港,海岸港和河口港统称海港。⑵按用途分:有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和避风港。⑶按成因分:有天然港、人工港。⑷按港口水域在寒冷季节是否冻结分:有冻港、不冻港。⑸按潮汐关系、潮差大小、是否修建船闸控制进港分:有闭口港、开口港。⑹按对进口的外国货物是否办理报关手续分:有报关港、自由港。

4.港址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⑴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以保证有足够的货源,且港址位置适合于经济运输,与其腹地进出口货物中心靠近,使货物总运费最省。⑵与腹地有方便的交通运输联系。⑶与城市发展相协调。⑷有发展余地。⑸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⑹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前方作业地带、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⑺应注意能满足船舰调动的迅速性,航道进出口与陆上

设施的安全隐蔽性以及疏港设施及防波堤的易于修复性等。⑻对附近水域生态环境和水、陆域自然景观尽可能不产生不利影响。⑼尽量利用荒

http://http://www.unjs.com/news/55BBB5E936ECC2B3.html 地劣地,少占或不占良田,避免大量拆迁。

5.港口水域是供船舶航行、运转、锚泊和停泊装卸之用的,要求有适当的深度和面积,水流平缓,水面稳静。水域包括进港航道、港地、锚地、防波堤等。港口水域可分为港外水域和港内水域。港外水域包括进港航道和港外锚地。港内水域包括港内航道、转头水域、港内锚地和码头前水域或港池。

6.港口水工构筑物包括码头、防波堤、护岸、船台、滑道、船坞等。

7.码头的布置有顺岸式(码头前沿线与自然岸线大体平行,优点是陆域宽阔、疏运方便、工程量小)突堤是式(码头前沿线与自然岸线间有较大角度,优点是在一定水域范围内有较多泊位,缺点是宽度有限,库场面积较小,作业不方便)、挖入式(港池由人工开挖形成,在大型河港及河口港中较常见)

8.码头的形式按其前沿的横断面外形有直立式、斜坡式、半直立式、半斜坡式。结构可分为重力式、板桩式、混合式。

9.防波堤主要功能是为港口提供掩护条件,阻止波浪和漂沙进入港内对港口水域产生侵袭,保持港内水面的平稳和所需要的水深,使船舶在港口安全停泊和进行装卸作业,同时兼有防沙、防冰的作用。防波堤的布置一般有单突堤式、双突堤式、岛堤式、组合堤式。

10.防波堤的类型:斜坡式防波堤、直立式防波堤、混合式防波堤、透空式防波堤、浮式防波堤、喷气消波设备、新式防波设备有塑料帘幕和浮毯等形式。

11.护岸作用是使港口或水域的岸边在波浪、冰、流的作用下不破坏,从而保护岸上的建筑物、设备、农田等。护岸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式直接护岸,即利用护坡和护岸墙等加固天然岸边,抵抗侵蚀;另一类是间接护岸,即利用在沿岸建筑的丁坝或潜堤,促使岸滩前发生淤积,以形成稳定的新岸破。

12.直接护岸有斜面式护坡、直立式护岸墙、护坡、护岸墙。间接护岸有潜堤、丁坝。

13.海洋工程:指在近海区域设置或建造工程构筑物。

14.海洋工程的特点:①环境条件复杂且随机性大;②结构尺度大且设计安全度要求高;③结构设计时考虑作用力的多样性;④施工方法的特殊性

15.飞机场:是航空运输的基础设施,指在陆地上或水面上一块划定的区域,其全部或部分用来供航空器着陆、起飞和地面活动之用。

16.机场工程:指规划、设计和建造各项设施的统称。内容主要包括:机场规划设计、场道工程、导航工程、通讯工程、空中交通控制系统、气象工程、旅客航站及指挥楼工程、地面道路工程以及其他辅助工程。

17.机场分国际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18.民航运输机分干线运输机(载客量超过100人,航程大于3000km的大型运输机)、支线运输机(载客量少于100人,航程为200—400km的中心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及小城市之间的运输机)

19.飞行区等级由第一要素的代号和第二要素的代号所组成的基本代号来划分,第一要素是根据飞机起飞着陆性能来划分,第二要素是根据飞机主要尺寸划分

20.一个大型完整的机场由空侧和陆侧组成,航站楼是这两个区的分界线。民航机场的空侧由飞行区、旅客航站区、货运区、机务维修设施、供油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等;陆侧由行政办公区、生活区、辅助设施、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交通设施等以及机场空域组成。

21.机场主要构筑物: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机场道面、旅客航站楼、机车停车场、机场维护区等

