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的策略论文

时间:2021-09-06 09:24:2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访谈的策略论文

  [论文关键词]了解;换位;发问;调整。

访谈的策略论文

  [论文内容摘要]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并不是每一个访谈对象的思路都能与节目的预想相吻合,同时,作为主持人,面对不同的对象也要有不同的谈话方式和策略。作为对话的组织者,需要主持人有灵活的提问技巧和较强的沟通能力。本文中作者将对近些年人们较为熟悉的电视访谈实例进行解读,力图发现有效的访谈路径。

  访谈类节目现场是动态的,不可能完全依赖于事前的准备。我们强调主持人沟通技巧或交流艺术性的意义和动力也正是由此产生。那么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在访谈节目中推进谈话?

  一、深入了解,换位思考

  明确谈话意图,逐渐形成问题,是主持人为形成有效交流在节目现场所做的工作。而对话的进展建立在与访谈对象接触且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熟悉对象,了解对象,主持人才能有的放矢,与对象产生默契的交流。因此,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内容梳理方面,主持人一般会面对两种素材,即已掌握的各种资料和观察到的现场情况。笔者认为,通常,与访谈对象面对面的交流更可能决定你想什么、问什么。从节目现场提取话语要素往往是更有效的“谈资”。

  Z:我们经常看影视作品,排爆常常都是在马上要变成都是零之前一两秒钟,及时地把它剪断,实际工作是这样的吗?

  F:当然电影里面有夸张的成分,实际当中也有,但是不会那么紧迫。

  Z:你碰上最紧迫的是怎么样的情况?

  F:最紧迫的是这个表正在走。

  Z:听着它在“哒哒哒”走,当时是距离爆炸还有多少时间呢?

  F:还有一个多小时吧。因为机械定时表一般来讲最多的定时是十二小时,马蹄表跑一圈十二小时,最多十二小时,我看到的现场,按那个时针来看应该是不到一个小时时间。

  Z:就那一次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F:首先要把它转移走,不可能在这个现场进行操作,因为我们要根据现场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地区分,如果周围环境是大型商场、公共场所,人特别多,不可能在现场进行开展操作,一旦发生爆炸,这种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段对话中,主持人以电影场景为参照,引出了嘉宾的实际行为和继续的追问——“你碰上最紧迫的是怎么样的情况?”进而用拟声词来突出时间的紧迫,从而使现场营造出一个排爆的情境——当时还有一小时的时间,在短暂的时间里“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我们从这样的谈话中明白了现实中并不像电影那般,而是通过交流过程中现实的还原让主持人更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个工作的危险,在之后的对话中,设身处地替访谈对象着想,推动了节目进程。

  二、恰当铺垫,准确发问

  虽然预先做了节目策划,但是一旦进入对话,就不可避免的有了即兴的色彩。所以,能够在瞬间去注意自己所提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好的访谈者,一定有自己好的谈话策略。

  1.根据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提问方式。(1)对于不同表达能力的对象:遇到少年儿童等表达能力较弱的对象,主持人不妨多用闭合式问题对其进行引导,如:

  Z:最开始好多叔叔阿姨看到你们这个乐队的名字,这个乐队厉害20088,这个乐队的名字是这个意思吗?郭新月?

  F:不是。

  Z:什么意思?

  F:20088乐队2008年是奥运会,正好我们八岁了,后面这个八8代表我们八岁了。

  Z:你们四个人到那年都八岁?

  F:对。

  Z:全是2000年生的`?

  F:对。

  Z:月份上不一样吧?谁最小?谁最大?

  F:我最小。他最大。

  这里,面对在中国范围内年龄最小的“20088乐队”,记者多用简单的句式和语料,日常的口吻,封闭式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设置有利于对象回答,得到的答案也比较有针对性。

  与上例不同,在与一个主动向媒体爆料旅游黑幕的导游时,主持人提了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下:

  Z:……他们到底怎么赚钱,能不能告诉我?

