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中传播障碍与隔阂的符号表达的论文

时间:2021-09-09 13:22:2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疯狂的石头中传播障碍与隔阂的符号表达的论文

  摘 要:“传播障碍与隔阂”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普遍存在,将《疯狂的石头》中出现的“私密空间”符号化,通过梳理和重新定义,选取有代表性的若干,分析电影中如何对“传播障碍与隔阂”进行符号表达。由此加以拓展,得出《疯狂的石头》教化与娱乐功能兼顾,是一部实至名归的佳作。

疯狂的石头中传播障碍与隔阂的符号表达的论文

  关键词:《疯狂的石头》;传播障碍与隔阂;私密空间

  2006年电影市场“小成本制作”《疯狂的石头》不仅口碑与票房兼收,还将一场“疯狂”的追逐行动演绎成了一场全民的狂欢。5年后的今天,疯狂的热度渐退,但丝毫未动摇它在影坛的地位,人们仍然将其视为一部经典之作,不断地观看、赏析,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思考、研究。

  影片中,多次出现厕所、下水道、旅馆、澡堂、汽车内部、电梯等场所,按照常理,这些场所中的行为活动和细节是不合适公开展示的。而它们被放上大荧幕,一定是承载了某种表意功能——这些场所在电影中承载着其“本身功能”之外的“功能”,比如:人物使用厕所除了解决内急,还在厕所中进行电话交谈、争吵、冲突、发泄、自我思考甚至是审讯拘禁的活动。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些共同特点:都是相对狭小而密闭的空间,一般仅有小范围几个人在其中进行一些非公开性的活动,具有“私密性”。笔者将电影中出现的这一类场所进行重新定义,称之为“私密空间”。

  从传播符号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传播障碍与隔阂”是符号的“所指”部分的话,那么,“私密空间”及其相关情节便是“能指”部分。以“传播障碍与隔阂”这一意义为主线,笔者对影片中出现的“私密空间”及其相关情节进行了梳理,并从中摘录了较有代表性的若干进行解读。

  一、厕所和下水道

  1.“厕所”的意象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影片开始,曙光工艺品厂在对旧公共厕所进行拆迁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块翡翠(令影片主人公们为之疯狂的主角),使得原本不起眼的小厂一下子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拆掉厕所”象征:闭塞的小厂打破与外界的信息阻隔,开始跃升为“话题主角”。

  2.主人公包世宏因为患了前列腺炎,但是“尿不出来还想尿”,所以常去厕所。在这里,他受到了感应冲水器的启发,“发明”了“防盗器”;偷听谢氏父子的争吵而幸灾乐祸;通过思考发现玉石被掉包;因为心中的愤懑(不得志、“嫌疑犯”的逃跑、“还是尿不出来”等)长期得不到缓释,而打碎了小便池发泄心中的不满;在意外捉拿国际大盗麦克之后,以“尿出来”表达领奖前无比喜悦的心情等。在面对盗贼的多次挑衅,无望地喊出:“公共厕所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笔者将“打碎小便器”的行为视为矛盾的爆发点,以此为界,之后矛盾开始消释,“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后来,包世宏成功找回翡翠,发泄了对于厂子的不满,并且当选“见义勇为的好市民”,矛盾得到解决,他终于尿了出来。这一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厕所角色由错位到复位的全过程。这印证了角色错位使原有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与“既定的条件”不相吻合,从而产生了传播上的障碍与隔阂[1]。当厕所的'职能恢复、角色回归本位,信息传播障碍与隔阂渐释,信息传播才再次通畅起来,联系才又重新被建立。

  3.厕所角色错位的例子还有以下几个:

  1.当道哥发现谢小盟和自己的女友私通之后,因为矛盾得不到合法渠道的解决就“自己主持正义”:把谢小盟的头按进马桶“逼供”,用疏通下水道的工具对其“严刑拷打”。

  2.谢父听到厕所隔间中的儿子在电话中说要与别人合伙蒙骗自己而雷霆大怒,狠狠教训了儿子,从此形同陌路。

  3.因为“上厕所”而相识并结下梁子的小军和三宝,后来又因为“假可乐中奖事件”而在厕所中打得不可开交。厕所俨然成了惩罚“犯人”、“主持正义”、解决矛盾的场所,可是解决矛盾纠纷毕竟不是厕所的份内事,这就发生了角色的错位,当事人彼此间的信息传播发生了障碍与隔阂。后来的结果也表明在这样的场所化解矛盾、促进交流,并不可行。

  4.与厕所类似的场所是下水道,电影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黑皮和小军盗劫未遂,两个人成功借助又脏又臭的下水道逃生。

  第二次,黑皮再次借助下水道逃生,可是多次尝试未果(井盖被铜像、车轮等物品堵住),下水道成了一个“死循环”。

  如果说第一次是幸运,那么第二次的经历或许昭示着一种必然:下水道本来是排放污水的地方,可是却成了盗贼们的逃跑通道,下水道的角色错位,黑皮难以与外界交流和联系(求救,没有人理睬;打电话,没有信号),陷入了一个无助的境地(饥饿,没有食物等)。当事人因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不通,而陷入了传播和生存困境。当象征着传播障碍与隔阂的井盖被开启,当事人又重新获得自由。

  二、旅馆(包括澡堂)

  觊觎翡翠的“各路人马”汇集于一个破旧的小旅馆,他们有冲突、有交流甚至是有“微笑的友谊”,却全然不知对手近在咫尺。比如:包世宏一直要找的谢小盟,就曾被自己亲自搬运;一张不辞而别的字条,一个错误的推理竟让好兄弟包世宏与三宝大打出手;包世宏和道哥就“人质谢小盟”问题打电话约见,却没想两个人只有一墙之隔;包世宏和黑皮又是擦背,又是问候,又是抬箱子,又是哥弟相称,却没想他就是一直觊觎翡翠的窃贼……直到被骗的三宝找小军“算账”,这才无意间突破一墙之隔,找到了谢小盟,抓到了罪犯。

