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育实施的方式与路径论文

时间:2021-09-07 17:49:2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谈德育实施的方式与路径论文

  一、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与现实脱节

谈德育实施的方式与路径论文

  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格规格。我国的德育目标以理性为主导,致力于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培养。这样的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超越了现实生活,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虽然我国自古便强调“圣贤”和“君子”的培养。但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下中华五千年,有谁可以称为无过的“圣贤”。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本身充满了矛盾,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情感,在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圣贤”是不存在的,我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而且这样的目标是如此的不显示。

  二、德育方法僵硬,知性不一

  德育方法很多,但知性化的德育内容,使德育工作者专注于道德知识的教学,认为道德与科学知识一样是可以像自然知识来“教学”和“学习”的。尤其是实践中,相当多的教师仍以说服教育法为主要方法,使德育流于单向传递既定的价值准则,宣扬道德知识。

  三、解决的方案

  1.德育功能人本化

  就像上文所说,德育的功能主要有二,一为社会性功能,一为个体性功能。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个功能。个体性功能为其本体功能,而社会性功能则为其衍生功能。个体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性功能的发挥,而社会性功能的实现也要以个体性功能的发挥为中介。这就要求我们我们在实施德育的工程中,关注个体功能的发挥,实现德育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享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习者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习者完整的精神生活,健全的人格,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能顺应当前时代潮流的人才,进而实现德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功能。

  2.德育目标现实化

  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既要高于现实,又一定要扎根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制定德育目标也是一样的,要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要向人们表明什么是至善,以便使人们能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但更重要的是,道德目标应有现实性,应更多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3.德育内容生活化

  “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前提,而知识本身不是目的”。所以,我们的德育内容要走出知性化的窠臼,走向生活世界,构筑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给我们指明了生活化的德育内容的方向:一是对学生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消费方式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二是对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和和谐的交往生活的指导,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且教给他们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三是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生活,而且这部分内容要“生活化”,即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可以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切忌教条化、说教化;四是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的关注。

  4.德育影响合力化

  当前,我国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者的道德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生活化德育要避免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尤其是避免出现相悖的状况。为此,必须要做到三者的统一和协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并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一是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股宏观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形成方向相同、力量相聚的教育合力;二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要发挥其引领作用。总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日益发展,国内的各项建设日新月异,在这个民族腾飞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优质的教育为我们的建设事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在物质财富渐渐丰富起来时,能够有合格的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德育工作在这种新形势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的一些实效性较差、学生品德失真、知行不一的问题,依旧不能忽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新时期,深化德育改革,要凸现德育的生活性,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体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功能要人本化,德育目标要现实化,德育内容要生活化,德育方法要实践化,德育环境要合力化。

【谈德育实施的方式与路径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的论文10-09

浅析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论文09-18

谈电影的营销方式论文09-18

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实施路径论文09-12

中职德育教育路径研究论文09-11

声乐演奏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和路径论文12-24

谈音乐启迪智慧的作用方式论文12-28

谈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11-29

高校室内美学课题与实施方式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