22.跑道构形有5种:单条跑道;两条平行跑道;两条不平行或交叉的跑道;多条平行跑道;多条平行及不平行或交叉跑道

23.决定机场跑道长度的因素:机型、最大起飞全重、气温、飞机场海拔高程、风速、跑到坡度等。跑道长度取决于起飞距离、加速停止距离、着陆距离等条件。

24.跑道按其作用分为:主要跑道、辅助跑道、起飞跑道。根据其配置的无线电导航设备情况分为:非仪表跑道、仪表跑道

25.飞机场除跑道外,还有一些起辅助作用的道路设施:跑道道肩、停止道、机场升降带土质地区、跑道端得安全区、净空道

26.机场道面使用要求:强度、平坦度、粗糙度、横坡、稳定性、洁净

27.我国民用机场建设特点:①全国机场规划布局逐步趋于合理;②机场设施逐步完善,安全运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③机场建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④机场建设的发展前景美好

第十一章

1.给水和排水工程:指用于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的工程,简称给排水工程,分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

2.给排水工程的学科特征:①用水文化和水文地质学的原理解决从水体内取水和排水的有关问题;②用水力学原理解决水的输送问题;③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原理进行水质处理和检验。

3.给水工程由:给水水源和取水构筑物、输水道、给水处理厂和给水管网4部分组成。室内给排水有以下几个系统:冷水系统、热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系统。排水工程由:排水管系、废水处理厂、最终处置设施3部分组成。

4.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包括水体污染控制、生活用水供给、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控制、放射性污染控制等。

第十二章

1.土木工程由于以下原因必须按照一定程序进行:①对城市发展影响巨大;②对城市建设影响深远;③耗资巨大;④从业人员众多;⑤材料品种繁多

2.土木工程建设程序:⑴立项、报建;⑵可行性研究;⑶建设项目选址;⑷编制勘察设计任务书;⑸测量地形;⑹勘查地质、水文;⑺编制设计文件;⑻工程招标和投标;⑼工程施工;⑽竣工验收

3.施工准备:指施工前为了保证整个工程能够按计划顺利施工,在事先必须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

4.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调查研究各种有关工程施工的原始资料,施工条件以及业主要求,全面合理地部署施工力量,从计划、技术、物资、资金、劳力、设备、组织、现场以及外部施工环境等方面为拟建工程的顺利施工建立一切必要的条件,并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做好应变准备。

5.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技术准备、现场准备、物资准备、人员准备、施工场外准备

6.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与实施、施工控制与协调、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等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施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或分项工程作业设计。

7.施工组织设计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工程概况(①建设项目特征;②施工条件)、施工部署、施工方案(①施工程序和流程;②选择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机械;③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建筑工程施工实施:⑴土石方工程(场地平整、基坑与管沟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基坑回填等)、⑵深基坑支护工程(桩墙结构、土钉墙结构、重力式结构、拱墙结构、放坡)、⑶基础工程(预制桩沉桩的施工方法:锤击打入法、静压法、振动法、水冲法等。成孔的施工方法:人工挖孔、机械钻孔、沉管开孔)、⑷砌筑工程、⑸钢筋混凝土工程(由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组成)、⑹吊装工程、⑺防水工程、⑻装饰工程

9.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环节,也是全面考核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10.地下工程施工主要的施工方法:明挖法、钻孔爆破法、盾构法、TBM法、顶管法、沉管法

11.桥梁施工包括桥梁下部结构、上部结构、附属工程施工3部分。

12.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支架法施工、架梁法施工、顶推法施工、悬臂施工法、移动支架法施工、转体法施工、刚性骨架法施工

13.建筑工程承包制:是建筑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确定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由建筑企业承包建筑工程的制度。

14.招标投标承包制:是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通过招标投标签订承包工程的设计合同或施工合同的经营制度。

15.招标:由发包单位提供拟建工程的建设规模、使用要求和建设期限,聘请咨询人对此工程项目的材料、人工、造价进行估算,制订标底,编制招标文件,招请承包企业报价的过程。

16.投标:由经资格审查合格取得招标文件的承包商,按规定填写标书,提出报价,将密封的标书在规定的期限内送达招标单位的过程。

17.决标:指发包单位确定中标企业的法律行为,通常包括开标、评标和定标3个过程。

18.房地产开发: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一定区域内的房屋建筑、配套工程及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建设,分期施工的经营方式。内容包括:开发地区的工业、住宅、科教文建筑、商业服务以及交通、市政、绿化、消防、人防、环境保护设施等。

19.工程项目: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具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事业,如房屋建筑、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

20.工程项目管理:指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实现最终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承包合同为纽带,对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的循环过程。

21.工程项目管理制包括以下6种管理:项目的组织管理;项目的合同管理;项目的计划管理;项目的协调管理;项目的协调管理;项目的控制管理;项目的信息管理。

22.建设监理:指监理执行者对工程建设行为的监督和调理。

23.建设监理的实施:指由专业的社会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或投资者的委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或工程建设项目的某一阶段所进行的监理活动。内容有5个方面:建设前期监理;设计阶段监理;施工招标监理;施工阶段监理;保修阶段监理。