  Z:你说说购物。

  笔者认为,揭露事实的主动性和作为一名导游善于表达的素质促成了这一点——他需要足够大的表达空间,也希望能在此空间充分表达。记者的开放式问题是明智的选择。它为对方提供了这样的空间。

  (2)对于不同身份的对象:通常,与专家访谈会使用一些严谨规范的句式和更正式的措辞,如:

  Z:听说这黑土的形成非常慢,一厘米要两百到四百年,那为什么现在它一厘米的流失却只要一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方式,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因素会导致这么快的流失?

  相比之下,与非专业工作者或普通的当事人交流谈话时,则更趋向于选择口语化的措辞和结构简单的句子。如面对一位村民时,主持人问了下面的问题:

  Z:都说你们东北这个地方的地非常肥,这个地插一根筷子都可以发芽(是吗)?

  另外,尤其要注意的是,当遇到一些身份特殊的采访对象时,主持人更得注意措辞,例如:

  Z:你那时候拿过别人家东西吗?

  F:没有去登封之前,在家里没有拿过东西。

  访谈对象是一个年纪很小的小偷。面对这样的孩子,主持人有意用了“拿”,而没用“偷”。这样的调整并不妨碍观众的判断——我们当然知道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偷窃。但是,这里面的让步意味,这种恰当的承接提问照顾到了访谈对象的心理。在同类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策略。 2.根据所谈内容,在提问中穿插叙述和议论,帮助理顺逻辑,增值信息。例如:

  Z:很难想象一个内心这么煎熬的一个人,能那么顺利地考上研究生。足见她天资非常好,非常会读书,非常会考试。按说她考上研究生以后,药物又能帮她稳定病情,她就应该很顺了?

  Z:你女儿沉浸在幸福当中,我们好像都能看到她的样子,这时候你感觉到,你们俩关于生死的谈话已经离得很遥远了?

  主持人在问题前的一些评价性内容,实际上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些铺垫让之后的疑问有了由头。如“天资聪慧、顺利通过考试、有药物辅助”让人疑惑“为什么仍受煎熬”(隐含的问题)。而“幸福”则让人不禁想问“死亡是否变得遥远”。

  3.有效提问。(1)逻辑严谨。主持人的提问应内容明确,指向单一。这样的问题对访谈对象的回答形成了引导和限制。在此基础上,访谈对象的回答才可能切题,而且主题单一明确。(2)问题简明。一次提问避免多个疑问内容。有时主持人为了方便访谈对象思考,一次发问设有多个问题。事实证明,这样并不利于思考,嘉宾往往也只回答了其中一个问题。而且,铺垫不能太多。(3)策略灵活。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访谈对象都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主持人常常遇到不配合的对话者,他们处于各种原因试图掩盖真相。类似情况下,就需要主持人有灵活的提问技巧。

  三、把握细节,调整角度

  1.一些专题性访谈节目,节目所关注的事件和话题可能正在进行当中,尚无结论。这时,前期策划固然重要,但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所以主持人除了做案头准备外,还应有临时调整策划案的心态准备。

  2.调整话题。当谈话遇到对峙场面时,应调整话题角度。

  Z:你为什么让他向你道歉?

  F:因为他太过于自信。

  Z:可是每个孩子都很反感命令式的口吻啊?

  F:我是命令吗?我是跟他沟通。

  Z:你想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什么?

  F:让他明白应该尊重父母才是尊重你自己。

  在上面的对话中,访谈对象否定了主持人的预设问题——他不认为对孩子用了命令的口吻,并认为是一种沟通行为。面对这种情况,主持人并没有在这上面辩解,而是转换话题,追问访谈对象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我们在访谈的时候常遇到同类情况,即对某些事情的理解,主持人和访谈对象不太一致。这时,主持人应以总的谈话目的为准,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就不必计较。

  (注:文中主持人统标为“Z”,访谈对象在文中标为“F”)

  参考文献:

  1.张洁、吴征:《调查〈新闻调查〉》,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吴郁:《主持人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