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家访工作的实践基点论文

时间:2021-09-09 16:45:0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新课程背景下家访工作的实践基点论文

  家长是学校的教育伙伴。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怎样处理这一伙伴关系的。视家长为学校的教育伙伴,藉此改变“学生害怕告状,家长拒绝受访,教师不愿家访”的局面,是新课程下家访工作的实践基点。

新课程背景下家访工作的实践基点论文

  一、树立家长是学校教育伙伴的思想

  谨防家访工作陷入误区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下的家访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要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家访必须树立家长是学校教育伙伴的思想,讲究方法与策略,谨防家访工作陷入误区。

  一忌“恶人告状”式家访。家访的目的在于教师与家长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共商教育对策,帮助学生成长。教师一味地“告状”,数落孩子的不是,容易引起家长的情绪波动,并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惩罚。这样教育目的未达成,反而极易造成师生对立,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被人为阻断,导致教育失败。因此,家访时要不避讳学生,当着学生的面,诚恳、客观地分析其优缺点,让学生信服,令家长坦然。教师和家长当着学生的面,一起商议教育对策,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猜疑,使其增强对教师的信任,为教育成功奠定基础。

  二忌“亡羊补牢”式家访。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早有觉察,也深知需要家长配合教育,却不去家访,等到学生身上的问题已经恶化才去找家长商讨补救措施,此乃“亡羊补牢”式家访。此种家访极其有害:一是既成事实,已经给学生思想上造成不良影响;二是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此时家访,虽有可能遏制问题的进一步发展,但完全根治却极难。所以,教师必须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跟进,主动与家长协调解决,防患于未然。学校要建立健全家访制度,包括初访、特访、定期访问、跟踪访问等;教师和家长要保持经常联系,争取把学生身上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忌“反客为主”式家访。家访时,教育对象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家长的孩子。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极为关注,对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极为忧虑。因此,教师家访时要与家长平等协商,对学生的问题一起耐心地研讨和“会诊”,最好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切不可摆出一副“祖师爷”的样子,对家长左一番告诫,右一番训导,似乎孩子的问题都归咎于家长不得法的教育。如此“反客为主”,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忌“冷酷无情”式家访。家访的`重要内容是通报并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若以分数作为家访的切入点,容易使家长感到失望;而学生一旦觉察教师对自己没信心,往往也会自暴自弃,最后导致厌学乃至辍学。教师家访时态度“无情”,会让学生及其家长觉得“无望”,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家访时应该着重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上有无外界干扰,与家长建立督学机制,引导学生排除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不可用冷冰冰的分数打击学生的信心。

  五忌“徇情枉法”式家访。教师家访必须目的明确,要着眼于解决学生某方面的问题,找到促进其进步的良方,切不可假家访之名,行谋利之实。如果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交易关系,就亵渎了师生间的纯洁感情,也有悖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且,极易引起家长不悦,从而降低自己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威信。所以家访动机要端正,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如果教师确实有事须请家长帮忙,可安排在家访之外进行,做到公私分明,切勿徇情枉法。

  二、践行家长是学校教育伙伴的理念

  确保家访工作取得实效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家访,可以使教师更清楚自己工作的得失,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家访要以人为本,以家庭为支撑,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的,使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家访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认请家访工作的重要性。新课程确定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家访,教师可以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学生的社会表现及其个人成长史等,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树立“家长是学校的教育伙伴”的思想,从落实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家访。基于此,教师不能把家访当作单纯的任务,或“情况汇报”,在和家长交流时,要防止居高临下的训斥或无端埋怨的做法,要和家长站在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心平气和地交流,在家校之间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育人氛围。

  二要明确家访工作的目的性。家访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几年前,笔者到一位插班生家家访时,他妈妈急切地问:“老师,是不是我的孩子在学校违反校纪了?”我告诉她,孩子已经顺利渡过对新环境的适应期,目前在校表现非常好,因此特意前来报喜。孩子听了,得意地笑了,家长听了也特别开心。趁此机会,我们拉家常般地聊起了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当然,我们也很自然地谈到了孩子有待提高的地方。孩子很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清醒的认识,并且积极和教师、家长一起,制订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计划和措施。多报喜,巧报忧,方能达到家访的预期目的。

  三要加强家访工作的计划性。为了保证家访工作的实效,教师在学期初要制订详细的家访计划,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制定措施与对策。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家访,重在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克服畏难情绪,并特别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其自信;对纪律较差的学生进行家访,重在培养其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心理素质,完善其道德人格;对优等生和学生干部进行家访,要帮助他们对自己进行恰当定位,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对于在某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采取家访报喜、作品展示、委以重任等方式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总之,对各类学生的指导要目的明确,措施得当,方法灵活。

  四要突出家访工作的针对性。要提高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在家访前,教师要逐一了解受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个性品质等,并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文化修养等进行摸底,做到胸有成竹。家访时要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使双方的话题集中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缺乏针对性的话题,可能会由于某一方掺杂进消极情感体验而产生误解或隔阂,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五要注意家访工作的延续性。每次家访后,要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家访后的表现,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并精心策划家访后的延伸教育。由于家访会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教师要注意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和教育,帮助其进行思想上的净化和行为上的转变。通过重点观察或促膝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对学生的变化进行及时评价和引导,并及时把这种变化告知家长,以便家长适当调整教养态度和教育策略。教师和家长一道促进学生的进步,使家访工作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家访工作,视家长为学校的教育伙伴,真正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家访工作的实践基点论文】相关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实践活动栏目开设的意义论文12-31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研工作论文02-06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01-10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论文01-19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的论文06-15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践07-21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及要求论文01-06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01-19

新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论文02-11