24.建设监理通过3方面的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投资控制

25.物业管理:由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受物业所有者委托,运用先进的维修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经济手段对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和附属配套设施、场地,以及物业区域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化、道路养护等实施统一的专业化管理和维修养护,为居民生活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经济的综合性服务。

26.物业管理的优点:①专业化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②有偿服务的多种经营机制,有助于解决管理经费不足的矛盾,减轻政府负担;③摆脱小生产者分散管理为一家集体管理,有利于向专业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方式转换。

27.建设法规的作用:①规范指导建设行为;②保护合法建设行为;③处罚违法建设行为

28.建设法规的类型:法律、条例、规定、标准、规范、规程

第十三章

1.灾害:指那些由于自然地、社会(人为)的或社会与自然组合的原因,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损害的各种现象。

2.工程事故灾难:由于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造成工程倒塌引起的人为灾害。

3.土木工程的基本任务:改造自然,建造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人工环境。

4.地震:变化缓慢,日积月累就会在地壳内产生很大内应力,到一定时候就可能在最薄弱处发生地壳的突然断裂或错动,并以地震波传到

地面,产生地面运动。

5.地震主要集中在两个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带

6.土木工程防震、抗震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加强地震的观测和强震预报工作;对土木工程设施进行抗震设防。

7.抗震设计的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十四章

1.传统材料有:墙体材料、混凝土材料、金属材料

2.土木工程的可持续性:①它是一种在环境和生态上自觉的绿色建筑;②它是一种具有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整体概念的城市和社区设计;③应用高科技手段解决能源保护与环境问题;④使土木工程设计尽量少地使用可耗尽资源,尽量多地采用可更新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能源,更大循环地启用合成材料的工程;⑤使现存的土木工程得到新生。

3.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是有效地利用能源,并能用新型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建筑。生态建筑—同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建筑。节地建筑—最大限度地少占地表面积,并使绿化面积少损失或不损失的建筑。

4.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人行地上,物行地下,人长时间活动在地上,短时间到地下,由近而远,由浅而深,由易而难地开发地下空间。

5.智能建筑的特征:所有设备都是用计算机的先进管理系统监测与控制的,并能通过优化控制来保证使用者对舒适、安全、能源利用率和可靠性的需要。

6.道路铁路工程的勘察设计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7.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发展需求:形成有优越生活方式和创造氛围的环境;生产质量更高、更精巧的设备和制品;使居民享有更方便和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

第十五章

1.工科课程的类型:基础课、公共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2.我国各校土木工程专业基本的教学方式有:课堂教学、电化教学、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现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自学、考核、课外教育活动

3.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①巩固加深、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②创造条件因材施教,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④增强学生的社会素养,提高人才的人文素质

4.课后复习的作用:①巩固课堂听课学到的知识;②将已知的知识和新知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头脑中更为丰富的信息网络;③为做习题练习、实际应用以及开展实验、大作业、设计等教学实践活动做理论准备;④反复地过度复习可以使得某些知识形成头脑中的常规,达到学习过程中的一次次飞跃。

第十六章

1.学习有以下属性:①学习由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客体两个方面组成;②学习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学习的,学习是主体、客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③学习主体通过学习必定会产生某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在时间上是相对持久的。

2.学生的学习特征:目的性、间接性、系统性和集中性、指导性

3.学习的作用:①学习是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②学习是学生形成个性特征的基础;③学习是学生继承人类精神文明精华的捷径;④学习是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石。

4.学习过程的阶段:形成动机阶段;组织信息阶段;应用学习阶段;重复巩固阶段;迁移综合阶段

5.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学习的不可替代规律,及其派生的自主性学习原则;学习受环境制约规律,及其派生的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环境原则;学习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其派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习的知识累积规律,及其派生的靠已知掌握未知原则;学习的终身性规律,及其派生的讲究学习方法原则

6.大学生应具有的学习观念:大潜力、高目标的观念;勤奋并讲究学习方法的观念;科学的学习观念;不断向实际学习的观念;创造性学习的观念;全面学习的观念;自主学习的观念

7.抑制对记忆的影响:前抑制;倒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8.思维类型: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

9.学习自我评价的特征: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目的的行动型;评价认识的客观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04627工程管理概论(土木工程概论)】相关文章:

土木工程概论心得11-05

土木工程概论试题08-05

土木工程概论总结(精选8篇)08-31

物联网工程概论01-15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08-09

管理学概论07-30

企业管理概论08-02

土木工程概论学习心得范文09-11

体育概论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