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促进唐山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1-09-05 08:49:1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新形势下促进唐山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

  根据《河北省2016年渔业统计年报》统计数据,近五年来,唐山的淡水养殖面积稳定在1.87万hm2左右,产量平均每年以1万余吨的速度增长,淡水水产品占唐山市渔业总产量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截至到2016年底,唐山市淡水养殖面积1.87万hm2,淡水养殖产量28.65万吨,总产值36.12亿元,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49.37%。淡水养殖技术日臻成熟,高产、稳产养殖模式基本实现标准化;养殖品种除了传统的大宗淡水鱼外,特色品种养殖正逐步形成规模,2016年淡水虾养殖面积6 223 hm2,年产量21 719 t;河蟹养殖面积2 000 hm2,年产量2 986 t;泥鳅养殖面积133 hm2,年产量2 071 t;甲鱼养殖面积93 hm2,年产量358 t;养殖模式除了传统的池塘精养、水库网箱养殖和大水面粗放养殖外,稻鱼种养模式和设施化养殖模式也正在兴起,2016年唐山市稻鱼种养面积410 hm2,年产量370 t;设施化养殖面积达到15.3 hm2。总体上,唐山市淡水养殖产量极大地满足了唐山人民生活需求,促进了农民增收。

新形势下促进唐山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正在制定政策鼓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1],传统的规模型生产模式正在向品质效益型生产模式转变。面对这种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分析了唐山市淡水渔业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1 唐山市淡水渔业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需求

  1.1 淡水养殖模式不合理,生态养殖发展比例不均衡

  池塘养殖主要是高产精养模式,因为高密度、高投饵、高用药,造成养殖环境恶化,病原抗药性增强,鱼体药残超标,是食品安全的极大隐患。据我们调查,唐山市生态养殖总面积约3 767 hm2,产量只有4.81万t,均只占淡水养殖的20%左右。除了迁西的水库养鱼和其他零星的塌陷区与湖泊养殖外,其余全是池塘精养。开展池塘生态集约化养殖示范既能解决稳定产量问题又能解决质量保障问题。

  1.2 养殖品种过于集中,供给侧结构不协调

  据我们调查,目前唐山市主要淡水养殖品种是鲤、草鱼、鲢、鳙、鲫,产量占80%以上,鲤产量占60%以上。由于存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巨大的的局部不对称性,造成大宗淡水鱼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养殖生产者增产不增收,是养殖资源和劳动力的巨大浪费。适当减少大宗淡水鱼养殖规模和产量,开发特种淡水养殖品种,扩大特种淡水养殖规模可有效缓解供给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1.3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淡水养殖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淡水资源日益缺乏,养殖水源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养殖环境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随着国家加大对耕地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开发池塘养殖和水库网箱养殖都受到了严格限制,已经不可能依靠增大规模来提高养殖效益。2016年之后,唐山大型水库全部成为饮用水水源地,潘大水库、邱庄水库网箱养殖和陡河水库库区池塘养殖全部取缔,养殖空间大面积缩减,根据我们近5年库区养殖产量调查推算,2017年库区淡水鱼产量预计减少5万多吨。开发设施渔业、节水型养殖、种养一体化、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1.4 产业化程度低,三产融合不够

  由于组织化程度低,淡水渔业基本上是无序生产与经营,大部分养殖户注重养殖产量的提高和养殖成本的控制,对渔业的其他功能和产业链的.延伸效益缺乏了解,流通环节与加工技术滞后,休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没有规模型龙头企业,特色、品牌产品少,目前只有玉田甲鱼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了促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开展水生动物鲜活储藏与运输、水产品深加工、开发渔业休闲功能也亟待进行。

  1.5 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服务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

  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内陆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基本处于空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亟待提高。基层站病害测报监测手段落后,专项人员、资金缺乏,无法起到应有的监测及预报作用。据我们调查,大部分养殖单位既没有病害检测设备,也缺乏病防专业人员,更没有统一的防疫程序和防疫手段,基本不进行苗种产地检疫和入场检疫,基本都是抱着投机心理进行水产养殖,病害爆发频仍,损失惨重。应当加快健全推广体系建设,增加设备、人员、经费投入,尽快提高推广体系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能力。可以筛选有实力的养殖场建立无特殊疫病苗种繁育示范场和特殊疫病防控养殖示范场,推广病防模式与病防技术,让防疫系统首先在个别养殖场健康运行,从而示范带动大范围的健康养殖。

  2 唐山市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针对唐山市面临的气候、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以及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应当加紧组织开展与淡水养殖产业发展相关的储备性、跟踪性和前沿性研究,加快淡水渔业转型升级步伐,具体思路如下:

  2.1 開展大宗淡水鱼高效综合养殖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

  一是池塘标准化改造升级。集成设施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高标准池塘改造技术提升池塘标准化生产能力。二是实施现代渔业管控技术进行生产,实现随机底部增氧、随时水质管控、定时自动投饵、全程病害防控与全程质量监控。三是建立原良种繁育基地。选择滦县老龙湾良种场和丰越泥鳅养殖公司等作为良种生产及规模化苗种繁育基地,逐步建立健全我市重要淡水养殖种类的原良种保存、选育及示范推广体系,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水产种质资源。

  2.2 开展特色水产品繁育及高效养殖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

  适当减少大宗淡水鱼养殖面积与规模,增加特色水产品的养殖比例。可以选择玉田县为鳖种生产及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保护和选育本地良种,集成水质调控、生态养殖、暗温室养殖工艺、饲料营养及无公害工厂化健康养殖生产与配套技术,形成亲鳖繁育、稚鳖培育、成鳖集约化养殖一整套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从而辐射全市的甲鱼标准化养殖。选择丰南、曹妃甸为淡水虾蟹类、泥鳅和黄颡鱼苗种生产及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提出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研究试验综合养殖技术,保护与选育本地良种,建立人工繁育、水质调控、病害防治、质量控制与提升、标准化养殖等无公害高效养殖技术体系。

  2.3 开展病害防控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

  建立市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加强病害测报与防控体系建设,对全市病害测报点安排专职监测人员及配置相应仪器设备,在病害流行期间能了解具体发病情况,掌握第一手病害资料。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全市水产病害测报实现网络连接,动态掌握养殖病害情况,建立全市淡水主要养殖种类疫病数据库和防控技术档案。开展主要病害防控新技术研究及疫病风险评估。可以筛选滦县老龙湾良种场和丰越泥鳅养殖公司等建立无特殊疫病苗种繁育示范场和特殊疫病防控养殖示范场,推广病防模式与病防技术,让防疫系统首先在这些养殖场健康运行,从而示范带动全市进行健康养殖。

  2.4 开展淡水养殖产业信息化建设及经济分析

  研究示范水产养殖物联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建立池塘水质监测与评价、病害防治与监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养殖业技术信息化服务等信息化网络平台。研究唐山市淡水养殖产品生产、流通及消费市场变化和质量安全等,研究大宗淡水鱼类加工业发展政策。

  2.5 开展综合高效节水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

  开发设施渔业、节水型养殖、种养一体化、盐碱地综合利用、小水库综合利用、饮用水源地增殖渔业等技术。努力开发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淡水渔业资源。

  2.6 进行二三产业开发,提高产业效能

  进行鲜活水产品储运技术研发与休闲渔业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Z].2016.

【新形势下促进唐山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07-05

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07-19

湖泊污染对淡水渔业发展影响的初步分析08-15

信息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论文模板06-11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09-11

高职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09-11

实践新课标促进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论文11-10

新形势下促进航海函授教育发展的探索论文09-09

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