  用来分隔房间的“墙”既是物理意义上的障碍与隔阂,也象征着人与人心灵间的障碍与隔阂,它的存在导致了诸多误会的产生。这不仅反映出:原本容易解决的矛盾,因为人们的自我封闭和自以为是的揣测而变得复杂;这也反映出:社会成员中存在信任危机,猜忌、怀疑有成为心理常态之势。结合旅馆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联系当今社会成员的普遍心理状态,强调消除传播障碍与隔阂、保证传播畅通的重要性。

  三、汽车内部

  一对情侣无视多双窥探的眼睛而在汽车中亲热——这一镜头在电影中多次出现,不仅成为转场的手段(在同一时间被多位角色窥探到),而且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打开的车门造成了道哥的意外死亡。另外,电影中有一辆从未开动的宝马车,它是国际大盗麦克的“小型临时监控室”,他躲在其中搜集信息,但故事的最后他并未完成任务,反而错杀了老板。

  狭小而封闭的汽车空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的视角,无形中形成传播障碍与隔阂,从而不能及时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沟通,信息的获取受到限制,这样不利于了解和掌控大局,从而出现失误。将此扩大,我们可以得出:传播障碍与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而这一系列问题得不到及时而妥善的解决之时,又会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社会问题”在以上两种情况中以“命案”的形式收场,这不能不说是“传播障碍与隔阂”所酿成的“悲剧”!

  四、电 梯

  有关电梯的桥段在电影尾声:包世宏和国际大盗麦克在电梯相遇,包世宏识破麦克,两个人扭打在一起,电梯门打开,麦克被警察擒获,包世宏误打误撞成了“见义勇为的好市民”。不过包世宏并不是什么见义勇为,因为他并不知道麦克其实是为翡翠而来,仅是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债主”,更不知道麦克刚杀了人。这一情形反映出:处在“封闭式”电梯中的传播双方所掌控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当属“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的情形,再加上矛盾处理不当(麦克划开了石膏粉的袋子,两个人采取了“扭打”的极端方式),便引起了传播上的障碍与隔阂。当最终信息交流恢复畅通(电梯门打开),矛盾才得以解决,不过这要归功于来自外界的力量——警力。

  五、其 他

  除了上述提到的“私密空间”之外,还有冯董办公室,无人看管的展厅、狭窄的通风口等场所。在这些地方,曾经发生了激烈矛盾冲突,且以争吵、打斗为主要形式。可见,“私密空间”的意象在电影中出现的频率颇高,这也意味着它传达的“传播障碍与隔阂”的意义也颇多且丰富。不过,“传播障碍与隔阂”属于“矛盾”的范畴,它的存在具有某种必然性,对于它的认识与克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找出解决的方式。

  六、小 结

  以上的一系列“私密空间”的出现除了起到吸引眼球、迎合“大众口味”的作用之外,这一意象还承载和体现着特定的符号意义,对于传播阻碍与隔阂现象进行了很好的陈述和表达,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创作意图,充当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社会现象的工具。

  “私密空间”本身就具有“阻碍与隔阂”的含义。随着社会发展,人为设置的障碍与隔阂(格子间、独立公寓、防盗门等)日渐增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渐减少,信息交流出现了障碍与隔阂,误会难免产生,有时演化为矛盾。随着这种交流上的障碍与隔阂逐渐扩大,矛盾也随之激化,如滚雪球一样,牵扯进更多的人更繁复的人物关系,事件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矛盾变得愈加不可调和,致使产生超乎预期的严重后果。电影中争抢翡翠的各路人马由于信息交流上的阻碍与隔阂(不了解对手、不了解翡翠的真假、不了解周遭客观状况等),电影中纷繁复杂的矛盾交织并激化,使得最后由一桩“盗窃案”演变成了一桩“命案”。随后创作者给这些矛盾设置了爆发和解决的出口,或是由于主人公的自我突破,或是借助于某种外力的推动作用。所以“私密空间”在表达“传播障碍与隔阂”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对于现象本身的描述还揭示了产生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应该如何避免等。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电影视为一种消遣娱乐方式,这一潮流的盛行,使得“商业电影”大行其道。“而作为一部‘好看’的商业电影,无论它披挂着怎样‘好看’的外衣, 里面必然包裹着‘合理’内核,尤其对于《疯狂的石头》这样一个平民化的影片来说更是如此”[2]。一部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必须兼顾教化与娱乐的“双重功能”[3]。有人将电影称作是“一种具有表意性符码的特殊语言”。在这部影片中,创作者用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具象的符号使得创作的主观意图被观众接受,不仅达到了“教化”的作用,而且升华了影片主题。这可能是《疯狂的石头》所要为我们传达的更深一层的含义。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唐峻山.戏谑的疯狂和疯狂的戏谑——《疯狂的石头》影像意蕴及其受众心里的文化分析[J].电影大学,2008(8).

  [3]何明清.陈静思,电影《疯狂的石头》的符号学分析[J].电影评介,2007(20).

【疯狂的石头中传播障碍与隔阂的符号表达的论文】相关文章:

文化传播障碍与文化误读07-08

论设计符号语意与传播的特点10-03

符号、信息传播与语言规划研究08-27

隔阂05-09

隔阂作文01-30

MSN照片病毒疯狂传播 -电脑资料01-01

试析唐代工笔画的表达与传播论文01-02

克拉克洪价值取向下中医对外传播障碍论文06-25

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与功能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