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影视设备技术探索的论文

时间:2021-09-08 17:00:2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对地方影视设备技术探索的论文

  气象影视设备集约化整合需求分析

对地方影视设备技术探索的论文

  目前,福建省有五个(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设区市已建成有主持人的虚拟演播厅系统,均已开播有主持人的气象影视节目,其中泉州、漳州已延伸到部分县级,漳州延伸到龙海市和漳浦县,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市代县制作天气预报节目。天气预报节目对时效性要求较高,在制作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市代县制作节目加大了地级市单位时间工作量,每天下午市气象台预报结论出来后,需要在两个小时内制作完成七至八套节目,并且传输给电视台和部分县局,制作时间相当的紧张,因此对节目制作系统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显得十分重要。

  气象影视设备系统集约化改造

  原有影视设备系统架构。漳州气象局原有气象影视系统组成:影视节目主要由两台大洋非编独立录制,同时对大洋非编进行了单机备份。虽然满足了套数较少的影视节目的录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系统可扩展性较差,工作效率很难有效提高;②单机备份的安全性能不够,系统容易出现故障,影响节目录制。如果系统不进行集约化改造,势必影响到市县影视节目集约化发展。集约化改造后的影视设备系统架构。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漳州市气象局通过与影视设备供应商大洋公司技术人员积极沟通,对影视设备进行了必要的集约化升级改造:①影视素材采用UITSV3600i-D磁盘阵列作为存储;②大洋非编数据库采用外置数据库服务器作为存储;③采用MDS服务器作为磁盘阵列素材元数据及数据库的管理者,是系统服务器中的重中之重。如图1所示,改造后影视素材及大洋非编数据库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两台大洋非编都通过调用外部存储器进行节目录制,并通过MDS服务器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保障节目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两个小时内录制七至八套节目成为现实。

  气象影视节目集约化录制

  节目构成的基本要素。一套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播出主要有四项基本要素构成:一是气象预报结论,特别是气象电码的自动转换;二是节目形势的主持人视频;三是城市预报的主持人配音;四是节目成片传送给电视台。节目集约化录制方式。如图1所示,大洋非编1和大洋非编2的功能和效率将是同等的,节目素材等信息都是存储在服务器中,都能随时调用服务器素材,这样两者可以同时独立配合工作,也可以当其中一套非编设备出现故障时,另一套非编设备不受影响继续工作,并且不用重新接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首先,气象预报结论出来后,先由副班人员在大洋非编2中输入气象信息(如紫外线指数、舒适度指数等),并生成云图以及节目电码文件。利用大洋非编2的9210报文自动读取功能读取各预报点天气预报信息,节省各预报点信息输入的时间和提高信息输入的准确率。其次,主班人员在大洋非编1录制主持人形势的声音,再根据主持人的语速、刚录制的声音等方面调整节目形势的画面位置。调整好音频画面后通过大洋非编1的`故事版播放并采集功能(全双工录制),采集主持人的视音频,然后录制各预报点的主持人配音,编辑成一档节目,保存故事版。最后,通过非编系统,由副班人员在大洋非编2输出,通过节目传输服务器传送给电视台和县级气象局。节目集约化传输方式。传送给各县市电视台:申请漳州广电网络专用光纤,带宽在IOM左右,在漳州市气象局影视中心建立INTERNETFTP服务器。漳州气象影视中心将各县市的气象节目制作完成后打包成MPG格式文件,上传至INTERNETFTP服务器相应的访问单元,各县市电视台可通过FTP自行下载后播出。采用互联网INTERNET宽带传输网络方案解决了长距离传输的问题,同时视音频也打包成个MPG文件传送,解决了信号消损的问题。传送给各县市气象局:利用气象部门现有的2MSDH网络系统,漳州气象影视中心将各县市的气象节目制作完成后打包成MPG格式文件,上传至NT服务器相应的访问单元,由各县市气象局通过2MSDH网络下载到本地气象局服务器,再由各县市气象局通过光盘、U盘或录像带的方式传送给电视台。

【对地方影视设备技术探索的论文】相关文章: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探索论文06-30

广告影视化传播成效探索论文12-24

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接地方式探析论文07-10

有关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创作与差异探索的论文11-15

制药设备课程教改的思考与探索论文09-09

新媒体技术与影视创作的关系论文10-06

影视设备租赁合同05-15

地方大葱栽培技术的论文11-27

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探索的论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